大班音樂:母雞下蛋
設計意圖:
在組織大班主題活動《出殼的小動物》時,我在音樂區播放的歌曲《母雞下蛋》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他們饒有興致地、有節奏地模仿母雞“咯咯咯咯嗒”的叫聲。
這首歌的曲調歡快、活潑,節奏簡單,旋律平穩,既有民族的風格,又有童謠的可愛;歌詞結構簡單、多次重復,易于理解,并適合幼兒用動作進行表現。所以無論從幼兒的興趣以及歌曲自身的特點來看,還是從幼兒歌唱能力的發展特點和規律來看,這首歌曲非常適合大班幼兒學習。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藝術教育的目標要求,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我為大班幼兒設計的這個音樂活動主要從讓幼兒享受參與歌唱活動的快樂入手,發展幼兒運用歌聲、動作、表情等不同手段進行藝術表現,同時讓幼兒感受到歌曲活潑、歡快的旋律和有趣的意境,給幼兒快樂的體驗。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利用圖譜學習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能用歌聲、表情、動作,大膽表現歌曲的情緒。
3.在聆聽、表演、游戲等多種形式中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1. 幼兒相關知識準備
2.多媒體課件
3.鋼琴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 初步感受音樂
師:今天認識你們這么多好朋友,我真高興!你們高興嗎?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引導幼兒跟隨音樂和老師一起舞蹈,幫助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在活潑、歡快的樂曲旋律中我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為下一個環節的學習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一學 看圖譜學唱歌
1.學母雞叫,初步掌握歌曲里的基本節奏。
師:“聽,大母雞在叫呢,它是怎么叫的?”
引導幼兒用大小不同的聲音有節奏地學習母雞的叫聲。
(評析:在模仿母雞的叫聲中,,我將歌曲里的主要節奏型分解出來讓幼兒進行練習,既達到了練聲的效果,又引出了活動主題。)
2.幼兒欣賞歌曲。
師:“大母雞為什么要這么叫呢?聽,歌曲里怎么說的?”
老師慢速范唱,幼兒欣賞歌曲。
師:“歌曲里唱的是誰呀?”“它在干什么?”“大母雞在哪兒下蛋的?”
“它下蛋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讓幼兒帶著問題,看動畫再次欣賞歌曲,然后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歌詞。
3.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看圖譜,學習并記憶歌詞。
師:“你們看,這里有許多小泡泡,每個小泡泡里都藏著圖片,每張圖片都可以變成歌里的一句話,我們一起來找找看。”
引導幼兒找出圖片并大膽說出歌詞,并結合動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評析:在這兩個環節中為了讓幼兒更能聽清歌詞曲調我采用了無聲范唱。此外,還為幼兒提供了圖譜,圖譜的出現,減輕了幼兒記憶的負擔,使幼兒對音樂的感受、理解、表現都能得到提高;同時,在“點圖譜學歌詞”環節中,通過幼兒與圖譜的互動,讓歌詞的學習變得輕松有趣,大大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活動中享受到音樂活動的快樂。)
4.幼兒學唱歌曲。
① 幼兒學唱歌曲。
師:“剛才,我聽到有的小朋友已經唱起來了,我們就一起來唱唱吧。”
引導幼兒跟隨教師整體學唱歌曲。根據幼兒學習情況,利用圖譜和動作解決學習難點后完整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