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拔根蘆柴花》
活動目標:1.通過整體模仿動作,學習隨樂看圖譜分聲部演奏打擊樂器。2.有意識地體會打擊樂器的演奏效果,注意樂器的音量、音色與樂曲情緒的一致和諧。活動準備:1.音樂(見空間資源庫文件夾),圖譜一幅。活動過程:活動一:了解《拔根蘆柴花》是勞動歌曲的特點和它的由來。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勞動歌曲,知道為什么要叫它勞動歌曲嗎?小結拔根蘆柴花的由來和名字。活動二:第一遍整體欣賞音樂,并說說這是一首什么樣的曲子。第二遍欣賞曲子可以輕輕地跟著打節奏。活動三:出示節奏圖譜,請幼兒找出其中一樣的節奏,進而認識四種節奏型。第三遍請小朋友結合節奏圖譜聽音樂。第四遍,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看圖譜,一邊打節奏。第五遍,根據小朋友在打節奏過程中的問題,進行重點練習(可以分段練習) 《拔根蘆柴花》一課時 執教反思我記得在中班聽老師上打擊樂《楊柳青》時,孩子對于節奏圖上的節奏型認識比較模糊,所以這次在活動中當我出示節奏圖時,沒有問:“圖上有哪些不同的節奏。”而是請小朋友找找一樣的節奏,這樣的效果比較好。缺點:1.變化節奏的地方強化的不夠,孩子掌握的不夠好。可能是連我自己到哪里變化節奏也不夠清楚,更加不能準確地哼唱出來。2.最后的表演一直是我指圖孩子練習,沒有脫離圖譜讓孩子們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