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蘋果樹找醫生
一、 說教材:
1、 設計意圖
欣賞就是懷著由衷的欣喜熱愛之情,自動追求從音樂中自我滿足、自我實現的過程。音樂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尋找合適的音樂欣賞題材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在選擇音樂作品時充分考慮音樂對兒童的可感性、可接納性。《啄木鳥》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音樂。全曲的結構是abc,樂曲節奏鮮明,形象具體,特點明顯,易于區分。適合4——5歲的兒童欣賞。a段音樂平穩、流暢,猶如啄木鳥在逐一檢查哪些蘋果樹病了。b段音樂節奏跳躍,恰似啄木鳥在“篤篤篤、篤篤篤”地為蘋果樹捉蟲。c段音樂較抒情優美,表示蘋果樹隱患消除,又恢復了生氣,如往日那樣欣欣向榮,充滿朝氣。大班幼兒邏輯思維雖然已開始萌芽,但主要的思維方式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本次活動我將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渠道,運用多媒體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激發幼兒愛護關心他人的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2、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綱要》為依據,我確定了知識、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 知識目標:根據故事《蘋果樹找醫生》的情節分辨樂曲的結構和強音
2、 能力目標:嘗試用動作表現樂曲不同的音樂形象
3、 情感目標:激發幼兒同情、關心他人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如何幫助兒童理解樂曲樂曲結構對強音的掌握和分辨。
活動的難點是:能根據樂曲的變化幫助兒童對找準跳音。
總之,我將積極樹立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戲之中,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進行過有關于樹木的病了該怎么辦的問題的討論。
2、物質準備:關于樂曲的多媒體課件、磁帶。
3、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半圓形
重點和難點:
難點:對于難點的處理則是運用了節奏圖譜幫助孩子對跳音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很快找到跳音的位置。
重點: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我特地在網上下載了和制作了音樂課件動畫啄木鳥的故事和動畫vcd,兒童通過觀看課件獲的直觀經驗,幫助了幼兒對音樂結構的理解。同時又采用啟發試教學,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動作和方式來表示強音。
準備:
節奏圖譜一幅、啄木鳥音樂vcd和蘋果樹找醫生故事課件
二、 說教法
科學教法——輕松引領師幼互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還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 兒童進行欣賞音樂時,我選擇了聽覺、視覺、運動覺同步開放的參與式的方法,讓孩子通過多種感觀的參與活動知識、能力和情感經驗。先讓幼兒耳聽音樂、欣賞課件、眼看節奏圖,幼兒則按音樂結構隨著教師的手在節奏圖前一起練習。教師則把樂曲分為啄木鳥為蘋果樹檢查身體、治病和蘋果樹病愈的三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