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快樂的小青蛙
上海金山區實驗幼兒園:顧碧紅活動目的: 1、幼兒在有韻律地念兒歌的基礎上,嘗試將計算應用題創編于兒歌中。
2、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與特征,激發幼兒喜歡小動物的情感,并進行合作游戲。 活動準備: flash《五只小青蛙》、背景圖、青蛙10只、節奏卡、評比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謎語 綠衣小英雄,田間捉害蟲。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
猜猜它是誰?(青蛙) 2、青蛙生活在哪里?喜歡做什么事情? (引出青蛙是兩棲類動物,愛捉害蟲,我們要保護它。) 3、小青蛙是怎么叫的?
1)小青蛙怎么叫的(“呱呱”)
2)用不同的節奏型(兒歌中碰到的節奏型),練習“呱呱”。 x x│ x│ │x——│ │x x│x x│x——│ 二、欣賞理解《五只小青蛙》 1、看flash
兒歌中唱了什么?
2、學念兒歌
幼兒跟念兒歌幾遍。其中最后兩句師生對念
師:岸上的青蛙剩幾只?
幼:………………x只。
3、用節奏卡來練習記憶兒歌內容 │x—— │ │x——│ 三、創編應用題 1、演示操作:五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只?(幼兒:岸上的青蛙剩3只。)
2、操作青蛙,創編應用題。 如:6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只? (多次創編10以內的減法應用題) 形式:由老師或個別幼兒操作提問) t:誰愿意上來試一下? 四、創編游戲 1、演示表演,老師請幾名幼兒表演。 2、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10人。 合作進行創編應用題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場景。 規則: 1)、一名幼兒組織,其余幼兒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順序應左向右逐一進行。 3)、比一比、評一評 哪隊創編應用題表演得棒、兒歌念得好?(為表演的好的一隊幼兒獎勵★) (自評:你們對剛才的表演感覺怎樣?) (互評:你覺得那隊最好?好在哪里?) 老師:我覺得每個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為你們積極地參與了游戲,老師為你們鼓掌。 活動反思: “快樂的小青蛙”是在大班主題“動物大世界”的開展中的一個活動。“快樂的小青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歌詞的內容是幼兒喜歡并熟悉的小青蛙跳水的故事。在選擇使用此教材與開展的過程中時,結合課程指南中指出:課程實施強調活動性和體驗性,活動開展中主要涉及了以下方面: 一、讓幼兒了解青蛙的習性與特征,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促使幼兒喜歡并樂意念兒歌,兒歌的學與說中加上了一定的節奏 1、為了讓幼兒掌握兒歌中所要涉及的節奏,我請幼兒先模仿小青蛙的叫聲,運用不同的節奏型來練習, 如:x x x x︱x x︱ 呱呱 呱呱 呱 呱 2、在此基礎上將兒歌的內容與相應的節奏配起來,幼兒既理解兒歌的內容,又使幼兒有韻律、有節奏地念兒歌,對此產生興趣。 三、創編、仿編應用題運用于兒歌中,提高幼兒的學習趣味性,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1、大班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創造的欲望比較強烈,他們所需的知識已經不再局限于單純的模仿和學說。在這活動中,我將難點與重點放在引導幼兒創編應用題,并仿編兒歌上。 2、課程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兒要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實際意義,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數量的關系。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計算能力,對他們來說,10以內數的加法較簡單,而10以內數的減法還有一定的難度。兒歌中的內容融進了應用題,孩子們可以邊念兒歌邊做應用題,這給孩子又增加了朗讀的興趣。使孩子在吟誦兒歌的同時又培養幼兒的計算能力。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結合兒歌中的相應內容,仿編10以內數的減法,并將它運用于工整的兒歌中,對于孩子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正是這一挑戰性激起了幼兒更多的學習熱情與參與的積極性。 3、在幼兒創編部分,我注重運用多種形式,首先由老師出題,幼兒回答。接著由個別幼兒操作,其余幼兒問與答。最后請幼兒扮作小青蛙,既要編應用題,又要參與表演。這樣層層遞進,使幼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掌握學習內容。 四、大班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逐漸增強,這一年齡段的兒童表現欲望強烈。在活動的表演游戲部分,充分地讓幼兒自主表演,給予了幼兒發揮主動性與積極性的機會。在此環節中,幼兒創編應用題與表演都需要合作協商進行。而最后開展評比時,又激發了幼兒的競爭意識與相互欣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