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體育:小廚師練本領
活動目標:
⒈養成做事小心謹慎的行為習慣,體驗經過努力而成功的樂趣。
⒉嘗試在有間隔的物體或平衡木上行走,提高身體平衡調節能力。
⒊樂意分享交流,記錄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⒈幼兒有走蒙氏線的經驗,對廚師的工作環境和職責有初步的了解。
⒉瓷盤或者塑料盤、杯子、工藝蠟燭、蛋每人一個。裝米和誰的臉盆各6個散放在起點。水桶2個、籃子2個放在終點處,分別供幼兒放水、米、蠟燭和蛋等。
⒊梅花樁、觸覺板、平衡木分別間隔排成四列。
⒋長方形幼兒記錄紙、筆等。
⒌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以“小廚師練本領”的口吻引入,激發參與活動的熱情
⒈教師引導語:“今天我們來當小廚師,端好盤子是小廚師應該學習的本領。盤子要怎樣端踩會比較穩?請每個小朋友拿一個盤子從班級沿著走廊和操場旁邊的小路走到操場上,走的時候要注意保護好盤子。”
⒉經驗交流:到達場地起點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端盤子的動作要領。
⒊動作練習。
⑴教師示范端盤子的動作要領,指導幼兒雙手曲肘向前伸直,掌心向上托著盤子置于胸前,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小路、梅花樁或者平衡木等自由練習端盤子過障礙的本領。
⑵重點指導幼兒在間隔的梅花樁、平衡木等物體上行走時眼睛平視,上體正直,步子均勻,身體保持平衡,大膽向前行進。
⑶引導幼兒回到起點后將盤子小心地放到地上。
⒋經驗交流: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樣過障礙的。用什么方法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歸納小結。
二、進行“小廚師練本領”的游戲,發展平衡調節能力
⒈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場地情境布局和材料的種類,設想活動的玩法。
⑴教師引導語:“請小廚師們看一看場地的起點和終點分別有些什么?蠟燭等材料有什么特點?要將這些材料分別運到終點應該怎樣運?”
⑵啟發幼兒討論如何分別將米、水、蛋、點燃的蠟燭安全運送到場地的終點。
⒉組織幼兒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游戲活動。
⑴第一次游戲:分米——運送米。
教師提問:“場地上有幾盆米?”“每一個小組一盆米,每人需要運送半杯米,要如何分米?怎樣走米才不會撒出來?”幼兒討論分米、裝米和收拾散落的米粒的方法。
教師引導幼兒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分米,并將裝有米的杯子放在盤子上,雙手握住盤子的邊沿小心地走過梅花樁等障礙物,提醒幼兒盡量保持平衡,不讓米撒落,到達終點后將米倒進小臉盆里原路返回。
⑵第二次游戲:裝水——運送水。
教師引導幼兒裝水后,將水杯放在盤子里,用雙手托著盤子,小心走過障礙,過后觀察水是否灑在盤子上,并將水倒到小水桶內返回起點。
⑶第三次游戲:點燃蠟燭——運送火苗。
請保育員阿姨為每一小組點燃一根蠟燭,讓幼兒輪流將各自的蠟燭點燃并小心地放到盤子上,托著放有蠟燭火苗的盤子小心地送過障礙,重點指導幼兒輕盈地走路,小心保護火苗,運過后統計,沒有熄滅的火苗多的小組為勝。
⑷第四次游戲:取蛋——運送蛋。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自己餓能力將蛋〔或海洋球〕放進盤子,過障礙后統計蛋的總數,以蛋沒有摔破數量多得一組為勝。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借助身體的平衡動作保護蛋,盡量不讓蛋在盤子內滾動,避免摔破。如果幼兒不小心將蛋掉落,請保育員及時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