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旺旺偵探與奶粉罐
活動目標:
1.能認識球體和圓柱體,感知其基本特征。 2.探索并找出生活中的“球體”、“圓柱體”。 3.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發展其觀察與比較能力。活動準備: 課件;交互式一體機;圓柱體、球體若干;簍子5個;桌布2塊。活動過程: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1.講述故事前半段。 2.提問:旺旺偵探的任務是什么? 3.小結:旺旺偵探與奶粉罐的調查開始了。 二、傾聽故事,發現特征 1.通過角色的對話,提出: (1)奶粉罐是什么樣? (2)圓柱體又是什么樣? (3)畫一畫“圓柱體”。 2.找線索 (1)教師講述故事,讓幼兒發現線索。 (2)小結:既可以滾動,又可以摞起來的,是圓柱體。 三、分組操作,區別球體與圓柱體 1.借故事,引“球體”。 2.分組操作,講述要求:請4個小朋友一組,每組拿一個簍子,變成小偵探,找一個空地方,滾一滾,摞一摞,看看能不能發現圓柱體。 3.統計調查結果。同組的小朋友坐一起,選出一個代表,告訴我們你們的調查結果。4.在分享其操作過程中,區別球體與圓柱體。(先后順序,順應孩子的發展走) ★球體: (1)幼兒演示其操作過程。 小結:能滾動,但不能摞起來的不是圓柱體,是什么呢?聽聽踢足球的小豬是怎么說的? (2)發現球體特征: 不管從哪邊看,球體都是圓的,可以向任何方向滾動,這個就叫做球體。(3)找球體,感知其特征。★圓柱體:(1)幼兒演示其操作過程。 小結:既能滾動還能摞起來的就是圓柱體,看起來像個柱子,從上到下一樣粗,兩頭都是圓的,并且兩頭的圓是一樣大的,這種形狀就叫做圓柱體。(2)觀察圖片,驗證結果。四、找出生活中的“圓柱體”,引“奶粉罐”。 1.發現“圓柱體”的形狀,轉移經驗,找到生活中的“圓柱體。 (1)引出故事后半段。 (2)集體操作:和旺旺偵探一起把袋鼠媽媽家的圓柱體都找出來。 (3)驗證。這里都是圓柱體嗎?這里有奶粉罐嗎? 2.切入故事,找到“奶粉罐”。五、結束活動 1.故事對話,引出:你今天都學到了什么知識? 2.小結: 其實生活中,還有其他的形狀,希望大家繼續做一個愛觀察的孩子,找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