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第一場雨
活動目標:
1、獲得有關雨的形成及其與生物的關系的經驗;
2、通過海綿吸水的實驗體驗雨的形成過程,并產生繼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一塊海綿、一盆水、雨的錄音、自制掛圖 活動過程:
(一)好心的云:通過云朵和植物的掛圖和故事引入主題
1、教師出示掛圖,提問
①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幅圖上都有誰呢,它們怎么了?
②為什么小云朵皺著眉頭?
2、由掛圖引入故事《好心的云》
(1)講述一遍故事,請幼兒仔細傾聽
(2)教師提問,請幼兒回答
①太陽很猛的時候,小花、小草、小魚它們都怎么樣了?
②為什么云會急得哭起來呢?
③后來都有誰來幫助了云,之后怎么樣了?
(3)請小朋友來說說他們聽了這個故事,想想雨是怎么形成的;
(二)神奇的海綿:在小朋友對雨的形成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進行海綿吸水的實驗
1、師:剛才我們聽了《好心的云》的故事,知道了于是怎么形成的,那老師現在帶大家來做一個小實驗;
2、教師操作,將水慢慢地倒入干海綿里,請小朋友們觀察發生的變化;
3、請小朋友來描述他的觀察結果,以及雨是怎么形成的;
4、教師總結雨形成的原因:空氣中的水蒸氣在高空受冷凝結成小水點或小冰晶,它們在一起就組成了云,云里的小水點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并合,變得越來越大,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便會降落下來,當低空溫度高于o℃時,便是雨。
(三)討論環節
這節課,我們聽了《好心的云》的故事,小朋友們知道了雨是怎么來的,又做了有趣的海綿的小實驗。那你們知不知道,雨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你們想想看,我們生活中,雨都幫助過我們什么呢?
引導幼兒回答雨的作用:水循環,凈化空氣,滋潤大地莊稼,調節氣候,也可以延伸到最近的西南干旱,讓小朋友們懂得雨的重要性。
(四)角色扮演小游戲
游戲規則:請6-7個小朋友扮演小雨滴,3-4個小朋友扮演干渴的小動物和植物,教師播放錄音,小雨滴們可以隨意地活動,動植物們不能動,垂下頭。在音樂進行到一定階段時,請小雨滴幾個人抱成一組或者單獨一組,跑向動植物們,抱住他們。被雨滴們抱住的動植物們表現出喝飽了水后的歡快活動,可以舞蹈,可以生長……音樂停止時,游戲結束。
(五)活動結束
附:故事《好心的云》
好心的云
很久很久以前,那是一個沒有雨的時候,只有云輕輕的,白白的,浮在天空里.
云被風推著,快樂的飄來飄去.累了,它們就停在那里休息.在高高的天空上,云多么自由自在!
一天,云在天上休息,看見太陽很猛很猛,地球上的花和草都枯了,大江,小河,池塘里的水也都要干了.小魚游上來,一個勁的喘氣. 云想下去幫幫它們.可是,云輕飄飄地浮在天空,怎么也下不去.
太陽越來越猛,小花的頭低下來,小草的葉子卷起來,它們一點力氣都沒了,腰也彎了下去.小魚兒的身子翻了過來,肚皮白花花地露了出來.
云拼命用力,想要下去幫忙.可是,怎么也下不去,云急得哭了起來.它的眼淚細細的,"滴答滴答"地落下去.小花,小草,小魚都張開嘴來喝.可是,大樹喝不夠,大江,小河,池塘也渴得不夠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