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一分鐘有多長
活動設計:大多數的孩子做事都比較拖拉,那該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為此,我設計了《一分鐘有多長》的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通過體驗,讓幼兒感受一分鐘的長短,了解一分鐘的作用。知道一分鐘很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從而體會到時間的寶貴,意識到要珍惜時間,合理運用時間。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需抓緊時間。活動目標:1、愿意參加一分鐘的感知和操作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2、懂得做各項事情都要抓緊時間,知道時間的不可逆轉性。3、能圍繞問題和操作結果分析原因,大膽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活動準備: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2、操作材料:筷子、彈珠;泥工板、油泥;彩筆、形狀涂色。3、時鐘一個、記錄用的白紙、彩筆。活動流程:一、謎語導入:1、謎語:滴答滴答,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2、時鐘有什么用呢?(它告訴我們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二、在游戲中體驗一分鐘的長短:教師:你們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嗎?答:60秒,很長。。。教師:今天我請小朋友玩個游戲親自來體驗一分鐘長短。游戲:(1)木頭人游戲。游戲結束:你覺得這一分鐘是長還是短?你在什么時候感覺時間特別長的?教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一分鐘很長,有的說一分鐘很短。現在小朋友覺得一分鐘長還是短?小結:當我們開開心心做游戲時,感覺一分鐘很短,很快就過去了。是嗎?小朋友還想再玩一個游戲?樊老師再帶小朋友玩一個金雞獨立的游戲。 (2)金雞獨立。(教師示范)當老師說開始的時候,只用一條腿站立,另外一條腿盡量不要落地。如果落地,趕緊抬起來,看誰能堅持一分鐘。準備好了嗎?我們請孫老師計時,開始……教師:時間到了小朋友可以坐下來休息了。這次你們感覺一分鐘長還是短呢?小結:原來我們在等待在堅持或者很累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分鐘還是有點長的。三、討論交流收集的資料:一分鐘可以干什么呢? 1、提問: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鐘我們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2、老師與大家分享準備的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了什么事?(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解釋)附:一分鐘,銀行點鈔機大約可以點1500張人民幣。 一分鐘,中央電視臺播音員大約可以播800個字。 一分鐘,人大約可以走80米。 一分鐘,汽車大約可以跑1200米。 一分鐘,大人跳繩可以跳160個… …小結:看來一分鐘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鐘不僅可以讓我們做很多的事情,還可以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快樂。四、操作體驗:師:一分鐘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現在老師就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看看一分鐘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1、介紹材料:筷子、彈珠;泥工板、油泥;彩筆、形狀涂色。2、介紹規則:幼兒分四組。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一分鐘結束以后請數數,并把數字記住。準備好了嗎?開始!3、幼兒操作。請數數在一分鐘里你夾了幾粒彈珠(夾了幾粒珠子、圖幾個圓圈)。4、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請幼兒分組介紹一分鐘的成果,方法是:一組幼兒依次報數,另一組幼兒仔細傾聽,說出一分鐘內誰做得最多。(教師記錄幼兒報的數字。)a、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b、我剛才發現穿珠子小組的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為什么?(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驗證。)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教師:小朋友時間過去了,還能回來嗎?小結:時間是很寶貴的,這一分鐘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一分鐘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緊時間,還是能做很多事情,我們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鐘。只要我們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做事專心,不拖拉,我們肯定會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鐘的時間。五、活動結束:幼兒一分鐘整理物品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