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做什么最快樂
設計意圖:
現在獨生子女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體驗別人的痛苦、主動關愛他人的不良現象特別嚴重,經常出現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嘲笑。我經常發現有的小朋友在坐小椅子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不但沒有小朋友主動扶起他、幫助他,還嘲笑他。我適時地抓住了幼兒生活中的這一教育時機,設計了大班社會活動《做什么事最快樂》,目的是讓幼兒在情境化寬松的氛圍中,激發幼兒關愛周圍人、幫助他人解決困難、痛苦的欲望和情感,培養幼兒關心、友好的態度和行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為他們以后的成功人生奠定良好品質。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并能大膽清楚地表達故事中動物之間的對話。
2、通過故事,讓幼兒體會到在給別人帶來幫助,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快樂。
教學準備:
1、課件,音樂。
2、啄木鳥、水牛、蜜蜂頭飾,大樹、田野、花叢背景圖。
教學重點:
體會啄木鳥、水牛、蜜蜂回答青蛙的話的內涵。
教學難點:
理解“做對別人有用的事就最快樂”;發揮想象,大膽創編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快樂主題。
師:孩子們,人的表情有很多,你們看,這是什么表情?(出示課件:表情圖)
幼:有生氣、難過、快樂的表情。
師:是呀,你最喜歡哪一個表情呢?
幼:快樂。
師:你的心情怎樣就會笑呢?你來表演給大家看看吧!
幼:開心的時候會笑。(幼兒表演)
師:那你什么時候會覺得快樂呢?
幼:玩得時候、爸爸媽媽來接我的時候、
師:啊呀,你們剛才說的玩就是快樂。對呀,玩是很快樂的!那做什么事才是最快樂的呢?有一只小青蛙也想知道這個答案。孩子們,讓我們一起走進小動物的世界,看看到底做什么事才是最快樂的?
【設計意圖:出示表情圖,讓幼兒觀察“笑的表情”,思考“人的心情怎樣了就會有笑的表情”,請幼兒說說自己“什么時候很快樂”,讓幼兒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尋找、感受,進而分享快樂。這樣就很好地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我們一起走進小動物的世界,看看到底做什么事是最快樂的?”這一導語會激起幼兒求知的興趣,他們就會懷著極大的求知欲望,希望了解這個故事。】
二、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一)教師演示課件,幼兒分段欣賞。
1、通過小青蛙與啄木鳥的對話,體會啄木鳥的快樂。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課件,幼兒欣賞)小朋友,小青蛙最先去問的誰?
幼:啄木鳥。
師:他是怎樣問的呢?
幼:叔叔,做什么事最快樂?
師:那啄木鳥做什么事最快樂?
幼:捉蟲子最快樂。
師:為什么?
幼:因為他幫助了大樹、因為這是助人為樂的事情、
師:它幫誰捉蟲子了?
幼:幫大樹捉蟲子了。
師:大樹心里會怎樣想?
幼:大樹心里很開心。
教師小結:是啊,大樹得到了啄木鳥的幫助得到了快樂,啄木鳥幫助了別人就感到更快樂。
【設計意圖:觀看課件這個環節實際就是過去的“看圖”,這樣的設計意圖在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給幼兒提供了一個觀察事物的機會,讓他們得出觀察的結果,并且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進而深入到具體的情境中去想象,去感悟!】
2、通過小青蛙與水牛的對話,體會水牛的快樂。
師:孩子們,接下來小青蛙會去請教誰呢?我們來看看吧!(出示課件,幼兒欣賞)小朋友,小青蛙是怎樣問水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