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活動:護綠行動
各位評委老師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大班第七個主題活動大自然的禮物中的護綠活動這一節課,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護綠小衛士,從而增強幼兒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教育幼兒明白只有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人類才能有更美好的生活。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體現了綱要中的要點:了解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植物名稱,能夠感受和發現植物對人們生活的積極作用以及培養學生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本節課的內容就是培養幼兒環保意識,而且愿意以實際行動愛護花草樹木。因此本次活動在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幼兒分析:
大班的幼兒雖然已經里積累了一些生活經驗,但對生活中的對與錯、好與壞的判斷能力還很差。如何能讓他們在護綠活動中培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保意識是本節課所要突破的,因此,我在教學開始安排了一組美麗的花草樹木圖片進行展示,這樣讓幼兒融入其中感受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美。
二.活動目標
基于上述教學內容,結合主題目標,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活動目標。
1、能正確辨別生活中常見行為的對與錯。
2、能積極思考愛護環境的方法,嘗試創編綠色環保標語和設計生活中需要提示的標志牌。
只有抓住了重難點,才能使活動有的放矢,所以確立了重難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有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愿意以實際行動愛護它們。
難點:幼兒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大膽制作愛護環境的綠色標語牌
四.活動準備
1、課件---內容(1)為環境優美,人們不亂扔垃圾、不采摘花草樹木的街心花園;(2)人們亂扔垃圾、摘花踩草,不節約用水、香煙彌漫的房子、動物們遠離城市的課件。
2、清潔工、園林工人在馬路、草坪上工作的課件一幅。
3、空白的標語牌若干、環保標志、繪畫紙、彩筆、剪刀等。
五.教法與學法
《綱要》指出:本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幼兒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來實現。因此,我采用了活動法教學,注意了活動的層次性、目的性,讓幼兒在游戲中,在參與活動中培養并提高一定的道德意識。幼兒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力求能在活動中發揮自主意識和創造才能,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大體流程如下:1、課件導入;2、觀察討論;3、認識生活中愛護環境的常見標志,引發幼兒制作標志牌的愿望。4、教師提供材料,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大膽制作愛護環境的綠色標語牌。
具體環節如下:
1、引導幼兒觀看課件,了解環境污染對人、動物、植物的危害,并請幼兒討論:這兩幅課件的人在做什么?你比較喜歡哪座城市?如果你是這座城市的人,你打算怎么做?
2、引導幼兒觀察清潔工、園林工人在馬路、草坪上工作的情景,并組織幼兒討論:
(1)他們是誰?在做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2)你認為咱們的城市美麗嗎?為什么?
(3)怎樣才能使我們周圍的環境更加美麗?
3、認識生活中愛護環境的常見標志,引發幼兒制作標志牌的愿望。
請幼兒說說自己周圍環境中常見的標語牌,如:愛護花草樹木、不吸煙、不亂扔垃圾等。并鼓勵幼兒創編綠色標語。
4、教師提供材料,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大膽制作愛護環境的綠色標語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