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好朋友(精選4篇)
大班美術:好朋友 篇1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嘗試不按常規步驟作畫。
2、引導幼兒畫出自己最喜愛的伙伴,并樂于表現個人獨特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印畫材料:油畫棒、鉛筆、鉛畫紙、白報紙。
2、線描畫材料:各色打字紙或彩色水筆或簽字筆。
3、刮蠟畫材料:油畫棒、竹針、螺絲刀、鉛畫紙。
活動預設過程:
一、導入。
在音樂伴奏下,互相觀賞已設想出來的動作
造型。
看一看并說一說彼此都是怎樣的造型。如果
是你,你會畫嗎?你會怎么畫?現在什么?再畫
什么?……
二、教師提議:今天我們就要畫你的好朋友,剛才都看仔細了嗎。今天我們畫人物不從頭部開始,而試著從身體其他部分開始畫,你會嗎?
三、要求:自選不同的材料和步驟,畫畫自己的
好朋友。
四、幼兒作畫:
(1)自選作畫工具和材料。
(2)獨立思考選定人物,大膽嘗試改變作畫步驟(3)按生活經驗進行想象,表現有情節的內容。(4)添加與畫面相關的景物并進行裝飾,使畫面豐滿美觀。
五、觀賞評析。
展示幼兒的作品,相互介紹畫面內容和步驟。
觀察與調整:
一、價值分析:通過觀賞,了解好朋友做的各種造型,激發幼兒繪畫的欲望。
觀察調整:
教師在示范時鼓勵幼兒表現不同的動態打破以往直腿的習慣,并請個別幼兒示范時,有意識地請了容易出現直腿的幼兒,在糾正她的畫后,又鼓勵他們畫錯了可以添幾筆變成其他物體,從后面的作畫看出他們這兩方面有明顯進步。
二、價值分析: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嘗試不按常規作畫,樂于表現個人獨特的感受。
觀察調整:
由于是從人物的其他部分開始畫人,有個別幼兒出現了遺忘手、嘴等部分的現象。
大班美術:好朋友 篇2
活動背景:
我們都知道,幼兒生活經驗越豐富,對周圍事物理解越深刻,美術表現的情感素材就越豐富,進行創作活動的動力就越充足。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從幼兒生活中尋找具有豐富情感的題材是培養幼兒審美感知能力、審美情感、創造能力的重要環節。幼兒園是個快樂的大家庭,小朋友在朝夕相處中加深彼此了解,感情也日益深厚。以幼兒身邊熟悉喜歡的人——自己的好朋友作為主題,易于幼兒把握、表現。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作品,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情意。
2、學習觀察同伴的特征并畫出來。
3、在活動中使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增進同伴間的情感交流。
活動準備:
1、名畫欣賞《一群好朋友》。
2、幼兒已掌握一些繪畫技巧,學畫過正面人物畫像。
3、畫筆、畫紙。
活動過程:
1、名畫欣賞: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圖畫,你們想看嗎?待會兒,請大家一邊看一邊想,然后把你看了之后的感覺告訴大家!
幼a:我看了這幅畫,覺得有很多小朋友在看什么東西,有的心里很高興,臉上笑嘻嘻的。
幼b:這個小朋友的臉真美,特別是她的嘴巴像兩片花瓣很迷人。
幼c:這些小朋友手拉手在對我們微笑。
2、觀察活動:我的好朋友
(1)談話引起幼兒觀察興趣。
師:我們看了剛才的畫,發現小朋友每一張臉都不一樣。首先是臉的形狀,有方形、圓形、心形。頭發呢,有的是長的有的是短的,有的梳著馬尾有的是卷卷的。眼睛、鼻子、嘴巴也各不相同,就像我們小朋友的臉。現在請大家找一位好朋友,仔細看看,找出它臉上最特別或是你最喜歡的地方,然后請你上來介紹一下。
(2)幼兒找到好朋友,進行觀察。
要求:仔細觀察,找出對方臉上最特別或是自己最喜歡的地方。
(3)幼兒向大家介紹好朋友。
幼a:支嘉豪的眼睛很有趣,他開心時眼睛笑得能笑成一條縫,真的很有趣。
幼b:陳燕掉了兩個大門牙,說起話來有點漏風,笑的時候有點難看。
3、幼兒作畫:
師:小朋友你們看得真仔細,找到了好朋友臉上最特別的地方,還有自己最喜歡的地方,那么你們想不想把他們畫下來呢?
提出作畫要求:
(1)活動時可以和好朋友坐在一起,再仔細看看他臉上特別的地方或是最喜歡
的地方是什么樣的。
(2)畫好后把繪畫工具整理好,放回原處。
4、講評:
師: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每幅畫都很漂亮!現在就請你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四)活動延伸:
共同收集家庭成員之間的照片,制作成相冊,鼓勵幼兒根據照片畫出自己喜歡的人的臉部表情。
大班美術:好朋友 篇3
【教材分析】
《好朋友的臉》是借形想象美術活動,同時又以幼兒生活中好朋友的臉為主線,引導幼兒通過借形想象的方式繪畫出自己好朋友的臉,表現出好朋友臉部的外貌特征和臉部輪廓。大班幼兒的繪畫已初步掌握畫人物的方法,所畫人物基本正確,組成部分較完整,但比例、結構稍欠合理。本次活動重點引導幼兒通過借形想象畫出好朋友在五官、表情等方面的細節特點。活動中采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喚起幼兒對同伴一起生活、游戲的美好回憶,引導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友誼的美好。
【活動目標】
1.借用果汁流動后的軌跡空間,嘗試畫人物五官、頭發以及表情。
2.想象創作好朋友的臉部形象特征。
3.體會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PPT、筆、果汁布。
3.經驗準備:幼兒熟悉同伴,有過拍照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引發興趣。
創設情景:動物幼兒園中班的動物們升到大班啦,在升班典禮上動物們都在慶祝,突然不知誰打翻了果汁,都撒到了布上,動物們都躲在了布里。提問:數數有多少動物躲起來了?你們找到了哪些動物?怎么看出來的?
小結:雖然動物們躲在了果汁布里,但只要沿著果汁勾畫輪廓,添畫眼晴或特點,就能找出動物們。
2.觀察體驗,想象添畫。
(1)觀察人物照片。
引導語:動物們升到了大班,你們也升班了,我這里有一些照片,他們和你們一樣,剛做大班的哥哥姐姐,一起來看看吧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張?說說理由?
小結:原來拍照時,可以圍在一起,也可以排排隊,重要的是要把臉拍的大大,這樣才看的清。
(2)觀察同伴表情。提問:有沒有發現,他們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樣?你們平時在幼兒園還會有什么樣的表情?
小結:原來在幼兒園有時候開心、有時候難過、有時候興奮、有時候傷心臉上的表情也各不相同。
3.利用流動背景,借形想象同伴造型。
引導語:今天,我也帶來了神奇的果汁布,它也想跟我們玩捉迷藏,找一找好朋友的臉。提問:看看哪些朋友藏在果汁布里了?怎們把他找出來?
(1)教師根據幼兒的外形特征,在果汁畫中添加幼兒形象。
(2)幼兒想象同伴的造型,在果汁畫中繼續添加同伴形象。
4.幼兒創作,大膽想象。
引導語:原來想找出好朋友的臉,只要利用果汁中間的縫隙,勾畫邊緣,仔細觀察,大膽畫出好朋友的樣子就可以了,你們也去試試吧。要關注幼兒在創作過程中的大膽想象,引導幼兒可以表現同伴的局部特征來找出好朋友的臉。
5.交流分享,找找好朋友。
(1)觀察輪廓,是否勾畫。
提問:看看誰的果汁布里變出的好朋友最多,要沿著果汁的邊緣勾畫輪廊的才算數哦。
(2)觀察特征,互找同伴。
提問:相互找找、說說果汁布里有哪些好朋友?
大班美術:好朋友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敏銳、細致的觀察力
2、根據觀察的細節畫出同伴
3、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折紙活動的樂趣。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藝術家的兒子保羅》
紙、筆
活動過程:
一、名畫欣賞請幼兒欣賞畢加索作品《藝術家的兒子保羅》,提問:
小朋友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
他騎著什么動物?動物身上有什么佩劍?
動物身上柔軟的毛怎么畫出來?
二、畫一畫我的朋友
1、請幼兒選擇一位好朋友,仔細觀察對方,畫下他的樣子,并請老師寫上好朋友的名字。
2、針對能力較強的幼兒,可以適當的增加難度,畫好朋友吃飯、跑步、玩游戲時的樣子。
三、好朋友大展覽將幼兒的好朋友畫像布置成“好朋友大展覽”,組織幼兒互相欣賞,猜猜畫上的人是誰,他在干什么。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能說出好朋友的外形特點,如大大的眼睛,有條小辮子等。在繪畫前,我要求幼兒先確定眼睛的位置,然后再畫上嘴巴、鼻子、耳朵,女孩子的話還可以畫睫毛等等。所以繪畫時,大部分幼兒都能根據要求來畫,所以效果不錯。個別幼兒還需區域游戲時重點指導。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