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頂紙板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強調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本活動運用紙板這一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沿著“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驗證→結果討論”這一線索層層推進,讓孩子們通過積極主動地操作,去探索物體平衡這一科學現象。活動由情感激發導入,始終把幼兒探究習慣的養成融入豐富的問題情境中,讓幼兒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從而催動幼兒產生強烈的探究愿望,形成積極探究的態度,養成積極探究的行為習慣。
活動目標:
1.對探索如何頂起紙板感興趣,體驗頂起紙板的成功喜悅。
2.能手眼協調地頂起紙板,感知紙板有一個能頂起來的點,并積累使物體平衡的有益經驗。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支鉛筆,每組兩套試驗板(一套在紙板重心和隨意處點上各色小點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圓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規則的圖形;另一套是沒有點子圖形。
2.彩色鉛筆、紙盒、油畫棒、大記號筆
3.頂碟子、轉碗的視屏
4.音樂:《如在電影中》
活動過程:
一、觀看表演,導入活動。
1.師:小朋友,你們看過雜技表演嗎?都看過哪些雜技表演?(幼兒回答)
2.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雜技表演請你們來看。
(師放課件)老師組織幼兒觀看“頂碟子”表演及“頂碗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3.師:雜技表演好看好看嗎?今天老師也請小朋友來學雜技表演,我們來玩頂紙板。
二、幼兒嘗試頂紙板
1.教師出示兩張紙板,告訴幼兒如何進行頂紙板活動。(用一個手指頭頂畫點的紙板,要求幼兒嘗試頂紙板的各個點。再頂頂其他地方。接著頂沒畫圓點的紙板,并在能頂起紙板的位置上畫上圈。
2.幼兒分組動手操作,老師巡回指導。討論:你頂的是什么形狀的紙板,你的手指頂在紙板的那個點上才能頂起來。
(分組討論,與同伴交流,發現頂紙板的秘密:中心點)
師:頂起紙板的這個點叫重心點。
3.玩一玩哪種東西最容易頂紙板。
師:小朋友們頂得真棒,真像雜技小演員,那你們還想不想再表演呀。(師介紹游戲玩法)你們看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各種頂紙板的工具,請小朋友每樣工具都去試一試,看一看哪樣工具最好頂,輕輕的開始吧。
(幼兒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嘗試用鉛筆、油畫棒、紙盒、記號筆頂紙板。玩一玩、比一比哪種東西最容易頂紙板。想一想為什么。)
師:玩一玩、比一比哪種東西最容易頂紙板。想一想為什么?
幼兒討論相互交流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