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會變的水寶寶
活動目的:
1、了解水的三態變化,知道水能變成冰,也能變成水蒸氣。
2、仔細觀察實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并主動提問。
3、激發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預先讓幼兒在家做結冰實驗,將冰帶到幼兒園。
2、幼兒收集關于雨、霜、雪、露、冰的圖片、文字等資料,了解有關常識。
3、酒精燈、盛水容器、火柴、玻璃、冷水、熱水、記錄卡
4、課件《小水滴旅行記》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出示冰)
1、這是什么?
2、這都是小朋友在家做的,你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教師:原來冰是水寶寶變出來的。
小結:水遇冷會變成冰。
[對于大班孩子來說,直接用孩子自己與家長的勞動成果導入,更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操作部分
。ㄒ唬 冰想變成原來的水寶寶,想請小朋友幫忙,你們愿意嗎?
1、介紹操作卡一:看誰得到的方法多。
2、操作引導幼兒用熱水、冷水、太陽、手、火等方法,驗證并記錄。
[“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孩子獲取的經驗將更有價值。]
3、幼兒講述,教師記錄(教師操作“火加熱”的方法)
[“火加熱”這一操作對于孩子來說,有一定的危險,老師幫助驗證是非常有必要的。]
4、通過這些方法冰為什么會變成水呢?
小結:冰遇熱會變成水。
。ǘ┧畬殞氄嬲{皮,一會兒變成冰,一會兒又變成了水,水寶寶繼續加熱,它還會變成什么呢?
1、幼兒假設結果
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孩子要敢于想象,在想象的基礎上去操作,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演示實驗:點燃酒精燈,將盛冷水的容器放在三腳架上燃燒,要求幼兒觀察水的變化。
3、提問:發現水有了什么變化?水汽是從哪里來的?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水變成水蒸氣的現象?(燒開水、煮飯等)
[“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小結:水遇熱會變成水蒸氣。
。ǘ 幼兒比較操作:冷水、熱水
[材料的提供是以小組為單位的,為了讓孩子“愿意與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適應的方式表達各自的發現,并相互交流”]
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水蒸氣變成小水滴的現象?(下雨、對著冷玻璃哈氣)
小結:水蒸氣遇冷會變成小水珠。
三、欣賞故事課件《小水滴旅行記》,理解“水”的奇妙變化
[增加科學活動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ㄒ唬├眉^理解“水->水蒸氣->云->雨”
。ǘ┛凑n件“科學說明”
四、擴展
。ㄒ唬┧可以變成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精靈兒童網站]
1 2 下一頁相互交流展示收集的資料。
。ǘ┱f說水的作用
教師:水有這么多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通過擴展部分,可以豐富幼兒的經驗,也使孩子平時注意收集各類資料,增加學習的主動性。]
五、結束部分
教師:既然我們知道了水的本領很大,它能夠不斷變化。又有那么多的作用,也知道要節約用水。在下一個活動中,我們還要去玩一玩水,還要設計一些傳單去發給社區中的人們,讓大家都來節約用水,保護我們的水資源。
活動延伸:
科學室活動:誰是水的好朋友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