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會動的房子》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
《會動的房子》這個童話具有奇妙別致的想象,把小松鼠的粗心和烏龜的樸實、善良塑造的活靈活現,讓幼兒感受到其中的幽默。此活動故事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興趣,且游戲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和現有經驗。
2、幼兒現狀分析:
中班孩子年齡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要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征。
3、目標定位:
根據素質教育中“提高審美觀,提高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以及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任務,特制定以下幾個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故事情節以及動物形象的特點,體會童話優美的意境,感受其中的幽默,激發幼兒對童話的興趣。
(2)理解小松鼠的房子會動的原因,并樂意思考和回答故事中的問題,學習觀察角色表情變化。
(3)通過理解角色體驗朋友之間友好的情感,引導幼兒在模仿中獲得快樂。
(4)培養幼兒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的習慣和展開豐富的想象,學習仿編童話。
4、活動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是綜合活動,但活動的重點仍以語言領域中的故事為主,主要引導幼兒觀察角色表情變化,理解故事內容,理解小松鼠的房子會動的原因并能夠模仿表演故事情節。難點在于理解故事中詞匯:手舞足蹈、慚愧、馱并體驗朋友之間友好的情感。
活動重點突破方法:根據目標,制作flash課件,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讓幼兒自己來通過模仿,加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突破難點的方法:注重練習和表演的多次重復性,使
幼兒反復感受、反復體驗,從而理解詞的意義,以及體驗朋友之間友好的情感。
5、活動準備:為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戲中,特作以下準備:
教師準備:小松鼠和烏龜頭飾,數量占幼兒的三分之一。房子模型
布置四個場景:大樹底下、山腳下、大海邊、草原上。
教學掛圖以及flash課件
二、說教法:
新《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讓幼兒想說、敢說。"在活動中,我本著讓幼兒成為學習主體的原則,采用了以下教法:
1、視聽講結合法:
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特點,以及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采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細致地觀察課件,“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范,“講”就是幼兒的講述,包括分組講,自由結伴講,這樣可以更好地滿足每個幼兒想說的愿望,視聽講結合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2、分段跟誦法:
在幼兒自由探索獲取知識的同時,利用教學掛圖進行分段跟誦的方法,由于這篇童話描寫了四個不同的場景,完整
教學不利于幼兒的記憶,分句又會破壞童話的完整性,所以運用分段跟誦法,每一段設計幾種不同形式的提問,使幼兒熟悉理解童話中的語句。
3、模仿表演法:
幼兒在表演中發展,在表演中學習,因此我設計了四個場景貫穿于整個活動中,讓每桌的兩位幼兒分別扮演小松鼠和烏龜,邊看課件邊模仿表演,幼兒在模仿表演過程中不僅理解了故事情節,體會了字詞的含義,更是創造了一個個可愛的小松鼠和烏龜形象,教師的適時賞識,把幼兒的創造之花點燃,顯示了無窮的力量。
以上三種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補充,使語言與藝術極和諧的融為一體。
三、說學法:
遵循“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進行學習的。”這一認知發展規律,為了給今后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奠定基礎,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
本次活動結合目標采用的方法有:
1、多種感官參與法:在活動中通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嘗試)做一做(模仿表演)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在欣賞故事中借助于想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的畫面,極富感染力的配樂以及我聲情并荗的解說,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說的愿望,然后利用各種教學方法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模仿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想說,多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
更為深刻的印象。
2、表演體驗法:
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了表演的方法,通過表演活動,使每個幼兒都有實際體驗,獲得愉快感,輕松感與成就感,在表演中,幼兒邊表演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3、探索仿編法:
新《綱要》指出:“幼兒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因此,我為幼兒創造了支持性的語言教育環境支持幼兒在活動中擴展語言經驗,我在引導幼兒進行仿編童話的同時,提供了各種圖片以引起幼兒的思考,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的學習,突破難點。
四、說活動過程:
流程:出示房子,引起興趣→看圖講述,了解梗概→課件演示,重點理解→聽賞閱讀,要求感受→延伸活動,表達表現
(一)出示房子,設疑、激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會動的房子嗎?(沒有)哦,一般的房子是不會動的?墒墙裉炖蠋熤v的這個故事里房子是會動的,房子為什么會動呢?小朋友聽完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二)看圖講述(了解梗概)
1、 教師講述故事,并根據故事內容提問:
(1) 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 (2) 小松鼠到過哪些地方?
(3) 小松鼠在旅行中聽到過哪些聲音? (4) 房子為什么會動?
2、學講故事名稱:會動的房子
(三)課件演示(重點部分理解)
教師講述故事內容插問:
(1)小松鼠起床看到什么?這時小松鼠怎么了,從哪里看出來的?
(2)小松鼠聽了烏龜的話,心理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的?
(四)聽賞閱讀(整體感受)
通過多次聽賞課件,學會講述故事。
(1) 幼兒邊觀察課件邊講故事。 (2) 將故事講給同伴聽。
(五)延伸活動
仿編故事
師:小朋友的故事講的真好,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烏龜,你會將小松鼠的房子移到什么地方去?
活動結束:
我們一起到活動室,把你的想法畫到畫紙上,然后講給小朋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