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2--激勵性課堂教學評價語的運用
我在任教的二年級中,分別進行了嘗試,把激勵性課堂教學評價運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評價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落實到他們的每一次學習活動中,哪怕是很小的進步也不漏掉。兩個月,明顯看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自信心增強了。1.制定符合教學目標的評價內容和標準。英語學習是通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進行的。其學習評價的內容應包括學習表現、交往表現、學習效果等,所以教師要預先制定和公布評價的內容、標準,讓學生有明確的努力方向。如:會聆聽別人發言的將受到獎勵、回答問題大聲的將受到獎勵、能生動演示課文的將受到獎勵、小組團結合作的將受到獎勵……
2.評價結果要及時記錄。我為每一位學生準備了記分卡,將他們每一點、每一滴的成績都用印記及時記錄下來,讓學生直接看到自己的進步或退步。對優等生來說,這更激發他們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的欲望;對后進生來說,印記的數量又增加了———“我”進步了,從而樹立學習的信心,激勵他們設法表現得更好。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珍惜機會的意識,還能培養他們注重細節的好習慣。
3.采用人性化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低年級的學生,評價可采用一些靈活方式。如課堂教學中,當學生有好表現或者有進步時,就在學生的記分卡上做印記,表現特別出色時還會酌情加大獎勵。如果學生的印記積累到一定數量,可到教師處換取一些小禮物。這種人性化的評價方式,往往會令學生感到成功和滿足。
4.師生全程參與評價。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由始至終。尤其是在低段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游戲法、競賽法等教學手段都離不開評價。只有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參與,才能在師生水乳交融的活動中展示評價的激勵功能。如: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情況的觀察與定期的檢測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反饋教學的效果,從而能及時發現、解決學生學習上的困難和有效地調整教學行為,真正使教師由重質量的結果向重質量形成的過程轉變。
5.利用評價管理紀律,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和自覺性。本學期,筆者在一個“調皮班”做過實驗:與學生商量出課堂管理的規矩,即遵守紀律的獎懲辦法,然后嚴格執行。一學期來,學生都非常關注自己的榮譽(印記的增減),只要一個眼神,他們馬上就會意識到錯誤并及時改正。可見,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激勵性的評價手段,只要目標明確,內容清晰,評價管理到位,就能達到預期效果。
6.設置綜合評價,及時進行反饋。為了突顯和強化激勵性課堂評價的效果,還應設置綜合評價表,讓學生在不斷進步中反省和得到激勵。 如:每周一評表:
總之,激勵性課堂教學評價的作用在于促進教學而不是區分學生的優劣。促進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評價不能只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簡單的好壞之分,而應發揮其激勵的作用,注重發展的功能。一次評價不僅是對一段活動的總結,更是下一段活動的起點、向導和動力。在小學低段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激勵性教學評價,能促進學生萌生成就感,滿足其自我實現的需要,以提高和激發學生學習與自我發展的內驅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