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尾巴(精選12篇)
找尾巴 篇1
此活動適合放在主題找尾巴之中,適合小班年齡的班級。 活動名稱:找尾巴 活動班級:小二班 活動形式:集體 設計思想: 針對小班幼兒年齡特點,領會《綱要》思想理念,結合多元智能創意課程教學內容,滲透園本課程的可操作性,教學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基于幼兒與動物有著天然的情感聯系,他們如同關愛自己一樣關愛動物。本節情景協作教學活動以動物尋友為導入點,以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為突破口,通過“詩畫絕妙 揮筆瀟灑——客人尋友 主題形成——熱情幫助 尋找尾巴——游戲激趣 快樂無限”等環節展開教育教學活動。使孩子在教師的引導、鼓勵、支持和幫助下,發展思維想象能力、與人交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知道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讓幼兒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進行課前對小動物的觀察、探索和關愛活動。 2、投影設備、動物圖片、動物背景圖紙每人一張、彩筆、音帶、彩色短綢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詩畫絕妙 揮筆瀟灑 教師詩畫小狗,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入主題: 豎耳朵,搖尾巴, 鼻子靈敏頂呱呱, 看大門兒是專家, 朋友個個都愛它。 二、客人尋友 主題形成 1、另一教師扮演小狗比比客人來到小二班尋找朋友,通過說兒歌、作詩畫 、猜謎、 表演 、 歌唱 等形式讓幼兒猜出自己的朋友是誰。 2、教師引導幼兒講述每一種小動物的特點及生活習性。 3、給幼兒及時的鼓勵和表揚。 (1)由比比客人朗誦兒歌引出自己的朋友。——小兔 小動物,耳朵長, 紅眼睛,白衣裳, 前腿短,后腿長, 愛跑愛跳本領強 。 (2)由比比客人作詩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朋友。——小烏龜 它的膽子真正小, 出門先向四面瞧, 碰到危險把頭縮, 躲進硬殼靜悄悄。 (3)通過猜謎語引導幼兒猜出自己的朋友。——小貓 三角耳朵胡子翹, 唱起歌來喵喵叫, 白天就愛睡大覺, 老鼠見他嚇的逃。 (4)由比比客人形象生動的表演,模仿自己朋友的形態特征,激發幼兒的活動熱情,說出自己的朋友。——小猴子 (5)通過歌表演引出自己的朋友。——老牛 三、熱情幫助 尋找尾巴 1、請幼兒幫助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尾巴,進行一一對應連線,讓幼兒感受成功操作的愉悅感。 2、教師巡回指導。 四、游戲激趣 快樂無限 聽音樂玩《找尾巴》的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總結分享 請幼兒說說什么樣的尾巴最容易被人抓住,什么樣的尾巴不容易被人抓住。 活動評價: 1、幫助幼兒認知動物的習性和特點 2、讓幼兒感受集體游戲的樂趣。
找尾巴 篇2
此活動適合放在主題找尾巴之中,適合小班年齡的班級。
活動名稱:找尾巴
活動班級:小二班
活動形式:集體
設計思想:
針對小班幼兒年齡特點,領會《綱要》思想理念,結合多元智能創意課程教學內容,滲透園本課程的可操作性,教學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基于幼兒與動物有著天然的情感聯系,他們如同關愛自己一樣關愛動物。本節情景協作教學活動以動物尋友為導入點,以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為突破口,通過“詩畫絕妙 揮筆瀟灑——客人尋友 主題形成——熱情幫助 尋找尾巴——游戲激趣 快樂無限”等環節展開教育教學活動。使孩子在教師的引導、鼓勵、支持和幫助下,發展思維想象能力、與人交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知道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讓幼兒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進行課前對小動物的觀察、探索和關愛活動。
2、投影設備、動物圖片、動物背景圖紙每人一張、彩筆、音帶、彩色短綢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詩畫絕妙 揮筆瀟灑
教師詩畫小狗,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入主題:
豎耳朵,搖尾巴,
鼻子靈敏頂呱呱,
看大門兒是專家,
朋友個個都愛它。
二、客人尋友 主題形成
1、另一教師扮演小狗比比客人來到小二班尋找朋友,通過說兒歌、作詩畫 、猜謎、 表演 、 歌唱 等形式讓幼兒猜出自己的朋友是誰。
2、教師引導幼兒講述每一種小動物的特點及生活習性。
3、給幼兒及時的鼓勵和表揚。
(1)由比比客人朗誦兒歌引出自己的朋友。——小兔
小動物,耳朵長,
紅眼睛,白衣裳,
前腿短,后腿長,
愛跑愛跳本領強 。
(2)由比比客人作詩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朋友。——小烏龜
它的膽子真正小,
出門先向四面瞧,
碰到危險把頭縮,
躲進硬殼靜悄悄。
(3)通過猜謎語引導幼兒猜出自己的朋友。——小貓
三角耳朵胡子翹,
唱起歌來喵喵叫,
白天就愛睡大覺,
老鼠見他嚇的逃。
(4)由比比客人形象生動的表演,模仿自己朋友的形態特征,激發幼兒的活動熱情,說出自己的朋友。——小猴子
(5)通過歌表演引出自己的朋友。——老牛
三、熱情幫助 尋找尾巴
1、請幼兒幫助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尾巴,進行一一對應連線,讓幼兒感受成功操作的愉悅感。
2、教師巡回指導。
四、游戲激趣 快樂無限
聽音樂玩《找尾巴》的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總結分享
請幼兒說說什么樣的尾巴最容易被人抓住,什么樣的尾巴不容易被人抓住。
活動評價:
1、幫助幼兒認知動物的習性和特點
2、讓幼兒感受集體游戲的樂趣
找尾巴 篇3
設計思路:
《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同時,《綱要》也指出,幼兒科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精心呵護和培植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的好奇心。因此,本節活動課,是以我園“354游戲教學模式活動的研究”成果為指導,是以猜測、觀察、描述、游戲為主體組織幼兒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讓幼兒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提升幼兒熱愛科學,愛護小動物的情感。首先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并學學自己喜歡的動物的樣子,從而將活動內容引入到幼兒對動物尾巴的關注上。眾所周知,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接著,我創設小動物和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細心觀察,大膽交流自己看到的動物尾巴的樣子,并讓幼兒大膽猜測想象會是誰的尾巴。當幼兒的好奇心被點燃時,再利用多媒體為幼兒展示動物尾巴,并交流動物尾巴的作用。《新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要提供豐富的材料,要培養幼兒合作的意識和能力。然后,我組織幼兒玩拼圖游戲這一活動,發展幼兒的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最后我組織幼兒交流自已知道的其它動物尾巴的特殊作用,鼓勵幼兒課后繼續探索動物尾巴的作用。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動物尾巴,并初步了解它們的妙用,激發幼兒對動物尾巴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探究學習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加深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認識幾種動物的尾巴。
活動難點:
初步了解幾種動物尾巴的妙用,激發幼兒對動物尾巴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燕子、牛、袋鼠、孔雀、松鼠身體和尾巴分離圖片。
3、動物尾巴若干條。
4、音樂《誰的尾巴長》。
活動過程:
一、游戲活動的導入。
師幼問好,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什么小動物嗎?你能學學自已喜歡的小動物的樣子嗎?(引導幼兒交流,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二、游戲活動的準備。
1、師引:今天,老師也請來了一些動物朋友,可它們卻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你們看它們多粗心呀,身體藏在了里面,尾巴卻露在了外面,擦亮你們的小眼睛,看看誰能找出這些好朋友。(播放課件,展示動物的尾巴)
2、引導幼兒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已看到的動物尾巴的樣子。
3、播放課件,展示動物圖片,讓幼兒試著說說動物尾巴的作用。
4、播放動畫課件,展示動物尾巴的作用。
三、游戲活動過程。
1、師引:小朋友接下來我們玩一個拼圖游戲。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動物的身體和尾巴圖片,請小朋友為你喜歡的動物找到尾巴,并把它們貼起來。看誰找得準,貼得好。
2、為幼兒分發動物身體和尾巴分離的圖片,并強調游戲規則。
3、引導幼兒合作為小動們找尾巴,并將身體和尾巴貼在一起。
4、請幼兒上臺展示,說說為誰找到了尾巴,它的尾巴長什么樣,又有什么用?
5、總結幼兒游戲中的表現,鼓勵表現好的幼兒。
四、游戲活動的延伸。
1、師引:是不是只有這些動物有尾巴呀,你還見過哪些動物的尾巴,它長什么樣,又有什么用?(組織幼兒交流,并適時播放課件)
2、師小結:動物世界真奇妙,小動物的尾巴呀,有的長長的、有的短短的,有長的粗粗的,有的細細的……小朋友們回家后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交流動物尾巴的作用。明天把你知道的講給小朋友們聽,好嗎?
3、結束活動:
小朋友,小動物們都有尾巴,那么我們小朋友想不想也有一條尾巴,體驗一下有尾巴的樂趣呢?現在請xx老師為小朋友分發尾巴,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揪尾巴的游戲。
(播放音樂《誰的尾巴長》,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1、從課題選擇上來說,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好奇心都特別強,加之他們又都非常喜歡動物,但通過了解我發現,孩子們對動物的某一身體部位,比如說“尾巴”的了解就比較少。我選擇這一課題,就是為了滿足幼兒對這方面的探究欲望。
2、從設計思路上來說,《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精心呵護和培植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的好奇心。因此,在本節活動課的設計上,是以猜測、觀察、描述、游戲為主體組織教學。作為教師,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幼兒,做好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另外,在整個活動中,充分利用圖片、多媒體手段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讓幼兒從中知道各種動物尾巴的用途,同時克服活動難點——了解動物尾巴的不同作用。通過觀察、描述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游戲環節里,讓幼兒在合作參與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提升幼兒熱愛科學,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通過本節課的活動,我有了以下幾點思考:
一是如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科學始與好奇”,幼兒天生的好奇心是促使他們探索的內在因素,是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基礎。好奇心又是興趣的先導,從小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就要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從而使幼兒主動學習科學、愛上科學、迷上科學,在本節活動課的設計中,我沒有講枯燥的尾巴知識,而是努力創設了和小動物們玩捉迷藏游戲這一情境,讓幼兒由尾巴猜動物,并大膽探索、積極交流動物尾巴的作用。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而且還進一步發展了幼兒的探究能力。為了讓幼兒進一步鞏固了動物尾巴的特征,我設計了拼圖游戲,培養幼兒的大膽嘗試和合作交流的意識。通過活動,我明白——幼兒活動的設計,要能夠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從幼兒的角度出發,設計適合他們的游戲來組織教學,這樣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會被激發出來。
二是如何做到以教材為范例,教給幼兒更多的知識,真正做到“小課堂,大生活”呢?在本節活動的設計上,我努力做到不局陷于教材,充分利用了教具、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拓寬幼兒的視野。另外,通過幼兒利用已往獲得經驗的講述,通過幼兒之間的交流,通過詢問家長讓幼兒獲得更多的知識,并激發幼兒探索動物世界奧秘的欲望。通過本節活動,我明白,要想真正做到“小課堂,大生活”,就要做到課前準備充分,課中興趣激發到位,課后拓展適當、爭取家長支持,我們的幼兒課堂才會呈現出和諧的“原生態”、“自然美”!
找尾巴 篇4
活動意圖:
觀察能力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感知活動,是知覺的最高形式。觀察是積累知識的起點,又是科學發現的開端,任何學習、聯系實際的.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都始于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精細觀察。
活動名稱:
科學《找尾巴》
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觀察力比較,分析的能力。
2、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可以摘掉尾巴的小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剛才老師和大家學了一首尾巴的兒歌,現在老師手里有很多小動物它們都沒有尾巴,那我要小朋友來幫他們找一找。
2、展開活動
1)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蝌蚪)對了,小蝌蚪的尾巴不見了,老師來幫她找找,是這條嗎?(不對)再試試,這條對了。
2)小朋友你們想試試嗎,請每個小朋友到老師這里須操作材料,你們和媽媽一起來找一找,請媽媽用老師剛才的方法引導自己的孩子做。
3、結束活動:小朋友都不錯,媽媽都獎勵自己寶寶一個,呱呱。
活動延伸:
媽媽在家里要多引導寶寶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
活動反思:
觀察力是人類智力結構的重要基礎,是幼兒認知世界的眼睛,通過幼兒良好的觀察力,可以主動獲取知識,滿足好奇心、求知欲。
找尾巴 篇5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3至4歲幼兒在藝術表現創造所達到目標是:經常涂涂畫畫,粘粘貼貼并樂在其中。為了讓幼兒有良好的情緒體驗,因此我選擇了粘貼活動。粘貼是小班最喜歡的美術活動之一,孩子們通過將樹葉與金魚結合進行粘貼活動,不僅能夠讓幼兒體驗粘貼的樂趣,還能通過粘到按這個動作過程,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和手的協調能力。
活動目標:
1、能將樹葉粘貼在小金魚的尾部。
2、體驗小金魚的著急和快樂的心情。
活動準備:
撿到的樹葉剪去葉柄若干、雙面膠、音樂《許多小魚游來了》、與幼兒人數相同沒有尾巴的金魚畫
活動引入:
1、出示金魚引出活動主人公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誰?
1、音樂游戲<許多小魚游來了>,引出活動
師: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和小魚玩耍吧!
2、音樂停止,教師以故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出示沒有尾巴的金魚。師:咦,是誰在哭呢?發生什么事情了?原來是小金魚的尾巴不見了,不能玩耍了,沒有尾巴就不能游泳了,這可怎么辦呢?小朋友快幫它想想辦法呀。多幫小金魚想幾個辦法。
活動過程:
1、將樹葉帶回教室。進行粘貼。
師:這下可好了,小金魚的尾巴找到了,讓我們把尾巴送給小金魚吧!
2、教師示范粘貼的方法:將樹葉的一面貼上雙面膠,貼在小金魚的尾部,注意樹葉的方向,要準確的貼在小金魚的尾部,再用手按一下。雙面膠撕下來的垃圾放在籃子里面,
3、幼兒開始粘貼,教師鼓勵并指導幼兒進行粘貼。幫助幼兒。
5、作品展示:選取粘貼較好的幼兒展示并表揚。
活動結束
播放音樂,再次玩音樂游戲<許多小魚游來了>師:小金魚的尾巴找到了,又可以玩耍了,我們和它一起出去玩游戲吧!
找尾巴 篇6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知道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讓幼兒感受游戲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進行課前對小動物的觀察、探索和關愛活動。
2、投影設備、動物圖片、動物背景圖紙每人一張、彩筆、音帶、彩色短綢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詩畫絕妙,揮筆瀟灑
教師詩畫小狗,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入主題:
豎耳朵,搖尾巴,
鼻子靈敏頂呱呱,
看大門兒是專家,
朋友個個都愛它。
二、客人尋友主題形成
1、另一教師扮演小狗比比客人來到小二班尋找朋友,通過說兒歌、作詩畫、猜謎、表演、歌唱等形式讓幼兒猜出自己的朋友是誰。
2、教師引導幼兒講述每一種小動物的特點及生活習性。
3、給幼兒及時的鼓勵和表揚。
(1)由比比客人朗誦兒歌引出自己的朋友。——小兔
小動物,耳朵長,
紅眼睛,白衣裳,
前腿短,后腿長,
愛跑愛跳本領強。
(2)由比比客人作詩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朋友。——小烏龜
它的膽子真正小,
出門先向四面瞧,
碰到危險把頭縮,
躲進硬殼靜悄悄。
(3)通過猜謎語引導幼兒猜出自己的朋友。——小貓
三角耳朵胡子翹,
唱起歌來喵喵叫,
白天就愛睡大覺,
老鼠見他嚇的逃。
(4)由比比客人形象生動的表演,模仿自己朋友的形態特征,激發幼兒的活動熱情,說出自己的朋友。——小猴子
(5)通過歌表演引出自己的朋友。——老牛
三、熱情幫助,尋找尾巴
1、請幼兒幫助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尾巴,進行一一對應連線,讓幼兒感受成功操作的愉悅感。
2、教師巡回指導。
四、游戲激趣,快樂無限
聽音樂玩《找尾巴》的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總結分享請幼兒說說什么樣的尾巴最容易被人抓住,什么樣的尾巴不容易被人抓住。
活動評價:
1、幫助幼兒認知動物的習性和特點
2、讓幼兒感受集體游戲的樂趣
活動反思:
觀察能力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感知活動,是知覺的最高形式。觀察是積累知識的起點,又是科學發現的開端,任何學習、聯系實際的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都始于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精細觀察。
找尾巴 篇7
日期 活動名稱找尾巴執教者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通過觀察,了解動物尾巴的特征及其用處。環境創設圖片,操作包材料。重點與
難點能幫動物找到合適的尾巴,知道尾巴不同的作用。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來了一群動物,它們要請我們幫它們找一樣東西,看看它們都缺了什么?
2.師:對了,動物朋友想請我們幫它們找自己的尾巴。
二、找尾巴
1.師:看看,這些都是誰的尾巴?
2.幼兒小組討論
1)個別幼兒找尾巴,說說是誰的尾巴
2)互相講述小動物尾巴的特點
3)幼兒交流
3.請幼兒操作材料包(找尾巴)
三、說說尾巴的用處
1.師:今天,我們做了一件好事,幫小動物找到了自己的尾巴,那么,你們知道它們的尾巴有什么不同的本領嗎?
2.師:原來尾巴對動物是很重要的,小松鼠的尾巴能當做毯子蓋上身上保暖,馬的尾巴能甩來甩去趕走蚊蟲……價值分析:
第一環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第二環節,請幼兒在個別操作,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操作材料包,幫助動物找到合適的尾巴。
第三環節,操作后的講評,引導幼兒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用處,豐富幼兒的知識。反思與調整:
找尾巴 篇8
活動名稱:
小金魚找尾巴
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21日
活動班級:
小小班
執教人:
宋慶美
活動目標及要求:
1、能將樹葉貼在小金魚的尾部
2、體驗小金魚的著急和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導入部分
1、出示掛圖
2、根據掛圖教師創編故事(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有幾條小金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做游戲,忽然有的.小金魚尾巴不見了,小金魚很著急,小金魚說,小朋友們,我沒有尾巴就不會游泳了,怎么辦呢?小朋友們,我們幫小金魚想想辦法好嗎?
尋找金魚的尾巴
1、下位尋找樹葉,教師引導幼兒在樹葉中識別,找出最像小金魚尾巴的樹葉。
2、找到后請幼兒回到位子上去
小結:這下好了,小金魚的尾巴找到了,讓我們把尾巴送給小金魚好嗎?
教師示范粘貼方法
1、把樹葉的一面涂上漿糊,貼在小金魚的尾部,用手輕輕按一下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小結:對幼兒作品教師表示肯定。
活動延伸:讓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
找尾巴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句認識圖上的6種動物,了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2.能正確讀寫本課7個生字,認識4個新偏旁。
3.看圖讀文理解6個詞語意思。
4.能獨立認讀音節,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學習朗讀問話的句子。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2.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音節卡片,圖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看圖學句認識圖上的6種動物:猴子、小兔、松鼠、公雞、孔雀、鴨子。了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二)看圖讀文,理解6個詞語:公雞、鴨子、長、尾巴、一把、的。
(三)能獨立認讀音節。朗讀短文,學習問話的讀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二)學習句子、詞語。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讀漢字卡片:八 鳥 爸 白 好 看 子
2.讀帶調韻母卡片:
u0 7i 2n g3n $u #ng u@ u8 3o
(二)指導看圖。
1.今天我們要通過學詞學句,知道6種動物尾巴有什么特點。誰知道是哪6種動物?看圖按順序說一說。(猴子、兔子、松鼠、公雞、孔雀、鴨子)
2.仔細看圖,看看每個動物的尾巴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
(三)看圖讀文。
自己讀短文,畫出生字。
2.出示卡片讀準字音。
3.自己再讀短文,要讀正確。
4.教師范讀問句。先認識問句,問句是指出問題的句子,在句尾用“?”問號,跟老師說三遍“問號”。再指導問句的讀法,讀問句時語氣要上揚,(示范)讀答句時語氣要平緩,肯定。(示范)
5.自己練讀,同桌讀。
(四)看圖學詞學句。
1.看“猴子圖”,讀句子,理解句義。學習“尾巴”、“長”兩個詞語。
(1)誰能找到和猴子里有聯系的一個問句和一個答句,讀一讀。(學生讀一對問答句)
(2)誰知道都什么動物有尾巴?(板書:尾巴)
(3)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特點?(……長)“長”和什么詞的意思是相反的?(短)長是指一個物體的長度比較長說的。這里的長是說猴子的尾巴比別的動物尾巴長。(板書:長)
(4)指導朗讀句子。找兩個同學,一人讀問句,一人讀答句。(同桌互相練習)
2.看“兔子圖”,學習讀句子,理解句義。
(1)看圖找有聯系的問、答句讀一讀。
(2)兔子尾巴的特點是什么?長得什么樣?
(3)練習讀句子。(同上)
3.看“松鼠圖”,讀句子,理解句義,學會詞語“一把”。
(1)看圖,自己練讀有關的句子。
(2)看圖說說松鼠的尾巴什么樣子。(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很蓬松,經常翹到身子后邊)
(3)讀讀問句。問:“好像”是什么意思?生答后師述:“好像”在這句里是打比方的意思,是說松鼠的尾巴和打開的傘有相似的地方。不是說這兩樣東西一模一樣。
(4)這句話中的“一把”是什么意思?
師述:“一把”在這里是表示數量的詞語。(板書:一把)
(5)指名讓兩個學生讀這一組問答句。
(6)學習練習朗讀。(自練、互練)
4.朗讀第6句話。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5.看“公雞圖”,讀句子,理解句義,學習詞語“公雞”。(方法同前)板書:公雞。
6.看“鴨子圖”,讀句子,理解句義,學習詞語“鴨子”。(板書:鴨子)(略)
7.看“孔雀圖”,讀句子,理解句義。
8.讀后6句話。
(五)朗讀短文,總結課文內容。
1.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2.提問,課文向我們介紹了6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哪些動物是從長度(形狀、外觀)介紹的?(幾個問題分別說)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認識4個新偏旁: (八字頭)、鳥(鳥字旁)、扌(提手旁)、白(白字旁)。
(二)學會7個生字:公、雞、鴨、長、巴、把、的。
(三)能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讀詞語卡片:公雞鴨子 長尾巴 一把的
2.指名讀短文。
(二)認識4個新偏旁。
1. (八字頭)。(隨教師讀三遍)
2.鳥:鳥字旁。(同上)
3.扌:提手旁,筆順是一 扌,一共3筆。(隨教師讀三遍)
4.白:白字旁。(同上)
(三)學會7個生字,鞏固漢語拼音,基本筆畫。
1.公,拼讀音節g#ng,讀詞語:公雞。
(1)識記方法,啟發學生自學,說方法。①偏旁加筆畫。上面八字頭,下面第一筆撇折( ),第二筆點。②數筆畫:一筆撇( ),二筆捺( ),三筆撇折( ),四筆點(公)。
(2)書空練習。(①拼讀音節,②字形結構,③偏旁,④筆順筆畫,⑤一共幾筆,⑥本課詞語)按上面6點進行書空練習。
如公:g#ng,上下結構,八字頭,一筆撇,二筆捺,三筆撇折,四筆點。一共4筆。公雞的“公”。
(3)口頭組詞語:公雞公共公物公開
2.雞,拼讀音節j9,讀詞語:公雞。
(1)識記方法:偏旁加筆畫。
左右結構,左邊2筆,一筆橫撇( ),二筆長點( ),右邊是鳥字旁。
(2)書空練習。(同“公”)
(3)這篇短文介紹了公雞的什么特點?(尾巴彎)讀讀有關的句子,指名讀。
3.鴨,拼讀音節y1,讀詞語:鴨子。
(1)識記方法,偏旁的筆畫。
①偏旁加筆畫。左右結構,左邊第一筆是豎(丨),二筆橫折( ),三筆橫( ),四筆橫(曰),五筆豎(甲),右邊加鳥字旁。
②偏旁加舊字改筆畫。左右結構,左邊把“田”字的第四筆豎,改為第五筆下面出尾。右邊是鳥字旁。
③偏旁加舊字添筆畫。左右結構,左邊把“曰”字加一豎(甲),右邊是鳥字旁。
學生自學后,可能說出幾種方法,讓大家評議哪種方法簡便,容易記。
(2)書空練習。(同“公”)
(3)短文里介紹了鴨子尾巴的什么?(形狀)請兩位同學讀讀有關的問答句。
4.長,拼讀音節ch2ng。
(1)識記方法:按筆順筆畫記字形(數筆畫)。
(2)教師邊板書邊口述指導筆順,一筆斜撇( ),二筆長橫( ),三筆豎鉤( ),四筆捺(長)。
(3)教師帶學生書空。
(4)和“長”意思相反的詞語是什么?
(5)短文里介紹誰的尾巴長?請兩位同學讀讀有關的問答句。
5.巴,拼讀音節b1,與爸b4的讀音區分開來。讀詞語:尾巴w7i b1,“巴”在詞尾讀輕聲。
6.把,拼讀音節b3。區分開與爸b4、巴b1的讀音。讀詞語:一把。
(1)識記字形方法:偏旁加熟字。左右結構,左邊提手旁,右邊尾巴的“巴”字。(讓學生自學)
(2)書空練習。(同“公”)
(3)“一把”在句子表示什么意思?
(4)找兩位學生讀讀有關的問答句。
(5)教師介紹,“把”字除了組成“一把”這個表示數量的詞語外,還可以組成“把守”:把守大門;“車把”:自行車的車把;“把手”:門把,鍋把。
7.的,拼讀音節de,讀詞語:誰的。
(1)識記方法:偏旁加筆畫。左右結構,左邊白字旁,右邊第一筆斜撇( ),二筆橫折鉤(勹),三筆點(勺),共8筆。
啟發學生自學。
(2)書空練習。(同“公”)
(四)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的步驟:第一,看清整體或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二,找準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三,知道每一個基本筆畫的運筆方法。(注意記住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公”、“巴”,讓學生自學后,請兩個同學到田字格黑板中去寫(拿看書),大家評議,教師訂正后,學生自己練寫。
3.雞。
(1)看清整體位置,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右插左。
(2)教師示范指導。第一筆橫撇,從左下格中心點下面起筆,寫斜橫快到豎中線頓筆寫折,撇向左下格中心點左上方,要有尖。第二筆,長點與撇交叉在橫中線上,過橫中線一點兒與折對齊。第三筆小撇,從豎中線左邊離邊線三分之一處起筆,撇到上半格中間不到豎中線。第四筆,橫折鉤,靠豎中線挨撇尖起筆,快到右上格中心點頓筆寫折,斜向左下方到橫中線挑鉤。第五筆,點,點在橫折鈞中間。第六筆,豎折折鉤,接撇頭起筆,壓豎中線直寫過中心點一點兒折筆斜橫,壓橫中線到離邊線三分之一處頓筆寫折,斜過下半格中間挑鉤。第七筆,大橫,從左邊長點下面起筆過豎中線到豎折折鉤里收筆。
(3)教師帶寫,學生仿寫。
4.鴨。
(1)整體位置,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右插左。
(2)教師指導:左半邊“甲”,中扁日,占左上格,右下角,左邊過中心點一點兒,第二筆,橫折,折壓上豎中線,向下斜豎。第四筆,橫,壓在橫中線上。第五筆豎,寫到下半格中間收筆。右邊“鳥”字寫法與“雞”相同,只是整體向右移一點兒。
(3)教師帶寫,學生仿寫。
5.長。
(1)整體位置:四邊留空相等。
(2)教師提示:第三筆豎鉤靠近豎中線,第二筆大橫,斜壓橫中線,第一筆,撇到橫豎交叉點上方一點兒,第四筆捺,從橫豎交叉點起筆。
(3)教師范寫,學生仿寫。
6.把。
(1)整體位置,左窄右寬,左高右低。
(2)教師提示:①記住提手旁的寫法、位置。提手旁占左半格的中間,第一筆橫。
找尾巴 篇10
設計意圖:
中指出,3至4歲幼兒在藝術表現創造所達到目標是:經常涂涂畫畫,粘粘貼貼并樂在其中。為了讓幼兒有良好的情緒體驗,因此我選擇了粘貼活動。粘貼是小班最喜歡的美術活動之一,孩子們通過將樹葉與金魚結合進行粘貼活動,不僅能夠讓幼兒體驗粘貼的樂趣,還能通過粘到按這個動作過程,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和手的協調能力。
活動目標:
1、能將樹葉粘貼在小金魚的尾部。
2、體驗小金魚的著急和快樂的心情。
活動準備:
撿到的樹葉剪去葉柄若干、雙面膠、音樂《許多小魚游來了》、與幼兒人數相同沒有尾巴的金魚畫
活動引入:
1、出示金魚引出活動主人公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誰?
1、音樂游戲,引出活動
師: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和小魚玩耍吧!
2、音樂停止,教師以故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出示沒有尾巴的金魚。師:咦,是誰在哭呢?發生什么事情了?原來是小金魚的尾巴不見了,不能玩耍了,沒有尾巴就不能游泳了,這可怎么辦呢?小朋友快幫它想想辦法呀。多幫小金魚想幾個辦法。
活動過程:
1、將樹葉帶回教室。進行粘貼。
師:這下可好了,小金魚的尾巴找到了,讓我們把尾巴送給小金魚吧!
2、教師示范粘貼的方法:將樹葉的一面貼上雙面膠,貼在小金魚的尾部,注意樹葉的方向,要準確的貼在小金魚的尾部,再用手按一下。雙面膠撕下來的垃圾放在籃子里面,
3、幼兒開始粘貼,教師鼓勵并指導幼兒進行粘貼。幫助幼兒。
5、作品展示:選取粘貼較好的幼兒展示并表揚。
活動結束
1、播放音樂,再次玩音樂游戲師:小金魚的尾巴找到了,又可以玩耍了,我們和它一起出去玩游戲吧!
找尾巴 篇11
設計思想:
針對小班幼兒年齡特點,領會《綱要》思想理念,結合多元智能創意課程教學內容,滲透園本課程的可操作性,教學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基于幼兒與動物有著天然的情感聯系,他們如同關愛自己一樣關愛動物。本節情景協作教學活動以動物尋友為導入點,以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為突破口,通過“詩畫絕妙揮筆瀟灑——客人尋友主題形成——熱情幫助尋找尾巴——游戲激趣快樂無限”等環節展開教育教學活動。使孩子在教師的引導、鼓勵、支持和幫助下,發展思維想象能力、與人交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知道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讓幼兒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進行課前對小動物的觀察、探索和關愛活動。
2、投影設備、動物圖片、動物背景圖紙每人一張、彩筆、音帶、彩色短綢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詩畫絕妙揮筆瀟灑教師詩畫小狗,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入主題:
豎耳朵,搖尾巴,
鼻子靈敏頂呱呱,
看大門兒是專家,
朋友個個都愛它。
二、客人尋友主題形成
1、另一教師扮演小狗比比客人來到小二班尋找朋友,通過說兒歌、作詩畫、猜謎、表演、歌唱等形式讓幼兒猜出自己的朋友是誰。
2、教師引導幼兒講述每一種小動物的特點及生活習性。
3、給幼兒及時的鼓勵和表揚。
(1)由比比客人朗誦兒歌引出自己的朋友。
——小兔
小動物,耳朵長,
紅眼睛,白衣裳,
前腿短,后腿長,
愛跑愛跳本領強。
(2)由比比客人作詩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朋友。
——小烏龜
它的膽子真正小,
出門先向四面瞧,
碰到危險把頭縮,
躲進硬殼靜悄悄。
(3)通過猜謎語引導幼兒猜出自己的朋友。
——小貓
三角耳朵胡子翹,
唱起歌來喵喵叫,
白天就愛睡大覺,
老鼠見他嚇的逃。
(4)由比比客人形象生動的表演,模仿自己朋友的形態特征,激發幼兒的活動熱情,說出自己的朋友。
——小猴子
(5)通過歌表演引出自己的朋友。
——老牛
三、熱情幫助尋找尾巴
1、請幼兒幫助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尾巴,進行一一對應連線,讓幼兒感受成功操作的愉悅感。
2、教師巡回指導。
四、游戲激趣快樂無限
聽音樂玩《找尾巴》的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總結分享
請幼兒說說什么樣的尾巴最容易被人抓住,什么樣的尾巴不容易被人抓住。
活動評價:
1、幫助幼兒認知動物的習性和特點。
2、讓幼兒感受集體游戲的樂趣。
找尾巴 篇12
日期:執教教師:班級:活動名稱: 美術活動:c
原 計 劃
調整 反思
活動目的: * 能將樹葉貼在小金魚的尾部
* 體驗小金魚的著急和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掛圖、故事
活動流程: 出示掛圖——尋找金魚的尾巴——教師示范
活動過程 : 導入 部分
1、出示掛圖
2、根據掛圖教師創編故事(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有幾條小金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做游戲,忽然有的小金魚尾巴不見了,小金魚很著急,小金魚說,小朋友們,我沒有尾巴就不會游泳了,怎么辦呢?小朋友們,我們幫小金魚想想辦法好嗎?
尋找金魚的尾巴
1、下位尋找樹葉,教師引導幼兒在樹葉中識別,找出最像小金魚尾巴的樹葉。
2、找到后請幼兒回到位子上去
小結:這下好了,小金魚的尾巴找到了,讓我們把尾巴送給小金魚好嗎?
教師示范粘貼方法
1、把樹葉的一面涂上漿糊,貼在小金魚的尾部,用手輕輕按一下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的延伸: 讓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