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到快樂地學習》 高二主題班會教案
怎樣做到快樂地學習?
高二(8)班 陸宇 【教學目標】1、從心理學角度讓學生做到快樂學習。 2、讓學生明白快樂學習的關鍵在于改變自己的學習狀態。 3、讓學生關注學習動機、學習態度以及正確面對成功與失敗。 【教學班級】高二(8)班 【教學時間】2010年12月16日 【教學設備】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引出快樂學習 (1)問題一:今天,你快樂嗎?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公布調查結論:學習就不快樂,不學習就快樂! (2)問題二:為什么你學習不快樂?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公布調查結論: 理由一:學習很無聊。 理由二:太難了,什么都不會。 理由三:學習很累,什么都不想做。 理由四:總是考不好,郁悶。 理由五:除了高考,學習沒意義。 理由六: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理由七:學習沒勁,一點成就感都沒有。 二、學習不快樂的真正原因在于心靈的疲憊 (1)問題一:做什么,你快樂?說說讓你感到快樂的理由? 玩網絡游戲的時候,你快樂嗎? 找一二個平日喜歡玩網絡游戲的同學談感受。 教師公布調查結論:玩網游的理由 理由一:玩游戲的時候,我總是全神貫注。 理由二:不停地升級,很快就是服里的高手。 理由三:可以幫助別人過關,我很厲害的。 理由四:沒有人來煩我。 理由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很精彩。 理由六:可以通過打怪,舒緩壓力。 理由七:鍛煉我的能力。 (2)問題二:我們同學總結出這么多玩網游的好處,那為什么有人不喜歡玩呢? 找一二個不喜歡玩網絡游戲的同學談感受。 教師公布調查結論:不玩網游理由 理由一:無聊,不停的升級,沒意義。 理由二:網吧里烏煙瘴氣。 理由三:除了打發時間,看不到別的用處。 理由四:除了前邊的級數,后邊很難升級。 理由五:等我一進去,別人等級都比我高。 理由六:沒有那么多時間。 (3)問題三:玩籃球的時候,你快樂嗎? 找一二個平日喜歡玩籃球的同學談感受。 問題四:我們同學總結這么多玩籃球的好處,那為什么有人不喜歡玩呢? 找一二個不喜歡玩籃球的同學談感受。 (4)給我們的啟示: 為什么有的人玩游戲樂此不疲,有的人卻十分厭煩呢?為什么有的人玩起籃球可以沒日沒夜不知疲倦,有的人卻畏懼如虎呢?情緒是效率的助推器。我們大概都體會過,做事情“有勁頭”和“沒有勁頭”的區別。如果沒有良好的情緒,做事情就會缺乏勁頭,精神就會萎靡不振,當然更談不上什么效率了。學習也是如此。之所以對學習缺乏興趣其真正原因不是我們剛才所提到的這些,真正的原因在于我們心靈的疲憊。那么如何才能讓我們在學習中更加快樂呢? 三、快樂學習的前提在于學習動機 (一) 麥克里蘭實驗揭示個人的潛在成功動機 (1)麥克里蘭實驗 假設有人讓你在一個無人屋子里,獨自一個人在玩套圈的游戲,你可以自由選擇起點位置。那么你是選擇距離目標很近的位置,百發百中,還是選擇距離目標很遠的位置,鮮有套中者,還是選擇距離目標適中的位置,約有一半次數套中目標呢? (2)學生選擇。 (3)選擇所反饋的信息: 如果你選擇前兩者,即距離目標很近或很遠的位置,就說明你是成就動機較低的人。你做事情是為了避免失敗,確切地說,是為了避免失敗帶來的負面情緒。因為距離很近,絕不會失。痪嚯x很遠,別人也成功不了,自己也不會因失敗而被別人瞧不起。 (二)成功動機的心理學依據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兩個人聰明才智大體相同時,成就動機高的人比成就的人在活動中成就的可能性一般都比較高。成就動機高的人在活動中要求高標準,并且盡力把工作做好。在學習成就動機高的學生可能會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古代有一種刑罰,就是命令囚犯挖洞,然后埋起來,再在同一個地方挖洞,然后再埋起來。如此反復不停,就連意志再堅定的人也會受不了。人就這樣,沒有任何動機的重復無聊的事情,誰都無法持續努力下去。相反,如果胸懷大志,具有強烈的成就動機,那么再單調的工作也不覺得無聊。譬如,砌磚工作,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又辛苦又無聊,但是如果這項工作是為了建設一間不朽的大教堂,那么就會感到干勁十足,充滿喜悅,工作效率也很高。 (三)成功動機對個人發展的重大作用 斯坦福大學對一群普通人的25年跟蹤調查的結果。 1、沒有成就動機的人處于社會的最底層。 2、成就動機一般的人成為藍領。 3、成就動機很強的人成為白領,屬于專業人士。 4、成就動機特別強,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更多成為社會的精英、各行業的領袖。 (四)舉例介紹:良好成功動機帶來的好處 1、世界各地希爾頓飯店照片欣賞 2、希爾頓飯店的簡介 3、希爾頓的創業故事 二三十年代的時候,美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希爾頓連同他的飯店也陷入了困境,債主不斷向他催債。有一天,希爾頓偶爾看到了沃爾多夫飯店的照片:6個廚房、200名廚師、500位服務生、間客房,還有附屬私人醫院與位于地下室旁的私人鐵路。他把這張照片剪下來,在上邊寫上“世界之最”,無論走到哪里,都把這張照片帶到哪里,開始時放在皮夾里,后來他有了書桌后,就放在玻璃板下。18年后,1949年10月,希爾頓終于買下了沃爾多夫飯店。 (五)擁有強烈成就動機的人的特點 1、他們追求的是個人的成就,而不是報酬本身。 2、他們極想把事情做得比以前更好、更有效。 3、他們能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承擔責任,及時獲得對自己成效的反饋,以便判斷自己是否有改進。 4、他們喜歡設置有中等挑戰難度的目標。因為中等難度的工作既有成功的可能,又有足夠的挑戰性,能夠滿足個人的成就動機。 (六)調查測試:你的學習動機高嗎? 動機調查題目(多媒體顯示) (1)如果別人不督促你,你極少主動地學習。 (2)當你讀書時,需很長時間才能提起精神來。 (3)你一讀書就覺得疲勞與厭倦,直想睡覺。 (4)除了老師指定的作業外,你不想再多看書。 (5)如有不懂的,你根本不想設法弄懂它。 (6)你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時間成績也會超過別人。 (7)你迫切希望自己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8)你常為短時間內成績沒能提高而煩惱不已。 (9)為了及時完成某項作業,你寧愿廢寢忘食、通宵達旦。 (10)為把功課學好,你放棄許多感興趣的活動,如體育鍛煉、看電影與郊游等。 (11)你覺得讀書沒意思,想去找個工作做。 (12)你常認為課本的知識沒啥好學,只有看高深的理論、讀大部頭作品才帶勁。 (13)只在你喜歡的科目上狠下功夫,而對不喜歡的科目放任自流。 (14)你花在課外讀物上的時間比花在教科書上的時間要多的多。 (15)你把自己的時間平均分配在各科上。 (16)你給自己定下的學習目標,多數因做不到而不得不放棄。 (17) 你幾乎毫不費力就實現你的學習目標。 (18)你總是同時為實現幾個學習目標忙得焦頭爛額。 (19)為了對付每天學習任務,你已經感到力不從心。 (20)為了實現一個大目標,你不再給自己制定循序漸進的小目標。 調查結論: (1)每一題回答“是”記1分,“否”為0分。 (2)每五題為一個項目,分別測量學習動機的不同方面。 1-5測量學習動機是否太弱。 6-10測量學習動機是否太強。 11-15測量學習興趣是否受到干擾。 16-20測量學習目標是否存在干擾。 (3)每五題得分在3分以上要關注自己的學習動機是否合適。 四、學習態度的重要性 1、多媒體圖片: 韓日世界杯 中國隊沖出亞洲的勝利宣傳圖片 2010 北京奧運會 尼日利亞球迷對中國隊失利的諷刺標語 2、誰能說說這兩幅圖片背后的故事。 3、問題:為什么中國隊在XX年和2010年狀態是如此的不同呢? 學生回答自己的見解。 教師觀點:米盧曾說過:態度決定一切!兩者的態度相差太多。 4、舉例:態度的重要性 五星級的擦鞋匠 在日本東京霞關街附近,有一家名為凱比特東急的四星級飯店。一些演藝界明星一到東京,非要住“凱比特東急”不可。一打聽,原來這些明星都想享受一下該店擦鞋匠源太郎的“五星級服務”。 源太郎擦鞋方法別具一格:不用鞋刷,而用棉布繞在右手食指和中指上擦鞋,其鞋油也是自己調配。那些早已失去光澤的舊皮鞋,經他獨具匠心的一番擦拭,無不煥然一新,光可鑒人,并且光澤可保持一周以上。更絕的是,憑著高深的職業素養,源太郎與人擦肩而過時,都能知道對方穿著何種皮鞋。另外,從鞋的磨損部位和程度,他可以說出主人的健康狀況和生活習慣。 這些爐火純青的技術、一絲不茍的精神和不同凡響的效果,為源太郎贏得了眾多顧客的青睞。也許我們不會想到,名聲顯赫的源太郎,多年以前曾是化工廠的一名失業工人,靠打零工糊口。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一個美國軍官那里學會了擦鞋。從此,只要聽說哪里有好擦鞋匠,他就千方百計趕去請教,虛心學習。 隨著時光的流逝,源太郎的名聲越來越響,最終成為“凱比特東急”飯店的一塊金字招牌——“五星級擦鞋匠”。 5、問題:你應該以怎樣的態度面對你的學業? 學生自由發言。 五、怎樣解釋你的成功與失。 1、我們總是信心滿滿面對挑戰,我們也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一次次的失敗卻讓我們迷惘,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那么我們的學習快樂終將在我們失望中被磨滅。那么如何解釋你的失? 2、介紹海德的歸因理論: 人們對過去的成功或失敗主要歸結于四個方面的因素:努力、能力、任務難度和機遇。這四種因素又可按內外因、穩定性和可控性進一步分類:從內外因方面來看,努力和能力屬于內因,而任務難度和機遇則屬外部原因;從穩定性來看能力和任務難度屬于穩定因素,努力與機遇則屬不穩定因素;從可控性來看,努力是可以控制的因素,而任務難度和機遇則超出個人控制范圍。 3、歸因理論的現實表現 (1) 如果一個人把失敗歸于自己腦子笨和能力低這樣一類穩定的內因,則不能增強一個人今后努力行為的堅持性。 (2)假如把失敗歸因于自己工作不夠努力這個相對不穩定的內因,則可能增強一個人加 倍努力工作的行為的堅持性。 (3)如果把失敗歸因于不穩定的偶然的外因上(如遭遇突發性事件,火災地震等),則不一定會降低工作的積極性,而且能夠堅持努力行為。 (4)如果把失敗歸因于所從事的活動太重、太難等穩定性的外因,則很可能會降低一個人的自信心、成就動機和行為的堅持性。 4、不同歸因的影響 不同的歸因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和積極性,進而影響隨之而來的行為狀態和工作業績。對過去成功和失敗的歸因,會影響對將來的期望和堅持努力的行為。因此,行為的原因和行為一樣重要。一個人能正確分析自己行為的原因,可大大地強化自己的激勵水平。 5、舉例:愛迪生面對困難 (1)當有人問愛迪生在發明燈泡的1萬次失敗期間是怎樣堅持下去的時候,他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從未失敗。相反,他找到了1萬種無效的方法。他一生寫下的3400本詳細記錄發明設想、實驗情況的筆記,就是這段話的有力佐證。 (2)愛迪生給予的啟發 愛迪生面對失敗,并不認為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者任務太難,而是認為那是必然的過程,或者只是說暫時沒有取得結果。相信有了足夠多的嘗試,自然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6、歸因表格 內外 內因 外因 內容 能力 努力 任務難度 運氣 結果 成功 失敗 成功 失敗 成功 失敗 成功 失敗 自我 評價 精明 笨 已經 努力 還未 努力 任務 容易 任務 太難 走運 倒霉 情緒 經驗 自豪 自信 羞愧 滿意 自信 內疚 自豪 減弱 羞愧 減弱 滿意 減弱 內疚 減弱 控性 難以控制 可以控制 不可控制 不可控制 預期 結果 仍可 成功 仍會 失敗 仍能 成功 可能 成功 可能 失敗 可能 成功 可能 失敗 可能 失敗 7、問題:那么,我們將如何對待我們學習上的失敗呢? 學生自由發言。 六、班主任寄語 每一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在一生中,每一個人都會遇到許多自己無法左右的事情,無法達成的目標。這個時候,我們怎么辦呢?如果一味地為此懊惱愁苦,有用嗎?如果你積極調節自己的心理,讓自己擁有積極的心態。你會發現,你的生活正悄然變化著,會變得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