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垃圾郵件》教學設計
1、既要求學生完成任務速度快,更要求質量要高。不僅僅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
2、培養學生的語言寫作表達能力。
3、要求學生注明資料的出處,培養學生尊重知識產權意識。
在投影中列出blog中同學們的回復帖子。
小組之間互相參考和對比。
1、列出已經完成的回復帖子,可以激勵學生競賽意識。
2、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氣氛。
【提出建議】除了老師的問題帖子外,如果哪個小組還有其他有關垃圾郵件的問題也可以發表上去。其他小組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回復。
1、個別小組把自己的一些遇到過的問題也發表在blog中。
2、也有一些小組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作了回復。
培養學生要懂得自己提出問題,擴闊學生思考問題的思維。
三、交流整理,構建新知
12’
【知識反饋】下面我們先來看看第一方面的問題。
1、有哪些小組自告奮勇,派一個代表到講臺上說一下。
2、挑選一些完成得比較好的小組,找代表對某一點進行闡述。
小組代表到講臺上,用自己的語言對某第一方面的問題進行闡述。
1、檢查回答第一方面問題的小組完成任務的情況,反饋教學效果。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總結】關于第一方面的問題,對學生的闡述再作一個評價、總結:從那些數據來看,我們國家,乃至于全世界目前垃圾郵件的狀況是非常糟糕
學生將自己小組查找到的資料與老師的答案作一個比較。
通過評價并總結垃圾郵件的危害,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了解。
的。而且垃圾郵件的危害,主要就有幾大方面。(同時廣播 “垃圾郵件危害”)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時間
【引出下一問題】既然我們全世界的狀況是這么糟糕,看來我們要預防和處理垃圾郵件是勢在必行的。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第二方面同學們回答的情況。
小組代表到講臺上,用自己的語言對第二方面的問題進行闡述。
1、檢查回答第二方面問題的小組完成任務的情況,反饋教學效果。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總結】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作總結。尤其處理垃圾郵件的軟件使用和設置,適當地解釋一下。
通過總結,能對學生回答作一個匯總,使學生更能明確答案。
四、反饋總結
1’【總結】
1、老師對各小組的完成情況作一個總結。并對其中的一些問題難點作個解釋。
2、提出一點:從網上找到的資料,不要生搬硬套,囫圇吞棗。要把它消化為自己的知識。
1、梳理本節課的知識點,可以讓學生對比教學目標,明確自己是否達到了教學要求,掌握了教學目標要求。
2、強調知識消化,避免單純地應付完成任務。
【知識延伸】在blog中有些也提到了一些其他有關垃圾郵件的問題,而且有些是提得比較有價值的。如果同學們對這些問題感興趣的話,可以在課外的時間和同學利用這個blog討論一下或者自己再利用網絡去研究一下。
擴展學生的思考和練習,進一步鞏固教學目標。
【知識升華】在討論區中,老師也提到了一個問題:除了技術措施外,你認為如何能從根本上杜絕垃圾郵件?有些同學也對這個問題作了回答,也回答得比較好。其實,要從根本上杜絕垃圾郵件,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我們自己的信息道
1、課的知識點升華。從知識的獲取轉化為念的升華。
2、培養學生的信息道德觀念。要求學生正確地使用信息技術。預防垃圾郵件,先從自己
德素養,要認真地、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這樣才會讓信息技術更好地推動發展。(同時廣播網站中的結論部分)
做起。
十三、教學反思
1、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為讓學生認識“垃圾郵件”。在教學實踐中也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2、這個教學內容的授課對象是高二的學生。從初一一直學習信息技術課到現在,學生都已經具備了良好的信息技術基礎,包括操作、網絡知識等。所以對課堂中要求的從網上查找資料,使用討論區,對學生來說都是容易完成的任務。在課堂上就不用再花時間講解這方面的內容。
3、高二的學生使用電子郵件的頻率是比較多的。電子郵箱已經成為他們一個重要的通訊方法之一了。“垃圾郵件”這個名詞,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感興趣的。有些是因為這個名詞讓他們感覺好奇,有些是因為在使用電子郵箱過程中,他們確實遇到了不少垃圾郵件。當在上課的開始提出這個話題,學生就感覺不是在討論一個教學問題,而是談到與他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上了。興趣就會從這個名詞開始了,教學氣氛也馬上變得相當輕松,活潑了。
4、高二的學生,自學能力都比較強,而且也能獨立地思考問題。在課堂中,他們對感興趣的知識會很容易產生很濃厚的學習意識,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只是單單把知識說明白的話,就不能充分滿足他們的學習渴求,教師的勞動也變得吃力不討好。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采用了“任務驅動法”,以自主建構模式引導學生完成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首先這必須要設計一個對學生來說是切實可行的任務。難度太高或太低都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這個任務也是與學生的日常問題相近的。學生圍繞這個任務,利用網絡去完成這個任務,將完成一個教學任務轉化為解決一個日常問題。這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