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的修飾》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將表格修飾目的這一內容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這在教學中是一個新的嘗試,在設計之前我還有所顧慮,害怕學生不能理解這些概念,特別是害怕這樣的教學設計超出學生的認知能力。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選用的例子盡可能從初中生最熟悉的課程表入手,通過對比,讓學生自己發現表格修飾中規律性的東西,從而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整堂課上下來,發現學生還是能夠理解清楚,并加以運用的,這一部分共用了12分鐘左右的教學時間。
在技能操作時,學生學習的形式是通過在word幫助索引中輸入關鍵詞,然后找到表格底紋的操作步驟,讀懂并嘗試操作。這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也是一個新的嘗試,對學生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首先是關鍵詞的定義,在課中每一個小組都能通過不同的關鍵詞找到底紋操作的步驟,例如:單元格、底紋,表格、底紋等等。針對在幫助操作步驟的敘述中經常出現一些專用名詞,以及語句敘述較為成人化的問題,我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小組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教學的結果來看學生都能達到最終的教學要求,整堂課這部分占用的時間并不多,共計10分鐘左右。我想這與之前課中經常讓學生進行類似的操作實踐是有很大的關系的,我發現只要學生多練完全能通過幫助學會技能的操作。最后的練習用了8分鐘時間。
小組合作的二個活動,教學效果還是不錯的,學生也能在課的總結中說出小組合作對自己的學習是有一定幫助的。在活動一中教師總結出小組活動的要求,活動二中讓學生按要求繼續嘗試合作學習,為學生怎樣去合作指明了一定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繼續嘗試增加合作學習的環節,并針對不同的教學活動提出不同的合作要求,讓學生逐步掌握小組合作的技能。課后聽了一些老師的建議,覺得可以讓學生通過活動自己總結出小組活動的要求,我覺得這個提議很好,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嘗試。
本節課有待思考的方面:在小組活動中如何進行評價的嘗試;總結出的小組活動要求在語句的敘述方面更符合孩子的理解能力,使孩子真正清楚、明白相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