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 1、4真菌(2課時)
第四節 真 菌教材分析
前面已學過了細胞、單細胞的動植物和細菌,本節要學習的是在生活和生產活動中經常碰到,人們經常利用或避免,既有單細胞又有多細胞的真菌。真菌既有像動植物的一面(屬真核生物),又有像細菌的一面(以現成的有機物作營養物質)。教材先講述單細胞真菌(酵母菌)的形態、結構、營養、生殖再講述多細胞真菌(霉菌、食用菌)的形態、結構、營養、生殖,把學生從對單細胞生物的學習過渡到對多細胞生物的學習。
教法指導
一、授課思路及方法
真菌在生活和生產活動中經常碰到,人們經常利用或避免它;既有單細胞的肉眼看不到的真菌,又有多細胞的大型真菌。教學過程 中要注意與生活、生產實際聯系起來,充分利用實物和掛圖。為了方便單細胞真菌的教學,可安排在實驗室中上課。通過師生共同觀察討論,再結合教材所提供的資料得出有關結論,即:觀察→分析→查資料→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課時安排
本節共安排2課時,其中學生實驗1課時。
教案實例
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了解酵母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
2.介紹霉菌和食用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
3.介紹微生物在自然界里的作用
(二)技能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對真菌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學習,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習慣。
2.通過介紹我國人民利用真菌造福社會的事例,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酵母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
2.教學難點 :酵母菌的營養方式和生殖。
三、教學準備
1.每組準備顯微鏡一臺、放大鏡一把、酵母菌裝片一塊、有霉菌的桔子皮和新鮮的蘑菇或金針茹。
2.酵母菌的結構掛圖,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掛圖,青霉、根霉、曲霉掛圖,蘑菇的形態結構掛圖。常見真菌特點的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同學們吃過面包、香菇嗎?喝過啤酒嗎?看到過桔子發霉嗎?這些都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真菌有關。
(二)酵母菌
請同學觀察酵母菌裝片。問:酵母菌是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
請一個成績好、美術水平較高的學生在黑板上畫一個觀察到的酵母菌結構圖,其他同學在紙上畫。并要求學生相互比較酵母菌的結構圖,不一樣的可舉手,經老師同意后提出來(有些酵母菌有芽胞)。提問酵母菌的形狀和大小。
出示酵母菌的結構掛圖,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細菌細胞的結構模式圖。讓同學觀察并思考下例問題:酵母菌細胞的結構與動植物細胞結構的共同點是什么?與細菌細胞結構的區別是什么?酵母菌能進行光合作用嗎?為什么?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酵母菌個體組成、形狀和結構特點。
提問:酵母菌細胞中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即不能自已制造營養物質,那么酵母菌的養料哪里來?請學生猜想酵母菌的生活環境。
指出:酵母菌是一種腐生的真菌。生產生活中經常應用它。因為淀粉經酵母菌作用分解后的產物美味可口,所以可以用來制啤酒、黃酒、面包等。請同學們看教材第9頁第三自然段,并完成教材第12頁第3題。
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有的酵母菌有向外突起的小體,這是酵母菌正在繁殖。出示掛圖,指出小體叫芽體,講解酵母菌的出芽生殖過程。并要求學生比較細菌的分裂生殖與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異同。
(三)霉菌
請學生用放大鏡觀察“出毛”桔子皮。指出這個“毛”就是霉菌。霉菌種類很多,常見的有青霉、根霉,曲霉,它們都是真菌。出示掛圖并指出:桔子皮上的“毛”叫青霉;面包、饅頭發霉時長的“白毛”叫根霉;還有一種叫曲霉的霉能使花生、玉米變質。繼續據圖講解,霉菌體形較大,大多是多細胞的,有細胞核,長在基質內的叫營養菌絲,伸出基質外的稱為氣生菌絲,氣生菌絲上常產生孢子,孢子能產生下一代,故氣生菌絲又稱繁殖菌絲。
問:霉菌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霉菌細胞中有葉綠體嗎?
指出霉菌多數腐生也有營寄生生活的。如有的人皮膚上出現一塊“白斑”,這“白斑”就是由霉菌引起的。但霉菌對人類也有好處,如利用霉菌制霉豆腐,從青霉中提取青霉素等。
(四)食用菌
觀察“磨菇”,指出磨菇也是一種真菌,我們把象磨菇一類的可食用的真菌稱為食用菌,常見的有香菇、磨菇、木耳、金針菇等。出示掛圖,請學生看第10頁第三、四、五自然段的課本內容,并弄清楚放在桌上的磨菇(或金針菇)的各部分結構名稱及作用。
請一個學生指著新鮮磨菇(或金針菇)講一遍各部分結構和功能,以鞏固有關知識。
(五)真菌
問:這節課學了哪些生物?學生回答后指出這些都屬真菌。
出示常見真菌比較的投影片
常見真菌比較表
形態結構 | 營養方式 | 繁殖 | 與人類關系 | |
酵母菌 | ||||
霉菌 | ||||
食用菌 |
(六)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師講解:細菌和真菌統稱為微生物。因為它們大多營腐生生活,能把動植物的尸體及排遺物分解,使有機物轉變成無機物,因此又稱分解者。再根據課本圖1-17講解自然界中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循環,從而說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七)課堂小結
教師根據板書小結。
五、板書設計
第四節 真菌
(一)真菌
酵母菌 | 霉菌 | 食用菌 | |
形態結構 | 單細胞、卵形、有細胞核 | 多細胞、由菌絲組成、有細胞核 | 多細胞、由菌絲組成、有細胞核 |
營養方式 | 腐生 | 腐生或寄生 | 腐生 |
繁殖 | 出芽生殖 | 孢子生殖 | 孢子生殖 |
與人類關系 | 釀酒、做面包 | 制藥制食品、使食品變質、使人至病 | 食用 |
有氧:使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酵母菌的作用
無氧:使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二)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解者
六、習題與解析
1.隨堂練習
(1)下例各項中不是真菌特點的是( )
(A)營養方式是異養 (B)靠孢子繁殖
(C)體內沒有葉綠體 (D)細胞內無細胞核
(2)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 )
(A)出芽生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D)有性生殖
(3)食用菌的菌絲分兩部分,地上部分叫( ),吸收養料和水份的是( )
(A)菌蓋子 (B)營養菌絲
(C)子實體 (D)菌褶
(4)下例生物體的細胞內有細胞核的是( )
(A)大腸肝菌 (B)葡萄球菌
(C)霍亂弧菌 (D)酵母菌
2.課后作業
(5)磨菇細胞由 、 、 、 構成,其細胞質中無 ,故不能制造營養物質。
(6)我們學過的真菌中是單細胞生物的有 ,既有腐生又有寄生的是 ,可食用的是 ,可用于釀酒發面的是 ,可用于制食品和藥品的是 ,進行出芽生殖的是 。
(7)釀酒是利用酵母菌在 ,發面是利用酵母菌在 。
(8)通常被稱作微生物的是 和 ,它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9)到現在同學們學過了動物、植物、細菌、真菌;這些生物中自己能制造營養物質的是 ,其他幾種一般都不能制造營養物質;能主動攝食的是 ;營腐生或寄生生活的是 。
(10)曬麥餅做醬是利用 ,做酒時要把酒缸蓋得嚴嚴密密這是因為 。
(11)磨菇為什么往往生長在樹林下的地上或腐朽了的樹桿上?
(12)把小動物尸體埋進潮濕的土壤里,過一段時間,翻開泥土,會發現什么?為什么?這對自然界有什么意義?
3.參考答案
(1)C (2)A (3)C B (4)D (5)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膜 葉綠體 (6)酵母菌 霉菌 食用菌 酵母菌 霉菌 酵母菌 (7)缺氧的情況,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有氧的情況下,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8)細菌 真菌 分解作用 (9)植物 動物 細菌和真菌 (10)曲霉 酵母菌在無氧的情況下才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11)磨菇是腐生的真菌,它要生活在死亡的植物體上。樹林下的地上有死亡的植物體(枯枝敗葉) 。所以磨菇往往生長在樹林下的地上或腐朽了的樹桿上。 (12)略
【小資料】
青霉素的來歷
1928年,英國的細菌學家弗萊明在培養葡萄球菌時,青霉孢子偷偷地溜進了培養葡萄球菌的培養皿中。不久,培養基的表面除了青霉周圍外布滿了葡萄球菌。弗萊明分析出,青霉能夠分泌一種殺滅葡萄球菌的物質,他把這種物質叫做青霉素。可惜的是,當時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四十年代初,醫生第一次用青霉素救活了一位患有敗血癥的危重病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于青霉素的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成千上萬的傷感病員得救了。為此,弗萊明獲得了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