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鐵
一、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知道在通電條件下有磁性,也有兩極,它的兩極是可以改變的。
2、培養學生的制作能力(學會制作的方法),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 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態度。
二、 教學準備
1、大頭針,2、帶絕緣外皮的導線,3、大號鐵釘,4、一號電池,5、指南針,6、磁鐵,7、,8、電池盒,9、橡皮筋。
三、 教學形式
采用實際操作試驗,教師歸納總結。
四、 教學活動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教學意圖 |
1、觀察導入 3’ | 1、老師手拿一塊磁鐵吸一些大頭針。提問學生,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 2、磁鐵都有那些性質呢? 3、大家看老師手里的這個裝置有沒有磁性(邊演示邊說)。 4、將這個裝置接通電源,提問有磁性了馬(邊演示邊說)。 5、這個裝置在通電前與通電后有什么不同? 這位同學說得很好,所以我們把在通電條件下具有磁性的裝置叫。下面就讓我們來共同探討一下有關的指示。 | 吸鐵石(磁鐵) 1、 有兩極(南極,北極) 2、同級相斥,異級相吸。 沒有。 有了。 通電前無磁性,通電后有磁性。 | 啟發學生 |
2、制作 5’ | 大家想不想制作一塊? 那好,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的制作方法。 1.用導線的任意一端從釘子的任意一端順一個方向纏繞。 2.可以從里向外纏繞,也可以從外向里纏繞。 3.纏繞的線圈要緊密一些。 4.最后用橡皮筋來固定線頭。 (教師邊演示邊講) 大家都看明白了沒有? 老師手里還有一樣東西大家看看認識嗎? 如何使用指南針呢? | 想。 學生認真邊聽邊觀看老師演示。 明白了。 指南針 指南針的小指針有兩色紅色和白色,紅色指北方,因為羅盤上的北是紅色的。 | 學習的制作方法。 |
3、動手實驗22’ | 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 在開始做實驗之前老師提兩點要求: 1.制作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組員間的分工與合作。 2.有不明白的問題小組討論或問老師。 能不能做到? 開始做實驗。 教師去各組指導學生做實驗。 | 沒有了。 能。 |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式樣能力。 |
4、匯報試驗結果 10’ | 請幾組同學匯報試驗結果。邊說邊演示。 | 學生匯報 | 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總結的能力。 |
5、填充部分5’ | 提問: 一個,釘子帽一端是北極,我們把線圈的纏繞方向改變,再把電池的正負極改變。問這個的釘子帽是什么極? 我們制做的,通電電池增加到兩節。測試吸起的大頭釘的數量與一節電池的數量有多少差別? | 北極。 | 作為填充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