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生物教案 > 小學自然教案 > 第一冊5、6宇宙中的地球(2課時)

第一冊5、6宇宙中的地球(2課時)

第一冊5、6宇宙中的地球(2課時)

第六節       宇宙中的地球

 

教材分析


    在地球上,我們仰望天空,可以看到太陽、月亮以及各式各樣的星星,包括閃爍的恒星、明亮的行星和輪廓模糊的星云。有時候,還可以看到劃破夜空的流星和拖著長尾的彗星。若用天文望遠鏡和其它空間探測手段,可以觀察到更多的恒星和星云、環繞行星公轉的衛星,以及存在于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星際物質。星云、恒星、行星、衛星、流星體、彗星、和星際物質等,都是宇宙間物質和存在的形式,通稱天體。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個天體。地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宇宙之中,它與其他天體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筑成由小到大,由近及遠,由簡單到復雜的天體學說。

本節教材側重對地月系和月球、太陽系和太陽的概況和銀河系與宇宙總星系的簡單介紹,使學生能了解天體系統的層次并清楚地球在天體中的位置。本節教材內容不多、文字淺顯,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宇宙觀,培養學生形成較強的空間想象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教法指導

一、授課思路與方法

1、充分利用課本插圖、掛圖、幻燈、投影、錄像等直觀教具,進行直觀教學。

2、運用讀(學生讀課本、讀圖)、講(教師啟發式提問、板書板畫、講述講解)、練(學生討論發言、隨堂練習)等精粗結合的三環教學法。

2、本節共安排2課時。

教案實例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了解月球、太陽的概況。

(二)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熱愛科學的情操。

二、教學的重點難點

    1.教學的重點:月球、地月系、太陽、太陽系的概念。

    2.教學的難點:月球的運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系的成員及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三、教學準備

1.地月運動和太陽運動的掛圖、投影片或教學錄像。

2.月球考察的照片。

四、教學過程 

引言;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白天看到太陽東升西落,夜間看到明媚的月亮和滿天的星斗。宇宙間奧秘有多少呢?地球其實也是宇宙中的一員,今天,航天科學的發展,人類已經能夠登上月球了,宇航員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就在天空之中。地球、月球、太陽和星星都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員,每一位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都有自己的“家長”和“兄弟姐妹”。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形成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了解月球與地球的關系,太陽系的成員及太陽對地球的意義。

(一)地月系和月球

1.地月系:地球與月球的距離約為38.44萬千米,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體。由于月球距地球比其他星球距地球要近得多,所以在地球上看月球就顯得又大又亮。

    2.月球:

   (1)月球的體積約為地球的1/49,質量約為地球的1/81。

   (2)月球上沒有空氣、水和生命。晝夜溫差大,白天太陽能直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0C,夜晚溫度降低到-1830C。

(3)月面形態:多環形山-坑,(指導學生讀課本圖5-23月面景觀),月面較暗部分為平坦地域,月面較亮部分為起伏的山地。

(4)月球自身不發光,“明月”是太陽光反射的緣故。

(5)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不過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它的公轉周期相同,都是27.3217日,這樣的自轉叫同步自轉,所以,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面只有半個月面,也就是說,月球在運動中總是一面向著地球。(指導學生讀課本圖5-22地月系圖)

   (6)1969年7月,原蘇聯宇宙員(加加林)首次登上了月球。1979年12月5日,聯合國通過協定,宣布月球及其自然資源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二)太陽系和太陽

    1.太陽系是由太陽、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行星際物質等構成的天體系統。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2.九大行星:按照同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遠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圖5-25太陽系模式圖)

    3.太陽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顆恒星,日地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地球的體積約等于太陽體積的1/1300000。質量約等于太陽質量的1/330000。

    4.太陽是一個熾熱的氣體。表面溫度為55000C,上面經常出現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黑子,黑子是太陽表面溫度較低的區域。黑子活動周期約為11年。

5.太陽給了地球光和熱,由于地球表面有適宜的溫度、液態的水和適于生物呼吸的空氣,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體。

五、板書設計 

(一)地月系和月球

                  ( 1)地球與月球的距離約為38.44萬千米。

1.地月系     (2)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3)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體。

       (1)體積約為地球的1/49,質量約為地球的1/81。

            (2)月球上沒有空氣、水和生命,晝夜溫差大。

(3)月面多環形山。

2.月球 (4)自身不發光,是太陽光反射的緣故。

(5)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同步自轉。

            (6)1969年7月,宇宙員首次登上了月球。

(7)月球及其自然資源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1.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2.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二)太陽系和太陽   3.太陽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顆恒星,日地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

                     4.太陽是一個熾熱的氣體。

5.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體。

六、習題和解析

1.隨堂練習

(1)月球圍繞地球旋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      ,地球和月球構成       ,是宇宙中最小的天體系統,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       

(2)月球自己不能     。農歷每月十五的晚上,皓月當空,明月的亮是由于它         的緣故月球上既沒有      也沒有         ,是一個靜寂荒涼的世界。

(3)太陽是個熾熱的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       的區域。由于地球表面有                             ,使地球成為太陽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體。

(4)下列有關月球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月球是太陽唯一的衛星 

(B)月球質量約為地球的1/2

(C)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   

(D)球表面晝夜溫差不大

   (5)離地球最近的天體(除流星外)是        (  )

(A)太陽   (B)月亮   (C)金星   (D)火星

   2.課后作業 

   (6)下列星球之中不屬于太陽系的是          (  )

(A)太陽      (B)行星及其衛星   

(C)小行星    (D)恒星

(7)太陽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體是           (  )

(A)太陽   (B)金星   (C)地球   (D)火星

(8)下列有關太陽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日地距離為1.5億千米

(B)地球的質量約等于太陽的1/33

(C)太陽表面溫度高達10000C

(D)地球的體積約等于太陽體積的1/13

(9)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距地球最近的兩顆行星是(  )

(A)水星、金星      (B)金星、火星

(C)火星、木星      (D)木星、土星

(10)月球實際上比太陽小得多,為什么我們看到的月球與太陽大小相差不大?

3.參考答案:

(1)衛星 地月系 太陽  (2)發光 反射太陽光 水 空氣(3)氣體球 溫度較低 適宜的溫度 液態的水 適于生物呼吸的空氣  (4)(C)  (5)(B)  (6)(D)   (7)(C)  (8)(A)  (9)(B)  (10)因為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比月球與地球的距離要遠得多,盡管太陽比月球大得多,地球上的人們仍然會覺得兩者差不多大小。

4.簡要分析:

(1)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系是由太陽、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行星際物質等構成的天體系統。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2)夜晚的月光不是很亮嗎?其實,它“借”的是太陽的光,月光是一種反射光。這種光照射下,人們既不感到溫,更不感到熱,就是這個緣故。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登上地球,也一定會看到地球是“發光”的。據探測,月球上既沒有水。也沒有空氣,因此更沒有生物存在,是一個靜寂荒涼的世界。     

(3)太陽是一個熾熱的氣體。表面溫度為55000C,上面經常出現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黑子,黑子是太陽表面溫度較低的區域。黑子活動周期約為11年。太陽給了地球光和熱,由于地球表面有適宜的溫度、液態的水和適于生物呼吸的空氣,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體。

 (4)月球上沒有空氣、水和生命。晝夜溫差大,白天太陽能直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0C,夜晚溫度降低到-1830C。

(5)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體。由于月球距地球比其他星球距地球要近得多,所以在地球上看月球就顯得又大又亮。

(6)太陽系是由太陽、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行星際物質等構成的天體系統。太陽是一顆恒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7)太陽給了地球光和熱,由于地球表面有適宜的溫度、液態的水和適于生物呼吸的空氣,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天體。

(8)太陽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顆恒星,日地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地球的體積約等于太陽體積的1/1300000。質量約等于太陽質量的1/330000。太陽是一個熾熱的氣體。表面溫度為55000C。

(9)按照同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距地球最近的兩顆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10)人們觀察一個物體的大小,除了物體自身的大小以外,還與物體與觀察者之間的距離有密切的關系。物體距觀察者越近,它在觀察者眼中的視角就越大,觀察者就會產生物體較大的錯覺,反之則覺得小。雖然太陽的直徑比月球直徑大400倍,但日地距離也比月地距離大約近400倍,兩者所造成的視角大小差異基本可以抵消,地球上的人們所看到的太陽與月球的視覺大小就十分接近(太陽視角平均值是32/,月球視角平均值是31/6//),大家就覺得兩者的大小差不多了。

 

 

七、參考資料

太陽活動  太陽上各種變化情況。包括光球上的黑子和光斑,色球上的耀斑和日珥以及日冕形狀的變化等。有高潮和低潮之別;前者為憂動太陽,后者為寧靜太陽。擾動太陽的主要標志是耀斑的頻繁出現,而耀斑的出現又同黑子和黑子群的出現有關。有明顯的周期性,其平均周期為11年。

—摘自《地理學詞典》

               (曹省之)

 

 

 

[第二課時]

一、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了解銀河系、宇宙和總星系的概況。

2.了解天體系統的層次。

(二)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樹立物質運動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的重點:銀河系和宇宙總星系的概況。

       2.教學的難點:宇宙不同等級的天體系統。

    三、教學準備

銀河系、河外星系的掛圖、投影片、幻燈片或教學錄像

四、教學過程 

引言: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天體系統有不同的級別,月球和地球構成地月系,地月系的中心天體是地球,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地球和其它行星等都圍繞太陽公轉,它們和太陽構成比地月系高一級的天體系統,即太陽系。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其實,在整個宇宙中,有無限多的運動著的物質存在于無邊無際的空間和無始無終的時間之中。我們在夏天的夜晚,可以看到天空中有一條白茫茫的光帶,好像一條流過天空的大河。我國古代稱它為“銀河”或“天河”,其實,它不是一條大河,而是由無數多的天體組成的星系。太陽系在更高一級天體系統中是極微小的部分。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銀河系、宇宙和總星系。

(三)銀河系

1.銀河系:是由2000多億顆像太陽那樣的恒星和其他天體所組成的恒星集團。

2.銀河系的恒星都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太陽系以每秒250千米的速度環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大約需要2.5億年旋轉一圈。

3.太陽在銀河系中只是一顆微不足道的普通恒星。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圖5-26銀河系圖,查找太陽在銀河系的位置。

(四)宇宙和總星系

宇宙中的天體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自然天體,包括恒星、行星、衛星、彗星、星云、流星及行星際物質等;另一類是人造天體,如人造成地球衛星、航空飛機、宇宙飛船、空中實驗室等。

1.河外星系:天文學家把已經觀測到的10億個同銀河系類似的天體系統統稱河外星系,簡稱星系。

2.總星系:天文學上把銀河系和現在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合起來叫做總星系。

3.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只是銀河系里太陽系中的一個普通的天體。

4.總星系是目前人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部分,至于宇宙有多大?總星系之外是什么?是否只有地球上有智慧生命?人們正在探索。

(五)閱讀材料

人造衛星

1.人們用火箭等運載工具發射到高空,并沿一定的軌道繞地球運轉的人造天體叫人造衛星。

2.分類:按用途分地球資源衛星、氣象衛星、通訊衛星和軍事衛星等。

    3.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4.1990年4月7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首次用我國自行研制的“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為國外用戶成功地發射了“亞洲一號”通訊衛星,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已走向世界。

   錢學森

世界著名的火箭專家,空氣動力學家。浙江杭州人。為我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我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五、板書設計 

  (一)天體系統的層次

                                       地球

                              地月系

           太陽系            月球

銀河系             其余八大行星和衛星

1.總星系           其它恒星

          河外星系

2.太陽只是銀河系中的一顆微不足道的普通恒星。

(二)人造衛星

1.沿一定的軌道繞地球運轉的人造天體。

地球資源衛星

2.分類      氣象衛星

通訊衛星

軍事衛星等

3.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4.1990年4月7日我國首次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發射了“亞洲一號”通訊衛星。

    5.錢學森:世界著名的火箭專家,空氣動力學家。

   

六、習題與解析

    1.隨堂練習

(1)夏天的夜晚,我們看到天空中有一條白茫茫的    ,好像一條流過天空的大河,我國古代稱它為“    ”或“    ”。

(2)銀河系的恒星都圍繞著      的中心旋轉,如太陽系以約每秒       千米的速度環繞        的中心旋轉,  大約需要     億年旋轉一圈。

(3)目前人類能夠觀察到的宇宙是             (  )

(A)河外星系    (B)總星系  

 (C)銀河系      (D)太陽系

(4)下列有關銀河系的說法正確的     (  )           (A)由2000多億顆恒星和其它天體所組成  

(B)是太陽系的一部分

(C)圍繞著太陽系在旋轉   

(D)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

(5)下列各種天體系統中,最大的是             (  )

(A)太陽系   (B)銀河系    (C)總星系     (D)河外星系

2.課后作業 

(6)宇宙天體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        (  )

①地月系   ②太陽系   ③銀河系   ④總星系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7)我國成功地發射第一顆人造成地球衛星是   (  )

(A)1991年4月7日     (B)1970年4月24日

(C)1974年7月24日    (D)1994年1月7日

(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是多用途三級火箭

(B)“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是我國自行研制的

(C)它可將1.4噸的衛星送入離地面36千米的高空

(D)“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在1990年4月7日為國外用戶成功發射了“亞洲一號”通訊衛星

(9)用簡表表示天體系統的層次。

(10)如何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

3.參考答案:

(1)光帶 銀河 天河  (2)銀河系 250 銀河系 2.5

(3)(B)   (4)(A)   (5)(C)   (6)(A)    (7)(B)          (8)(C)                                  地球

                              地月系

         太陽系            月球

銀河系             其余八大行星和衛星

(9)總星系             其它恒星

         河外星系   

(10)(A)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天體系統的層次中,地球和自己的衛星-月球組成了最基本的層次-地月系,它是太陽系中的一個普通成員。(B)太陽系又是銀河系中的普通一員,銀河系中又包含著2000億個類似太陽系的恒星體系。(C)在我們所認識的總星系范圍內,又有10億個類似銀河系的星系,直到無限的宇宙。(D)地球在宇宙中是一顆普通的、極微小的天體。然而地球上具有高等生物,而成為一顆有特色的行星。

4.簡要分析:

(2)銀河系的恒星都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太陽系以每秒250千米的速度環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大約需要2.5億年旋轉一圈。

(3)天文學家已經觀測到10 億個以上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它們稱河外星系。銀河系和河外星系合起來叫做總星系,這是目前人們所能觀察到的宇宙。

(4)銀河系是由2000多億顆像太陽那樣的恒星和其他天體所組成的恒星集團。

(5)太陽系是銀河系中的一部分,銀河系和河外星系合起來叫做總星系,這是目前人們所能觀察到的是最大的天體系統。

(6)地月系是太陽系中的一部分,太陽系是銀河系中的一部分,銀河系是總星系中的一部分。

(7)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8)“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是多用途三級火箭,它可將1.4噸的衛星送入離地面3.6萬千米的高空。1990年4月7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首次用我國自行研制的“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為國外用戶成功發射了“亞洲一號”通訊衛星,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已走向世界。

(9)宇宙中的天體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相互吸引,成團聚集,按一定規律進行運動和演化,它們形成規模不等、等級不同、特性各異的天體系統。用簡表來表示天體系統的層次,目的是要一目了然地認識地球的宇宙環境,概括地了解宇宙的結構,明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0)這是一道綜合性的分析理解題。首先,要回答地球屬于哪類天體系統,位于哪一個天體系統的層次上。接著就要分析地球在廣漠無垠宇宙中的具體地位。最后,還應該提及地球上存在著高等生物,這有別于我們所知道的其它行星,是地球的重要特征之一。

七、參考資料

宇宙  宇是年代地層劃分的最大單位。宙是地質年代劃分的最大單位。據生物的發展和演化以及地層中發現化石的情況。整個地質年代可劃分為隱生宙和顯生宙兩個單位。在宙的時間內形成的地層叫“宇”,如隱生宇、顯生宇。

宇宙是天地萬物的總稱,指廣漠無垠的空間和存在于其中的天體和彌漫物質。既有統一性,又有多樣性。宇宙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宇宙的多樣性在于物質的表現形態,包括密集的天體狀態,彌散的星云狀態和輻射物的連續狀態;各種天體還有大小、質量、密度、光度、溫度等方面的差別。宇宙是空間和時間的統一。我國戰國時尸佼說過:“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宙在空間上無邊無際,在時間上無始無終。既沒有邊界、形狀和中心,也沒有起源、年齡和壽命。宇宙無限的理論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宇宙觀,不承認神靈活動的任何場所和任何機會,但不否認具體事物(如總星系或觀測到的宇宙)的有限性。

— 摘自《地理學詞典》

天體 宇宙間各種星體,通稱為天體,如太陽、地球、月亮等。根據天體的質量,形態、運動形式的特點,可以把天體分為恒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星云等。其中最主要的天體是恒星和星云,兩者幾乎擁有宇宙的全部質量。在天體與天體之間廣大空間里,充滿了極其稀薄的物質,稱為星際物質。

人造天體,即由人工制造并發射到宇宙空間運行著的天體,主要有人造衛星、宇宙火箭、行星際飛船、空間實驗室等。

—          摘自《地理學詞典》

     (曹省之)
第一冊5、6宇宙中的地球(2課時) 相關內容:
  •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學反思

    宇宙中的地球教學反思范文一: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圖片資料豐富,涉及較多的天文知識,具有較強的探索性,是一節非常有意思的課,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學設計

    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教學設計肥西中學胡建【教學內容分析】了解地球的宇宙環境是形成科學的宇宙觀的基礎,為此,教材主要討論了3個問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和存在生命的行星等。...

  • 自然教案-第一冊5、6宇宙中的地球(2課時)

    教材分析 在地球上,我們仰望天空,可以看到太陽、月亮以及各式各樣的星星,包括閃爍的恒星、明亮的行星和輪廓模糊的星云。有時候,還可以看到劃破夜空的流星和拖著長尾的彗星。...

  • 必修一第一單元 第一節  宇宙中的地球(人教新課標)

    第一節 宇宙中的地球●從容說課本節涉及到許多天文現象和天文知識,談“天”是為了說“地”,講述天體是說它們組成了地球的宇宙環境,強調宇宙的物質性;講天體系統是為了說明宇宙有序、有層次,也是有結構的物質世界,要從天體層次中找出...

  • 衛星繞著地球轉(通用3篇)

    目標 讓幼兒用自己身體運動的辦法,來體會地球和衛星運行的特點,發展幼兒動作的表現力和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準備 教師簡單了解人造地球衛星旋轉的情況。自制小坐墊若干個。...

  • 不斷運動的地球(精選2篇)

    第四章第一節 地球的自轉 1.地球的自轉: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的運動。 2.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1)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 (2)從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3.地球自轉的周期:約1天(約24小時)。...

  • 地球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一、教材內容分析關于地球的知識學生只聽說但不全,讓學生思考中外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及古代哲學家的思索。二、教學目標能力培養目標:(1)分析實驗現象,用邏輯推理的方法解釋遠航船只“沉”入海中的原因;(2)通過觀察,認識地球表...

  • 《地球村》教案設計(精選2篇)

    活動目標:1、嘗試用不同色彩,表現各國兒童的形象特征。2、學習合理布置畫面,注意人物和背景的關系處理。3、熱愛地球,懂得全世界兒童要互相尊重,和平相處。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 《畫地球》教案(精選8篇)

    教學目的:1、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嘗試自主性填唱。2、結合生活經驗創編歌詞“畫”,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教學重點:能熟練的演唱歌曲并嘗試自主性填唱。教學難點:結合生活經驗創編歌詞“畫”,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 《地球》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一、教材內容分析關于地球的知識學生只聽說但不全,讓學生思考中外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及古代哲學家的思索。二、教學目標能力培養目標:(1)分析實驗現象,用邏輯推理的方法解釋遠航船只“沉”入海中的原因;(2)通過觀察,認識地球表...

  • 漫步地球村(精選2篇)

    單元課標要求1.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能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的合作與競爭,養成團結合作、樂于助人的品質。 2.知道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體會生命的可貴。 3.學會與外國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與習俗。...

  • 蔚藍色的地球說課稿(通用3篇)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蔚藍色的地球》。我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這五個方面來進行說課的。...

  • 第三單元第二課 地球的嘆息(精選2篇)

    第一聲嘆息教學目標:了解地球第一聲嘆息的原因教學重點:怎樣保護地球上的植被教學難點:怎樣保護地球上的植被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荒漠擴大,土地沙化,全球氣候出現異常等等現象,都說明惡劣的環境正在威脅著我們人類自己,地球在嘆息。...

  • 地球與地圖(通用3篇)

    教學過程:一、導入。〔導語〕“古往今來曰宇,天地四方曰宙”。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帶著太陽女神的問候和祝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印入船長阿姆斯特朗上校眼簾的地球是一輪藍色...

  • 地球清潔師(精選3篇)

    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讀中獲取科學知識,在讀中增強環保意識。2、讓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和資料的整合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性學習能力。教學準備:1、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動植物的圖片,并記錄下它的本領或作用。...

  • 小學自然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旗县| 繁峙县| 沈阳市| 镇宁| 廊坊市| 五华县| 兴山县| 新昌县| 武义县| 教育| 奎屯市| 稷山县| 玛曲县| 郓城县| 盘山县| 青龙| 日喀则市| 沅江市| 巍山| 文昌市| 准格尔旗| 西乡县| 辽中县| 宝丰县| 六枝特区| 泰州市| 巴塘县| 瓮安县| 利川市| 乌兰县| 汝城县| 古丈县| 岳普湖县| 灵山县| 昔阳县| 塔河县| 芜湖市| 汨罗市| 寿光市| 福州市|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