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 太陽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師:現在同意第二種意見的同學增加了力量。
生:我同意第一種,它雖然在第八段的最后一句話,可是它還是起到總結的作用。因為要是沒有總結,就不知道沒有太陽的危害性。
生:我覺得應該是第二種,因為這一句話不一定非要總結全文,它實際上總結了密切關系。
生:我同意第一種意見,這句話整個兒地概括了前面所有的內容,所以應把它單獨寫在最后。(還有許多學生要說)
師:好,我知道大家還有很多話要說,但時間已經很長了,那么經過這一段辯論,持第一種意見的同學已經被第二種意見的同學說服了沒有?(學生答沒有)
師:那么堅持第二種意見的同學,是不是被第一種意見的同學說服了?(學生答沒有)
師:誰也不服誰,怎么辦?要不要我來講。
生:要。
師:誰要我講誰就是懶漢!(眾笑)我告訴你們一個方法好不好?
生:好。
師:你家里如果生活中有了富余的錢,往哪兒放?
生:銀行。
師:存在銀行里面,是吧?現在我們學習中有了疑問,你不要鉆牛角,鉆牛角鉆進去了往往就出不來了,而且耽誤時間。怎么辦呢?你也先把它存起來。(板書“存疑”)這叫“存疑”,把疑問存在這兒,先往下學。也許學到什么時候,回過頭來,這個疑問就解決了,好不好?
生:好。
師:咱們先做個練習:課文后面的練習題里面要求我們用“如果……就”造句。要是我現在就讓你們造句,肯定沒意思。“如果天氣下雨,我就帶雨傘。”“如果我病了,就請假。”這樣練習還有沒有意思?
生:沒有意思。
師:咱們換個樣子。(把“如果”寫在黑板上部的空白處,把“就”寫在黑板下部的空白處)怎么說句子呢?“如果……”后面的話,必須說“一般特點”里的內容。比如:“如果太陽離我們很遠”——“一般特點”里的所有內容都可以說。“就……”的后面要說“關系密切”里面的內容。比如:“就不能殺菌……”。就像這樣來說,誰能說?
生:如果太陽表面有六千多度,就能殺菌防治疾病。
師:“如果”和“就”后面的內容是從上、下兩部分板書中選出的,這一點對。但句子有問題:太陽實際上就有六千度,不能再假設它——假想它有六千度。
生:如果太陽表面溫度不高的話,就沒有殺菌、防治疾病的作用。
師:這個假設就對了。因為太陽的溫度就是很高,我們假設它不高。是假想的情況。
生:如果太陽表面溫度沒有這么熱,就沒法形成氣象變化。
師:好,看來這樣說難不住你們。我再加點難度行不行?
生:行。
師:在“如果”后面加個“不是”,再加個“而是”,這回說吧。
生:如果太陽表面溫度不是六千度,而是兩千度,就不會有殺菌作用了。
師:完全可以。
生:如果太陽離我們不是一億五千萬公里,而是很近,那就不會形成生態環境。
師:對,太熱了也就不會形成生態環境了。
生:如果太陽不是離我們很遠,而是很近,就形成了生態環境。(眾笑)
師:嗯?
生:就能殺菌、防治疾病。
師:對,你說得很對,不但能殺菌,而且連人也殺了。(眾大笑)你再好好想想。
生:如果太陽不是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的話,而是五公里的話……
師:(打斷)你怎么那么多的“的話”?不要“的話”“的話”,直接說。不要慌,大家不要笑,給他個好環境,讓他慢慢說。
生:如果太陽離我們不是一億五千萬公里,而是很近的話,(眾笑)就不用坐航天飛機了。
師:剛才我說過,一要積極,二要穩妥。光有熱情不行,我們要求“就”的后面說什么內容,忘了嗎?
生:如果太陽表面溫度不是六千度,而是一千度,就不會有植物和動物。
師:看來還是難不住你們,再增加點難度好不好?
生:好。
師:“就”后面再加一個“也”,加一個“更”,再加一個“當然”。
生:啊,這么長?
師:互相商量商量,可以小組討論。(學生之間互相議論紛紛)
師:好,注意,你來試試,慢慢說,不要著急。
生:如果太陽離我們不是一億五千萬公里,而是很近,就不能殺菌,防治疾病,也不能形成生態環境,更不能形成氣候變化,當然也不會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師:對不對?
生:對。(同學熱烈鼓掌)
師:完全正確。誰能比他更利索一點?要求很高,要比他說得好。
生:如果太陽表面溫度不是六千度,而是四千度,就不能形成生態環境,也不能殺菌治病,更不能形成氣候變化,當然不會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眾嘩)
師:怎么還來個“不會”呢?把“不會沒有太陽”去掉就都對了。不說了,我知道你們都會了。現在這個“如果……就”不只會造句了,還應該起到另一個作用。(把板書“存疑”兩字圈起來)這個問題也應該解決了吧?現在意見統一沒有?應該是第一種意見還是第二種?
生:第一。(也有個別說第二)
師:還是不統一。我再教給你們一個方法,看這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表面上只說太陽和世界的關系,實際上你們看看它的措辭,“如果沒有太陽”,沒有什么樣的太陽?必須是沒有這么遠、這么大、這么熱的太陽,才不會有這個世界。如果那兒也有一個太陽,但它既不遠,也不熱,也不大,就能有美麗可愛的世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