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文《詹天佑》教學實錄
教師:請再讀一遍,想想該怎么讀.
(學生再讀)
教師:請繼續。
學生:許多到中國來游覽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留下大的偉大工程,都贊嘆不已。
教師:贊嘆不已!再讀這一句.
(學生再讀)
看云指導學生朗讀了么?從傳授技術的角度來看,我們說,她沒有指導,她只是讓學生停頓了三次,重讀了三次。她只說了“請再把這個句子讀一遍”、“請再讀一遍,想想該怎么讀”、“贊嘆不已!請再讀這一句”這樣幾個不是指導的指導語言。我沒有看到她的課,不知道當時學生讀得效果如何,但我相信老師的一次次叫停、一次次善意的提醒,會讓學生們心有所悟、讀有所進。
尤其獨具匠心的是學生讀完后老師的這番話:
教師:他讀完了這一段。中間,我有三處讓他停下來重讀,注意這三處,想一想老師讓他重讀的原因是什么,我們齊讀。我能從你們的朗讀中知道,需要不需要講出其中的原因。如果你們讀好了,就說明不需要我講了。(學生齊讀第七段)
好一個“想一想老師讓他重讀的原因”,好一個“如果你們讀好了,就說明我不需要講了。”自讀自悟自省自讀,我想,朗讀指導的最高境界大概莫過于此吧。
二、沒有圍場的課堂應該是輕煽情的課堂
很欣賞西湖之春那節課上老師的語言,不僅詞匯美,而且韻律美,每一句話都那樣的激情勃發。但欣賞之余不能不讓我想到一個詞――“煽情”。情是可以煽的,但要看是不是把握好了煽的度,偶爾為之的確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但如此一節課都讓學生處于一種亢奮狀態,就不可避免的會讓學生丟失很多冷靜思考的機會。而冷靜的思考對學生,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又是那樣的至關重要
不太欣賞看云的平淡,但這些地方的確讓我感到大氣:
教師:很好。現在,我們的學習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按部就班,沿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二是直接切入最難的三件事,一上來和詹天佑一起克服困難,修筑鐵路。我想問一下,你們愿意走第一條路,還是第二條路?
學生:先修鐵路。
教師:是走第二條路嗎.
學生:是的。
教師:大多數都同意這樣嗎?
學生:是的。
教師:好,我們就這么學。
平淡的言語中蘊含了教師“以學定教”的先進的教育思想。
我們再看看云指導學生理解“信心”的這個環節:
學生(讀):“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教師:在很多情況下,當我認為我行的時候,我就真的能行了!談談信心對人的作用吧。討論一下,盡量用生活和學習中的事例說明。
學生1:信心能給人戰勝困難的勇氣。
學生2:有兩個學習很好的同學,他們之間有時侯這一人考的好些,有時侯那一個人考的好些。這一個人認為自己不如那一個人,這一個人以后很可能就真的不如那一個人了;那一個人呢,他相信自己行,他就會考的好些。也就是說,信心能使人頂住壓力,取得成功。
教師:說的真好。信心能使人戰勝壓力,取得成功.
學生3:爸爸帶我爬雙杠,上到一半的時候,我覺得自己不行了,手一軟就掉下來了。
教師:哦,因為沒有信心,你就失敗了。這位同學,別急著坐下去,起來,我們接著探討一下爬雙杠的問題。你說你爬到一半,覺得自己不行了,手一軟就掉下來了。我很想知道,之后你有沒有再試?
學生:試了。
教師:上去了嗎?
學生:爸爸在一邊鼓勵我,我最后爬上去了。
教師:我們談談你第一次的失敗和第二次成功的關系。告訴我,這第一次的掉下來,對于你第二次的爬上去,它的影響,是什么?是使你更有力量了,還是需要鼓起更大的勇氣才能上去呢?
學生:掉過一次之后,我必須鼓起更大的勇氣,才能上去。
教師議論:是啊,信心,對于一個人,對于一個國家是多么重要。老師這里也有兩個例子。先說正面的,知道武松打虎嗎?
學生:知道。
教師:那只吊睛白額大毛蟲,那頭吃掉二三十條大漢的猛虎,武松是怎么打死它的?
學生:赤手空拳。
教師:鐵錘般的拳頭,五六十拳,打死了老虎。因為有信心,赤手空拳能打虎。我再說一個反面的例子。知道南京大屠殺嗎?
學生:知道。
教師:知道南京大屠殺中,中國人被殺多少嗎?
學生:30萬。
教師:知道殺死30萬中國人的日本兵是多少嗎?
學生:不知道。
教師:一千多!30萬對1000多,就那樣束手待斃,幾乎沒有任何反抗。后來想想,就算是手無寸鐵又怎樣呢,30萬對1000多,都沖上去,壓也壓死他們了呀!一條槍一個日兵,竟能看守住一千中國軍隊的俘虜,令他們安靜地等待被殺。為什么?哦,我聽見那邊同學說了,“膽寒了、嚇壞了!”對呀,因為太多太多的失敗,意志被徹底摧毀了。修筑京張鐵路在那一年?
學生:1905年。
教師:將來學習歷史,我們就會知道,鴉片戰爭發生在1840年。從1840到1905年,多少年過去了?
學生:100年。
教師: 100?不會吧?
學生:99。
教師:哈哈,是61年啊.一百以內的加減法,應當是難不倒我們的。 緊張了,是不是?61年的國際較量中,在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的幾乎所有領域,皆以中國人的賠銀割地宣告結束。人常說“成功難,失敗更難”,意思是成功固然要付出艱辛,如果你失敗了,重頭再來,將是加倍的艱難。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61年中,中國人的信心和勇氣已是喪失殆盡。現在詹天佑頂著巨大的壓力,受任于危難之際,他就是要為中國人爭一口氣。請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