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學校覓渡橋小學班級二(1)學科語文課題一株紫丁香教時第一教時日期2006.10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吟誦領悟,展開合理的想象,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激發崇敬老師的感情。
二、 制定依據
1、內容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詩詞樸素易懂,字里行間吐露出孩子們對老師的濃濃問候與感激。“一株紫丁香”代表的是孩子們得誠摯得心愿,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抒發了少年兒童贊美老師,熱愛老師的一片真情,唱響了一曲尊師愛生的動人贊歌。全文用孩子的口吻說話,富有童趣,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意象優美,內容淺顯易懂,富有想象空間。
2、學生實際
(1)認知:學生通過預習,已經基本能認識生字詞,并能讀通課文,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有大體上的了解。
(2)情感:學生對老師平時的工作情況比較熟悉,看到老師工作的辛苦,已有一定的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情感因素。
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5一、欣賞歌曲,談話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2、這首歌好聽嗎?你知道它是寫給誰的嗎?
4、出示老師一天的工作情況表
5、小結并揭示課題
1、欣賞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2、指名說
3、說說老師平時的工作
4、談談看完后的感受
5、齊讀課題:《一株紫丁香》
用歌曲營造氛圍,用真實的例子激發學生的情感。
10二、初讀課文
1、 老師提出自讀要求:課文中的每個字都要讀準,每個句子都要讀通順。
2、檢查生字詞語:(分兩次出示 )
1、 學生自讀課文
2、 學生朗讀詞語
第(1)塊的詞語要讀準第
第(2)塊的詞語要讀準,還要讀出意思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由讀或交流讀,達到讀得正
3、鼓勵學生再次練讀課文。
3、再次練讀課文,要讀通順、流利。
確、流利的效果,為下面的朗讀感悟作鋪墊。
20三、精讀課文
第1段:1、(出示圖)語言創設課文描寫的情境1、齊讀第一段,注意“踮起腳尖兒”輕一點。采用多種方式鼓勵學生多讀課文,
讓學生去喜歡語言,進入語言,從而理解語言,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形成個性化的朗讀,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第2——5段:
2、我們為什么要踮起腳尖去栽紫丁香呢?我們的愿望是什么?
3、提出同桌自學要求:(1)找全愿望(2)讀好愿望
4、指導集體交流 板書:感謝掛牽 花香入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夜夜作伴消除疲勞5、配樂引讀2——5四個自然段 2、快速默讀2——5段找找愿望 3、同桌互相交流 4、交流反饋(1) 分四段分別交流找到的愿望
(2) 練習感情朗讀
(3) 說話:老師關心幫助我的小故事
(4) 試著用四個字的詞來概括第1、2個愿望
5、跟讀
4四、課外拓展:
1、出示:我想送給老師______,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2、鼓勵學生表達情感 3、播放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我愛米蘭》、《好大一棵樹》4、教師總結課文1、 練習用句式說說 2、 用一句話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情3、 唱歌表達情感試圖順應孩子的情感發展曲線,等到學完課文后,再次讓學生暢談真情實感,同時用音樂來渲染氛圍,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
1五、自主作業,拓展感悟
布置作業:從以下幾項作業中,有選擇地完成自己感興趣的1~2項。講一個老師愛學生的小故事。
給老師做一張賀卡。
唱一首贊美老師的歌。讀讀、寫寫幾句贊美老師的詩句。閱讀作業反思重建:
第一次讀《一株紫丁香》這首小詩,覺得很美,美在語言清新自然,美在寧靜的意境,更美在一種純真的情感,所以我選擇了這篇課文。備課時我認真讀過課文,根據我們學生的特點,我制定的學習目標是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對課文的吟誦領悟,展開合理的想象,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激發崇敬老師的感情。任何美的東西都要靠人去發現,課文的美靠什么去發現呢?應該是靠讀。在初讀課文時,我引導學生反復讀,同時穿插詞語的檢查,表揚讀得好的,鼓勵讀得還差一點的,正確、流利的目標很好地完成了。
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體會本課中學生對老師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這樣互融的情感,我遇到了一些困難,試教時,在引導學生的深情朗讀中,我覺得有所欠缺,情感始終激發不起,老師的深情朗讀帶動不了學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讀教學這一環節中,整個課堂氛圍不是很好,學生不夠投入,顯得有點乏味。到底該如何去引導學生的朗讀呢?再次讀課文,我發現課文中孩子們為什么要把紫丁香送給老師,那是因為老師的工作的辛苦和對我們的關心幫助。于是根據這兩個重點,我采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學生的困難在于對老師工作的辛苦沒有真實的了解,于是我把老師一天的工作情況表呈現給學生,加深了學生對老師工作的確很辛苦的這種情感。其次再朗讀“掛牽”時自然而然的獻身說法,用自己的故事引發學生的回憶,這樣的真實故事是能打動孩子的,他們說的故事也很感人,這樣既理解了“掛牽”一詞的內涵,也加深了整篇課文的情感。朗讀有了真情,發言也有了實感。由此,我想,對于人物情感比較濃厚的文章,要學生朗讀有情,感悟到位,應該先找到學生對這篇課文有足夠理解,達到產生共鳴的程度。感情朗讀的目標基本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