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拌嘴》教學設計(精選2篇)
《鴨子拌嘴》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聽:《鴨子拌嘴》
認:鈸 木魚
評:成長的足跡(一)
教學目標
1.能大致辨別出樂曲各段所表現的情境,并從強弱、快慢的節奏中感受鴨子的各種神態、動作。
2.知道本課樂曲是以“鈸”為主的打擊樂器演奏的,并能用打擊樂器跟著老師拍擊簡單的“鴨子拌嘴”節奏,從中體驗到參與演奏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能聽辨出幾種打擊樂,初步理解樂曲所表現的情境,嘗試引用打擊樂來表現內容。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打擊樂器 鋼琴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學生進入教室,播放《梁祝》,問:你覺得這個音樂好聽嗎?為什么呢?
生回答(在黑板上寫出關鍵詞“悅耳、動聽”等詞語)。美好的音樂可以讓人心情變的十分舒暢,在心情不好的時候還可以調節心情。
你們講的都正確,這就是所謂的“音樂形象”(板書),抓住幾個關鍵詞,“悅耳、動聽”的反義詞是什么?
生回答:如“不好聽的聲音、噪音”,你們能制造個“噪音”出來嗎?噪音給人的感受是十分煩躁,急躁,心情不暢。所以我們要盡可能減少“噪音”,其實這也是我們保護環境的一個重要領域。
那接下來,老師要問了:音樂中需不需要“噪音”呢?請大家思考。生答
(認為需要的、認為不需要的都分別舉手示意)
在音樂中,樂音與噪音都有,但以樂音為主。象鋼琴,小提琴,二胡,笛子等樂器發出的聲音,都是樂音;鑼,鈸和大鼓等樂器發出的聲音,則是噪音。音樂要表現豐富多彩的生活,需要綜合運用不同的手段。樂音雖然有很強的表現力。但有些特定的情景,卻要用噪音來表現。例如,要表現萬眾歡騰的熱烈場面,往往借助于鑼鼓。在現在派作品中,噪音的應用性更是普遍,有的作曲家甚至主張,生活中的任何音響都可以進入音樂。(幻燈圖片)
所有的噪音如果合理的加以利用,都能為音樂增添色彩。比如,播放《梁祝》(亂敲桌子),生辨認,行么?在比如,播放單旋律《出旗曲》,再播放合奏曲,讓學生對比,加入打擊樂器的感覺。
(剛才我們用了10分鐘的時間討論了關于音樂中存在的兩種不同的聲音,接下來我們要一起來研究一個專門用課堂打擊樂器(可補充說明)演奏的曲子,大家先來聽聽,是什么感覺)
【板塊二】
1、播放《鴨子拌嘴》音樂,先不點題。
2、聽了有什么感覺,或者是能產生怎么樣的音樂形象呢?說出你的理由。(生答)
恩,老師第一次聽的時候,也沒什么感覺,就覺得鬧哄哄的。但如果我們做個小提示,點個題,大家或許就能多想到什么了,現在老師就告訴大家,這個曲子的名字是《鴨子拌嘴》,那請大家帶著樂曲名字來聽聽,想想呢?(生答)
如果把它編成個故事來聽,那就更清楚了(打開配樂故事)
你感受到了鴨子有哪些具體的動作?
拍翅膀 走路 玩耍 拌嘴
哦,原來是這樣的啊。
讓我們先來看看哪些樂器表演哪些角色。(flash動畫)
3、你能演一演嗎?
4、音配畫(分發些樂器給部分學生,播放動畫讓部分學生伴奏)
老師這里有一個鴨子拍翅膀和走路的畫面,可惜只有畫面卻沒有聲音,想找幾個同學來給畫面配一下音,讓我們感受一下鴨子拍翅膀和走路的樣子。
【板塊三】
拓展一:為《過年我當家》伴奏
拓展一:欣賞《老虎磨牙》或者奧運<<缶>>
課后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做有心人,去發現存在于我們周圍的音樂!
《鴨子拌嘴》教學設計 篇2
研究主題:小學低段音樂欣賞“一個重點”教學法探究
簡 介:
小學低段音樂欣賞“一個重點”教學法,就是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音樂作品中最為凸顯的一個音樂基礎知識(力度、速度、節奏、旋律、情緒、曲式結構及體裁等)為基點,通過與之相關的各種音樂活動的創設,由師生共同參與去感受、體驗、理解此音樂知識,再通過對相關音樂作品的探究,鞏固此音樂知識。
長此以往,通過兩三年的積累,較深入地理解音樂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去感受鑒賞音樂,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豐富情感,提升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同時,為今后的音樂欣賞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需要說明的是,這種音樂知識的習得是在音樂欣賞活動的過程中自覺完成的。欣賞有助于音樂知識的習得,音樂知識有助于欣賞的深入開展,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一年級下冊欣賞課《鴨子拌嘴》教案
——用打擊樂給歌曲伴奏
松山湖中心小學 匡芝蘭
教學目標:
1、能大致辨別出樂曲各段所表現的情境,并從強弱、快慢的節奏中感受鴨子的各種神態、動作。
2、知道本課樂曲是以“鈸”為主的打擊樂器演奏的,并能用打擊樂器跟著老師拍擊簡單的“鴨子拌嘴”節奏,從中體驗到參與演奏的樂趣。
3、能隨樂曲大膽地即興表演,能學以致用,用打擊樂給歌曲《龍咚鏘》伴奏。
教學重點:
能聽辨出幾種打擊樂,初步理解樂曲所表現的情境。
教學難點:
給歌曲《龍咚鏘》伴奏。
教具準備:
課件、圖片等。
一、 導入
1、師生問好
2、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位動物朋友,讓我們聽聽他們是誰?聽出來的同學請舉手告訴大家,并且還要說出你的理由。
第一位朋友出場了。。。。。。(大象)
接下來聽聽這位是哪個小動物呢?。。。。。。(小鳥)
同學們的耳朵真靈敏!
接下來我們再聽聽。。。。。。(播放鴨子的叫聲)(小鴨子)
(以聲響帶學生進入課堂,讓學生專注地聆聽)
二、 分段欣賞音樂
1、分段結合音樂講故事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個朋友,它的名字叫嘎嘎,嘎嘎還帶來了一個故事,你們想聽嗎?想聽的同學請坐好。(依次出示圖片)
圖片1:一天清晨,小鴨子嘎嘎起床了,它推開家門一看,今天陽光明媚,空氣真好,趕緊叫上全家一起出了門。(播放flash動畫片段一)
圖片2:它們在鴨媽媽的帶領下來到了池塘里,開始歡快地玩耍起來。有的鴨子拍打著翅膀嘎嘎地叫著,有的把頭伸到水里找東西吃。(播放flash動畫片段二)
圖片3:小鴨嘎嘎和哥哥突然吵架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flash動畫片段三)
圖片4:原來是因為一條小魚,嘎嘎和哥哥那么激烈地吵起來。當我們說鴨子吵架的時候,經常會用到一個詞,就是“拌嘴”,這個詞來形容鴨子吵架很形象!而我們今天要欣賞的樂曲的名字就是——《鴨子拌嘴》。
(解釋“拌嘴”的意思,揭示課題:鴨子拌嘴)
你們看嘎嘎和哥哥吵得是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幸好鴨媽媽來了,哥倆才沒打起架來。時間過得真快,太陽落山了,鴨媽媽帶著小鴨們,一搖一擺地回家了。。。。。。(播放flash動畫片段四)
過渡:聽完剛才的故事,你想對嘎嘎和哥哥說點什么嗎?(滲透德育教育:團結友愛、有福同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幾位高手的現場演奏,想不想看看?那我們完整地來欣賞一遍,邊欣賞邊想象一下鴨子們都在干什么呢?
三、欣賞與創作
1、播放視頻,完整欣賞樂曲的演奏
你感受到了鴨子有哪些具體的動作?
拍翅膀 走路 玩耍 拌嘴
2、聽辨
讓我們再來聽幾個片段,看看你能不能聽出鴨子們在做什么?
(用對比法聽辨“出發”與“回家”兩個情景,感受強弱的變化)
3、介紹雙響筒和高低木魚,學生用雙響筒來演奏模擬走路的情景。
4、介紹小鈸的演奏方法,叫一個學生來模仿鴨子拍翅膀。
5、抓住拌嘴“你一句我一句”的特點辨別玩耍和拌嘴的區別;
6、音配畫
老師這里有一個鴨子拍翅膀和走路的畫面,可惜只有畫面卻沒有聲音,想找幾個同學來給畫面配一下音,讓我們感受一下鴨子拍翅膀和走路的樣子。
四、 小結:
過渡語:今天我們了解了這么多民族打擊樂, (顯示圖片)你還能說出其他幾種打擊樂的名稱嗎?花鈴 木魚 沙錘 等。(拿出鑼 鼓)我們經常說敲鑼打鼓是嗎?
打擊樂能通過聲響模擬很多的情景,我們平時也經常會用打擊樂給歌曲伴奏。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試試給歌曲伴奏。
五、 拓展與運用(給歌曲伴奏)
1、復習歌曲《龍咚鏘》
先讓學生自己來伴奏一次
2、指導:伴奏秘訣
v 秘訣一:注意演奏的姿勢
v 秘訣二:抓住強拍
v 秘訣三:抓住樂器的特點
2、顯示節奏
節奏一:x x ︱ x x ︱ x x ︱……
節奏二: ︱ ︱ ︱......
節奏三:x.x ︱ x 0︱x.x ︱ x 0︱
x.x ︱ x x ︱0x 0x ︱x 0‖
3、表演歌曲《龍咚鏘》
v 前奏:鑼 鼓 小鈸
v 第一遍:全班邊伴奏邊演唱
v 間奏:鑼 鼓 小鈸
v 第二遍:全班邊伴奏邊演唱
v 結束:鑼 鼓 小鈸
六、 小結今天我們不僅了解了一些民族打擊樂以及它們的演奏方法,還能用它們為歌曲伴奏,今后我們對它們還會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