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號子(通用3篇)
勞動號子 篇1
課題
第二課:勞動號子
課時:3-1
序號:5
教學目標
一、了解民歌的起源及勞動號子的特點。
二、通過欣賞《打夯歌》,感受勞動號子的音調和風格特點。
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學生對我國民歌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板書、圖片、錄音。
教學過程
分步目標
預設活動過程
個性化思考
一、唱唱。
二、了解民歌。
三、欣賞《打夯歌》。
1、教師出示。(略)
2、聽琴演奏旋律。
3、跟琴輕聲唱。
4、指導運用氣息,唱得有彈性,有力度,咬字要清楚。
提醒坐姿:坐前半張凳子。上身挺起。
氣息:運用小腹的力量支持聲音。輕,但不等于虛。
1、板書:民歌。學生說說自己對民歌的了解,自己知道哪些民歌。
2、教師介紹:民歌是由人民群眾集體創作的歌曲,它往往通過人們口頭世代傳唱而流傳于某些地區,有著明顯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鄉土氣息。
3、板書民歌的類型:勞動號子、山歌、小調。
4、學生看書,學著老師的樣子來介紹“勞動號子”:勞動號子是民歌的一種,產生于體力勞動的過程中,與勞動節奏緊密配合,曲調粗獷有力。
1、出示圖片,了解什么叫打夯。
2、初聽,感受。
3、討論它的特點:
(1)、節奏:與勞動的節奏緊密配合。有點類似與勞動的吆喝。
。2)、音調:粗獷有力,起到一個“發力”的作用。
。3)、演唱形式:一領眾和。
4、復聽,再次感受勞動號子的以上特點。和著音樂做一做打夯的動作。
5、跟錄音學唱。
比比誰學得最好。(有沒有把打夯的力度與節奏表現出來,教師對感受得到位的同學予以表揚)。
四、口琴練習。
6、表演。
。1)、眾人按“領、和的形式演唱。
。2)、以小組為單位上臺表演。
1、練習1-5音階。
2、重點指導音的準確干凈。
3、練習曲。
課后小結
課題
第二課:勞動號子
課時:3-2
序號:6
教學目標
一、學習簡易的二部合唱。
三、初步學會歌曲《起篷號子》。
重點難點
重點:二部合唱。
教學準備
板書、錄音。
教學過程
分步目標
預設活動過程
個性化思考
一、聽聽唱唱。
二、唱唱。
四、學唱《起篷號子》。
四、口琴練習。
聽老師彈奏三度雙音,老師說其中一個音,請學生說說另一個是什么,并唱一唱。
。1)、模唱內的音。
。2)、合唱。
。3)、唱一聽二。
1、出示:(略)。
2、學唱每個聲部。
3、用輕聲演唱。
4、合唱均衡性、氣息運用的指導。
1、出示三條節奏練習。(略)
2、初聽錄音,感受粗獷有力的情緒。
3、學唱齊唱部分。
4、分聲部練習合唱部分。
用輕聲練習。
結束音四拍要唱足,唱出漸弱,教師指導氣息的運用。
5、鞏固練唱。
6、學唱歌詞。
7、指導氣息下沉,慢而有力。
1、自由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2、解決個別同學的疑問。
3、齊奏練習。
X
課后反思
課題
第二課:勞動號子
課時:3-1
序號:7
教學目標
一、繼續鞏固二聲部合唱。
二、感受并試著表現勞動號子的音調與風格。
重點難點
重點:二部合唱。
教學準備
板書、錄音。
教學過程
分步目標
預設活動過程
個性化思考
一、發聲練習。
二、歌曲處理。
四、復聽《打夯歌》。
五、口琴練習。
1、出示:(略)。]
2、重點指導聲部的和諧與和聲聽辨能力的培養。
1、復聽歌曲,體會慢而有力的特點。
2、唱唱歌曲,強調有力的情緒特點。
3、用一領眾和的形式來演唱。
4、請個別同學上臺表演,其他同學學著評價他人。
5、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6、教師小結,再次說說勞動號子的特點。
1、 復聽。
2、 律動。
(1)、隨音樂,在齊唱處雙手作提起,放下的動作。
二拍提起,二拍放下。
。2)、教師領,學生在齊唱處一起做。
課后小結
勞動號子 篇2
課題
第二課:勞動號子
課時:3-1
序號:5
教學目標
一、了解民歌的起源及勞動號子的特點。
二、通過欣賞《打夯歌》,感受勞動號子的音調和風格特點。
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學生對我國民歌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板書、圖片、錄音。
教學過程
分步目標
預設活動過程
個性化思考
一、唱唱。
二、了解民歌。
三、欣賞《打夯歌》。
1、教師出示。(略)
2、聽琴演奏旋律。
3、跟琴輕聲唱。
4、指導運用氣息,唱得有彈性,有力度,咬字要清楚。
提醒坐姿:坐前半張凳子。上身挺起。
氣息:運用小腹的力量支持聲音。輕,但不等于虛。
1、板書:民歌。學生說說自己對民歌的了解,自己知道哪些民歌。
2、教師介紹:民歌是由人民群眾集體創作的歌曲,它往往通過人們口頭世代傳唱而流傳于某些地區,有著明顯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鄉土氣息。
3、板書民歌的類型:勞動號子、山歌、小調。
4、學生看書,學著老師的樣子來介紹“勞動號子”:勞動號子是民歌的一種,產生于體力勞動的過程中,與勞動節奏緊密配合,曲調粗獷有力。
1、出示圖片,了解什么叫打夯。
2、初聽,感受。
3、討論它的特點:
。1)、節奏:與勞動的節奏緊密配合。有點類似與勞動的吆喝。
(2)、音調:粗獷有力,起到一個“發力”的作用。
。3)、演唱形式:一領眾和。
4、復聽,再次感受勞動號子的以上特點。和著音樂做一做打夯的動作。
5、跟錄音學唱。
比比誰學得最好。(有沒有把打夯的力度與節奏表現出來,教師對感受得到位的同學予以表揚)。
四、口琴練習。
6、表演。
(1)、眾人按“領、和的形式演唱。
(2)、以小組為單位上臺表演。
1、練習1-5音階。
2、重點指導音的準確干凈。
3、練習曲。
課后小結
課題
第二課:勞動號子
課時:3-2
序號:6
教學目標
一、學習簡易的二部合唱。
三、初步學會歌曲《起篷號子》。
重點難點
重點:二部合唱。
教學準備
板書、錄音。
教學過程
分步目標
預設活動過程
個性化思考
一、聽聽唱唱。
二、唱唱。
四、學唱《起篷號子》。
四、口琴練習。
聽老師彈奏三度雙音,老師說其中一個音,請學生說說另一個是什么,并唱一唱。
。1)、模唱內的音。
。2)、合唱。
。3)、唱一聽二。
1、出示:(略)。
2、學唱每個聲部。
3、用輕聲演唱。
4、合唱均衡性、氣息運用的指導。
1、出示三條節奏練習。(略)
2、初聽錄音,感受粗獷有力的情緒。
3、學唱齊唱部分。
4、分聲部練習合唱部分。
用輕聲練習。
結束音四拍要唱足,唱出漸弱,教師指導氣息的運用。
5、鞏固練唱。
6、學唱歌詞。
7、指導氣息下沉,慢而有力。
1、自由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2、解決個別同學的疑問。
3、齊奏練習。
X
課后反思
課題
第二課:勞動號子
課時:3-1
序號:7
教學目標
一、繼續鞏固二聲部合唱。
二、感受并試著表現勞動號子的音調與風格。
重點難點
重點:二部合唱。
教學準備
板書、錄音。
教學過程
分步目標
預設活動過程
個性化思考
一、發聲練習。
二、歌曲處理。
四、復聽《打夯歌》。
五、口琴練習。
1、出示:(略)。]
2、重點指導聲部的和諧與和聲聽辨能力的培養。
1、復聽歌曲,體會慢而有力的特點。
2、唱唱歌曲,強調有力的情緒特點。
3、用一領眾和的形式來演唱。
4、請個別同學上臺表演,其他同學學著評價他人。
5、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6、教師小結,再次說說勞動號子的特點。
1、 復聽。
2、 律動。
。1)、隨音樂,在齊唱處雙手作提起,放下的動作。
二拍提起,二拍放下。
(2)、教師領,學生在齊唱處一起做。
課后小結
勞動號子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音樂欣賞活動《勞動號子》。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介紹。
一、 說教材
欣賞《勞動號子》是根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納入國民體系實驗用書——《幼兒園教學活動指導用書》大班藝術領域欣賞勞動號子一課內容來設計的!拌F人”王進喜是個秦腔迷,他對音樂的喜愛體現了勞動者的樂觀精神,同時“鐵人”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也感染了工友們。在“人拉肩扛”的勞動過程中王進喜就用勞動號子指揮和鼓舞大家完成超乎想象的重體力勞動。體現了石油工人鋼鐵般的毅力和樂觀團結的創業精神。本次活動就是讓孩子們感受到勞動號子帶來的感染力和促進團結協作的力量。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具體如下:
1.了解什么是勞動號子,以及勞動號子的作用和特點。
2.學習用“一領眾和”的方式喊號子,并用肢體語言表達勞動號子節奏和韻律。
3.了解老一代石油工人在艱苦條件下樂觀的態度、團結的精神。
三、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感受號子一領眾和的特點,學習用“一領眾和”的方式喊號子。用即興表演、肢體語言等親身體驗的形式來突破重點。
難點:感受老一代石油工人艱苦創業的過程和樂觀團結的精神。在游戲中感知團結一致的作用和樂趣,來突破難點。
四、說現狀分析
5—6歲幼兒腦結構較成熟,可以通過視覺和聽覺較準確的感知節奏和韻律,他們的大肌肉的迅速發展使幼兒可以在音樂的伴奏下,節奏有力、動作整齊的表演。
五、說教法、學法
通過觀看豐富的視頻資料、師幼之間的討論總結、幼兒親身搬運和喊號子
的體驗中,運用了觀察法、討論法、實踐體驗法,幫助幼兒了解老一輩石油
工人艱苦創業的歷史。
六、說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初步了解“人拉肩扛”的歷史
2.視頻資料
3.小紅旗一面
七、說活動過程
活動一 歷史再現
1. 《人拉肩扛》的故事導入。
設計意圖:老師講《人拉肩扛》的故事,再現石油大會戰時期人拉肩扛的歷史事件,加深幼兒對鐵人王進喜和老一輩石油工人樂觀、團結精神的了解。
2.發現人拉肩扛中的號子。
欣賞“人拉肩扛”的視頻。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在視頻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鼓勵幼兒相互交流、分享、總結,然后將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答案告訴老師。我會針對孩子的“我聽到了什么”這一問題引出“勞動號子”。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提問、交流引導幼兒發現鐵人王進喜爺爺用號子指揮石油工人團結一致的拉動了重達幾十噸的鉆機,初步了解“號子”在勞動中的作用。
活動二 藝術欣賞
1.感受號子的形式。
帶領幼兒再次欣賞“人拉肩扛”的視頻,引導幼兒嘗試用語言和肢體動作去感受“勞動號子”的魅力,(工人干勁大!嘿嘿。困難咱不怕。『俸佟T蹅円宦暫鸢。『俸。地球也發抖!嘿嘿。)親自感受之后老師拋出,“在勞動中為什么要喊號子”呢?引導孩子進行思考。根據孩子的不同回答和疑問,師幼共同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用拋磚引玉的方法,通過模仿、體驗、提出問題并回答,引導幼兒加深了解 “勞動號子”在勞動中所起到的作用。
2.游戲深化,藝術表現。
在這個環節中我會設計一個“快樂運輸隊”的游戲。我會準備一些較重的袋子請幼兒分成若干組進行兩次搬運,第一次搬運只給出目的地。第二次配以號子指揮“預備,走。一二、一二”。讓孩子們對比兩次搬運哪一次更順利、更開心。
設計意圖: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獲得真實的感受。在游戲中,體會勞動號子在勞動中的作用!皠趧犹栕印蹦軌蚬淖愀蓜牛邼q情緒,指揮大家步調一致,這樣勞動會更順利更輕松,同時還能感到身心愉快。
3.藝術拓展
讓孩子們欣賞幾種勞動號子,引導幼兒體會出勞動號子的特點。
設計意圖:在孩子們參與的基礎上老師總結出勞動號子的特點:運用到多種勞動場面、一領眾和、有一定節奏、一定規律、一定起伏等。
各位評委,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本次活動的過程設計我是利用“初步感受”“加深了解”“實踐獲得真知”的層層遞進的方式來實現教學目標的。以上各環節完成了我的教學目標,下面我將帶領幼兒激情的表演來結束這次活動。
活動三 情景再現,激發情感
情境表演:幫助石油工人一起來運管線,播放石油工人的號子的音樂,
選出,一個小朋友拿小旗,做指揮,孩子們排成兩隊手臂搭著手臂做
抬東西的樣子。感受號子“一領眾和”“步伐一致”,“有節奏”的
特點。
設計意圖:為幼兒創設情境。進行表演。將活動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