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爺趕鵝》教案(通用3篇)
《老爺爺趕鵝》教案 篇1
老爺爺趕鵝
教學內容:學習二聲部輪唱歌曲《老爺爺趕鵝》。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較準確地節奏和合作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協調能力。
2.能用自然的聲音、較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參與二聲部輪唱。
3.能與他人合作探索輪唱的方法,不斷提高協調能力和多聲部聽覺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增強自信心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2.難點:二部輪唱時,學生容易產生“喊唱、趕拍、串調”現象。
教材分析:
《老爺爺趕鵝》是一首活潑、風趣的二部輪唱歌曲。各區短小集中,以買鵝的老爺爺與路人的對白,引出風趣、形象的鵝叫聲,生動地刻畫了老爺爺趕鵝的場面,具有較強的生活氣息。歌曲為c大調,單樂段重復帶擴充的結構,第二聲部在第一聲部演唱兩小節后進入,形成二部輪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我們一起來說一個有趣的歌謠,聽清楚老師讀歌謠的節奏,看誰模仿的最準確。
有個 老爺 | 爺 — | 進城 趕群 | 鵝 — | 聽到 有人 | 喊 — | 要買 一對 | 鵝 —|
爺爺 回答 | 說 — | 我的 老大 | 哥 — | 給我 跳個 | 舞 — | 送你 一對 |鵝 — |
嘎嘎 老爺爺 | 0嘎嘎 嘎0 | 嘎嘎 趕群鵝 | 0嘎嘎 嘎0 |
學生聽老師讀一遍,然后試著讀一遍。
師:同學們真聰明,學得真快。不過大家一定要注意,休止符的地方一定要停住,咱們一起來練練。
嘎嘎 老爺爺 | 0嘎嘎 嘎0 | 嘎嘎 趕群鵝 | 0嘎嘎 嘎0 |
學生練習,在有休止符的地方可以用一個動作表示。
師:歌謠學會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有趣的練習。我們分成a、b兩組,a組同學先讀,b組同學在第二小節進入,可不能跟著別的組的同學讀哦。
學生分成兩組進行練習。
生:老師,我們兩組不是同時結束的。
師:你們說的很好,a組同學先讀了一小節,所以早結束一小節,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兩組同時結束嗎?
生:老師,這不容易,a組同學多讀 一小節就可以同時結束了。
師:好,我們就來試試你的這個辦法,a組同學讀完后把最后一小節重復一遍。
學生分組練習。合作練習。
二、學唱歌曲
師:這個有趣的歌謠其實是一首歌曲,我們來聽聽。(老師播放范唱)
師:我們先來唱一唱“鵝叫”的樂句,聽老師唱一遍(邊彈邊唱最后四個樂句)。同學們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0嘎嘎 嘎0”小節,最后的“嘎”音比較高,要注意音準。我們來練習一遍。
學生合著伴奏練習“0嘎嘎 嘎0”小節。
師:大家唱得很好,我們來練習最后四個樂句。(學生練習最后四個樂句)
師:我們來完整地學唱這首歌曲吧。前八個樂句老師唱一句,同學們唱一句;后四個樂句我們一起唱。(師生一起練習)
師:同學們可以自愿組合小組練一練、唱一唱。
師:同學們唱得很認真,演唱方法也很正確,大家合著伴奏一起來完整的演唱一遍吧。
三、輪唱練習
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分組來合作讀歌謠嗎?同一旋律先后演唱,形成此起彼伏、連續不斷的模仿效果,稱為輪唱。請幾位同學跟我一起試著用輪唱的形式演唱一遍,你們聽他們唱到哪老師才開始唱的?
生:老師是從同學唱到第二小節時開始的。
師:咱們試一試,左邊同學跟著他們幾個來演唱,右邊同學跟著老師來演唱,用手指輕輕點手心來擊拍。
生:(一部分學生隨老師唱,另一部分學生跟隨幾個學生唱)
師:你們覺得我們的輪唱效果好不好?
生:不好,聲音太大了,太吵了。
師:老師也有同感,我還看到有幾個同學捂著耳朵,這是為什么?
生:我怕受他們干擾。我怕跟他們跑了。
師:原來是這樣,下面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當一次小指揮,左手指揮第一部分,右手指揮第二部分。你來想一想怎樣唱就不會亂了?
生:(隨老師一起,跟著范唱磁帶指揮。)通過指揮我發現節拍要準確,每聲部要整齊;速度要一致;要抓住強拍……
師:你們說得太好了!誰來給我們指揮一次,咱們再來試著唱一唱。
生:(由學生指揮,學生進行輪唱。)
師:你覺得這次效果怎么樣?
生:整齊多了,如果各聲部聲音再小一點就更好了!
師:是呀,如果我們的聲音再輕一些,自己演唱的同時還能聽到另外一個聲部的聲音,并且不影響自己的演唱,這樣就容易唱好了。老師指揮,咱們再來試試。
生:(隨指揮演唱歌曲)
師:這一遍大家的進步真不小。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唱好輪唱的?
生:我注意了把節拍唱準,聲音輕一些;我自己唱時還注意別人唱……
師:《老爺爺趕鵝》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有對話,有鵝叫聲,我們練習了用輪唱的形式演唱這首歌。你們還能結合其它形式演唱這首歌曲嗎?各小組練一練。
生:(分小組討論、練唱)
師:哪個小組先來展示?大家看他們是用什么形式表現歌曲歡快、風趣的。
生:(小組展示、評價,集體學唱)
師:大家都會唱《兩只老虎》這首歌吧?請小組長帶領你們組同學用輪唱的形式唱一唱,要設計好開始和結尾。
生:(各小組練習輪唱)
師:哪個小組來展示?看他們兩個聲部配合得怎么樣?
生:(小組展示后,集體輪唱,學生可自選聲部)
師:下面,請你們欣賞《黃河大合唱》中的《保衛黃河》片段,這部作品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作于抗日戰爭時期,作者以黃河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描繪了中華人民堅強不屈的抗日精神。你聽一聽輪唱形式的《保衛黃河》給你什么感覺?
生:(欣賞片段,談感受)
師:還有一首歌《小寶寶睡著了》,咱們也試試輪唱,效果怎么樣?
生:(隨指揮輪唱)歌曲應該安靜、甜美的,輪唱的形式不適合。
師:所以,不是每一首歌曲都適合用輪唱形式,什么樣的歌曲適合輪唱呢?以后我們再探討。
師:有趣的歌謠,有趣的歌曲,有趣的演唱方法,音樂真是太神奇了,又到了和大家說再見的時候了,再見吧。
《老爺爺趕鵝》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鼓勵參與藝術實踐活動,增強自信心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對多元音樂文化感興趣。
【過程與方法】
以聽、唱、表演相結合,在學生的實踐、體驗與協作中學習歌曲。
【知識與技能】
能用自然的聲音、較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參與二聲部輪唱。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用自然的聲音、較準確的節奏和有表情的演唱《老爺爺趕鵝》。
【難點】準確和諧的演唱二聲部輪唱。
三、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圖片導入
老師展示四幅圖片,學生根據圖片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引出大家熟知的鵝以及關于鵝的詩和歌曲,學生演唱《詠鵝》。
學生評價
老師總結:歌唱的姿勢要正確,歌唱時要自然、洪亮、自信的歌唱。老師啊又給同學們帶來一首新的關于鵝的歌曲。這是一首羅馬尼亞的兒童歌曲,他的名字就叫《老爺爺趕鵝》。我們一起感受一下這位羅馬尼亞的老爺爺趕鵝的故事。
(二)新課教授
1.欣賞歌曲
設置問題:這首歌曲是講的什么樣的小故事?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老爺爺進城趕鵝,就聽見有人要買鵝,老爺爺就說你如果跳個舞,我就送你鵝”的情景。
2.學唱前半部分
老師唱一句,同學們唱一句。
老師彈琴,學生學唱。
學生評價。
老師歸納總結:聲音很洪亮、歌唱很自信。這里的高音“1”是個難點,我們要用吸氣的方法、積極的、自信的歌唱狀態來歌唱。
學生再次演唱。
3.學唱后半部分。
(1)聆聽后半段(播放音樂)
老師設置問題:你們覺得后半部分有趣嗎?為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畫面,感覺鵝越來越多,一群一群的,都跑來了,表現的特別生動。
(2)學生學唱后半部分。
①老師范唱歌曲后半部分,學生模唱
②節奏練習 ,注意休止符。③加入歌詞。
④學生演唱
⑤學生評價
⑥老師歸納總結:首先要跟著節奏唱歌,歌唱時要注意休止符。
⑦學生演唱后半部分
4.完整的有情感的演唱整首樂曲。
(三)鞏固提高,情感升華
1.學習二聲部輪唱
(1)欣賞音樂(播放音樂)
老師設置問題:我們唱的這個版本和這首音樂有什么不一樣?
學生討論回答,老師及時獎勵
老師歸納總結: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其中有一部分人先唱,有一部分人后唱,這種演唱方式叫輪唱,是合唱的一種,這樣的演唱方式比之前我們學過的更加有趣了。
(2)學唱二聲部輪唱
老師引導:上部分是高聲部,下部分是低聲部。看好老師的指揮!
①學生看老師指揮并演唱
②師生互評
老師歸納總結:老爺爺趕鵝的場景是非常有趣的,一群又一群的鵝有規律的來回動,所以我們演唱時要注意節奏,不能慌亂;演唱時看指揮跟著指揮的手勢演唱,這樣節奏就不會亂;應該注意的是唱著自己的聽著別人的,要全身心的投入;最后結尾的時候,低聲部可以少唱一小節或者高聲部多唱一小節。
③學生再次投入的演唱
2.分組表演
(1)老師設置疑問:以前還學過很多種演唱的方式,你都知道哪些種?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我們學過獨唱、齊唱、二重唱、三重唱、輪唱等很多的演唱方式。
(2)分成三組,用你自己喜歡的演唱方式來唱一唱這首《老爺爺趕鵝》
學生小組討論并練習表演
(3)小組表演。老師及時的獎勵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老爺爺趕鵝》,感受到老爺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用輪唱的演唱形式來演唱了這首歌曲,而且我們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進行歌表演,腦袋里是不是總浮現老爺爺趕鵝的場景。下課后大家也可以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演其他的歌曲,相信會有更多的感觸。
《老爺爺趕鵝》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老爺爺趕鵝》》是選自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音樂教科書三年級上冊。《老爺爺趕鵝》是一首活潑風趣的二部輪唱歌曲。以賣鵝的老爺爺與路人之間的對話。引出的風趣、形象的鵝叫模仿聲,生動的刻畫了老爺爺趕鵝的場面,具有較強的生活氣息,歌曲為c大調,單樂段重復帶擴充的結構。第二聲部在第一聲部演唱一個小節之后進入,形成二部輪唱,輪唱的前16個小節多屬平行三度和聲音程,音響較豐滿、協和、悅耳。在最后一小節處匯合成同一音調,在32 321 055 1的反復中結束。
(二)目標的確定及分析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理解,結合學生實際水平,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層面出發,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個: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能用輕快明朗的聲音演唱歌曲。能用自然的聲音、較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的參與二聲部輪唱。
(2)能力目標:運用電腦多媒體引導,培養學生自主體驗、模仿探索、合作創造能力以及表現力,提高自身思維的敏捷性和綜合藝術感。在二部輪唱的實踐中,增強參與合作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協調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對國外的兒童歌曲有一初步認識。
(三)重難點的確定及分析
本課的重難點是:第二樂段中的休止符,以及二聲部輪唱的協和與均衡;
二、教法及學法指導
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動靜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優點,為學生創設一個幸福的環境。在學法指導中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且自由發揮。教案
三、 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復習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引導學生說說《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情緒、速度、演唱形式等談談自己的觀點,而引出今天要學的歌曲與這首歌完全不同。
第一個環節:讓學生隨著多媒體畫面完整的復習歌曲。視聽結合、動靜結合、聲像一體、行神謙備,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啟發學生聯想與想象,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欲望。讓他們充分體會到《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情緒、速度。以便進入下一個環節。
第二個環節: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三年級的孩子能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能夠識讀簡單樂譜。所以我安排的就是劃拍視唱法自學前半段歌譜。接下來,我采用聽唱法學習歌曲。當學生們通過自學對音樂旋律有了初步的旋律線條以后,接著我進行旋律模唱法,通過教師分樂句彈奏歌曲旋律,要求學生用‘la’音模唱出音高節奏完全相同的旋律,這樣的訓練既能提高音準節奏又能培養音樂記憶力。而在后半段的教學中,針對休止符這一難點,我采用的添音練習法,讓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休止符的演唱方法。后半段既是較難唱準的部位,又是歌曲中最精彩的地方,教師應緊緊抓住歌曲表現得意境,指導學生用先弱后強、古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在這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由練唱,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唱歌曲,然后完整并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師給予積極的評價和指導。讓每位學生都有自信心的參與到音樂中,并同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感。
第三個環節:
第三個環節通過聽示范演唱,我們自己試著來唱一唱,可以老師和同學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是同學之間的合作,最后再分組演唱,達到良好的二聲部合唱效果。引導同學們關注而聲部輪唱的基本要領:一是各聲部應整齊、統一。二是聲部之間的對位,應該非常明確。并注意提示學生在開始的合作應該注意輕聲唱,傾聽另一聲部的聲音。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曾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想,通過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音樂中認識美,在生活中尋找美,在未來里創造美,讓美融入每一個孩子的心里。
板書設計:本課教學我采用圖文式板書,目的是激發學生情趣,重點突出,讓學生一目了然。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1、老爺爺趕鵝
多媒體展示區
一、復習《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學習《老爺爺趕鵝》
三、二聲部輪唱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