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聲好(通用4篇)
問聲好 篇1
教學目標 :
1. 感受關于大自然的音樂,能以歌聲表達熱愛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學之間的團結友愛。
2. 動腦為歌曲編創新詞、動作。
3.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與表演的優、缺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評價自己、評價他人,逐漸形成一定的競爭氛圍。
教學難點 :
歌曲3/4、2/4變拍子的正確演唱。
教學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1、表演《早上好》
2、欣賞《森林水車》
3、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
一、 表演《早上好》 教學基本要求
1.聽錄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師帶著學生拍手,踏腳(三拍子8小節;二拍子8小節)。
提示:感覺到有什么不同?(注:用課本右上角的拍踏方式)
2.教師范唱,邊唱邊拍節拍,學生跟著做,心里默唱。
3.聽歌曲錄音,學生自己拍節拍,小聲跟唱。
4.聽老師彈琴,學生拍節拍小聲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以將學生分兩組形成小圓圈,按課本右下角“走”的方式,邊唱邊走。
6.分組編創《上學路上》,邊唱邊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滿意,就在自己的課本上畫一朵大紅花。
7、指導學生編創“中午好”或“晚上好”等歌詞。
二、聆聽《森林水車》 教學基本要求
1.教師不加任何引導,讓學生注意聽音樂。
聆聽后回答:
音樂讓你想到了什么?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心情是什么樣的?
2.教師可結合圖片、幻燈介紹歐洲古老的水車,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三、編創與活動
1、這是一段歌謠。可以按課本上的節奏讀,可以編創讀歌謠的節奏,還可以加入打擊樂伴奏、表情、動作。
2、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分組編創,然后各組表演自己編制的不同節奏的歌謠。
3、歌謠可以處理成漸強、漸弱,表現孩子的走近又走遠。
4、歌謠可以讀成這樣的節奏:
4/4 X | X |
太陽天空 照,(拍手)花兒對我 笑,(拍手)
X X | | X ||
小鳥 說 早早 早, 你為 什么 背上 小書 包。(拍手)
第二課時:
1、表演《小麻雀》
2、繼續欣賞《森林水車》
3、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
一、 表演《小麻雀》 教學基本要求
1. 聽歌曲錄音拍節拍,感受歌曲。
2. 第二次邊聽錄音邊拍節拍,用以輕聲哼唱。
3. 聽教師范唱,小聲跟唱歌詞。
4. 聽教師彈琴,邊唱邊看圖、做動作,用動作幫助記憶。
5. 聽錄音,分小組編創歌詞和動作。
6.將四組學生編的歌詞和動作綜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二、聆聽《森林水車》 教學基本要求
1、復聽音樂,用彩色筆涂顏色或畫線條表現自己聽到的水車聲、流水聲、鳥叫聲、太陽升起的感覺。
2、教師不要限制學生,讓學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再談一談為什么。
3、也可讓學生分組根據音樂的情境進行簡單表演。
三、編創與活動
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小麻雀》伴奏。
第一行圖譜:可選擇木魚或雙響筒。
第二行圖譜:可選擇串鈴或沙球。
第三行圖譜:可選擇三角鐵或碰鐘。
1. 選擇打擊樂器可讓學生自行選擇。可分組選擇,每組選擇三種樂器搭配在一起,演示給大家聽,嘗試搭配的效果。
2.合著同學們的歌聲伴奏,看哪一組做得協調、好聽。
問聲好 篇2
課題:聆聽《問聲好》 課時:1——1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樂曲,感受關于大自然的音樂,能以歌聲表達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2、動腦為歌曲編創歌詞,動作。
教學重難點:通過聆聽樂曲,感受關于大自然的音樂,能以歌聲表達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 聽音樂問好,律動。
2 新學期小結。
3 復習上學期內容。
二 、基本部分:
1、聆聽《森林水車》
a、完整聆聽全曲。
提示:樂曲中你仿佛聽到了是么聲音?學給同學們聽一聽。
b、復聽全曲。隨著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或用彩色筆畫在白紙上,聽后,展示給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鐘參與樂曲的演奏,應怎樣敲擊比較合適,分小組討論,分別與樂曲合作。
3、 聆聽《早上好》
A 完整地聆聽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你想和小燕子說什么?
C 聽歌曲《早上好》分小組編創動作。
D 隨著復聽歌曲的錄音,分組表演。
三 結束部分:
小結。結束全課。
問聲好 篇3
問聲好
教 學 目標:
1.動腦為歌曲編創新詞、動作。
2.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與表演的優、缺點。 教 學 內
聆聽《森林水車》
表演《早上好》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表演《早上好》 2、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
二、提出本學期學習要求
復習上學期最喜歡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編創與活動
1、出示幻燈:(說說小朋友在干什么),圖上畫了什么? 學生自由說,教師適時鼓勵。 2、按節奏朗讀歌詞
4/4 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 太陽天空照,(拍手)花兒對我笑(拍手),小鳥說 早早早, 你為 Ⅹ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Ⅹ║ 什么 背上 小書 包(拍手)。
3、分組編創(家動作,打擊樂,編不同節奏)。 4、分組表演。 5、學生評價。 四、新歌教學: 1、導入:
師;每天早上見到老師,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語“早上好”怎么說? 跟老師讀一讀“MORNING” 2、聽錄音,感受歌曲。
3、聽后說說你覺得歌曲怎么樣?
學生自由說。
4、聯系拍手、跺腳
2/4 第一拍跺腳 第二拍拍手拍腿
3/4 第一拍跺腳 第二拍拍手 第三拍拍腿
5、聽錄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師帶這學生拍手,跺腳 教師提示:感覺到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 再來一邊
6、教師范唱,邊常邊拍節奏,學生跟著做,心里默唱。 7、聽歌曲錄音,學生自己拍節奏,小聲跟唱。 8、聽老師彈琴,學生自己拍節奏,小聲跟唱。 分組唱
9、唱著歌,走一走
要求:兩組學生圍成小圓圈 順時針走三拍子 逆時針走二拍子 邊唱邊走。
10、分組編創〈上學路上〉,邊唱邊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滿意,就在自己的課本上畫一朵大紅花。 五、小結師生再見。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表演〈小麻雀〉 2、復習〈早上好〉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 二、復習〈早上好〉 邊跺腳拍手、拍腿唱一邊
指名學生唱一唱。其他學生律動。 三、新歌教學: 1、導入:
師;請小朋友聽一首歌曲,說說聽到了什么?你覺得小麻雀怎樣? 幻燈出示圖畫,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聽歌曲錄音拍節拍,感受歌曲旋律
要求:放錄音讓學生試著分別拍擊三拍子和二拍子。 3、邊聽錄音邊拍節拍,用“LU“輕聲哼唱。 4、聽教師范唱,學生輕唱歌詞
5、聽教師彈琴,邊唱邊看圖、做動作,用動作記憶歌詞。 6、聽錄音,分組編創歌詞和動作。
7、將六組學生編的歌詞和動作綜合成六段,分段表演。 A、分組邊唱邊表演。 B、 學生評價
8、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小麻雀〉伴奏
A、出示圖譜
B、 讓學生自行選擇
C、分組選擇,每組選擇三種樂器搭配在一起練習,嘗試搭配的效果,下節課演示給大家聽,看哪一組演奏得協調、好聽。
D、分組活動。
四、小結,布置下節課帶好水彩筆,師生再見。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聆聽〈森林水車〉
2、復習〈小麻雀〉用打擊樂器伴奏 3、表演,〈早上好〉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歌 二、復習〈早上好〉邊唱邊表演 三、復習〈小麻雀〉 1、拍節拍唱一邊。 2、邊唱邊表演
3、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小麻雀〉伴奏 提示:第一行圖譜:可選擇木魚或雙響筒。 第二行圖譜:可選擇串鈴或沙球
第三行圖譜:可選擇三角鐵或碰鐘。 4、演示:
Ⅹ Ⅹ 0∣Ⅹ Ⅹ 0║木魚或雙響筒 0 Ⅹ Ⅹ∣0 Ⅹ Ⅹ║串鈴或沙球 0 0 Ⅹ∣0 0 Ⅹ║三角鐵或碰鐘 四、聆聽〈森林水車〉
1、初聽:提示:音樂讓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樣? 注意聽音樂(小溪潺潺流水聲,小鳥啾啾叫,仿佛輕風吹拂著) 2、結合圖片,幻燈介紹歐洲古老的水車。
水車是歐洲農村里最常見的大型灌溉工具,它整體為圓形,周圍裝有許多水斗,用水力或風力牽引,在我國南方的農村也有這種水車。
3、復聽音樂
要求用彩色筆涂顏色或畫線條表現自己聽到的水車聲、流水聲、鳥叫聲和太陽升起的感覺。 五、小結,師生再見。
問聲好 篇4
第一課 問聲好
教學目標 :
1. 感受關于大自然的音鄭芤愿梟澩鍶勸畹那槿ぃ勞е淶耐漚嵊尋?/SPAN>
2. 動腦為歌曲編創新詞、動作。
3.主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歌唱與表演的優、缺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評價自己、評價他人,逐漸形成一定的競爭氛圍。
教學難點 :
歌曲3/4、2/4變拍子的正確演唱。
教學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1、表演《早上好》
2、欣賞《森林水車》
3、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
一、 表演《早上好》 教學基本要求
1.聽錄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師帶著學生拍手,踏腳(三拍子8小節;二拍子8小節)。
提示:感覺到有什么不同?(注:用課本右上角的拍踏方式)
2.教師范唱,邊唱邊拍節拍,學生跟著做,心里默唱。
3.聽歌曲錄音,學生自己拍節拍,小聲跟唱。
4.聽老師彈琴,學生拍節拍小聲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以將學生分兩組形成小圓圈,按課本右下角“走”的方式,邊唱邊走。
6.分組編創《上學路上》,邊唱邊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滿意,就在自己的課本上畫一朵大紅花。
7、指導學生編創“中午好”或“晚上好”等歌詞。
二、聆聽《森林水車》 教學基本要求
1.教師不加任何引導,讓學生注意聽音樂。
聆聽后回答:
音樂讓你想到了什么?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心情是什么樣的?
2.教師可結合圖片、幻燈介紹歐洲古老的水車,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三、編創與活動
1、這是一段歌謠。可以按課本上的節奏讀,可以編創讀歌謠的節奏,還可以加入打擊樂伴奏、表情、動作。
2、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分組編創,然后各組表演自己編制的不同節奏的歌謠。
3、歌謠可以處理成漸強、漸弱,表現孩子的走近又走遠。
4、歌謠可以讀成這樣的節奏:
4/4 X | X |
太陽天空 照,(拍手)花兒對我 笑,(拍手)
X X | | X ||
小鳥 說 早早 早, 你為 什么 背上 小書 包。(拍手)
第二課時:
1、表演《小麻雀》
2、繼續欣賞《森林水車》
3、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
一、 表演《小麻雀》 教學基本要求
1. 聽歌曲錄音拍節拍,感受歌曲。
2. 第二次邊聽錄音邊拍節拍,用以輕聲哼唱。
3. 聽教師范唱,小聲跟唱歌詞。
4. 聽教師彈琴,邊唱邊看圖、做動作,用動作幫助記憶。
5. 聽錄音,分小組編創歌詞和動作。
6.將四組學生編的歌詞和動作綜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二、聆聽《森林水車》 教學基本要求
1、復聽音樂,用彩色筆涂顏色或畫線條表現自己聽到的水車聲、流水聲、鳥叫聲、太陽升起的感覺。
2、教師不要限制學生,讓學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再談一談為什么。
3、也可讓學生分組根據音樂的情境進行簡單表演。
三、編創與活動
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小麻雀》伴奏。
第一行圖譜:可選擇木魚或雙響筒。
第二行圖譜:可選擇串鈴或沙球。
第三行圖譜:可選擇三角鐵或碰鐘。
1. 選擇打擊樂器可讓學生自行選擇。可分組選擇,每組選擇三種樂器搭配在一起,演示給大家聽,嘗試搭配的效果。
2.合著同學們的歌聲伴奏,看哪一組做得協調、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