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太陽(精選4篇)
種太陽 篇1
課題
第一課 種太陽
教材分析:
《種太陽》是一首以純凈的童聲演唱的極好的歌曲。通過歡快跳躍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詞,表現出天真無邪的少年兒童形象,表達了他們要使世界變得更加溫暖明亮的美好愿望。
學情分析:
這首歌曲畢竟是童年幻想性的歌曲,這種幻想在一、二年級是有可能存在的,但到了五年級,這種幻想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五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可以讓他們說說,如果真有好幾個太陽照耀地球,那將會產生什么結果。
教學目標 :
(1) 學習用純凈、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種太陽》,表達少年兒童創造理想未來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 通過聽賞歌曲,進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3) 八孔豎笛:鞏固高音區的吹奏技巧。
教學重點、難點:
歌曲學習重點是用明亮、歡快的聲音唱好歌曲《種太陽》。
豎笛學習的重點是演奏高音時高音孔的開放以及高音與中、低音連接時高音孔的開、閉孔技巧。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自制打擊樂器
教學時間: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節奏訓練
聽教師彈琴,學生拍節奏
1. 兩拍子
第一拍拍手 第二拍點手心
2. 三拍子
第一拍拍手 第二拍點手心 第三拍點手心
三.導入 新課
1. 聽音選擇
你能聽出老師彈的是哪兩個音嗎?聽出后再唱一唱。
(五線譜歌譜略)
2. 鞏固歌譜(樂譜C大調)
(五線譜歌譜略)
3. 歌曲《種太陽》
。1) 放錄音
學生聆聽音樂,欣賞圖片
(2) 歌詞教學
學生帶著氣息、豐富的感情把歌詞朗讀一遍。
。3) 歌詞教唱
難點處教師教唱幾遍
教師彈奏一句,學生跟著學唱一句
。4) 鞏固幾遍
整首歌連起來練唱幾遍。
(5) 師問:如果地球上空真有幾個太陽,將會如何?
學生舉手回答
(6) 表演唱歌曲
采用打擊樂器伴奏,小組比賽唱歌,男女生比賽等形式唱歌曲。
四.總結本課教學情況。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節奏訓練
教師彈琴,學生拍節奏(兩拍子、三拍子)
三.復習舊課
用“la”模唱歌曲《種太陽》
四.導入 新課
1. 合唱練習:
唱好連續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說說你感受到了怎樣的情緒?
。ㄎ寰譜歌譜略)
2. 歌曲《種太陽》
(1) 放錄音
學生輕聲哼唱
。2) 歌譜教學
教師指導唱難點。學生自學唱歌(教師彈一句,學生唱一句)
鞏固幾遍后,初步把它連起來唱兩遍。
。3) 處理歌曲
師問:這首歌適合用怎樣的速度演唱?
這首歌的情緒是活潑、歡快的,其中有一句舒展、優美的旋律,你能找出來嗎?
生答:老師的提問,并示范唱一下。
(4) 表演唱歌曲
學生用輕巧、靈活的聲音唱歌曲《種太陽》。
五.總結本課教學情況。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節奏訓練
教師彈琴(兩拍子、三拍子),學生用自制打擊樂器為教師彈奏的樂曲伴奏。
三.復習舊課
用“la”模唱歌曲《種太陽》。
四.導入 新課:
1. 欣賞:
。1)《咱們工人有力量》
(2)《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學生欣賞歌曲,回答課本上的問題。(書P4)可哼唱齊唱部分。
2. 歌曲《種太陽》
。1) 歌譜
學生復習唱歌譜
。2) 放歌曲錄音
用自制樂器為歌曲伴奏。
。3) 歌曲教學
學生用純凈、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種太陽》。
3. 八孔豎笛
。1)《如歌的行板》
學生學唱樂譜
。2)《沂蒙山小調》
鞏固唱幾遍。
六.總結本課教學情況。
第四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豎笛音階練習: .
2/4 1—︱2—︱3—︱4—︱5—︱6—︱7—︱1—‖
三.導入 新課:
1.《如歌的行板》
。1)教師彈琴,學生學唱樂譜。
。2)教師示范,學生聆聽。
。3)學生“無聲”的手指練習。教師彈奏。
(4)教師逐句指導,學生手指練習。
(5)學生練習吹奏,個別指導、幫助不會的同學。
。6)學生自由練習幾分鐘。
(7)教師逐句彈奏,學生逐句跟奏。
(8)整首曲子初步連起來吹奏,教師彈琴,指出吹奏時運舌的力度和速度,吹出圓潤、動聽的聲音來。
(9)鞏固幾遍,可請個別同學吹奏。
2.《沂蒙山小調》
(1)它是柴可夫斯基創作的D大調《第一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要求學生注意運舌的力度和速度。
(2)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演奏時為中速。練習時同《如歌的行板》。
四.總結本課教學情況。
備注
C大調音階
Do re mi fa sol la ti do’
教后小記
讓同學們練習兩拍、三拍節奏,培養他們的節奏感。學生大部分能夠掌握,而且因為形式與前不同,同學們也很喜歡。
《種太陽》是一首以純凈的童聲演唱的極好的歌曲,學生學來興致很高,表達了他們創造理想未來的美好愿望。
把學生分成兩部分學習豎笛,一部分學生學書本上的另一部分學最基礎的每個人學習興趣都很濃。
種太陽 篇2
《種太陽》是一首以純凈的童聲演唱的極好的歌曲。通過歡快跳躍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詞,表現出天真無邪的少年兒童形象,表達了他們要使世界變得更加溫暖明亮的美好愿望。
。1) 學習用純凈、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種太陽》,表達少年兒童創造理想未來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 通過聽賞歌曲,進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3) 八孔豎笛:鞏固高音區的吹奏技巧。
歌曲學習重點是用明亮、歡快的聲音唱好歌曲《種太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師生問好
聽教師彈琴,學生拍節奏
1. 兩拍子
第一拍拍手 第二拍點手心
2. 三拍子
第一拍拍手 第二拍點手心 第三拍點手心
1. 聽音選擇
你能聽出老師彈的是哪兩個音嗎?聽出后再唱一唱。
。ㄎ寰譜歌譜略)
2. 鞏固歌譜(樂譜C大調)
。ㄎ寰譜歌譜略)
3. 歌曲《種太陽》
(1) 放錄音
學生聆聽音樂,欣賞圖片
。2) 歌詞教學
學生帶著氣息、豐富的感情把歌詞朗讀一遍。
(3) 歌詞教唱
難點處教師教唱幾遍
教師彈奏一句,學生跟著學唱一句
。4) 鞏固幾遍
整首歌連起來練唱幾遍。
(5) 師問:如果地球上空真有幾個太陽,將會如何?
學生舉手回答
(6) 表演唱歌曲
采用打擊樂器伴奏,小組比賽唱歌,男女生比賽等形式唱歌曲。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節奏訓練
三.復習舊課
用“la”模唱歌曲《種太陽》
四.導入 新課
1. 合唱練習:
唱好連續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說說你感受到了怎樣的情緒?
。ㄎ寰譜歌譜略)
2. 歌曲《種太陽》
(1) 放錄音
學生輕聲哼唱
。2) 歌譜教學
教師指導唱難點。學生自學唱歌(教師彈一句,學生唱一句)
鞏固幾遍后,初步把它連起來唱兩遍。
。3) 處理歌曲
師問:這首歌適合用怎樣的速度演唱?
這首歌的情緒是活潑、歡快的,其中有一句舒展、優美的旋律,你能找出來嗎?
生答:老師的提問,并示范唱一下。
。4) 表演唱歌曲
學生用輕巧、靈活的聲音唱歌曲《種太陽》。
五.總結本課教學情況。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節奏訓練
教師彈琴(兩拍子、三拍子),學生用自制打擊樂器為教師彈奏的樂曲伴奏。
三.復習舊課
用“la”模唱歌曲《種太陽》。
四.導入 新課:
1. 欣賞:
(1)《咱們工人有力量》
(2)《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學生欣賞歌曲,回答課本上的問題。(書P4)可哼唱齊唱部分。
2. 歌曲《種太陽》
。1) 歌譜
學生復習唱歌譜
。2) 放歌曲錄音
用自制樂器為歌曲伴奏。
(3) 歌曲教學
學生用純凈、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種太陽》。
3. 八孔豎笛
。1)《如歌的行板》
學生學唱樂譜
(2)《沂蒙山小調》
鞏固唱幾遍。
六.總結本課教學情況。
第四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豎笛音階練習: .
2/4 1—︱2—︱3—︱4—︱5—︱6—︱7—︱1—‖
三.導入 新課:
1.《如歌的行板》
。1)教師彈琴,學生學唱樂譜。
(2)教師示范,學生聆聽。
(3)學生“無聲”的手指練習。教師彈奏。
。4)教師逐句指導,學生手指練習。
(5)學生練習吹奏,個別指導、幫助不會的同學。
。6)學生自由練習幾分鐘。
。7)教師逐句彈奏,學生逐句跟奏。
。8)整首曲子初步連起來吹奏,教師彈琴,指出吹奏時運舌的力度和速度,吹出圓潤、動聽的聲音來。
。9)鞏固幾遍,可請個別同學吹奏。
2.《沂蒙山小調》
(2)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演奏時為中速。練習時同《如歌的行板》。
四.總結本課教學情況。
種太陽 篇3
《種太陽》是一首以純凈的童聲演唱的極好的歌曲。通過歡快跳躍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詞,表現出天真無邪的少年兒童形象,表達了他們要使世界變得更加溫暖明亮的美好愿望。
。1) 學習用純凈、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種太陽》,表達少年兒童創造理想未來的天真美好的愿望。
(2) 通過聽賞歌曲,進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3) 八孔豎笛:鞏固高音區的吹奏技巧。
歌曲學習重點是用明亮、歡快的聲音唱好歌曲《種太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師生問好
聽教師彈琴,學生拍節奏
1. 兩拍子
第一拍拍手 第二拍點手心
2. 三拍子
第一拍拍手 第二拍點手心 第三拍點手心
1. 聽音選擇
你能聽出老師彈的是哪兩個音嗎?聽出后再唱一唱。
(五線譜歌譜略)
2. 鞏固歌譜(樂譜C大調)
(五線譜歌譜略)
3. 歌曲《種太陽》
(1) 放錄音
學生聆聽音樂,欣賞圖片
。2) 歌詞教學
學生帶著氣息、豐富的感情把歌詞朗讀一遍。
。3) 歌詞教唱
難點處教師教唱幾遍
教師彈奏一句,學生跟著學唱一句
。4) 鞏固幾遍
整首歌連起來練唱幾遍。
(5) 師問:如果地球上空真有幾個太陽,將會如何?
學生舉手回答
。6) 表演唱歌曲
采用打擊樂器伴奏,小組比賽唱歌,男女生比賽等形式唱歌曲。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節奏訓練
三.復習舊課
用“la”模唱歌曲《種太陽》
四.導入 新課
1. 合唱練習:
唱好連續的附點音符和休止符,說說你感受到了怎樣的情緒?
(五線譜歌譜略)
2. 歌曲《種太陽》
(1) 放錄音
學生輕聲哼唱
(2) 歌譜教學
教師指導唱難點。學生自學唱歌(教師彈一句,學生唱一句)
鞏固幾遍后,初步把它連起來唱兩遍。
(3) 處理歌曲
師問:這首歌適合用怎樣的速度演唱?
這首歌的情緒是活潑、歡快的,其中有一句舒展、優美的旋律,你能找出來嗎?
生答:老師的提問,并示范唱一下。
。4) 表演唱歌曲
學生用輕巧、靈活的聲音唱歌曲《種太陽》。
五.總結本課教學情況。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節奏訓練
教師彈琴(兩拍子、三拍子),學生用自制打擊樂器為教師彈奏的樂曲伴奏。
三.復習舊課
用“la”模唱歌曲《種太陽》。
四.導入 新課:
1. 欣賞:
(1)《咱們工人有力量》
。2)《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學生欣賞歌曲,回答課本上的問題。(書P4)可哼唱齊唱部分。
2. 歌曲《種太陽》
。1) 歌譜
學生復習唱歌譜
(2) 放歌曲錄音
用自制樂器為歌曲伴奏。
。3) 歌曲教學
學生用純凈、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種太陽》。
3. 八孔豎笛
(1)《如歌的行板》
學生學唱樂譜
(2)《沂蒙山小調》
鞏固唱幾遍。
六.總結本課教學情況。
第四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豎笛音階練習: .
2/4 1—︱2—︱3—︱4—︱5—︱6—︱7—︱1—‖
三.導入 新課:
1.《如歌的行板》
。1)教師彈琴,學生學唱樂譜。
。2)教師示范,學生聆聽。
。3)學生“無聲”的手指練習。教師彈奏。
。4)教師逐句指導,學生手指練習。
。5)學生練習吹奏,個別指導、幫助不會的同學。
(6)學生自由練習幾分鐘。
。7)教師逐句彈奏,學生逐句跟奏。
。8)整首曲子初步連起來吹奏,教師彈琴,指出吹奏時運舌的力度和速度,吹出圓潤、動聽的聲音來。
(9)鞏固幾遍,可請個別同學吹奏。
2.《沂蒙山小調》
(2)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演奏時為中速。練習時同《如歌的行板》。
四.總結本課教學情況。
讓同學們練習兩拍、三拍節奏,培養他們的節奏感。學生大部分能夠掌握,而且因為形式與前不同,同學們也很喜歡。
《種太陽》是一首以純凈的童聲演唱的極好的歌曲,學生學來興致很高,表達了他們創造理想未來的美好愿望。
把學生分成兩部分學習豎笛,一部分學生學書本上的另一部分學最基礎的每個人學習興趣都很濃。
種太陽 篇4
一、活動目標
1.能用語言表達太陽升起來的感覺。
2.能用各種彩紙剪出與眾不同的太陽。
二、活動準備
1.音樂《種太陽》;
2、各類紅色彩紙、剪刀、膠水、塑料盆;
三、重難點
1.幼兒能夠剪出太陽的形狀。
2.能對太陽作品進行想象裝飾。
三、活動過程
1.導入:復習歌曲《太陽,您真勤勞》
------(出示太陽)這是什么呀?
------太陽升起來后,我們有什么感覺?
------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達我們自己心理的這種感覺呢?
------你喜歡太陽嗎?哪些小朋友想和太陽做好朋友嗎?
2.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
------既然大家都這么喜歡太陽,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剪剪太陽吧,好嗎?
------幼兒分組操作,師引導幼兒剪出與眾不同的太陽。
------重點指導:(1)太陽光的剪法;
。2)裝飾太陽;
3.作品展示----以舞蹈的形式展示作品
------如果我們把太陽種在泥土里面,會長出什么呢?
4、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以繪畫的形式將“種太陽”畫出來。
教學反思:
為了讓孩子們人人參與到剪紙活動中來,我首先用孩子們喜愛的《太陽,您真勤勞》歌曲引入來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了孩子們的剪紙興趣。緊接著我問孩子們:“太陽給你們帶來什么感覺?”他們高興地說:“暖洋洋的!” 在讓孩子們了解剪紙的制作步驟時,我請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我發現了問題,孩子們對于直接剪太陽似乎有難點,在觀察一圈下來后,我就拿了鉛筆讓孩子們先畫完再剪,在鉛筆的幫助下,孩子們的成果有效多了。
本節課在孩子們操作時,我是分小組進行的,讓他們在小組中既學會分工協作,人人參與,發揮自己的想像,又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品。之后,讓孩子們在小組看著自己的作品,人人講。這樣,他們能巧妙安排,合理利用,孩子們團結合作精神也在活動中得到了培養。他們會協商剪紙內容,會合作完成作品,剪紙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及動作的協調性,還可以促進他們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學生不用筆勾線,全憑自己的想像發揮,積極地發展了自身的創造性。
展示、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末,重視學生參與美術活動的情感、態度,關注孩子們在美術活動中對美的情緒體驗,幫助孩子們建立自信;通過評價重視孩子們的探索與創造精神,允許孩子們在創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納孩子們不同的創作結果,以不同的角度給予肯定;重視培養孩子們在創作過程中克服困難,大膽表現的勇氣,這樣,我們的評價對孩子們的發展才是有意義的。如對剪紙技能技巧、內容、學習態度、學習熱情等,對故事的完整性、新穎性等進行評價,讓學生對美術產生好奇感。
在整堂課中,我總結了一下在孩子們的現有能力的估計我有一點失誤,下次應該做好一個階段性的練習和做好孩子們的現有能力估計實踐之后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