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通用6篇)
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篇1
第 二 課 時教學內(nèi)容:1.學唱歌曲。2.認識常用課堂打擊樂器碰鈴、響板。3.聽賞歌曲《吹蘆笙》。教學目標 :1.能有興趣地聽音樂,并知道《吹蘆笙》是表現(xiàn)哪個民族的兒童歌曲。2.能有表情地演唱。3.認識碰鈴與響板,并知道正確的演奏方法。教學過程 :(一)學唱1.教師掛出中國地圖和長江、黃河風景圖,介紹長江、黃河,并請學生指出長江和黃河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2.教師將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錄音。使學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詞、節(jié)奏和情感。3.跟著教師有表情地分句輕聲學唱。4.請幾組學生集體演唱,并評出有表情且音色較美的小組進行表揚。(二)聽賞《吹蘆笙》1.教師播放歌曲《吹蘆笙》,引導(dǎo)學生欣賞,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2.教師簡單介紹侗族及其吹奏樂器蘆笙的主要特點。3.引導(dǎo)學生在聽賞時接唱歌曲中的襯詞。4.在聽賞幾遍以后,可讓學生跟隨錄音輕聲哼唱。(三)認識打擊樂器:碰鈴、響板1.教師向?qū)W生展示樂器實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讓學生識別兩種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2.教師將樂器發(fā)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dǎo)下學會正確的敲擊方法。如樂器數(shù)量不夠,可輪換進行。3.教師出示卡片dangdangdangdangdadadadadadadada碰鈴響板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dǎo)下練習演奏。可分組交換練習,每兩人為一組作樂器交換。教學評價1.能否區(qū)別碰鈴與響板的音色,并能正確演奏。2.是否知道《吹蘆笙》是哪個少數(shù)民族的兒童歌曲。3.能否有表情地演唱。
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2、演唱中體驗歌曲四三拍的韻律。
3、通過音樂作品感受和表達對祖國和家鄉(xiāng)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喜歡演唱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能夠樂于參與并能表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學難點
演唱中體現(xiàn)出三拍子的韻律感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引言:“大家看看這張圖片,你發(fā)現(xiàn)這張地圖上最能引起你注意的是什么?”(課件出示中國地圖)
學生活動:學生回答出兩個明顯的線條。
教師小結(jié):這兩條線條是我國最的長江和黃河。許多音樂家都曾經(jīng)在音樂作品中描寫過長江、黃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首這樣的歌曲。
(二)感受歌曲
1、聆聽歌曲、感受歌曲
過渡語:“歌詞里邊講的大江、大河分別叫什么名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說一說對歌曲的感覺。”
教師總結(jié):這是一首用中速演唱的抒情歌,三拍子常給人一種在湖上泛舟蕩漾的感覺。
學生活動:聽辨、體會歌曲情緒,學生隨音樂晃動身體體會三拍子的韻律。
2、認識長江、黃河
過渡語:“讓我們通過視頻感受一下長江和黃河的恢弘氣勢吧!”“從這段視頻中,你對長江有了哪些了解?”
教師總結(jié):長江與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是我們引以自豪,代表我們民族精神的江河。
學生活動:在地圖上指出長江和黃河的位置。
(三)分句學唱
1、學習歌詞
過渡語:“我們先來念讀一下歌詞吧!”
(1)念讀歌詞
教師活動:歌詞譜例并帶領(lǐng)學生分句讀歌詞。
(2)完整朗讀
學生活動:聆聽《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伴奏,完整朗讀歌詞。
教學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和總結(jié)。
2、學習旋律
(1)哼唱旋律
學生活動:分小組哼唱旋律。
具體辦法:教師鋼琴伴奏或播放伴奏音頻,部分學生用“Lu”哼唱旋律,另一部分學生隨旋律有感情朗讀歌詞,第二段兩組交換。
(2)自主完整哼唱旋律
學生活動:聆聽《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音頻,學生輕聲哼唱。
3、分句教唱。
教師活動:分句教唱,同時注意準確示范,并及時評價和糾正學生的演唱。
教唱要求:
A、用急吸緩呼的方法來呼吸,每句的中間不要換氣。
B、氣息要吸進腹部,演唱時感覺腹部用力,不要喊唱。
C、演唱時注意口型,嘴里好像含著水一樣,口腔里保持一定的空間,要豎著張嘴,嘴要張大張圓。
4、歌曲處理
(1)再次感受
過渡語:“教師再次演唱歌曲,你們來聽聽我們之間的演唱有什么不同?”
教師活動:帶有感情地范唱。
學生活動:對比感受,并能模仿教師演唱
(2)完整演唱
學生活動:聽音樂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評價:教師對學生的演唱進行評價
(四)打擊樂器伴奏
過渡語:“歌聲表達了我們對黃河,長江的贊美之情,大家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現(xiàn)呢?”
學生活動:表演和樂器伴奏(可多次和交換演奏表現(xiàn))
教學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
(五)課堂小結(jié)
最后讓我們用這種方式再次表達對祖國和家鄉(xiāng)的熱愛吧!
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篇3
一、教學內(nèi)容
1.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欣賞《我愛北京*》。
二、教學目標
1.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記住國歌的詞曲作者。知道演唱或聆聽國歌的禮儀:肅立致敬,行注目禮。
2.能跟著錄音輕聲哼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3.欣賞《我愛北京*》,初步記憶樂曲主題,能聽出主題旋律及其變奏。
三、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教師展示幾張圖片并播放《國歌》(我國運動員在奧運會獲得冠軍、學校舉行升旗儀式、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交接儀式的圖片等),請學生說出播放的樂曲曲名,引出課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二)新課教學
1.讀譜知識“三連音”
(1)學生視唱找出新的知識點“三連音”。
(2)出示課件,講解三連音,并感受作用和特點。一拍里包含三個等長時值的音,在進行曲速度中顯得矯健,雄壯,仿佛進行的號角,鏗鏘的軍鼓聲。
(3)練習“三連音”節(jié)奏和唱法。
2.教唱歌曲
學生對于《國歌》比較熟悉,因此重點指出易出錯的地方,并糾正。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2)教師彈琴,學生齊唱。
(3)教師對易出錯的地方進行講解。
注意附點音符和弱起小節(jié),0處用“嗯”在心里輕唱。
歌曲中連續(xù)出現(xiàn)了三個“起來”的旋律進行有什么特點?并用手勢表示三個起來旋律。
(三)表現(xiàn)歌曲
我們要用什么樣的情緒演唱《國歌》最合適呢?啟發(fā)學生用激昂、壯烈的情緒來演唱《國歌》。
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國歌》帶給人們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懷?
【出示課件】播放中國運動員領(lǐng)獎時刻。
(四)欣賞《我愛北京*》
1.教師出示《我愛北京*》主題旋律譜并范唱。
2.跟老師模唱主題旋律。要求學生用自然的聲音演唱,不喊唱。
3.欣賞木琴獨奏《我愛北京*》。
(1)教師簡要介紹根據(jù)同名歌曲改編的木琴獨奏《我愛北京*》。
(2)欣賞木琴獨奏《我愛北京*》。
(3)教師簡要介紹主奏樂器木琴,伴奏樂器手風琴(均出示圖片),提示學生注意聽辨木琴、手風琴的音色區(qū)別。
(4)完整欣賞,能聽辨出《我愛北京*》的主題旋律出現(xiàn)了3次。
(第2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唱歌《國旗國旗真美麗》。
二、教學目標
1.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并能背唱。
2.認識打擊樂器響板和碰鈴,學習這兩種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
3.用響板和碰鈴為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伴奏。
三、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嗎?”
學生:喜歡……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小小紅色四方角,小星繞著大星跑,說起意義真不少,象征祖國真正好!”
學生:國旗……紅旗……五星紅旗……
教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
教師揭示謎底五星紅旗。
教師:“五星紅旗就是我們的國旗,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歌聲來贊美國旗吧!”(教師課件、板書出示課題《國旗國旗真美麗》。)
教師:“跟著老師讀一讀,《國旗國旗真美麗》。”(師帶領(lǐng)學生齊讀課題。)
教師:“《國旗國旗真美麗》這首歌曲是C大調(diào),2/4拍,由王森作詞,上海六師學生作曲。”
(二)學唱歌曲
1.教師可讓同學自身談一談,國旗的形狀、顏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義等國旗知識。
2.教師播放歌曲錄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同學學唱歌曲的興趣。
3.教師帶領(lǐng)同學將歌詞按語言節(jié)奏朗讀一遍。
4.同學跟著教師分句模唱歌曲數(shù)遍。
5.教師引導(dǎo)同學,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師唱“國旗國旗”,同學接唱“真美麗”。
(三)學習響板和碰鈴
1.教師出示響板和碰鈴,學生自主探索演奏方法,并分辨其音色差異。
2.教師介紹響板和碰鈴的不同音色并示范演奏。
(1)響板:聲音短,清脆。把響板放在左手心,右手輕輕敲擊響板發(fā)聲。
(2)碰鈴:聲音長、悠揚。將鈴口向上,兩只手分別握住鈴繩,相互敲擊而發(fā)聲。
3.全班同學齊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請兩位同學按教科書第13頁的圖譜用響板和碰鈴為歌曲伴奏。
4.換幾組同學演奏碰鈴和響板,教師提示其他同學認真演唱歌曲。
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篇4
西鄉(xiāng)塘區(qū)大塘小學 彭碧云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2、演唱中體驗歌曲四三拍的韻律。
3、通過音樂作品感受和表達對祖國和家鄉(xiāng)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喜歡演唱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能夠樂于參與并能表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學難點
演唱中體現(xiàn)出三拍子的韻律感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引言:“大家看看這張圖片,你發(fā)現(xiàn)這張地圖上最能引起你注意的是什么?”(課件出示中國地圖)
學生活動:學生回答出兩個明顯的線條。
教師小結(jié):這兩條線條是我國最的長江和黃河。許多音樂家都曾經(jīng)在音樂作品中描寫過長江、黃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首這樣的歌曲。
(二)感受歌曲
1、聆聽歌曲、感受歌曲
過渡語:“歌詞里邊講的大江、大河分別叫什么名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說一說對歌曲的感覺。”
教師總結(jié):這是一首用中速演唱的抒情歌,三拍子常給人一種在湖上泛舟蕩漾的感覺。
學生活動:聽辨、體會歌曲情緒,學生隨音樂晃動身體體會三拍子的韻律。
2、認識長江、黃河
過渡語:“讓我們通過視頻感受一下長江和黃河的恢弘氣勢吧!”“從這段視頻中,你對長江有了哪些了解?”
教師總結(jié):長江與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是我們引以自豪,代表我們民族精神的江河。
學生活動:在地圖上指出長江和黃河的位置。
(三)分句學唱
1、學習歌詞
過渡語:“我們先來念讀一下歌詞吧!”
(1)念讀歌詞
教師活動:歌詞譜例并帶領(lǐng)學生分句讀歌詞。
(2)完整朗讀
學生活動:聆聽《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伴奏,完整朗讀歌詞。
教學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和總結(jié)。
2、學習旋律
(1)哼唱旋律
學生活動:分小組哼唱旋律。
具體辦法:教師鋼琴伴奏或播放伴奏音頻,部分學生用“Lu”哼唱旋律,另一部分學生隨旋律有感情朗讀歌詞,第二段兩組交換。
(2)自主完整哼唱旋律
學生活動:聆聽《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音頻,學生輕聲哼唱。
3、分句教唱。
教師活動:分句教唱,同時注意準確示范,并及時評價和糾正學生的演唱。
教唱要求:
A、用急吸緩呼的方法來呼吸,每句的中間不要換氣。
B、氣息要吸進腹部,演唱時感覺腹部用力,不要喊唱。
C、演唱時注意口型,嘴里好像含著水一樣,口腔里保持一定的空間,要豎著張嘴,嘴要張大張圓。
4、歌曲處理
(1)再次感受
過渡語:“教師再次演唱歌曲,你們來聽聽我們之間的演唱有什么不同?”
教師活動:帶有感情地范唱。
學生活動:對比感受,并能模仿教師演唱
(2)完整演唱
學生活動:聽音樂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評價:教師對學生的演唱進行評價
(四)打擊樂器伴奏
過渡語:“歌聲表達了我們對黃河,長江的贊美之情,大家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現(xiàn)呢?”
學生活動:表演和樂器伴奏(可多次和交換演奏表現(xiàn))
教學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
(五)課堂小結(jié)
最后讓我們用這種方式再次表達對祖國和家鄉(xiāng)的熱愛吧!
《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抒情歌曲。旋律優(yōu)美、明快。長江與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是我們引以自豪,代表我們民族精神的江河。因此,贊美長江、黃河就是贊美家鄉(xiāng)、祖國。歌曲為宮調(diào)式,但其中也蘊含了羽調(diào)式的因素。結(jié)構(gòu)短小、精巧,音域在一個八度范圍內(nèi)。旋律平穩(wěn)、流暢,朗朗上口,歌詞和曲調(diào)都容易記憶,是一首不可多得的、適合低年級小學生唱的四三拍歌曲。
由于一年級剛剛?cè)雽W,識字量很小,對于本課陌生的字詞又多,所以我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在讀句的基礎(chǔ)上,教詞,帶領(lǐng)學生理解了個別字詞的含義,帶領(lǐng)學生認讀了歌詞,但從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上看還很不夠,教學中涉及的知識點還是欠缺,尤其備課中有些亮點的地方處理的粗枝大葉,如果在這些問題上細心備課,我想對學生的思想情感上的感染,對學生品德教育的提升定會不無裨益。德育教學滲透在教學的點點滴滴,所謂潤物無聲。
本次教學,我覺得不足之處很多,我應(yīng)該注意的地方很多,比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現(xiàn),可以讓學生互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在學生學會聆聽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尊重他人的好習慣,不斷提高學生傾聽的能力。那么在音樂教學中適時的滲透“聽”的教育對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終將受益。
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篇5
教學內(nèi)容:1復(fù)習《國旗國旗真美麗》;
2學唱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教學目標:1、在復(fù)習《國旗國旗真美麗》的過程中,規(guī)范學生的歌唱狀態(tài),要求用清脆明亮的聲音演
2、有表情的演唱《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在一種飽滿,深情的狀態(tài)下進行演唱;
3、初步感受三拍子強弱弱和兩拍子強弱歌曲風格的不同。
教學過程:復(fù)習《國旗國旗真美麗》
師:“上節(jié)課咱們學習了《國旗國旗真美麗》這首歌,咱們先復(fù)習一下,老師要看看誰的表情,誰的聲音最美!”
跟磁帶,同學生一起邊唱邊做律作
師:“能不能笑得更甜,唱的最美呢?咱們再來一遍”
學生進行演唱
師:“我們唱的這么好,為自己鼓鼓掌”
學生鼓掌
一、導(dǎo)入
師:“今年是祖國的六十華誕,看閱兵了嗎?”
生:“看了”
師:“電視里放著一些歌唱祖國、贊美祖國歌曲,你們都聽到了哪些呢?”
如有學生說出來,試著讓學生唱兩句,唱不出來,老師提示。《歌唱祖國》《愛我中華》《五星紅旗》《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國》《紅旗飄飄》等(從3~4首歌曲里,進行有選擇的演
二、新課教授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一首贊美祖國的歌曲,想聽嗎?”
生:“想”
多媒體播放《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歌譜和范唱
師:“聽了這么美得歌曲,我也想唱啦,給我一次表現(xiàn)餓機會好不好?”
生:“好”
老師范唱
師:“我唱得好聽嗎?”
生:“好聽!”
師:“來點掌聲!”
老師道謝
師:“聽著這首歌,你想怎樣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呢?表達出來!”
學生跟范唱演唱
師:“你們表現(xiàn)的不錯,如果面帶微笑的去表現(xiàn),會不會更好?試試!”
學生跟范唱演唱
師:“我想為這首歌做伴奏,如果你想做就跟我一起動起來吧!”
用統(tǒng)一的節(jié)奏,為《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伴奏
師:“我們跟著范唱,用‘lu’來代替歌詞,輕聲的哼唱”
哼完一遍后,老師提出要求:“輕輕的,美美的哼唱是不是會更好?在來一遍”
學生哼唱
師:“小嘴巴張大一點,我們再用‘la來哼唱’。”
師:“我看大家都想放聲歌唱了,我們先跟著合唱團的小朋友一起,輕輕得唱一唱。”
師:“我們有些地方唱的不夠好,如果我們的表情再美一點,聲音就會跟好聽,來。再來一遍。”
學生演唱完后進行評價鼓勵
師:“下面我們跟琴唱一唱”
老師彈奏,學生唱
(學生可能會在每一句的末尾處,出現(xiàn)唱不夠拍的情況,或是三拍子感覺出不來,老師要給予指出和規(guī)范)
唱完一遍后
師:“剛才有一名同學的聲音跟大家的不一致,好好想想,應(yīng)該怎樣把聲音融到集體里面,好,我們再來試一試”
播放伴奏學生演唱(演唱2~3遍)
師:“你們真棒!下面我們進行分組演唱”
1按男、女:男1女2(男唱女拍節(jié)奏,可交換)
2按座位:←1→2(1唱2拍節(jié)奏,可交換)
3師生對唱:生1師2(生唱師拍節(jié)奏)
4齊唱
(結(jié)束本課)
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聽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教學目標:
1.能安靜地聆聽音樂,并知道在什么場合下要唱、奏國歌。
2.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感受人聲和器樂不同的音色。
3.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能用正確的演唱姿勢唱歌。
教學過程:
(一)聽賞《國歌》
1.引入新課。
教師簡單介紹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歌。國歌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尊嚴,反映該國家人民的精神風貌。因此,在唱、奏國歌時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莊重、肅穆,身體不能亂動。介紹完后,請學生起立,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錄音,讓學生完整地聽賞一遍。
2.可向?qū)W生提問:在什么場合、情景下唱、奏國歌?然后播放有關(guān)唱、奏國歌的VCD、錄像帶或幻燈片及有關(guān)圖片,再請一至兩位學生補充。
3.介紹國歌的來歷,并聽齊唱和銅管樂演奏的國歌,使學生感受人聲與樂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師啟發(fā)學生簡單談?wù)劊脴菲餮葑嗪腿寺曆莩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歌》給他們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國歌、升國旗的畫面,讓學生知道奏國歌、升國旗的聯(lián)系。
(二)學唱《國旗國旗真美麗》
1.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談一談,國旗的形狀、顏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義等國旗知識。
2.教師播放歌曲錄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
3.教師帶領(lǐng)學生將歌詞按語言節(jié)奏朗讀一遍。
4.學生跟著教師分句模唱歌曲數(shù)遍。
5.教師引導(dǎo)學生,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師唱“國旗國旗”,學生接唱“真美麗”……
教學評價:
1.是否能安靜地聽音樂。
2.是否知道在什么場合下,唱、奏國歌。
3.是否能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而不喊唱。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 認識常用課堂打擊樂器碰鈴、響板。
2.聽賞歌曲《我愛北京*》。
教學目標:
1.能有興趣地聽《我愛北京*》兒童歌曲。
2.認識碰鈴與響板,并知道正確的演奏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聽賞《我愛北京*》
1.教師播放歌曲《我愛北京*》,引導(dǎo)學生欣賞,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
2.引導(dǎo)學生在聽賞時接唱歌曲中的襯詞。
3.在聽賞幾遍以后,可讓學生跟隨錄音輕聲哼唱。
(二)認識打擊樂器:碰鈴、響板
1.教師向?qū)W生展示樂器實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讓學生識別兩種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師將樂器發(fā)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dǎo)下學會正確的敲擊方法。如樂器數(shù)量不夠,可輪換進行。
3.教師出示卡片
碰鈴 dang dang dang dang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響板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dǎo)下統(tǒng)習演奏。可分組交換練習,每兩人為一組作樂器交換。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
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蒙古音樂的風格特點,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有關(guān)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動作。
3、引導(dǎo)學生相互合作,創(chuàng)造性的參與音樂活動的表演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感受蒙古音樂的風格特點,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能小組合作進行舞蹈、繪畫和打擊樂的編創(chuàng)活動。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一)律動(簡單的蒙古動作),剛才我們做的什么動作?你知道我國哪個民族最喜歡騎馬?蒙古族有一個特點就是離不開馬,他們的勞動生活離不開馬,行路離不開馬,連吃住娛樂都離不開馬。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馬背上的民族”那蒙古族生活在哪呢?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出示課件,簡介蒙古族的風土人情(背景音樂)。
1、蒙古的地域、大草原
2、蒙古族的風俗
3、蒙古人民豐富的生活(善騎馬,射箭,摔跤,更能歌善舞)。(看,這是我們祖國國土的版圖,象一只美麗的大公雞,圖中紅色的地方,就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蒙古族就主要分布在這里。內(nèi)蒙古有美麗的草原,珍珠般的湖泊,草原上馳騁著勇敢的蒙古人,那里牛羊、馬匹、駱駝成群,水草肥美,天高云白,一座座蒙古包就象天上的星星灑落在草原上,奔騰的馬群給草原也帶來了生機。蒙古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他們喜歡騎馬、射箭、摔交更喜歡唱歌跳舞,每到節(jié)日他們穿上盛裝唱歌跳舞來贊美草原、贊美家鄉(xiāng)。
(三)舞蹈導(dǎo)入,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跳一段蒙古舞蹈:
1、老師自跳,學生拍手伴奏
2、師教幾個動作和學生一起跳起來(講解蒙古族幾個動作的要領(lǐng)如:硬腕、硬肩、騎馬的動作)
3、師生一起跳起來
二、新課教學
(一)、聽、蒙古族小朋友騎著小紅馬向我們走來了(完整聆聽歌曲)。
(二)(你聽到蒙古小朋友都唱了些什么)讀歌詞(可用動作提示)
(三)請同學們跟音樂小聲唱一遍。
(四)你們唱的真好聽,老師還想再聽一遍
(五)如果你們也騎上小馬奔馳在草原上,心情會怎樣?現(xiàn)在讓我們也來試試。(處理歌曲情緒)
(六)下面一起跟琴來唱(糾正錯誤解決難點)直到唱好
(七)這么好聽的歌,我看有的同學都忍不住跳起來了,讓我們邊跳邊唱(跟伴奏)
三、編創(chuàng)與表現(xiàn)
(一)課件出示三個蒙古包(讓我們來看看里面都有什么)紅色--請你們跳起歡快的舞蹈,聽清要求:
你們可以用老師教你們的蒙古舞動作或自己編創(chuàng)的動作
的跳,無論怎樣跳一定要和上音樂的節(jié)奏,而且動作要優(yōu)美舒展,同學們可以自己找一個空間,注意音樂一停.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評價: 剛才你們展示了自己優(yōu)美的舞姿,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跳的很好,但也有幾個同學做的不夠大膽,希望你們在以后的活動中大膽的展示自己.老師知道你們一定行。
黃色:請你們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聽清要求:
老師準備了一部分樂器,有的同學有,有的同學沒有,沒有的同學請你用身體的各部位或周圍的物品來為歌曲伴奏,比如:拍腿、拍手、用嘴打梆子等等。有樂器的同學請你用自己喜歡方式為歌曲伴奏,注意要和上音樂的節(jié)奏,音樂停伴奏也要停。
評價:同學們做的很好,特別是沒有樂器的同學很出色,請有樂器的同學把小樂器給身邊的同學我們再來一遍
一起來看綠色的蒙古包里面有什么
綠色:請你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美麗的草原
聽清要求:我把同學分為三組,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彩筆和粘帖得圖片,請你們每一組的同學分工合作有的貼有的畫共同完成一副美麗的圖畫,現(xiàn)在開始。分組討論編創(chuàng)(放音樂)
評價:謝謝你們?yōu)槲覀兠枥L了一副這么美的草原畫卷,誰能不愛這么美的草原這么美的家鄉(xiāng)
四、總結(jié)
讓我們在這美麗的草原唱起來跳起來吧,讓我們和蒙古人民一起來贊美家鄉(xiāng)贊美草原吧。(放音樂師生同歡樂)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 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2. 歌表演《娃哈哈》
目標:1、理解歌詞,感受歌曲的歡快、活潑,初步萌發(fā)愛祖國的情感。
2、初步了解新疆民族歌曲的特點,感受曲子的韻律美,喜愛音樂活動。
準備:掛圖、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學唱《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1.教師掛出中國地圖和長江、黃河風景圖,介紹長江、黃河,并請學生指出長江和黃河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2.教師將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錄音。使學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詞、節(jié)奏和情感。
3.跟著教師有表情地分句輕聲學唱。
4.請幾組學生集體演唱,并評出有表情且音色較美的小組進行表揚。
(二)歌表演《娃哈哈》
教學過程:
1、欣賞歌曲。
教師語言提示,幫助幼兒感受歌曲中歡樂的氣氛。
2、理解歌詞。
教師出示掛圖,幫助幼兒理解歌詞,重點理解“和暖”、“照耀”、“開顏”等詞匯。
3、繼續(xù)欣賞1~2遍。
教師和幼兒共同設(shè)計簡單動作或幼兒自由隨音樂做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讓幼兒在快樂的氣氛中愉快地跳舞,進一步感受歡樂的氣氛。
4、教師表演一遍,幼兒欣賞。
5、請幼兒跟著教師一起舞蹈,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6、教師介紹曲子的民族特點,讓幼兒了解音樂在我們國家有明顯的地方。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