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到郊外去》教案
對老師的提問和講解能做出積極的反應,并通過音樂小知識,讓學生自己找歌曲中的襯詞及民歌的小特點,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在學唱過程中,雖然能較快的找我歌曲演唱,但在個別字所表現的民歌韻味上還是欠火候,經過教師指導和多次范唱,大多數學生能掌握這首歌曲的情緒。第三課時《山谷回音真好聽》
一、教學目標: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現強弱。
2、引導學生積極創(chuàng)編回音游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并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重點學會演唱歌曲。
2、難點是能用強、弱對比表現歌曲。
三、教具:
數碼視頻展示臺、風琴、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學生排成一列縱隊,隨著教師的琴聲,進行開火車的律動。
師問:同學們,你們開著火車,想到哪里去啊?(學生自由談)
師導:好了,同學們,不說了,今天老師想帶同學們到一個神奇的地方,讓我們仔細聽,這是什么地方,又有怎樣有趣的自然現象?(教師課件播放回音的音樂)
聽后,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
師:你們聽的真認真!這首歌曲還表現了山谷里一種非常有趣的自然現象,是什么呢?
師:回音好聽嗎?(生答:好聽)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山谷回音真好聽》。要怎么樣才能唱出這么好聽的聲音呢,現在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
(二)回音游戲:
1、把教室當做一個大山谷,對著山谷說話,一個同學說話,另一個同學做回音。
2、再請兩位同學表演一下,看有沒有不同。
3、請同學評價哪個組的同學表演的好?
教師小結:是啊,回音應該比原聲要弱一些,而且還是不只一次的重復。
4、老師當原聲,學生當回音,一起來做回音游戲。
5、老師唱原聲帶有旋律的,學生做回音帶旋律的。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請同學演唱帶回音一段的旋律。
2、分句教唱,指出學生的不足,并改進。
3、會唱后,找兩位同學到前面為大家演唱。
(四)歌曲創(chuàng)編:
1、師:同學們,我們除了在山谷里能聽到回音,還能在哪里聽到回音呢?(同學自由暢談)
2、分組討論,讓學生試著把自己剛剛想的這些編到歌曲里去,重新創(chuàng)編段新歌詞,唱一唱。
3、分組進行展示,師生共同評價。
4、隨音樂把三段歌詞連起來演唱一遍。
(五)課堂小結:
五、教學反思:
本課時,難點在于學生能用自己的聲音表現出回音的效果,通過課件展示,學生對回音效果也有了新的認識,但是如果演唱能很好的體現回音,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二年級學生聲音比較稚嫩、尖亮,所以在對聲音的控制上顯得參差不齊,這也反映出音樂教學過程中,對童聲訓練要時刻抓緊,不得松懈,只有平時抓緊了,今后的教學就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阻礙。一、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學唱與春天戶外活動相關的音樂作品,鼓勵學生進行音樂表演和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培養(yǎng)與大自然的感情,豐富對音樂的感受。
2、認識小節(jié)線和小節(jié),參與“回聲”游戲和多聲部節(jié)奏組合活動。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用輕快、活潑、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郊游》,引導學生體會戶外活動時的動態(tài)和愉悅心情。
2、能用民歌的感覺演唱《放牛放到小河邊》。
3、欣賞音樂《出發(fā)》、《山谷回音真好聽》進行表演、創(chuàng)作、模仿。
三、教具:
多媒體課件、數碼視頻展示臺、風琴
四、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郊游》
一、教學目標:
1、感受aba的樂曲,區(qū)別樂段間的不同性質。并選擇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和表現對樂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