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童謠》教案
設計理念:“童謠”是流傳于兒童中間的歌謠,以兒童的視角和語言來描述對事物的認識,大多表現兒童對社會生活現象的觀點和感情,形式活潑,用詞簡練、韻律響亮,有兒童自編的也有成年人的擬作。童謠充滿孩子童趣的天真、純樸、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學生通過學習童謠鞏固學過的各種音符和節奏,并且掌握簡單創編童謠的方法。針對四年級的小學生好奇心強,模仿性強,喜歡玩,愛唱愛跳,活潑好動的特點,并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根據音樂《新課標》指出“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將音樂基礎知識、技能技巧有機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采用了啟發式教學方法、示范法,現代化多媒體演示法、互動法、自主探究法、參與創造法等教學方法,創設有利于學生積極體驗的音樂學習氛圍,結合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學生感受、體驗、探究、創造等學習過程達到教學目的。指導學生運用的學法有:表演法、練習法、欣賞法等。通過教法與學法的和諧統一,使學生在輕松、活潑、興奮、愉快的狀態下,進行自主的音樂學習,提高審美情趣。
課型:綜合課
教學內容:
一、發聲訓練
二、f大調音階學習
三、學唱新歌《童謠》及處理
四、表演創編童謠
教學目標:
一、通過發聲訓練,培養學生正確的歌唱姿勢和習慣,并培養學生良好的氣息支持為歌曲演唱作準備。
二、通過f大調音階學習,是學生加強“流動do”的音調概念。
三、通過歌曲演唱及游戲,使學生感受“童謠”這類民歌質樸、稚氣的風格特點,并懂得愛護小動物的道理。
四、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表演、創編童謠,通過“說”“唱”“演” 等多種形式表現童謠。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使學生體驗共同完成活動的過程和分享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一、f大調音階了解,了解“流動do”的音調概念。
二、用多種形式感受、了解“童謠”的民歌風格特點。
教學方法:
聽唱法、啟發式教學方法、示范法,現代化多媒體演示法、互動法、自主探究法、參與創造法
教具:鋼琴、音階圖、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在音樂中問好。
二、發聲訓練:
1、哼唱《搖籃曲》,要求:哼唱時,下頜骨張開,嘴唇微閉,加上鼻腔哼鳴,可以用手摸耳垂后,檢查下頜骨是否打開。
2、發聲練習:2 2 2 2 2 | 3 3 3 3 3 | 5 0 5 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