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春天 (第一課時)
學科 | 音樂 | 題目:第一課 春天 | 授課類型:綜合 |
教學 內容 理解 與分 析 | 聆聽《杜鵑圓舞曲》 表演《布谷》 《杜鵑圓舞曲》是根據挪威作曲家約納森創作的一首同名鋼琴曲移植的手風琴曲。在曲調和節奏上具有具有挪威民間舞曲的風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圓舞曲體裁,C大調,中板。由三個小圓舞曲組成。 .歌曲《布谷》 | ||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 學生對三拍子比較熟悉,強弱規律掌握的比較好。 | ||
教 學 目 標 | 認知 | 通過聆聽歌(樂)曲,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春天。 | |
技能 | 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鵑圓舞曲》相比較,說出旋律相似的地方。能編創動作表現歌(樂)曲。準確地唱歌。 | ||
情感 | 通過演唱《布谷》,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事物,啟迪學生熱愛大自然。 | ||
分層教學要求:
| |||
主要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 采用分組討論小組合作的方法,調動現代化教學手段,選用春天的錄像,激發學生的興趣。 | |||
教學過程 (應體現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師生活動): 一、音樂進教室,律動。 二、師生問好。 三、導入 新課: 1、師生談話:同學們,春天是一年四季最好的季節,你喜愛春天嗎?誰能用自己的歌聲和語言來描述春天?學生舉手發言。 2、觀看春天的錄象(大屏幕) 四、新授: 1、談話小結:同學們,春天給我們帶來許多幻想,留下很多美好的記憶。下面我們來聆聽一首描寫春天盎然生機的手風琴獨奏曲《杜鵑圓舞曲》 (1) 完整聆聽全曲,仿佛聽到什么聲音?能學給同學們聽嗎? (2) .復聽樂曲,隨著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蛴貌噬P畫在白紙上,聽后,展示給大家看。 (3) .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鐘參與樂曲的演奏,應怎樣敲擊比較合適,分小組討論,分別與樂曲合作。 2、歌曲表演《布谷》 (1) 聽歌曲錄音,.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 教師:提示學生跟著音樂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節拍。再聽歌曲錄音,看書,用手指點歌詞,想一想哪些音長? 五、表演展示與創編 1、聽《杜鵑圓舞曲》錄音用律動感受三拍子強弱規律。 方法:教師或學生有一人帶頭做小鳥飛的動作,邊聽音樂邊走動,在同學中間飛來飛去,其他同學也隨著音樂身體律動,帶頭的同學看誰表現得好就輕拍他的肩膀,然后跟在后面一同往前飛,很多小鳥有順序地隨著圓舞曲輕快的旋律快樂地飛翔,陶醉在歡樂氣氛之中。 2、分組表演歌曲《布谷》 3、.用木魚和碰鐘為歌曲伴奏 想一想怎樣敲擊比較合適,分小組進行練習,全班展示。
| |||
板書設計 : 第一課 春天 聆聽《杜鵑圓舞曲》 表演《布谷》 | |||
現代化手段運用: 通過錄音機使學生從聽入手,感受樂曲旋律,通過大屏幕播放“春天“的錄象指導學生通過對“春天”萬事萬物的描述,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在“春天”主題的理解上聆聽樂曲和歌曲。 | |||
個別輔導: 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四三拍,認識SOL 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