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念故鄉》
教材:省編第10冊
年級:小學五年級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情感目標:通過學唱《念故鄉》,重溫已經學過的思念故鄉的歌曲,從感性上讓學生體驗思念故鄉,熱愛故鄉的情感。
2、知識技能目標:(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關文化,激發學生用富有感情的聲音來演唱《念故鄉》。(2)以小組單位設計歌曲的表現形式,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重點:由于很少學生有離開故鄉,思念故鄉的情感體驗,缺乏對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學過程 中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音樂。
難點:激發學生有感情、有力度變化的演唱歌曲。(思鄉的感情不僅要深入學生心理,還要讓他外化用歌聲表現出來,是個難點)。
教學準備:
學生:(1)要求在課外從學過的課本中尋找思念故鄉的歌曲,以小組
為單位復習歌曲。 (2)帶豎笛
教師:多媒體課件、鋼琴、世界地圖
教學過程 :
步驟 | 教學活動 | 學的活動 | 課件展示 | 設計意圖 |
1、進教室 | (1)播放古詩 歌曲《靜夜思》 (2)引導學生 感受歌曲 | (1)聽音樂 進教室 (2)談談對 音樂的感受 | 文字:念故鄉 | 創設思念故鄉的氛圍,讓學生一進教室就感受到思鄉的情緒。 |
2、發聲練習 | 指導學生有力度變化的發聲 | 根據旋律線條的起伏,用有力度變化的聲音演唱 | 發聲練習曲譜 | 為后面運用力度變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鋪墊。 |
3、用豎笛自學歌曲主旋律 | (1)老師這有三條旋律,請你自選一條吹一吹 (2)強調附點節奏 | (1)用豎笛自選練習 (2)鋼琴伴奏練習第一局的同學站起來吹一吹、練習第二句…… (3)分句唱一唱 | (1)3.5 5 3.2 1| 2.3 5.3 2 — || (2) 6 .1 1 75 6 | 61 75 6 — || (3)3.5 5 1.2 3| 2. 1 26 | 1—— —|| | 歌曲《念故鄉》是由這三條旋律組成,學會了這三條旋律等于解決了識譜問題 |
4、導入 | 我們剛才練習的三條樂句是選自歌曲 《念故鄉》,這首歌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國工作時寫的 | 觀看多媒體認識作者 | (1)出示課題《念故鄉》 (2)展示德沃夏克的肖像 | 讓學生認識曲作者 |
5、欣賞《念故鄉》理解歌曲內容 6、學唱歌曲 | (1)你了這首歌曲你想說點什么? (2)德沃夏克是哪個國家?指導學生找一找地圖上中國在哪?捷克在哪?美國在哪? 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接下來我們就來學唱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念故鄉》 (1) 視唱 (2) 學習歌詞 (3) 練唱歌曲,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 | (1)聽音樂,談初步的感受 (2)回答:捷克在歐洲,美國在美洲,隔著太平洋 (1)第一遍視唱,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及情緒,第二遍視唱,摳出情緒,教師范唱與學生對比 (2)全體用lu哼鳴,請一名學生配樂朗讀;集體配樂朗讀 (3)帶歌詞練唱歌曲 | (1)播放歌曲《念故鄉》 (2)展示世界地圖 (3)地圖上捷克和美國用紅色展示 (1)、(2)、(3) 出示歌譜 | (1)了解歌曲所想表達的情感 (2)通過讓學生在地圖上找捷克、美國幫助學生理解身在他鄉的情感 層層遞進學唱歌曲通過視唱、哼鳴使學生能感受歌曲的情緒,能正確演唱歌曲 |
7、高潮:層層遞進激發情感 | (1)你們想不想看德沃夏克的故鄉 (2)看船出海,引導學生給歌曲加旁白臺詞 (3)在教師不斷地引導中再次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4)激發有感情的唱,他把所有感情都宣泄在音樂上,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力度唱才能更好的表達出感情 | (1) 觀看德沃夏克的故鄉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說兩句 (3)有感情的朗讀 (4)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力度處理,并示范演唱;集體唱 | (1)觀看德沃夏克的故鄉 (2)播放“看船出! | (1)通過觀看德沃夏克的故鄉,激起學生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2)讓學生進行即興創作,發揮想象 (3)學生逐漸的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中,并釋放自己的情感 |
8、音樂與相關文化 | 它極度的思念故鄉,寫了一首令人轟動的《第九交響曲》,念故鄉就是其中的片斷,我們聽聽這首交響曲其它的樂章 | (2) 欣賞《第九交響曲》 | 播放《第九交響曲》 | 讓學生了解作者雖然命運坎坷但是非常樂觀,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讓學生養成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
9、組織綜合表演,發揮想象 | 教師組織學生對學過的思鄉之曲進行綜合表演 | (3) 以兩個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題材和表演形式進行即興創作 | 題材:《念故鄉》、《送別》、《故鄉的親人》、《紅河谷》 表演形式:唱歌 、舞蹈、朗誦、加旁白、演奏等 | 通過即興創作音樂活動,來表現對故鄉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