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 教學案例(通用2篇)
雨點 教學案例 篇1
《雨點》是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2課。這是一首詩歌,全詩8行,4句,句式整齊,韻律優美。第一句抓住“池塘”水波平靜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睡覺”;第二句抓住“小溪”
潺潺流水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騰不息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波濤洶涌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跳躍”。用4個擬人化的詞語生動地描繪了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動態。
一、細細體會,美讀欣賞
1、學習第一句
。1)描述情景,引導說話:雨點能落在這么多地方,該有多開心!小朋友們,你們想當小雨點嗎?(戴上頭飾),咱們都是這些小雨點了,多可愛呀,風兒輕輕一吹,我們告別了云婆婆,落下來了。落呀落呀,哎,你們看,我們落進了
。ǔ靥粒├锪恕3靥晾锏乃趺礃影?
。2)小結:是呀,多清多靜的小池塘啊,里邊的水一點兒都不流動,它們都在睡覺呢,我們小雨點也在里面睡覺吧。慢慢地,慢慢地,我們睡著了,還做起了甜甜的夢呢!
。3)問:小雨點,你們做了什么夢呢?交流夢的內容
。4)這么多有趣的夢!那都是因為池塘里的水很靜,很靜,咱們小雨點才會睡得這么香,這么甜的呀。ǔ鍪镜谝痪洌┻@句話怎么讀好呢?
(5)指導:讀這句話的時候要輕一些,可不要吵醒正在睡覺的小雨點!
2、自學第二、三、四句
討論:你是小雨點,你最喜歡落在哪里?為什么?
。1)小溪
a你散步的時候是怎么樣的?
b小溪的水緩緩地流著,小雨點也跟著慢慢地走,就好像在散步,多么自由自在,多么舒服!小雨點一邊散步一邊還觀賞小溪邊的風景呢,它們會看到些什么呢?
c讀第三句
。2)江河
a誰來做做奔跑的動作。
b讀句子。
(3)海洋
a你們看到過海洋嗎?什么樣的?
b小雨點,你想在大海里干什么?
c是啊,大海的懷抱可寬可大了,在大海里,我們可以跟大海龜做游戲,跟大輪船賽跑,欣賞浪花姐姐快樂的舞蹈。
(4)真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小雨點!我們來到平靜的 ,慢慢流淌的 ,急速流動的 ,波濤翻滾的
。能帶著高興的語氣把這首兒歌有感情地讀出來嗎?
3、這樣有趣的旅行,想再感受一次嗎?讓我們跟著小雨點動起來!配樂朗讀課文。(屏幕上同時展示四幅畫面)
評析:雨點落進不同地方,樣子也不同。結合圖片,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想象池塘的平靜安逸,聯系生活體驗,感受“睡覺”的安適;從緩緩流淌的小溪,聯想到平時散步的悠閑自得、輕松舒適,并說說平時散步周圍環境怎樣、心情怎樣、談些什么從而讀出舒緩、輕松的語氣;利用江水奔騰不息的畫面,請同學談談大江是什么樣的;認識海洋的特征時,仔細看圖,想象小雨點蹦跳的心情、感覺,聯系自己玩蹦蹦床時的情緒、感覺,從而讀好最后一句。這一過程,實質是學生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內在情感的真切流露,更是學生內心與文本產生共鳴的過程。這也就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與文本對話。
4、小朋友,和小雨點一起旅行多有意思呀,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小雨沙沙》。
評析:一首《小雨沙沙》,引起學生的無限遐想,把學生的思維引發開去,使他們隨著小雨來到田野,共同傾聽種子高興的說話——共同暢游美麗的大自然,激發起他們表達的欲望。
二、啟發想象,練習表達
1、小朋友,小雨點可愛旅行啦,想想看它還去了哪些地方?
2、你能說說小雨點來到這些地方時,它又是什么樣兒的?
評析: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教師應大膽面對孩子的想象,充分挖掘“異想天開”的合理因素,使他們敢想,敢說,敢于創新。
我安排一個遷移練習,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想象小雨點還會落到哪里?它在這些地方又是什么樣兒的?學生在這方面有較多的生活積累,通過教師啟發,生活中的許多場景很快在學生腦中再現,并能以課文為例,說出雨點落到不同地方的不同形態或帶來的變化。
“雨點落在山坡上,在上坡上玩滑梯。”
“雨點落在樹葉上,在樹葉上打滾。”
“雨點落在樹枝上,在樹枝上蕩秋千。”
“雨點落在房頂上,在房頂上做游戲!
“雨點落進草地里,在草地里跳舞!
“雨點落在花朵上,在花朵上捉迷藏!
“雨點落在馬路上,在馬路上玩耍!
“雨點落在操場上,在操場上休息!
“雨點落在水池上,在水池里游泳。”
“雨點落在水桶里,在水桶里彈琴!
“雨點落在麥苗里,在麥苗里嬉笑!
……
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智慧的火花在課堂上迸濺。
我想這樣靈活地處理教材,能較好地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有利于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學語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在努力實踐著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3、 還有些小雨點真調皮,悄悄地落到了我們身邊,你有沒有發現他們身上的小秘密呢!
。1)雨點滴在果園里,點紅了桃花;雨點灑在樹梢上,染綠了柳芽;雨點落在田野了,滋潤了莊稼;雨點降在池塘里,喚醒了青蛙。
。2)傾盆大雨、和風細雨
。3)小雨點,沙沙沙。落在花園里,花兒樂得張嘴巴。小雨點,沙沙沙,落在魚池里,魚兒樂得搖尾巴。
雨點 教學案例 篇2
上課了,老師、學生進入了角色。
師:同學們好!看看外面的天氣,看看課本,今天我們學哪一篇課文好呢?
學生紛紛向外張望,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大多數學生說:老師,學《雨點》吧!
評:師巧妙地利用難得的天時,把學生引入學習課義的最佳情景之中,學生也很機靈,他們也知道老師今天可能要講《雨點》。韓老師不死扣教材順序,靈活處理,可以說韓老師在巧妙地利用天公幫忙,完成教學任務。
師:好!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雨點》。(板書課題) 老師提議:全體起立,說一聲謝謝天公作美,幫我學習課文。
。▽W生全體起立,在笑聲中齊喊:謝謝天公作美,幫我學習課文。趣味、情景教學可謂恰到好處。)
師:拿起課文面向窗外,大聲地、盡情地、美美地讀幾遍課文吧!看誰能把雨點逗笑了。
評:生美滋滋地讀著課文,帶著親切的情感,讀呀讀呀。師在這里放手讓學生讀,因為學生還有一定的朗讀基礎。在我們聽的過程中也確實感到學生一遍比一遍讀得好。有的學生不時抬頭望望窗外的雨點,看雨點是不是笑了。兒童天真的表情,叫人好激動。
師:(微笑著拍了三下手) 雨點雨點下吧!小朋友們停下。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好!老師聽見小雨點都笑了。大家靜下來,側耳細聽,是不是小雨點在笑?
。ń淌翌D時一片寂靜,學生們在屏住呼吸靜靜地聽。剛才還是朗朗一片讀書聲,立即又變成一個無聲的世界。)
生:(一個小女孩沉不住氣了) 老師,我聽見了小雨點在小聲地笑。
師:是嗎?誰還聽見了?
生 l:老師,我也聽了。 生 2:老師,我也聽了。
師:別給老師說,給你周圍的小朋友說一說。(學生紛紛互相說,有說“哈哈笑”的,有說“嘿嘿笑”的,有說“嘻嘻笑”的……) (突然有一位學生舉起手說:)
生:老師,我怎么聽不見呀?
評:大部分學生都笑了。我們也笑了。笑什么?笑這個同學傻嗎?笑這個同學說真話了嗎?請看老師是怎樣處理的?
師:是嗎?可能小雨點笑的聲音小,你聽不見。下課后,你站在雨地里聽一聽,一定能聽見。好嗎?老師也希望大家都到雨中去聽雨點的笑聲。
評:這位學生點了點頭。韓老師處理得恰到好處,我們相信這位同學下課后在雨地里一定能聽見雨點的笑聲。同學們也樂意去聽,去體驗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師:(把半盆水端在講桌上) 老師這里準備了一個池塘,咱們到教室外面看看雨點怎樣在池塘里睡覺的。
(學生走出教室,站在樓道里,我們也成了學生中的一員。老師把水盆放在了院子里,任雨點往里下。)
師:雨點落進池塘里干什么去了? 生: (齊聲) 在池塘里睡覺。
評:這樣對話真巧妙,一邊表演,一邊說出了課文。
師:(師蹲在雨中,慢慢地讓水流出來,在院子里成了小溪,師指著小溪說:) 雨點落進小溪里干什么去了? 生:在小溪里散步。
師:(師讓水流得快了,師指著流動較大的水,說:) 雨點落進江河里干什么去了?
生:在江河里奔跑。
師:(把水全到出來,成了一片海洋,師指著海洋,說:) 雨點在海洋里干什么?
生:在海洋里跳躍。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老師問什么你們都知道。
評:師用很形象的實地表演,讓學生初步認識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
師:(讓小朋友回教室) 小朋友閉上眼睛,想象剛才的情景,再讀幾遍課文。
評:這個情節好!學生對剛才的表演興趣盎然,聯想又很豐富。師不說背,而說讀,而且是閉著眼睛讀,這就是教學藝術!學生沒壓力,輕松愉快,學生在師巧設的情計中,不知不覺會背誦課文了,也能理解課文了。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小雨點給我們帶來幾個生字呢?抄一抄,寫一寫,讓小雨點看一看,是不是難住了我們?
評:師又巧妙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了學習生字上,并且學生不以為是作業,樂學愛學,能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