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精選12篇)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丁丁和牽;ā,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丁丁的愿望,及他是怎樣實現愿望的,體會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了解課文內容,并回答課后問題。
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之情。
認識本課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導入: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有什么愿望?
今天我們了解一下丁丁的愿望。
板書課題質疑:丁丁的愿望和牽牛花有什么關系呢?讀了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新課學習: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自己小聲讀讀這篇課文,把你不認識的字標出來;
2.聽老師讀一讀,通過老師讀可以幫助你解決哪些字。
合作學習生字:
1)用你喜歡的方式認字;
2)再把課文讀一讀。
3.檢查識字情況:
老師出示生字,學生朗讀;(能夠正確朗讀出來,自評得到一顆識字星)
說說自己學習有困難的字,同學互助學習;
同桌互查識字情況,并進行評價。(同桌互評,全對再得一顆識字星)
點評:有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識字教學,提高課堂識字效率,在識字過程中通過自評、互評檢查識字效果。
4.再讀課文,自我評價與第一次讀有什么不同。(覺得自己有進步得一顆朗讀星)
(二)合作學習,了解課文:
請同學在學習小組中朗讀課文,互相說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小組學習過程:1)用組內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人人發表意見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
點評:通過組內有目的、有層次地學習課文,使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達到理解課文目的。
各組匯報學習的結果:說說你們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重點回答課后問題:丁丁有什么愿望,他是怎樣實現的?
深入感受丁丁愿望:
思考:丁丁為什么會有這個愿望?
牽牛花又為什么能幫助他實現愿望?
點評:通過感受丁丁的愿望,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含義,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教師引導,悟讀課文:
1)想想丁丁在夢中夢見了牽;▽λf話,牽;〞鯓訉λf?
老師讀牽;ǖ脑挘埻瑢W評價;
同學自己讀讀。
2)奶奶終于在屋里也看到鮮花了,她的心情會怎樣?
怎么讀奶奶看到鮮花這句呢?自己試試。
老師同學比賽朗讀,相互評價。
點評:通過教師的引導與范讀,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提高朗讀效果。
組內再次練讀,提高朗讀水平:
要求:能夠朗讀全文的同學,朗讀全文;
全文讀步好的同學可以選擇最拿手的部分來讀。
匯報朗讀:
自我評價,覺得自己又有了一定進步,再得一顆朗讀星。
點評:通過自評,發現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及朗讀熱情。
。ㄈ┲笇鴮懀
描一描課后寫字表中的生字;
說說哪個字不容易寫;
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指導;
在田字格中寫一寫,同桌互相評一評。
點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書寫指導,體現了課堂的實效性。
學習小結:
正是因為有丁丁對奶奶無盡的愛,奶奶最終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在我們的生活中愛無處不在,正是因為愛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美麗。
請你想一想你還有什么好辦法使奶奶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
板書設計:
丁丁和牽牛花
愛
愿望 實現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設想]
《丁丁和牽;ā肥橇x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以“愿望”為主題,通過丁丁實現了讓奶奶足不出戶就能欣賞牽牛花美麗身影的故事,表現了丁丁熱愛、體貼奶奶的一片淳樸而可貴的孝心,教育學生生活中要理解他人、關心他人,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來實現愿望。
本課如何能讓學生通過充分閱讀學習知道丁丁的美好愿望,如何實現自己美好愿望是設計的關鍵所在,牽;ú粌H實現了丁丁的愿望,牽;ㄒ步o奶奶帶來了歡笑,正是小小的牽牛花,把祖孫兩代人的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情感充分展現出來。本課教學是第二課時,在課文的開始,我設計了談話導入,說說自己有什么愿望?在談話后和丁丁一起做有趣味的開火車游戲,,拉近了學生和丁丁之間的距離,這一設計,符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充滿趣味性。
在本課中,我重視了學生的個人閱讀體驗和對事物的認知規律,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緊緊圍繞課后問題:“丁丁的愿望是什么?他是怎樣實現愿望的?”為主線,展開師生合作閱讀和討論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由于課文內容淺顯易懂,不需要教師深入的講解,那么如何調動學生自主閱讀就成了本課的重點環節,我將問題分成兩個部分,集體處理第一部分,丁丁有什么愿望?通過學生的朗讀,請他們試著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自然而然的滲透了低年級兒童的口頭語言表達訓練。另一部分,則是采用了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尊重的學生通過朗讀得到的個人感受,采用了指名讀,齊讀,想象讀,分角色讀,師生接讀、配樂讀等各種形式,幫助學生一步一步體會丁丁是怎么實現愿望的。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參考了語文課本,又考慮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的分小組討論,在交流中逐步體會到丁丁是在實現愿望,使丁丁和奶奶的情感在學習之后逐步得到升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有了愿望還要有合理現實的方法才能實現它,并結合學生的親身體會談談自己的愿望和怎樣實現它,充分體現了語文的生活性與人文性。
[詳細教案]
教學要求
1.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知道丁丁的美好愿望是怎么實現的。
2.復習鞏固生字。
3.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4.初步感受獨體字在合體字中的變化。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文中解疑、文中識詞、詞中識字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字卡詞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愿望,誰想對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愿望。(指名說)
2.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丁丁和牽;ā,又認識了很多字詞朋友,小朋友還記得它
們嗎?我們一起和丁丁做個讀詞的游戲好不好?(各種形式讀)
種子 種花 盼望 不久 晚上 一根 或者 繩子
滿足 記著 竹竿 往上 感謝 實現 幼芽
你們知道嗎?丁丁也有自己的愿望,你們想不想知道丁丁的愿望呢?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丁丁和牽;ā。板書課題。
(針對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開課采用了充滿趣味性的游戲導入,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對第一課時課所學的字詞進行復習鞏固,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使低年級語文課堂學習更加輕松)
二、師生共同學習
1.師:小朋友的字詞記的可真棒呀!不知道課文朗讀怎么樣?打開書p42,自己讀一遍課文,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字音讀正確,句子讀通順。
2.師:誰想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指名4個同學讀課文,其他學生想想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呢?
3.師:誰從課文中知道了丁丁的愿望是什么?讀讀書上的句子。
出示:奶奶上了年紀,不能下樓了。丁丁想讓奶奶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
指名2人讀。
4.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丁丁的愿望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奶奶,那你覺得丁丁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孝順、懂事……)
丁丁有這么一個美好的愿望,他是怎樣實現他的愿望的呢?請你們小組合作朗讀課文,一起說說丁丁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自己愿望的?老師給你提供幾種合作朗讀的方式:齊讀,每人一段,還可以分角色朗讀…… 小組合作交流。
(小組學習,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空間與時間,學生在平等自由的集體氛圍中交流學習,通過信息互補的方式,可以更快的理解課文)
5.丁丁要實現愿望,他第一步先做了什么呢?
。1)“他向同學要了幾顆牽;………種子,種在……花盆里”(板書:種種子)
a.讀句子
b.句子中有個多音字你發現了嗎? 花種 種花
c.再回到句子中讀準它不同的字音。
丁丁不僅種下了花種,還種下了自己對奶奶的愛和對牽;ǖ囊黄M,
。2)“不久,牽牛花長出了幼芽……盼望牽;ǹ炜扉L大。”(板書:長幼芽)
a.讀句子。老師范讀。聽老師讀,想想丁丁是什么心情?你從哪個詞中感覺到他很著急呢?
b.“盼望”讀一讀,猜一猜。“盼”為什么是“目”旁?
c.丁丁的心情是什么樣子的?想一想: 丁丁會對牽;ㄕf些什么呢?
d.讀句子體會丁丁的著急心情。(指名讀)
丁丁多么希望自己種的牽;ǹ炜扉L大呀!他想呀,盼呀,看呀;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后來又發生了什么事呢?
(3)“一天晚上,丁丁夢見……滿足你的愿望”(板書:做夢)
配樂男女生表演讀第二段。(讀的要輕,慢)
多么神奇的夢呀!小丁丁終于明白了,要想讓牽牛花快快長大,你要怎么做呢?(采訪)(板書:找竹竿)
。4)“丁丁醒來,記著牽;……快活的小喇叭。”
a.指名讀3個句子。丁丁。牽牛花,奶奶
b.師:我們一起看看丁丁種的美麗的牽牛花吧。(課件)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你看到的牽;ā鲜窃趺疵鑼憼颗;ǖ哪?讀讀2句(貼圖)牽;ê芸旎,它會對丁丁說……
看見這么漂亮、美麗、五彥六色的牽;,奶奶會是什么心情?(讀第3句)奶奶會對丁丁說…
丁丁看見牽牛花幫助自己實現了愿望,他會對牽牛花說……
c.再讀。誰想讀描寫丁丁、牽;、奶奶的句子。注意讀出他們的心情。
“丁丁很感謝牽牛花……實現了愿望”
(尊重學生閱讀理解和閱讀交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從而理解丁丁的美好心愿)
師:丁丁的愿望終于實現了,我們在一起讀讀他是怎么實現愿望的。
板書出示:(1)(2)(3)(4) 讀一讀。這幾步可以不可以顛倒呢?
師:是呀,牽;ň瓦@樣慢慢長大了,開出了一朵朵美麗的花,丁丁用了多么好的辦法呀,奶奶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也實現了自己的愿望。
。ㄒ宰x為本,以讀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初步理解課文要求讀的正確、流利,深入理解課文要求細細品讀,理解作品內涵。課文學完后要求賞讀,在讀中內化吸收。教師的逐步引導,給學生逐漸滲透了事物發展的先后順序,使學生在有滋有味的讀書中感悟課文)
6.老師現在也有一個小小的愿望,希望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寫好“跑”,請小朋友們幫我想想怎樣做才能實現這個愿望呢?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足”字,誰還記得寫好“足”字要注意哪里呢?
(2)觀察“足、路”,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足”字與“足字旁”的不同)
。3)指導 “路”字。
、僬垖W生說說這個字怎么寫就能寫的漂亮了?
、诶蠋煱鍟“路”,重點指導“足字旁”的寫法和“路”的第九筆的寫法。
、蹖W生按要求獨立書寫。
四、配樂談話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關心別人,選擇恰當的方法,就會象丁丁一樣實現自己的愿望,剛才小朋友們談到了自己的愿望,你打算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呢?
《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 篇3
之二
作者:洪瀨第二中心小學 王彩云
教學目標 :
1、認識十五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使學生知道孝敬老人是一種美德;懂得要用合適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激發情趣
1、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特別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謎語,請大家猜一猜。(說出謎面:它是美麗的花,長在藤蔓上。吹著小喇叭,慢慢往上爬。)
2、你們見過牽;▎?它是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
3、(出示課件:牽牛花的圖)瞧,多么漂亮的牽;ㄑ剑
牽牛花不僅長得美麗,它還幫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實現了愿望。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丁丁和牽;ā。(出示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要求:(1)聽清字音。(2)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實現了嗎?
2、聽完后請學生說一說。
三、自主識字,小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小朋友們,你們準備怎樣處理這些生字呢?(可以看生字表,聯系課文猜一猜,向其他同學請教)
3、小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記住這些字?
4、出示生字,檢查自學情況。
。ㄗx一讀,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再組詞)
5、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誰能組個詞帶大家讀?
6、小小組活動: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你學會了嗎?
7、游戲:
小朋友們,看這些漂亮的牽牛花(出示牽牛花形狀的詞語卡片),告訴你們,每朵牽;ê竺娑加幸粋詞語,誰會讀了,老師就請你讓這朵牽;ǖ教俾先,誰愿意?
四、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1、這些生字寶寶太調皮了,他們又回到了課文里,你們還能認出它們嗎?
小小組內互相讀課文,讀后評議。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3、齊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讀“牽牛花”后面的詞語。
2、誰還記得,《丁丁和牽;ā愤@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ㄒ唬┫韧ㄗx全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1、找一找文中有幾個自然段?你是怎么找的?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
3、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找到描寫丁丁愿望的句子讀一讀。我們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4、你會用“盼望”這個詞語說句話嗎?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
。ǘ┳杂删氉x二、三自然段,問:丁丁為實現自己的愿望是怎樣做的?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學生質疑,其他同學給予解疑。如不會,老師適時點撥。
學習小組內帶著感情朗讀課文二、三自然段,小組中評一評。
如果你是丁丁的奶奶,你會對丁丁說些什么?
。ㄈ┒《∽詈髮崿F愿望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假如你是丁丁,你準備怎樣感謝牽;?
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丁丁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平時又是怎樣孝敬長輩的?
三、課外延伸
1、丁丁的愿望實現了,我們真為他高興。你有什么愿望?你想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
用“愿望是!本涫骄毩曊f話。
2、學了這篇課文,你想把自己種的植物擺在哪里?為什么?
四、指導寫字
1、這一課有哪些左右結構的生字?(陽、對、給、記、路、吹)觀察這些字你發現了什么?
2、寫這些字要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3、學生描紅
第三課時
一、聽老師講《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
丹麥有個偉大的童話作家叫安徒生,你聽說過嗎?
2、簡介安徒生。
3、今天我們就一起聽一聽安徒生寫的一篇著名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聽完后討論
1、你聽懂了什么?
2、你想為賣火柴的小女孩子做些什么?
三、讀一讀《你別問這是為了什么》
1、自由讀。
2、想一想,這首詩的小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這首詩的?
3、有感情地朗讀。
四、口語交際
小麗很想有一個文具盒,但是她的儲蓄罐里的錢不夠。她應該怎么做,請你幫她想想辦法。
1、小小組討論,要求每個同學都可發表自己的見解。
2、全班交流。
五、作業
請你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寫下自己的愿望,再寫寫自己打算如何做。
>
《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 篇4
教材簡析:
《丁丁和牽牛花》通過丁丁在自家的陽臺上種了牽;,讓牽牛花攀著竹竿爬到樓上王奶奶家,讓不能下樓的王奶奶也能看到牽牛花的故事。表現了丁丁尊敬、關心老人的一片愛心。在這個優美的兒童故事中,丁丁的愿望是美好的,丁丁的夢是美好的,盛開的牽;ㄊ敲篮玫。
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2、結合課文指導學生認識14個生字,會給生字組詞、造句。
3、會寫7個字,區別“足”與足字旁。
4、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發揮學生的想象,深切體會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深刻含義。
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2、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發揮學生的想象,深切體會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深刻含義。
一、欣賞兒歌、激趣導入
1、欣賞歌曲《小小牽;ā穼搿
師:好聽嗎?你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嗎?你們見過牽;▎幔克鞘裁礃幼拥模拷裉煳覀儗W習的11單元《愿望》里就有一篇課文是講丁丁和牽;ǖ墓适碌。板書課題《丁丁和牽牛花》,齊讀課題。
2、誰知道“愿望”是什么意思?能給它找個近義詞嗎?你的愿望是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激趣識字
1、范讀課文,圈出生字寶寶。
2、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讀課文,注意劃出的生字寶寶。
3、師:老師把生字寶寶藏在了丁丁家的牽;ɡ,讓我們一起把這些特殊的牽牛花送給王奶奶,王奶奶看了一定會更加高興的。(把寫有生字的牽;ㄐ慰ㄆ梢椎诫y逐個讓學生搶讀,組詞,造句說話,然后貼到黑板上課前畫好的牽牛花藤上)
師:同學真了不起,聽,王奶奶在表揚你們呢!說你們是一群愛學習的好孩子呢!
三、以讀促解,激趣仿句
1、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呢?
你是在課文的哪一段就發現了?
2、指名有感情朗讀第2段,生互評,再讀再評,齊讀。
3、句型練習:
師:仿照丁丁對牽;ㄕf的話,你想對小雨點說什么呢?還想對誰說什么呢?
牽;,請你快快發芽長大,讓王奶奶也能看到鮮花吧!
小雨點,請你快快落下來,讓__________________吧!
______,請你____________,讓________________吧!
四、激發想象,仿句練習
1、指名讀第3段。
2、誰愿意滿足丁丁的愿望?多么神奇啊,牽;〞f話了。誰能用神秘的語氣讀一讀?
指名讀,生互評,再齊讀。
3、句型練習:
師:想像我們見到的牽牛花,除了攀著竹竿往上爬,還能攀著什么往上爬呢?
給我一根竹竿吧,我可以爬到上面去開花,滿足你的愿望。
給我________吧,我可以爬到上面去開花,滿足你的愿望。
給我________吧,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激發談話,揭示中心
1、請兩位同學比賽朗讀4、5兩段,評讀。
2、在丁丁和牽;ǖ墓餐ο拢麄兊脑竿麑崿F了嗎?王奶奶高興嗎?從哪里看出王奶奶高興的?
3、牽;ǜ吲d嗎?你是從那些語句中知道的?該怎樣讀出牽;ǖ母吲d呢?指名朗讀再評讀。牽;槭裁锤吲d呢?(幫助丁丁實現了愿望,讓王奶奶看到了鮮花。)
師:對,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再想一想,牽;ǔ藵M足別人,得到了快樂,還有沒有因為這樣使自己什么得到滿足而快樂呢?(向更多人展示了自己的美麗而感到快樂。)
4、丁丁高興嗎?為什么?丁丁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六、回到開頭,升華中心。
1、丁丁希望王奶奶看到鮮花,為什么不直接把王奶奶帶到公園去,那兒的鮮花才多呢!回到第1段理解:上了年紀。
2、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了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摔倒了,怎么辦?在公共汽車上看到老人上車,該怎么做?看到自己的奶奶每天干活很辛苦,我們該怎么做呢?
3、如果你有一棵又香又好看的鮮花,你是愿意把它收進自己的房間,獨自享受。還是愿意把它放在外面讓大家共同分享呢?
4、師:是啊,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給別人一點點愛,你會得到很多的愛呦!
七、板書設計:
愿望——丁丁和牽;——實現
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教學反思: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低年級的教學,孩子們只有想學、愛學,才能學會、學好。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我一直以飽滿的情緒,循循善誘的語言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第一環節以活潑,歡快的兒童歌曲——《小小牽;ā芬胝n文,一下子調動起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接近了老師、學生、文本之間的距離。第二環節,我把枯燥的識字教學變為送花游戲,孩子們和丁丁一起進入文本,參加實現美好愿望的行列。在興趣盎然的識字教學之中,潛移默化地對孩子們進行了一次助人為樂的美好品德的教育。
二、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我一直認為語文教學要腳踏實地,實實在在,不能搞花架子,低年級階段應以字,詞、句的訓練為主,所以我在識字教學中重視擴詞,造句的練習,對于學生說的比較好的詞句,要給予鼓勵表揚,調動其積極性。在學習課文中穿插相應的句型練習,本堂課我通過兩個句型的訓練讓學生接觸祈使句型。會說這種句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孩子說:“小雨點,請你快快落下來,讓花更紅,草更綠,小蘑菇快快撐開小傘吧。”有的孩子說:“給我一對翅膀吧,我可以飛到天上去看看地球到底有多大,有多美”、我感覺孩子們的思緒在飛揚,心在激動,語言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訓練。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本堂課的教學之中我還重視了朗讀,范讀,自由讀,比較讀,集體齊讀。重視了讀后的評價,每讀一遍,都有一遍的收獲,學生在讀中識字,學句,明理,悟情。
三、密切聯系生活說語文,學語文。
生活即語文,語文離不開生活。低年級語文更離不開生活,空洞的說教脫離實際,會讓學生云中摸月。在兩個句型練習中,我不是一味地讓學生模仿,我啟發學生聯系生活想象,仿照丁丁對牽;ㄕf的話,你想對小雨點說些什么?還想對誰說些什么?想像我們見到的牽;,除了攀著竹竿往上爬,還可以攀著什么往上爬?最后兩個環節我除了引導學生讀以外,更多的讓他們說,聯系生活實際說,我們是農村小學,大多數學生父母在外,跟隨爺爺,奶奶,農村老人的辛苦孩子們看得見,但卻很少體會的到。因為他們畢竟才七,八歲。我引導他們發現爺爺奶奶的辛苦,啟發他們說話該怎么做呢?對孩子們進行尊敬長輩,孝敬老人的人文教育。實實在在教語文,潛移默化教做人。真正做到了學文與育人地有機結合。
在文本的幽徑中穿行——點評楊益敏老師公開課《丁丁和牽牛花》
汪東山
楊益敏老師執教的《丁丁和牽;ā愤@一課,是從六個方面組織教學的,即:一、欣賞歌曲《小小牽;ā芳と耄欢熒餐x書,重點認識生字;三、四兩部分細讀文本,重點進行仿句練習;五、六兩部分品讀文本描寫和升華中心。通觀全文,讓人感受到該課是一堂自然生成的細讀文本的精品課例,讓人感受到是師生共同在文本的幽徑中穿行。值得肯定的很多,本文僅點評其中的兩個亮點:
一、仿寫練習
1、當完成了初讀課文任務以后,執教老師即將學習的重點引導到理解和體會重點語句上,如老師在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知道了丁丁的愿望以后,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然后評讀質量……老師要求學生仿照丁丁對牽;ㄕf的話,以小雨點為題說一句話,再提升。
例:牽;ǎ埬憧炜彀l芽長大,讓王奶奶也能看到牽;ò!
小雨點,請你快快落下來,讓___________吧!
___,請你_____,讓___________吧!
這樣做,初步地培養了學生準確地說話,并形象生動且言之有物、言之有趣,使課堂生成為靈動而有創意的課堂。
2、當老師組織學生完成了第一個仿句練習,實現了語言的準確性的訓練以后,老師又組織了第二次仿句練習,實現升華:
給我一根竹竿吧,我可以爬到上面開花,滿足你的愿望。
給我____吧,我可以_____________。
這次仿的程度提高,使學生進行了言之有序、言之有意的訓練。這樣做促進了小學生的說話質量,也是作文教學起步。而這一切均是在課堂上原生態地生成的。
二、思想教育
當教學進入第五個環節時,老師通過學生比賽朗讀課文提出問題:在丁丁和牽;ǖ墓餐ο,他們的愿望實現了嗎?(讓王奶奶看到了牽;ǎ┙沂局行摹6《∠M跄棠炭吹綘颗;ǎ瑸槭裁床粠焦珗@——理解王奶奶上了年紀,行動不便——丁丁才想出一個辦法幫助牽;ㄅ郎贤跄棠痰牡年柵_上,讓王奶奶也看到牽牛花。事情雖然很小,卻表現了丁丁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美好的善良的心。
最后又針對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老師又恰到好處地引導學生關愛老年人。從小知道尊敬老人、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道德,實現了解讀文本,突出了文道結合的教學思路。
知識教育扎實,思想教育實在,使我們觀課的老師都受到了教育,使我們感受到是與該課堂的師生一起走在求知和陶冶身心的幽徑之中,仿佛散發著淡淡的清秀,沁人心脾。
《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 篇5
之一
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中心翠微小學 趙蕓
教學設想:
《丁丁和牽;ā肥橇x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以“愿望”為主題,通過丁丁實現了讓奶奶足不出戶就能欣賞牽;利惿碛暗墓适拢憩F了丁丁熱愛、體貼奶奶的一片淳樸而可貴的孝心,教育學生生活中要理解他人、關心他人,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來實現愿望。
由于我所教的學生是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對牽;ǖ纳L環境、生長特點是不了解的,如何能讓學生喜愛牽;,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從而在故事中悟出那些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是這篇課文的最終設想。牽;ú粌H實現了丁丁的愿望,牽牛花也給奶奶帶來了歡笑,正是小小的牽;,把祖孫兩代人的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情感充分展現出來。在課文的開始,我直接以一段牽;ǖ匿浵褚,讓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牽;ǖ耐庑渭疤攸c;丁丁帶給學生們的花種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學生親手種花的愿望,為什么丁丁要送花種給同學們?為什么丁丁要種牽;?因為丁丁和牽;ㄖg有一個小秘密,你想知道嗎?用牽;ㄗ鳛閱栴}引入,這一設計,既新奇又有趣,為的是捕捉孩子們好奇的心理特點,此時,閱讀課文不再是一種形式,而成了孩子們解決心中的疑問、尋找答案的途徑了,這種閱讀方式與以往的閱讀有了根本的區別,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讀書的積極性。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是家庭中的核心,一個孩子的身邊圍繞著四個、六個甚至更多愛他、呵護他的人,從小到大,接觸到的是大人們給予自己的一切一切,所有的這些在他們看來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正是這些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孩子們不懂得怎樣去理解別人、關心別人,而丁丁作為同齡的孩子,作為學生們的好朋友,他的愿望就成了孩子們的教育點,結合這一教育點,丁丁送給同學們的花種則成了孩子們開始關注別人的起點,你種的花擺在哪里,為什么?這一思維的發散,使學生擺脫課堂,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身邊的人說出自己與丁丁不同的美好愿望,再結合課后題設計出不同年齡、不同工作的人不同愿望(如環衛工人的愿望,失學兒童的愿望……)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參考了語文課本,又走進了相現實生活,學生的分小組討論,在交流中體會到人世間的真、善、美,使人的情感在學習之后逐步得到升華,充分體現了語文的生活性與人文性。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
2、認讀15個生字。
3、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文中解疑、文中識詞、詞中識字的能力。
教學準備:牽;ㄤ浵,圖,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
一、激發興趣,導入 新課
1、(出示牽牛花圖)同學們,你們知道它是什么花嗎?你在哪里見過?
指名請學生回答,它的名字叫牽;。板書:牽牛花
牽;ㄊ且环N非常容易成活的一種植物,但在城市中很少見到,我們一起到郊外了解一下牽;ò。(放牽;ㄤ浵螅
問:看完了牽;,你想說些什么?用簡單完整的話說一說。
。ㄖ该杂砂l言)
2、看來你們也很喜歡牽;ǎ瑢?你們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歡牽;,他不僅喜歡,還親自種了一棵牽;,看,丁丁來了。
(出示丁丁圖)板書:丁丁
今天丁丁還帶來了一些花種準備送給你們,誰想要?
那你知道丁丁為什么送你們花種?為什么丁丁要種牽;ǎ恳驗槎《『蜖颗;ㄖg有一個小秘密,你想知道嗎?
(讀課題:丁丁和牽牛花)
二、據題質疑,讀文解疑
1、打開書,自己讀一讀,看看丁丁和牽;ㄖg到底有什么小秘密,不認識的字把它圈起來。用你的方法認一認。
(學生自由朗讀,老師巡視指導)
2、老師也想讀一遍課文,請你認真聽,還有那些字你不認識,如果都認識了,你可以不出聲音的跟老師一起讀。
。ǚ蹲x課文)
3、兩個人為一組,每人讀兩段,或一人一段都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
4、(課件出示)這篇課文有4段,你喜歡那一段就可以站起來讀。
你知道丁丁有什么愿望嗎?從書中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三、文中識詞、詞中認字
1、課文中藏了很多詞語,我們一起把他找出來,好嗎?小聲讀課文,找到的詞大聲讀出來。
。ㄕn件演示逐段出課文,詞語點擊閃動變色)
2、(課文刪去,只留詞)離開課文,你還認識他們嗎?
讀詞
3、這些淘氣的詞寶寶離開了電腦,爭先恐后地跑到黑板上,你還認識他們嗎?
。ɡ蠋熖~,學生認讀。識字用葉子表示,田格字用花表示)幼芽、盼望、晚上、一根、竿子、或者、繩子、往上、感謝、實現、愿望、陽臺、不久、記著、吹著
學生讀;小老師帶讀
有個字老師忘記怎么寫了,一起看看怎么寫。(課件演示“足”“跑”)
書空,這兩個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
4、打字頭
5、學完課文,我們知道了牽;M足了丁丁的愿望,所以丁丁感謝牽牛花;同時丁丁也滿足了牽;ǖ脑竿,通過他勤勞的雙手讓奶奶在屋內看到了鮮花,(將黑板上的葉和花用簡筆畫連成美麗的牽牛花)今天,丁丁要送給你們花種,你種出的植物準備擺在哪里?為什么?(指名發言,送種子)
四、結合生活、口語交際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我們一起看看這幾個人的愿望吧。(課件:環衛工人的愿望;失學兒童的愿望……)聽了他們的愿望,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ǚ纸M討論)
只要我們大家都能關注身邊的每一個人,理解他們,伸出手去幫助他們,相信,他們每個人都會實現美好的愿望的。
>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使學生知道尊敬老人是一種美德,懂得要采用合適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情趣。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謎語,請你們猜一猜。 出示謎語:“它是美麗的花,長在藤蔓上。吹著小喇叭,慢慢往上爬。” 生:猜謎語。
師:你是怎么認識它的?你見過的牽;ㄊ鞘裁礃拥?演示課件中的牽牛花。
師:牽;ú粌H長得美麗,它還幫一位小朋友實現了愿望。這節課,我們學習課文:丁丁和牽牛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1)聽清生字字音;(2)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實現了嗎?
2.學生說丁丁的愿望是什么。
三、自主識字,合作學習。
1.學生自讀課文,圈畫出不認識的字。
2.師:說說我們平時怎樣處理不認識的字? 生:(1)在課文中猜一猜;(2)自己拼讀課后的生字條;(3)不會的向小組內同學請教。
3.同桌互相認讀生字。
4.小組合作認識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記住這些生字?
5.各小組派代表匯報識字情況,教師課件出示生字。(1)通過學習,認識了哪些字?(2)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3)生字可以組成什么詞?
6.指一名學生做“小老師”領讀。組詞讀。
7.小組之間用生字卡互考生字。
8.游戲:牽;ㄩ_了。課件出示:牽;ǖ奶俾,藤蔓上有許多花骨朵。
師:丁丁家的牽牛花結了許多小花骨朵,只要你能讀準上面的詞就能讓丁丁的奶奶早些看見牽牛花。
老師點擊課件上的花骨朵,出現生詞,學生搶答,答對后,牽;ㄩ_放。丁丁奶奶露出笑臉:孩子,奶奶謝謝你們!
四、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師:同學們很快學會了生字,這些生字很調皮,它們又跳到課文中了,你們還認識嗎?
1.學生讀給小組內的同學聽,學生互評。
2.找一找文中共有幾個自然段,分段朗讀。
。1)指一名同學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想: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找到描寫丁丁愿望的句子讀一讀。
師問: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讓學生用“盼望”一詞練習說話。學生練讀,指一小組讀。
。2)讓學生自由練讀二、三自然段,問:丁丁為實現自己的愿望是怎樣做的?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學生質疑,其他同學給予解疑,如不會,老師適時點撥。學生小組內帶著感情朗讀課文二、三自然段。
。3)師:丁丁最后實現愿望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3.走出座位,讀給好朋友或老師聽。
五、課外延伸
師:丁丁的愿望實現了,我們真替他高興,你有什么愿望?你想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
讓學生用“________________愿望是_______________”句式練習說話。
六、學習寫字(略)
《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十五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使學生知道孝敬老人是一種美德;懂得要用合適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激發情趣
1、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特別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謎語,請大家猜一猜。(說出謎面:它是美麗的花,長在藤蔓上。吹著小喇叭,慢慢往上爬。)
2、你們見過牽;▎幔克鞘裁礃拥?誰來說一說?
3、(出示課件:牽;ǖ膱D)瞧,多么漂亮的牽;ㄑ!
牽;ú粌H長得美麗,它還幫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實現了愿望。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丁丁和牽;ā。(出示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要求:(1)聽清字音。(2)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實現了嗎?
2、聽完后請學生說一說。
三、自主識字,小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小朋友們,你們準備怎樣處理這些生字呢?(可以看生字表,聯系課文猜一猜,向其他同學請教)
3、小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記住這些字?
4、出示生字,檢查自學情況。
。ㄗx一讀,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再組詞)
5、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誰能組個詞帶大家讀?
6、小小組活動: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你學會了嗎?
7、游戲:
小朋友們,看這些漂亮的牽;ǎǔ鍪緺颗;ㄐ螤畹脑~語卡片),告訴你們,每朵牽牛花后面都有一個詞語,誰會讀了,老師就請你讓這朵牽牛花到藤蔓上去,誰愿意?
四、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1、這些生字寶寶太調皮了,他們又回到了課文里,你們還能認出它們嗎?
小小組內互相讀課文,讀后評議。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3、齊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讀“牽牛花”后面的詞語。
2、誰還記得,《丁丁和牽;ā愤@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ㄒ唬┫韧ㄗx全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1、找一找文中有幾個自然段?你是怎么找的?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
3、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找到描寫丁丁愿望的句子讀一讀。我們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4、你會用“盼望”這個詞語說句話嗎?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
。ǘ┳杂删氉x二、三自然段,問:丁丁為實現自己的愿望是怎樣做的?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學生質疑,其他同學給予解疑。如不會,老師適時點撥。
學習小組內帶著感情朗讀課文二、三自然段,小組中評一評。
如果你是丁丁的奶奶,你會對丁丁說些什么?
。ㄈ┒《∽詈髮崿F愿望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假如你是丁丁,你準備怎樣感謝牽;?
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丁丁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平時又是怎樣孝敬長輩的?
三、課外延伸
1、丁丁的愿望實現了,我們真為他高興。你有什么愿望?你想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
用“愿望是。”句式練習說話。
2、學了這篇課文,你想把自己種的植物擺在哪里?為什么?
四、指導寫字
1、這一課有哪些左右結構的生字?(陽、對、給、記、路、吹)觀察這些字你發現了什么?
2、寫這些字要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3、學生描紅
《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丁丁和牽;ā愤@篇課文是北京師范大學實驗課本第二冊教材的一篇課文。位于第七單元組。是“愿望”這一主題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這篇充滿童趣的小文章,通過丁丁實現了讓奶奶足不出戶就能欣賞牽;利惿碛暗墓适拢憩F了丁丁熱愛、體貼奶奶的一片淳樸而可貴的孝心。這個故事還說明了人與人、人與花草萬物之間,如果能夠和諧相處,互助互愛,急人所急,解人所難,事事能為他人著想,那就不但可以給別人帶來歡樂,更能夠使自己真切體驗到內心的滿足和幸福。
教學理念及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因此,把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創造性和創造能力的主渠道,使課堂教學成為創造過程,讓學生成為主人,會使學生自始至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并促進他們各方面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尤其是學習動機得以持續。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本課用2~3課時,我制定的第1課時的目標)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指導學生能夠通順流利地讀課文;
2、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3、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悟到: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是快樂、幸福的。
教學實錄:
片段1、激趣導課。
師:前幾天,同學們都種了一些種子,你們都種了什么?
生:(紛紛舉手)我種的是花生的種子;我種的是西瓜的種子……
師:告訴你們吧,咱們學習的好伙伴——丁丁,他也種了一些種子,(板書“丁丁”)他種的是——(板書“牽;ā保
生:齊讀”牽;ā薄#ㄕJ識‘牽’字)
師:牽;ㄟ幫丁丁實現了美好的愿望,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丁丁和牽牛花。(板書“和”)
生:齊讀課題——“丁丁和牽;ā
評析: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尤其對一年級學生而言,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識字任務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教師將識字這條主線貫穿始終,從開課之時,識字教學就已經開始了。
1、復習熟字。一開課,教師聯系前幾個單元的課外實踐活動“種植”,向學生提問,很自然地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借此板書“丁丁”“和”,使學生對這些熟字又有了印象,達到復習的目的。
2、認識生字。課題中“牽”字是學生未學過的,在本課中也不要求認會。但教師抓住時機,板書“牽;ā钡耐瑫r引導學生讀一讀,有的學生可能認識,有的可能是猜到的,但更多的學生在齊讀聲中認識了“牽”字。
這一設計不僅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自然地導入新課,對前面的實踐活動做了檢查,而且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進一步拓寬了學生識字的面,鞏固、積累了識字量,做到了“識字無處不在”。
片段2、整體感知。
師:通過剛才讀書,相信同學們對不認識的字有了印象。誰愿意自己讀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4人讀課文,學生自由選擇一段讀。
師:其他同學要特別注意認真聽,眼睛看準每一個字。
生讀書。
師: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較好的自評)我覺得讀得挺好的。
師評價:老師也覺得你讀得不錯。
生:(讀得不太熟練的自評)我覺得讀得不太好。
師:老師覺得你已經把課文讀下來了,這就很了不起,在下面的學習中你可以多練練,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師:剛才老師覺得每個小朋友都在認真聽,老師真高興。我這兒有一枚漂亮的大葉子,就把它貼在這兒,獎給全班同學,以后大家再看到這片葉子,就要記住:別人在讀書的時候,我們仍然要認真聽,看準每個字。
評析:
“整體感知課文”這一環節,設計和教學時著重體現以下兩點:
1、把時間還給學生,課堂上充分讀書。
在這一環節中,設計了“學生自由讀”、“教師示范讀”、“學生個別讀”這三個層次,給了學生課堂上充分讀書的時間,真正達到初步感知生字、整體感知課文的目的。
2、注重評價的指導作用。
。1)當學生自己讀完課文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對于讀的流利、評價比較正確的學生,教師給予了肯定;而對于讀的不太熟練、比較自責的學生,教師給予了肯定和鼓勵,為其樹立信心。
。2)巧妙的運用一枚小綠葉對學生進行評價,鼓勵、表揚聽得認真的學生,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相信孩子們再看到這枚小綠葉時,一定會牢記老師的話:“別人讀書時,要認真聽,看準每個字”。這種自評和互評,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了學生的健康發展,真正發揮了評價的指導作用。
片段3、集中識字。
師:下面同位兩人練一練詞語卡片,遇到不太熟悉的詞把它多讀幾遍。
生:練讀詞語卡片。
師:哪一個小組的同學愿意起來讀?(指一組)其他同學注意認真聽,如果他們讀對了,你們就跟著他們讀一遍。
生:小組齊讀,其他學生跟讀。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這些詞語都能準確地讀出來。老師請你們來當小小檢查員,你們的責任非常重大,一定要好好聽,仔細檢查,看看其他小組的同學是不是都讀會這些詞。等你們檢查完了,向老師匯報一下檢查的情況。好,快快行動吧!
生:一小組下位檢查其他小組。檢查完后向老師匯報情況。
師:剛才小檢查員都說你們讀得很好,你們把詞會讀了,單獨拿出字還認識嗎?(點擊課件,出現15個生字)
在這15個生字當中,又有好幾個字是熟字加偏旁組成的。同學們看一下,在這些字當中,哪幾個字我們讀準熟字就能讀準這個字的音了。
生:“竿”字下面是個“干”。“芽”、“記”,(師點擊課件,字變紅)全班齊讀。
師:注意“記”的讀音是三聲。(把這三個字再一齊讀一遍)
小結:這個辦法多靈啊。一下子就把這三個字讀準了。剩下的這些字,你們同位再練練,把你認的不太準的字多讀兩遍,看誰記得又快又牢!
學生練習。
同學們練得可真認真,都認識這些字了嗎?讓我們一起來“我說—我對—”(識字小游戲)(教師說一個字,學生找字,小組學生讀字,其他組員找字)
師:通過剛才這個小游戲,同學們能聽著音找準字了,那么你們能看著字,讀準音嗎?“火車火車開呀,……”(開火車檢查15個生字)(讀對的小組同學們為他們吹喇叭)
在快活的小喇叭聲里,同學們差不多都記住了這些字,還有個別同學不太熟練,這沒關系,下面我們還要再讀書,繼續鞏固。
評析:
識字教學做為課堂教學的重、難點,是課堂上教師花費時間和精力最多的,但往往效果并不是太理想。為了真正落實、解決好這一重、難點,以上環節體現了這樣幾點:
1、體現趣味性原則。
一年級兒童活潑好動,結合這一特點和《課標》中的教學建議,在“識字”這一環節中,以游戲為主,突出體現“趣味性原則”。像“開火車”“小小檢查員”“我說、我對”這些小游戲都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動和游戲中使學生獲得知識,鞏固所學。
2、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為了使學生認會生字的同時,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教師教會學生用“讀準熟字就讀準字音”的方法來識記新字。對于“竿、芽、記”這三個字,能用小竅門十分有效的幫助學生識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為今后更加有效的自主識字奠定了基礎。
3、循序漸進,體現了識記的坡度。
在整個“識字”環節中,教師按照了“循序漸進”的原則,有條不紊的進行了扎扎實實的教學,可謂是“一步一個腳印”。
學習之初,認讀生詞卡片,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詞語”的整個出現減低了認字的難度;緊接著,運用“識字小竅門”的方法指導學生認會了“竿、芽、記”這三個字;然后通過同位對單個字的認讀、討論、練習,進一步加深對字的識記;最后,通過“我說-我對”“開火車”的小游戲,進一步鞏固,這每一步,可謂“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在短時間內有效識字,效果顯著。
片段4、誦讀課文。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努力讀書,當上了“最佳丁丁”“最可愛的牽;ā薄白羁旎畹臓颗;ā,老師真羨慕你們,我也想通過努力讀書,來當——(出示奶奶)最高興奶奶!
你們猜猜看,把哪句話讀好就能當上“最高興奶奶”?
生:奶奶看著青翠的綠葉和美麗的牽;,心里十分高興。(師點課件,出示這句話。)
師:我可得趕緊練練,你們練不練?
生:(齊答)練。(師生練讀)
師:誰來當“最高興奶奶”?哎呀,你們都要和老師爭當最高興奶奶。(女生先讀,老師再讀,男生最后讀)老師覺得女同學讀得好,男同學讀得好,我讀得——也好。這樣吧,我們全班都是最高興奶奶!
評析:
《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語文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在這一環節中,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賽讀”是本課指導學生朗讀的形式,在學生個人賽、小組賽以后,教師以伙伴的身份參與到比賽中,和學生共練、共讀、共評,和學生“打成一片”,當老師和學生都被評為“最高興奶奶”時,大家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極大的提高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高,掀起了學習的高潮。
教學反思:
整堂課下來,老師教得得心應手,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教學收到了十分顯著的效果,這得益于以下幾個轉變:
轉變理念,不再是“學生圍著老師轉”,而是“教師圍著學生轉”,教為學服務。教學過程是平等對話的過程,是師生雙方共同發生轉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是真理的化身,而每個學生和教師都有被理解的權利。所以,教師不再以絕對的權威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在整堂課中,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開張具有相互作用的對話、活動。老師和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上的親密伙伴。
轉換角色,變知識傳授者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課堂上是學生在學,教師發揮“如何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的作用,與學生建立親密的伙伴關系。
轉變教學方式,變知識的單向傳授為師生互動學習,讓課堂教學游戲化,活動化。
轉變學習方式,提倡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轉變評價角度,變過去只重視知識、技能、結果為過程與方法、態度與情感的評價。真正發揮評價的激勵性與發展性功能。
正因為有了這些嶄新的教育觀念,才使整堂課的教學任務扎實落實,靈活傳授,在真正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的同時,使他們的素質得到了提高。
當然,在這堂課中,還存在一些不足。相信只要自覺更新教育觀念,積極實踐素質教育思想,不斷學習,定會扎實落實新教育思想!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 篇9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
2、認讀15個生字。
3、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文中解疑、文中識詞、詞中識字的能力。
教學準備:
牽;ㄤ浵螅瑘D,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歌曲導入,活躍課堂氣氛《小小牽牛花》
師:你們喜歡牽;▎,牽;ㄊ鞘裁礃幼拥?(出示牽牛花圖片)
2、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丁丁和牽;ā罚R讀課題兩遍。
3、出示牽的象形。請同學們猜猜這是哪個字。
師:最早時候都是用圖形來表示漢字的,為了書寫的方便,慢慢演變成我們現在寫的漢字。請同學們把這個字齊讀兩遍。
師:同學們誰來給“牽”字找找朋友?
二、據題質疑,讀文解疑。
1、丁丁和牽牛花之間到底有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尋找答案吧。
2、請同學們翻開書本63頁,聽老師讀一遍課文(請小朋友們手指著課文)
3、你們想不想也來讀一讀課文呢?請看自讀小提示。(師讀提示)
(學生自由朗讀,老師巡視指導)
4、你們圈出哪些生字呢?(生先說。)老師也有生字寶寶要請大家認一認,讀一讀。請小老師來給大家帶讀一下。
5、全班再齊讀一遍生字(從后讀起)如果讀對了生字就回到課文中去。
三、理解課文,指名朗讀,科學識字。
1、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讀一讀第一個自然段,其他小朋友手指著課文并思考一個問題:你從第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2、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讀一讀第二個自然段,其他小朋友手指著課文并思考一個問題:丁丁對種子說了什么?
3、師:請同學們看看第二個自然段,哪個字寶寶不見了?學習芽
帶有草字頭的字還有哪一些?(形聲字,表示意思的部分叫形旁,表示讀音的部分叫聲旁。)
4、師:丁丁邀請我們到漢字花園來闖關,如果闖關成功了,他就會有神秘禮物送給我們,是什么神秘禮物呢?(出示牽;ǚN子和竹竿)
5、師:這是一包牽;ǚN子,如果想要牽;ǚN子快快發芽長大,就得闖關成功,你們有信心嗎?
6、師:闖關游戲開始。這是什么?(竹竿)(學習竿)
(闖關成功,恭喜小朋友,竿又回到課文中來啦)
7、師: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讀一讀第三個自然段,其他小朋友手指著課文并思考一個問題:丁丁夢見牽;▽λf了什么?
8、師:小朋友們快睜大眼睛瞧一瞧哪個字又不見了?(學習望)
9、師
10、誰來給“望”找找朋友。(當學生說到愿望,引導丁丁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呢?(導入課文)齊讀丁丁的愿望。指導朗讀。
11、請大家看一看這兩句話有什么不一樣(少吧)多了一個吧的句子更加能體現丁丁渴望牽;ǹ炜扉L大的心情。
12、這是丁丁的愿望,你能來說說小雨點的愿望嗎?
13、那你的愿望是什么呢?
14、闖關成功,恭喜你們又得到一包養料啦,牽牛花在你們的幫助下又開花了,給自己掌聲。
15、學習4-5個自然段
(1)師范讀。
(2)瞧,丁丁的牽牛花來到我們班了,如果你能讀對他們上面的字寶寶,就能讓牽;ㄔ脚涝礁,幫丁丁實現愿望了。(多形式讀)
(3)請同學們自讀第四個自然段,并找出:牽;◤堥_笑臉對王奶奶說些什么?
(4)請同學們放大你們的瞳孔,看看哪個字又不見了?(路)
(5)路是什么偏旁?足字旁作為偏旁最后一筆是提,單獨寫有什么不一樣?跟什么有關?你還知道有哪些足字旁的字?
(6)出示“喇叭”,這兩個字與什么有關?你還認識哪些這個偏旁的字。
(7)師:我們繼續來看第五個自然段,請全班同學讀一遍第五自然段,并想想王奶奶看到牽;,她心情怎么樣?
(8)教學高興。
最早用這個字來表示一座高高的樓。
六、設置懸念
我們的好朋友丁丁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到底他是怎么實現愿望的,我們下節課一起學習。
總結:今天我們得到了好幾把識字的金鑰匙,老師希望以后小朋友能帶著金鑰匙到漢字王國去盡情遨游,去了解漢字的無窮奧秘!
《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丁丁和牽牛花》,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丁丁的愿望,及他是怎樣實現愿望的,體會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2、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生字。
2、通過學習了解課文內容,并回答課后問題。
教學難點:
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之情。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導入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有什么愿望?
今天我們了解一下丁丁的愿望。
板書課題質疑:丁丁的愿望和牽;ㄓ惺裁搓P系呢?讀了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新課學習
一、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自己小聲讀讀這篇課文,把你不認識的字標出來;
2.聽老師讀一讀,通過老師讀可以幫助你解決哪些字。
合作學習生字
1)用你喜歡的方式認字;
2)再把課文讀一讀。
3.檢查識字情況
老師出示生字,學生朗讀;(能夠正確朗讀出來,自評得到一顆識字星)
說說自己學習有困難的字,同學互助學習;
同桌互查識字情況,并進行評價。(同桌互評,全對再得一顆識字星)
點評:有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識字教學,提高課堂識字效率,在識字過程中通過自評、互評檢查識字效果。
4.再讀課文,自我評價與第一次讀有什么不同。(覺得自己有進步得一顆朗讀星)
二、合作學習,了解課文
請同學在學習小組中朗讀課文,互相說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小組學習過程
1.用組內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人人發表意見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
點評:通過組內有目的、有層次地學習課文,使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達到理解課文目的。
各組匯報學習的結果:說說你們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重點回答課后問題:丁丁有什么愿望,他是怎樣實現的?
深入感受丁丁愿望
思考:丁丁為什么會有這個愿望?
牽;ㄓ譃槭裁茨軒椭麑崿F愿望?
點評:通過感受丁丁的愿望,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含義,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教師引導,悟讀課文
1)想想丁丁在夢中夢見了牽;▽λf話,牽;〞鯓訉λf?
老師讀牽;ǖ脑,請同學評價;
同學自己讀讀。
2)奶奶終于在屋里也看到鮮花了,她的心情會怎樣?
怎么讀奶奶看到鮮花這句呢?自己試試。
老師同學比賽朗讀,相互評價。
點評:通過教師的引導與范讀,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提高朗讀效果。
組內再次練讀,提高朗讀水平
要求:能夠朗讀全文的同學,朗讀全文;
全文讀步好的同學可以選擇最拿手的部分來讀。
匯報朗讀
自我評價,覺得自己又有了一定進步,再得一顆朗讀星。
點評:通過自評,發現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及朗讀熱情。
三、指導書寫
描一描課后寫字表中的生字;
說說哪個字不容易寫;
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指導;
在田字格中寫一寫,同桌互相評一評。
點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書寫指導,體現了課堂的實效性。
四、學習小結
正是因為有丁丁對奶奶無盡的愛,奶奶最終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在我們的生活中愛無處不在,正是因為愛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美麗。
請你想一想你還有什么好辦法使奶奶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
板書設計:
丁丁和牽;
愛
愿望 實現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使學生知道尊敬老人是一種美德,懂得要采取合適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難點: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夠悟出人與人,人與萬物之間互相友愛,和諧相處的關系。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美麗的鮮花裝點著我們的生活。
(出示圖片)認識它嗎?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牽牛花嗎?
板書“牽牛花”,請學生伸出手和老師一起書寫。提出“牽”是本課的生字,如何記住它?齊讀詞語。
牽牛花不但美麗,它還幫助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實現了自己的愿望。牽牛花是怎樣幫助丁丁實現愿望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丁丁和牽;ā愤@篇課文。(將課題補充完整)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同學們翻開課本74頁,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但是在讀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呢?(學生交流)
2.有了這么多好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課文讀好。(學生自瀆課文)
3.(課件顯示生字)離開課本,你還認識它們嗎?
(1)自己小聲認讀,不會的向同桌請教
(2)小老師領讀
(3)齊讀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1.展示朗讀(指明學生分段朗讀)其他小朋友邊聽同學讀得怎么樣邊思考:丁丁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呢?
2.朗讀評價
3.丁丁的愿望到底是什么?
生回答
希望奶奶在哪看到?(引導學生說完整的句子)
4.學習第一自然段
(1)丁丁為什么想讓奶奶在樓上看到鮮花呢?(生回答)
(2)在哪一段找到的?讀一讀。
(3)課件顯示,齊讀。
(4)讀到這兒,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什么畫面?(生回答)
是啊,王奶奶行動不方便,整日孤零零地躺在床上,她多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啊。想想看,奶奶都想看到外面的什么呢?你能為奶奶做些什么呢?
過渡語
你們都是有愛心的孩子,丁丁和你們一樣,他也想了許多辦法,現在他希望王奶奶能在樓上看到鮮花,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呢?
5.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自讀二、三、四自然段,每一段都藏著丁丁實現愿望的一個步驟,快找一找吧!
(1)丁丁第一步做了什么?(生回答后板書:種下種子)
課件顯示,指名讀。
強調多音字:種
丁丁不僅種下了種子,還種下了自己對奶奶的愛和對牽;ǖ囊黄M。丁丁盼望著牽牛花快快長大,他對牽;ㄕf了什么呢?(課件顯示)
指導朗讀,體會丁丁著急的心情。
(2)丁丁盼啊盼啊,沒過多久,種子發芽(板書),長出了嫩葉。
(3)(播放課件)有一天晚上,丁丁做了個神奇的夢。
師朗讀第三自然段一覺醒來,丁丁明白了,牽;ㄐ枰裁囱?他找到了嗎?(生回答,師板書:找竹竿)
(4)課件顯示“牽牛花……小喇叭”
牽;樦窀屯吓,它的心情是怎樣的?
指導朗讀:帶著這種心情朗讀這句話
(5)(播放課件)這時,奶奶一抬頭,看見了這么多牽;。
找一找文中是怎么描寫牽;ǖ?
這么多顏色的牽;ǎ隳苡靡粋詞語概括嗎?
6.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丁丁的愿望實現了嗎?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想想奶奶看到這么漂亮,美麗,五顏六色的鮮花,心情怎么樣啊?
(課件顯示:高興) 造句
指導朗讀:高興的時候表情是什么樣的?帶著高興的表情讀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丁丁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愿望,那么你能看著板書用上老師給你的這四個詞語說一說他是如何愿望的?
先 然后 接著 最后
師總結實現愿望的過程
2.丁丁為奶奶帶來了美麗的牽;,這美麗的牽牛花中包含著什么?
五、總結
丁丁是個有愛心的孩子,他的愿望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不但給奶奶帶來了歡樂,自己也很高興。希望你們也能象他一樣,做事情的時候,多為別人著想。
此時此刻,你想對丁丁說些什么?
板書設計:
丁丁和牽;
種下種子
種子發芽
找竹竿
實現愿望
《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一定感情朗讀課文。
2、能準確認讀14個生字。
3、能用固定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想象和愿望。
教學重點:1、2
教學難點:3
課前準備: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第七單元《愿望》。板書:愿望。問: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愿望?能告訴大家嗎?
生說自己的愿望。引導生用:“我的愿望是____________?”句式回答。
2、丁丁他也有一個愿望,這個愿望和牽牛花有關,你們見過牽;▎?它長的什么樣子?生答(喇叭花,因為長的像喇叭)。
3、引出課題,板書:丁丁和牽牛花。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拼拼音;
2、認讀詞語、生字
a.師小黑板出示詞語(帶拼音),抽生領讀。
b. 再抽生讀。
c.抽生領讀詞語(不帶拼音)
d.開火車讀詞語(不帶拼音)
e.齊讀生字卡片
f.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3、抽生逐段讀課文,大家評價(主要是字音是否準確)。
4、齊讀課文,要求字音準確,句子通順,同時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是怎樣實現的?。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齊讀1、2自然段。抽生回答丁丁的愿望是什么?
生回答。(看到鮮花)
師:讓王奶奶在哪里看到鮮花?(樓上)
為什么丁丁會有這個愿望?
生答。(王奶奶上了年紀,不能下樓了)
2、語言訓練(小黑板出示)
牽;,請你快快發芽長大,讓王奶奶也能看到鮮花吧!
小雨點,請你快快落下,讓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______,請你________,讓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3、自讀課文3、4自然段,思考:誰滿足了丁丁的愿望,是怎樣實現的?
生答。(關鍵詞:牽;ā⒅窀停
4、學習第4自然段
。1)a請在第4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描寫牽;ǖ木渥。
b抽生說自己勾畫的內容。齊讀。
c讀了過后,你覺得牽;ㄔ趺礃?誰來再讀一讀,讀出自己心目中牽;ǖ臉幼印
抽生讀。
師范讀。
再齊讀。
。2)師:牽牛花滿足了丁丁的愿望,是不是也滿足了自己的愿望呢?你是從那個地方(詞語)看出來的?
“快活”?旎罹褪歉吲d、快樂。
抽生讀,引導生讀出快活的語氣(牽;◣椭送跄棠,心情很快活,誰來讀一讀,讀出牽;ǹ旎畹臉幼樱。
抽生評價:你聽了他讀的,感覺到了什么?
生齊讀。要求也要讀出快活的語氣。
5、分角色朗讀第5自然段,師領讀,女生讀王奶奶的話,男生讀丁丁的話。
6、師小結,板書
四、檢測識字情況
1、開火車識字。
2、抽學困生識字。
一次體驗,多一份收獲《丁丁和牽牛花》的反思
作者:吳曉蘭
選這篇文章的初衷緣于我們班的孩子放在教室窗臺上的由他們親手種植的一棵棵綠油油的小苗,活力四射,孩子們分外呵護,特別關注。《丁丁和牽;ā芬舱窃趯懚《》N植牽牛花的過程。這一篇與孩子們的生活體驗緊密聯系的課文,最能撥動起孩子的心弦!
本次教學呈現的是第二課時的學習活動。教學活動分為三個環節:生活話題,導入新課;融入體驗,理解感悟,深情朗讀;帶著余溫,書寫練習。我力圖在第一個環節中找準文本與生活的聯系,在孩子們熟知喜愛的圖片欣賞中喚發熱情,在理清種植的變化脈絡中,找到切入口,自然地過渡到文本的學習中。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告訴我們:“教育應該較少致力于傳遞和貯存知識,而應該致力于努力尋求獲得知識的方法。”因此在第二個環節的設計中力圖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法、聯系上下文理解法、看圖理解法以及勾畫法和朗讀表現法。同時在多種情境的創設中點燃孩子積極主動學習的熱情。第三個環節的設計力圖體現根據漢字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側重點進行學習,同時結合字詞的特點,融入情感來進行書寫,讓生字喚發生命的活力!
在教學的現場,教學活動順利地推進中,偶爾也有意料之外的情境出現,生成了一朵朵精彩的“浪花”;仡櫿n堂過程,,究其課的效果,我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剖析:
預設亮點――1.多次找準與生活的切入點進行文本與生活的對話,讓學習變得輕松而有意思。讓理解更具個性化。2.學習方法在無聲中浸潤心田。(勾畫、理解詞語方法)3.媒體的恰如其分地運用,給課堂注入了新鮮氧氣。(音樂、圖片、牽;ǹㄆ4.抓住文本各自然段的特點,分設不同的處理點,預設不同的活動,避免了單調乏味的注入式學習方式。5.多種方式的朗讀,讓朗讀活動變得有滋有味起來。(引讀、自由讀、配樂讀、抽讀、同桌互讀、挑戰讀、表演讀、范讀)6.快樂的識字游戲,與學習內容緊密結合,識出快樂音符一串串。7.學習習慣的培養:聽得認真、讀得仔細、說得完整清楚。8.集體評價方式也與課文內容緊密相聯:滴滴答,滴滴答,就是“竿”。
生成亮點――沒有預約的精彩,隨機應變1.點幾次幻燈片才出現該出現的那張,教師靈機一動:我的真誠,感動了它,終于把它給請出來了。2.學生的個性解讀:如果是你一個人呆在家里不能下樓玩耍,你會感覺怎樣?孩子們的歧義在我的預料之外,不過我馬上接過話題把思路給轉了過來:你們都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不過最有發言權的是王奶奶的鄰居丁丁,常期與王奶奶想處,自然就了解王奶奶的心情,他知道王奶奶很孤單,很寂寞,于是替她所急,才要來實現一個愿望的。3.在朗讀環節中,進行“1+1”評價時,評價者說:李佳藝讀得很有感情,如果能讀得再大聲一點就更好啦。李佳藝為自己解釋道:我感冒了,所以今天聲音有點小。為鼓勵更多的孩子勇敢表現自我,老師說:真不錯,我們李佳藝感冒了也讀得這么好,來,我們為她的堅強而鼓掌!人文的關懷,呵護了她的心,也給了她繼續努力的信心和勇氣!
不足之處的彌補——1.“愿望”在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時,不妨把字形的學習切入進去,這樣記字形更有效。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教學的過程才能比較輕松。”2.在看圖片時把牽;ǖ牧硗獾拿旨捌渌R介紹給漏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