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人有兩件寶(精選15篇)

人有兩件寶

發布時間:2023-01-08

人有兩件寶(精選15篇)

人有兩件寶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要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難點 ,有些詞句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收集課外活動照片、繪畫作品,出一次專欄。  2.生字卡片;課文朗讀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啟發思考  1.板書課題:11 課題中兩個字沒學過,誰會讀?(指名讀)請讀準的同學領讀生字、生詞。再齊讀課題。 “兩件寶”也可以說兩個寶。“件”是生字,左邊是_(生:單人旁),右邊是_(生:一個牛字),一個人牽著一頭牛,這個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這個字。 2.課文是一首兒歌,是根據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爺爺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 3.讀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啟發學生學會提問。) 二、范讀課文(或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聽老師讀課文后,知道這兩件寶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憑借漢語拼音讀兩遍課文。 2.讀課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課生字,在課文中把這些字畫出來,再連成詞讀一讀。 (教師巡視、輔導,了解自學情況。)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雙手 事情 創造(注意帶點字都翹舌音,“情”為輕聲。) 思考 做工 才能(注意帶點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勞動 兩件寶 辦不到 2.指名讀課文。(從差到好,不同層次3-5名,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讀音) 3.齊讀課文。 五、以問促讀,熟悉課文 1.課文有3句話,第一句說什么? 2.這兩件寶該怎樣用?讀第二句。 3.課文最后說什么? 4.連起來讀一讀課文。 六、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雙:兩個“又”不同,左邊是又字旁,第2筆是點。 做:右邊是反文旁,4筆寫成。 才:把“寸”的點改成撇。 3.指導寫字。 雙:右邊的“又”,橫撇要左伸到點下。左右靠攏。 做:左中右三部分要緊湊,單人旁要窄些,中間“古”稍短些,右邊“反文旁”與“單人旁”一般高。 辦:先寫橫折鉤折、撇、然后左邊一點最后右邊一點。 4.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聽寫,寫后集體檢查、訂正。 雙手、做工、才能、勞動、兩件、辦不到。 3.朗讀課文。 二、理解句子 1.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1)口頭填空。 工人_______ 農民_______ 護士_______ 老師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動腦筋,想辦法) 講講你或別人動腦筋的事。(啟發:想一想,你在學習、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你想了什么辦法,結果怎樣。你見過他們經過想辦法把事情辦好的事嗎? 2.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師解釋“創造”:想辦法做出自己或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來。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或舉學校中一些小發明的事例,重點說說他們怎樣思考、怎樣做的。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與創造發明的關系,不必深講。 3.小結:這一課告訴我們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我們可要把它們用好。一個人只要愛勞動,肯動腦,一定會有所創造。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導讀法。 讀這首兒歌就是在向別人介紹兩件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樣用,介紹的時候要把詞語連起來讀,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2.聽朗讀錄音,再跟著一起讀。 3.指導背誦。 (1)理一理三句話的順序: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2)采用師與生、組與組對讀的辦法激發興趣,幫助記憶。如:師讀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比一比,組詞語。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書設計 : 兩件寶兩件寶雙手 大腦做工 思考創造

人有兩件寶 篇2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以詩歌的形式寫了人身上的兩件寶——雙手和大腦。它告訴小朋友們只要用手又用腦,勞動才能有創造。全詩共有六句話。第一、二句講“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第三、四句從反面說明用手不用腦或用腦不用手,事情就做不好;第五、六句從正面指出只要手腦并用,才能在勞動中有所創造。這進一步強調了課文的中心。在教學中,著力點應放在指導學生讀書上。正如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通過讀,讀準字音,在讀中學詞學句,在讀中悟理。

  教法建議

  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學習生字,注意讀準“雙、能、勞”的音,區分“工——公”的字義、用法。“勞”“動”兩個字中都有“力”,可指導學生用勞動需要出力來記住字形。

  2.寫字教學

  教寫字,可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雙:兩個“又”寫法不同。左邊是偏旁,第二筆是點;右邊是“又”字,第一筆橫撇要左伸到點下,第二筆是捺。

  做:左中右結構,左邊要窄些,中間稍短些,右與左一般高,三部分要寫得緊湊些。

  辦:筆順是 ,先中間后兩邊。兩點向外。

  才:第三筆是撇,不能寫成“寸”。

  詞句教學

  “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句中的“做工”不是單指干力氣活兒,而是泛指工作、做事。“思考”指動腦筋想辦法。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雙手會做哪些事,大腦會想些什么,不要抽象地理解。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句中的“創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來。要通過實例讓學生具體理解。

  朗讀指導

  朗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這首詩節奏性強,韻味十足。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詩的節奏。通過黑板、幻燈標出節奏,在聽錄音、范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出停頓的記號,掌握讀的速度。

  如:

  人有/兩件寶,雙手/ 和大腦。

  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用手/不用腦.工作/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空想/一大套。

  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教學一篇課文,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從讀中理解字詞,體會句子的意思,領悟文章的道理。

  在正確朗讀之后,可采用師生引讀、輪讀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記憶,還可跟著朗讀錄音練習背誦。

  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解詞導向

  思考 進行比較深刻周到的思維活動。[例句]老師經常提出問題讓我們思考。

  創造 想出新辦法做出新成績或東西。[例句]我們從小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好創造新生活。

  釋句導讀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這句話講了手腦并用,才能有創造。如果光用手不用腦,就會做傻事。如果光用腦不用手,就只能是空想。

  《手腦相長歌》原文:

  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

  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

  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

  課文理解

  段落段意

  這首兒歌共有三句話。

  第一句:寫了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

  第二句:寫了雙手和大腦必須要配合作用。

  第三句:寫了創造靠勞動,勞動要用手和腦。

  中心思想

  這首詩寫了雙手和大腦的作用,并告訴我們要充分利用雙手和大腦去學習、勞動和創造。

  教學設計示例(一)

  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掌握“雙手、做工、才能、勞動”4個詞語。認識“寶、思、考、事、情、創、造” 7個字。

  2.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l.拿出你的手工作品,讓大家看看你做的是什么?漂亮嗎?

  2.找做得好的同學簡單說一說他是怎么做的?

  不但要動腦想,還要動手做,有了腦和手,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來了。可見手和腦多重要。

  板書課題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 ,數數有幾句話。

  2.指名讀,正音。

  三、學習生字。

  1.讀課后生字,想想你怎樣記住這些字,是怎么記的?

  2.交流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

  辦:注意左右兩點的位置。

  勞:上中下結構,下邊是“力”,不是“方”。

  4.指導書寫。

  5.擴詞。

  四、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朗讀課文

  2、出示生字卡片“件   辦 雙 工 能 動 做 才 寶 思考 事情 創造”,開火車讀字組詞。

  3、小黑板聽寫“才能”“做工”(訂正寫得不規范的字,指導學生再寫)

  二、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己輕聲讀課文,用鉛筆標出有幾個句子。

  2、指名分句讀。

  3、大家讀了課文,知道人的兩件寶貝是什么?(板書:雙手 大腦)

  手的用處可大了,不信,我們來看看。

  課件出示:(發散思維,讓學生自由抒發)

  ( 1 )媽媽用手( )。

  ( 2 )小學生用手( )。

  ( 3 )老師用手( )。

  ( 4 )醫生用手( )。

  ( 5 )警察用手( )。

  是不是做什么事情只要用手就行了?(板書:做工)

  大腦可以(思考),“思考”是什么意思?(板書:思考)

  齊讀第 1 句,分男、女生讀,全班配上動作有表情朗讀。

  4、這兩件寶貝的用處真大。如果我們做事情時只使用一件寶貝,可以嗎?為什么?我們來演示看:

  情況一:( 1 )給小樹、花兒澆水 ( 2 )寫字     ( 3 )做題

  情況二:( 1 )想做個好孩子 ( 2 )想當科學家

  小結:現在我們都知道了“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課件出示相關的句子,學生邊看邊讀)這一下,同學們對我們的“雙手”和“大腦”這兩件寶貝該怎樣正確使用,已經知道了吧。(課件出示“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齊讀:“創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

  6、講講自己或同學動腦筋的小故事。

  7、齊讀、表演朗讀第二句話

  8、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1 、 2 ,看圖說圖意

  ( 1 )科學家通過研究、思考、動手畫出設計圖紙。

  ( 2 )工人邊看圖紙思考,邊用手床制作零件、產品。

  --從大家剛才說的,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在仔細觀察、動腦筋思考了,而且說的一個比一個具體,這就是創造。所有的創造都靠勞動,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勤勞和聰明智慧為人類為祖國創造財富。(板書:勞動創造一切)

  9、出示“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指導朗讀

  三、總結

  1、朗讀全文

  2、根據板書指導背誦

  引讀、分組讀、齊讀、指名背

  3、你是不是更喜歡你的雙手和大腦,知道該怎樣充分地使用這兩件寶貝了?

  四、作業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示例(二)

  10、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要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難點 ,有些詞句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收集課外活動照片、繪畫作品,出一次專欄。

  2.生字卡片;課文朗讀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啟發思考

  1.板書課題:11

  課題中兩個字沒學過,誰會讀?(指名讀)請讀準的同學領讀生字、生詞。再齊讀課題。

  “兩件寶”也可以說兩個寶。“件”是生字,左邊是_(生:單人旁),右邊是_(生:一個牛字),一個人牽著一頭牛,這個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這個字。

  2.課文是一首兒歌,是根據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爺爺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

  3.讀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啟發學生學會提問。)

  二、范讀課文(或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聽老師讀課文后,知道這兩件寶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憑借漢語拼音讀兩遍課文。

  2.讀課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課生字,在課文中把這些字畫出來,再連成詞讀一讀。

  (教師巡視、輔導,了解自學情況。)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雙手 事情 創造(注意帶點字都翹舌音,“情”為輕聲。)

  思考 做工 才能(注意帶點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勞動 兩件寶 辦不到

  2.指名讀課文。(從差到好,不同層次3-5名,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讀音)

  3.齊讀課文。

  五、以問促讀,熟悉課文

  1.課文有3句話,第一句說什么?

  2.這兩件寶該怎樣用?讀第二句。

  3.課文最后說什么?

  4.連起來讀一讀課文。

  六、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雙:兩個“又”不同,左邊是又字旁,第2筆是點。

  做:右邊是反文旁,4筆寫成。

  才:把“寸”的點改成撇。

  3.指導寫字。

  雙:右邊的“又”,橫撇要左伸到點下。左右靠攏。

  做:左中右三部分要緊湊,單人旁要窄些,中間“古”稍短些,右邊“反文旁”與“單人旁”一般高。

  辦:先寫橫折鉤折、撇、然后左邊一點最后右邊一點。

  4.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聽寫,寫后集體檢查、訂正。

  雙手、做工、才能、勞動、兩件、辦不到。

  3.朗讀課文。

  二、理解句子

  1.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1)口頭填空。

  工人_______

  農民_______

  護士_______

  老師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動腦筋,想辦法)

  講講你或別人動腦筋的事。(啟發:想一想,你在學習、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你想了什么辦法,結果怎樣。你見過他們經過想辦法把事情辦好的事嗎?

  2.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師解釋“創造”:想辦法做出自己或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來。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或舉學校中一些小發明的事例,重點說說他們怎樣思考、怎樣做的。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與創造發明的關系,不必深講。

  3.小結:這一課告訴我們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我們可要把它們用好。一個人只要愛勞動,肯動腦,一定會有所創造。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導讀法。

  讀這首兒歌就是在向別人介紹兩件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樣用,介紹的時候要把詞語連起來讀,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2.聽朗讀錄音,再跟著一起讀。

  3.指導背誦。

  (1)理一理三句話的順序: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2)采用師與生、組與組對讀的辦法激發興趣,幫助記憶。如:師讀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比一比,組詞語。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書設計 

  10、

人有兩件寶 篇3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以詩歌的形式寫了人身上的兩件寶——雙手和大腦。它告訴小朋友們只要用手又用腦,勞動才能有創造。全詩共有六句話。第一、二句講“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第三、四句從反面說明用手不用腦或用腦不用手,事情就做不好;第五、六句從正面指出只要手腦并用,才能在勞動中有所創造。這進一步強調了課文的中心。在教學中,著力點應放在指導學生讀書上。正如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通過讀,讀準字音,在讀中學詞學句,在讀中悟理。

  教法建議

  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學習生字,注意讀準“雙、能、勞”的音,區分“工——公”的字義、用法。“勞”“動”兩個字中都有“力”,可指導學生用勞動需要出力來記住字形。

  2.寫字教學

  教寫字,可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雙:兩個“又”寫法不同。左邊是偏旁,第二筆是點;右邊是“又”字,第一筆橫撇要左伸到點下,第二筆是捺。

  做:左中右結構,左邊要窄些,中間稍短些,右與左一般高,三部分要寫得緊湊些。

  辦:筆順是 ,先中間后兩邊。兩點向外。

  才:第三筆是撇,不能寫成“寸”。

  詞句教學

  “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句中的“做工”不是單指干力氣活兒,而是泛指工作、做事。“思考”指動腦筋想辦法。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雙手會做哪些事,大腦會想些什么,不要抽象地理解。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句中的“創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來。要通過實例讓學生具體理解。

  朗讀指導

  朗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這首詩節奏性強,韻味十足。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詩的節奏。通過黑板、幻燈標出節奏,在聽錄音、范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出停頓的記號,掌握讀的速度。

  如:

  人有/兩件寶,雙手/ 和大腦。

  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用手/不用腦.工作/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空想/一大套。

  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教學一篇課文,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從讀中理解字詞,體會句子的意思,領悟文章的道理。

  在正確朗讀之后,可采用師生引讀、輪讀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記憶,還可跟著朗讀錄音練習背誦。

  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解詞導向

  思考 進行比較深刻周到的思維活動。[例句]老師經常提出問題讓我們思考。

  創造 想出新辦法做出新成績或東西。[例句]我們從小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好創造新生活。

  釋句導讀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這句話講了手腦并用,才能有創造。如果光用手不用腦,就會做傻事。如果光用腦不用手,就只能是空想。

  《手腦相長歌》原文:

  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

  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

  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

  課文理解

  段落段意

  這首兒歌共有三句話。

  第一句:寫了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

  第二句:寫了雙手和大腦必須要配合作用。

  第三句:寫了創造靠勞動,勞動要用手和腦。

  中心思想

  這首詩寫了雙手和大腦的作用,并告訴我們要充分利用雙手和大腦去學習、勞動和創造。

  教學設計示例(一)

  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掌握“雙手、做工、才能、勞動”4個詞語。認識“寶、思、考、事、情、創、造” 7個字。

  2.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l.拿出你的手工作品,讓大家看看你做的是什么?漂亮嗎?

  2.找做得好的同學簡單說一說他是怎么做的?

  不但要動腦想,還要動手做,有了腦和手,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來了。可見手和腦多重要。

  板書課題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 ,數數有幾句話。

  2.指名讀,正音。

  三、學習生字。

  1.讀課后生字,想想你怎樣記住這些字,是怎么記的?

  2.交流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

  辦:注意左右兩點的位置。

  勞:上中下結構,下邊是“力”,不是“方”。

  4.指導書寫。

  5.擴詞。

  四、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朗讀課文

  2、出示生字卡片“件   辦 雙 工 能 動 做 才 寶 思考 事情 創造”,開火車讀字組詞。

  3、小黑板聽寫“才能”“做工”(訂正寫得不規范的字,指導學生再寫)

  二、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己輕聲讀課文,用鉛筆標出有幾個句子。

  2、指名分句讀。

  3、大家讀了課文,知道人的兩件寶貝是什么?(板書:雙手 大腦)

  手的用處可大了,不信,我們來看看。

  課件出示:(發散思維,讓學生自由抒發)

  ( 1 )媽媽用手( )。

  ( 2 )小學生用手( )。

  ( 3 )老師用手( )。

  ( 4 )醫生用手( )。

  ( 5 )警察用手( )。

  是不是做什么事情只要用手就行了?(板書:做工)

  大腦可以(思考),“思考”是什么意思?(板書:思考)

  齊讀第 1 句,分男、女生讀,全班配上動作有表情朗讀。

  4、這兩件寶貝的用處真大。如果我們做事情時只使用一件寶貝,可以嗎?為什么?我們來演示看:

  情況一:( 1 )給小樹、花兒澆水 ( 2 )寫字     ( 3 )做題

  情況二:( 1 )想做個好孩子 ( 2 )想當科學家

  小結:現在我們都知道了“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課件出示相關的句子,學生邊看邊讀)這一下,同學們對我們的“雙手”和“大腦”這兩件寶貝該怎樣正確使用,已經知道了吧。(課件出示“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齊讀:“創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

  6、講講自己或同學動腦筋的小故事。

  7、齊讀、表演朗讀第二句話

  8、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1 、 2 ,看圖說圖意

  ( 1 )科學家通過研究、思考、動手畫出設計圖紙。

  ( 2 )工人邊看圖紙思考,邊用手床制作零件、產品。

  --從大家剛才說的,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在仔細觀察、動腦筋思考了,而且說的一個比一個具體,這就是創造。所有的創造都靠勞動,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勤勞和聰明智慧為人類為祖國創造財富。(板書:勞動創造一切)

  9、出示“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指導朗讀

  三、總結

  1、朗讀全文

  2、根據板書指導背誦

  引讀、分組讀、齊讀、指名背

  3、你是不是更喜歡你的雙手和大腦,知道該怎樣充分地使用這兩件寶貝了?

  四、作業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示例(二)

  10、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要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難點,有些詞句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收集課外活動照片、繪畫作品,出一次專欄。

  2.生字卡片;課文朗讀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啟發思考

  1.板書課題:11

  課題中兩個字沒學過,誰會讀?(指名讀)請讀準的同學領讀生字、生詞。再齊讀課題。

  “兩件寶”也可以說兩個寶。“件”是生字,左邊是_(生:單人旁),右邊是_(生:一個牛字),一個人牽著一頭牛,這個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這個字。

  2.課文是一首兒歌,是根據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爺爺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

  3.讀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啟發學生學會提問。)

  二、范讀課文(或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聽老師讀課文后,知道這兩件寶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憑借漢語拼音讀兩遍課文。

  2.讀課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課生字,在課文中把這些字畫出來,再連成詞讀一讀。

  (教師巡視、輔導,了解自學情況。)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雙手 事情 創造(注意帶點字都翹舌音,“情”為輕聲。)

  思考 做工 才能(注意帶點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勞動 兩件寶 辦不到

  2.指名讀課文。(從差到好,不同層次3-5名,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讀音)

  3.齊讀課文。

  五、以問促讀,熟悉課文

  1.課文有3句話,第一句說什么?

  2.這兩件寶該怎樣用?讀第二句。

  3.課文最后說什么?

  4.連起來讀一讀課文。

  六、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雙:兩個“又”不同,左邊是又字旁,第2筆是點。

  做:右邊是反文旁,4筆寫成。

  才:把“寸”的點改成撇。

  3.指導寫字。

  雙:右邊的“又”,橫撇要左伸到點下。左右靠攏。

  做:左中右三部分要緊湊,單人旁要窄些,中間“古”稍短些,右邊“反文旁”與“單人旁”一般高。

  辦:先寫橫折鉤折、撇、然后左邊一點最后右邊一點。

  4.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聽寫,寫后集體檢查、訂正。

  雙手、做工、才能、勞動、兩件、辦不到。

  3.朗讀課文。

  二、理解句子

  1.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1)口頭填空。

  工人_______

  農民_______

  護士_______

  老師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動腦筋,想辦法)

  講講你或別人動腦筋的事。(啟發:想一想,你在學習、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你想了什么辦法,結果怎樣。你見過他們經過想辦法把事情辦好的事嗎?

  2.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師解釋“創造”:想辦法做出自己或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來。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或舉學校中一些小發明的事例,重點說說他們怎樣思考、怎樣做的。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與創造發明的關系,不必深講。

  3.小結:這一課告訴我們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我們可要把它們用好。一個人只要愛勞動,肯動腦,一定會有所創造。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導讀法。

  讀這首兒歌就是在向別人介紹兩件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樣用,介紹的時候要把詞語連起來讀,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2.聽朗讀錄音,再跟著一起讀。

  3.指導背誦。

  (1)理一理三句話的順序: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2)采用師與生、組與組對讀的辦法激發興趣,幫助記憶。如:師讀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比一比,組詞語。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書設計:

人有兩件寶 篇4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以詩歌的形式寫了人身上的兩件寶——雙手和大腦。它告訴小朋友們只要用手又用腦,勞動才能有創造。全詩共有六句話。第一、二句講“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第三、四句從反面說明用手不用腦或用腦不用手,事情就做不好;第五、六句從正面指出只要手腦并用,才能在勞動中有所創造。這進一步強調了課文的中心。在教學中,著力點應放在指導學生讀書上。正如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通過讀,讀準字音,在讀中學詞學句,在讀中悟理。

  教法建議

  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學習生字,注意讀準“雙、能、勞”的音,區分“工——公”的字義、用法。“勞”“動”兩個字中都有“力”,可指導學生用勞動需要出力來記住字形。

  2.寫字教學

  教寫字,可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雙:兩個“又”寫法不同。左邊是偏旁,第二筆是點;右邊是“又”字,第一筆橫撇要左伸到點下,第二筆是捺。

  做:左中右結構,左邊要窄些,中間稍短些,右與左一般高,三部分要寫得緊湊些。

  辦:筆順是 ,先中間后兩邊。兩點向外。

  才:第三筆是撇,不能寫成“寸”。

  詞句教學

  “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句中的“做工”不是單指干力氣活兒,而是泛指工作、做事。“思考”指動腦筋想辦法。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雙手會做哪些事,大腦會想些什么,不要抽象地理解。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句中的“創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來。要通過實例讓學生具體理解。

  朗讀指導

  朗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這首詩節奏性強,韻味十足。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詩的節奏。通過黑板、幻燈標出節奏,在聽錄音、范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出停頓的記號,掌握讀的速度。

  如:

  人有/兩件寶,雙手/ 和大腦。

  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用手/不用腦.工作/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空想/一大套。

  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教學一篇課文,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從讀中理解字詞,體會句子的意思,領悟文章的道理。

  在正確朗讀之后,可采用師生引讀、輪讀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記憶,還可跟著朗讀錄音練習背誦。

  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解詞導向

  思考 進行比較深刻周到的思維活動。[例句]老師經常提出問題讓我們思考。

  創造 想出新辦法做出新成績或東西。[例句]我們從小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好創造新生活。

  釋句導讀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這句話講了手腦并用,才能有創造。如果光用手不用腦,就會做傻事。如果光用腦不用手,就只能是空想。

  《手腦相長歌》原文:

  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

  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

  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

  課文理解

  段落段意

  這首兒歌共有三句話。

  第一句:寫了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

  第二句:寫了雙手和大腦必須要配合作用。

  第三句:寫了創造靠勞動,勞動要用手和腦。

  中心思想

  這首詩寫了雙手和大腦的作用,并告訴我們要充分利用雙手和大腦去學習、勞動和創造。

  教學設計示例(一)

  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掌握“雙手、做工、才能、勞動”4個詞語。認識“寶、思、考、事、情、創、造” 7個字。

  2.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l.拿出你的手工作品,讓大家看看你做的是什么?漂亮嗎?

  2.找做得好的同學簡單說一說他是怎么做的?

  不但要動腦想,還要動手做,有了腦和手,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來了。可見手和腦多重要。

  板書課題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 ,數數有幾句話。

  2.指名讀,正音。

  三、學習生字。

  1.讀課后生字,想想你怎樣記住這些字,是怎么記的?

  2.交流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

  辦:注意左右兩點的位置。

  勞:上中下結構,下邊是“力”,不是“方”。

  4.指導書寫。

  5.擴詞。

  四、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朗讀課文

  2、出示生字卡片“件   辦 雙 工 能 動 做 才 寶 思考 事情 創造”,開火車讀字組詞。

  3、小黑板聽寫“才能”“做工”(訂正寫得不規范的字,指導學生再寫)

  二、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己輕聲讀課文,用鉛筆標出有幾個句子。

  2、指名分句讀。

  3、大家讀了課文,知道人的兩件寶貝是什么?(板書:雙手 大腦)

  手的用處可大了,不信,我們來看看。

  課件出示:(發散思維,讓學生自由抒發)

  ( 1 )媽媽用手( )。

  ( 2 )小學生用手( )。

  ( 3 )老師用手( )。

  ( 4 )醫生用手( )。

  ( 5 )警察用手( )。

  是不是做什么事情只要用手就行了?(板書:做工)

  大腦可以(思考),“思考”是什么意思?(板書:思考)

  齊讀第 1 句,分男、女生讀,全班配上動作有表情朗讀。

  4、這兩件寶貝的用處真大。如果我們做事情時只使用一件寶貝,可以嗎?為什么?我們來演示看:

  情況一:( 1 )給小樹、花兒澆水 ( 2 )寫字     ( 3 )做題

  情況二:( 1 )想做個好孩子 ( 2 )想當科學家

  小結:現在我們都知道了“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課件出示相關的句子,學生邊看邊讀)這一下,同學們對我們的“雙手”和“大腦”這兩件寶貝該怎樣正確使用,已經知道了吧。(課件出示“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齊讀:“創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

  6、講講自己或同學動腦筋的小故事。

  7、齊讀、表演朗讀第二句話

  8、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1 、 2 ,看圖說圖意

  ( 1 )科學家通過研究、思考、動手畫出設計圖紙。

  ( 2 )工人邊看圖紙思考,邊用手床制作零件、產品。

  --從大家剛才說的,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在仔細觀察、動腦筋思考了,而且說的一個比一個具體,這就是創造。所有的創造都靠勞動,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勤勞和聰明智慧為人類為祖國創造財富。(板書:勞動創造一切)

  9、出示“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指導朗讀

  三、總結

  1、朗讀全文

  2、根據板書指導背誦

  引讀、分組讀、齊讀、指名背

  3、你是不是更喜歡你的雙手和大腦,知道該怎樣充分地使用這兩件寶貝了?

  四、作業 

  板書設計:

  第 1 2 頁  

  教學設計示例(二)

  10、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要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難點,有些詞句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收集課外活動照片、繪畫作品,出一次專欄。

  2.生字卡片;課文朗讀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啟發思考

  1.板書課題:11

  課題中兩個字沒學過,誰會讀?(指名讀)請讀準的同學領讀生字、生詞。再齊讀課題。

  “兩件寶”也可以說兩個寶。“件”是生字,左邊是_(生:單人旁),右邊是_(生:一個牛字),一個人牽著一頭牛,這個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這個字。

  2.課文是一首兒歌,是根據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爺爺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

  3.讀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啟發學生學會提問。)

  二、范讀課文(或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聽老師讀課文后,知道這兩件寶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憑借漢語拼音讀兩遍課文。

  2.讀課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課生字,在課文中把這些字畫出來,再連成詞讀一讀。

  (教師巡視、輔導,了解自學情況。)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雙手 事情 創造(注意帶點字都翹舌音,“情”為輕聲。)

  思考 做工 才能(注意帶點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勞動 兩件寶 辦不到

  2.指名讀課文。(從差到好,不同層次3-5名,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讀音)

  3.齊讀課文。

  五、以問促讀,熟悉課文

  1.課文有3句話,第一句說什么?

  2.這兩件寶該怎樣用?讀第二句。

  3.課文最后說什么?

  4.連起來讀一讀課文。

  六、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雙:兩個“又”不同,左邊是又字旁,第2筆是點。

  做:右邊是反文旁,4筆寫成。

  才:把“寸”的點改成撇。

  3.指導寫字。

  雙:右邊的“又”,橫撇要左伸到點下。左右靠攏。

  做:左中右三部分要緊湊,單人旁要窄些,中間“古”稍短些,右邊“反文旁”與“單人旁”一般高。

  辦:先寫橫折鉤折、撇、然后左邊一點最后右邊一點。

  4.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聽寫,寫后集體檢查、訂正。

  雙手、做工、才能、勞動、兩件、辦不到。

  3.朗讀課文。

  二、理解句子

  1.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1)口頭填空。

  工人_______

  農民_______

  護士_______

  老師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動腦筋,想辦法)

  講講你或別人動腦筋的事。(啟發:想一想,你在學習、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你想了什么辦法,結果怎樣。你見過他們經過想辦法把事情辦好的事嗎?

  2.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師解釋“創造”:想辦法做出自己或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來。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或舉學校中一些小發明的事例,重點說說他們怎樣思考、怎樣做的。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與創造發明的關系,不必深講。

  3.小結:這一課告訴我們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我們可要把它們用好。一個人只要愛勞動,肯動腦,一定會有所創造。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導讀法。

  讀這首兒歌就是在向別人介紹兩件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樣用,介紹的時候要把詞語連起來讀,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2.聽朗讀錄音,再跟著一起讀。

  3.指導背誦。

  (1)理一理三句話的順序: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2)采用師與生、組與組對讀的辦法激發興趣,幫助記憶。如:師讀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比一比,組詞語。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書設計:

  10、

  第 1 2 頁  

人有兩件寶 篇5

  ------------------------------------------------------------

  張廣祥主頁、中國語文名網“中學語文在線”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要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難點 ,有些詞句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收集課外活動照片、繪畫作品,出一次專欄。 

  2.生字卡片;課文朗讀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啟發思考

  1.板書課題:11

  課題中兩個字沒學過,誰會讀?(指名讀)請讀準的同學領讀生字、生詞。再齊讀課題。

  “兩件寶”也可以說兩個寶。“件”是生字,左邊是_(生:單人旁),右邊是_(生:一個牛字),一個人牽著一頭牛,這個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這個字。

  2.課文是一首兒歌,是根據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爺爺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

  3.讀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啟發學生學會提問。)

  二、范讀課文(或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聽老師讀課文后,知道這兩件寶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憑借漢語拼音讀兩遍課文。

  2.讀課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課生字,在課文中把這些字畫出來,再連成詞讀一讀。

  (教師巡視、輔導,了解自學情況。)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雙手 事情 創造(注意帶點字都翹舌音,“情”為輕聲。)

  思考 做工 才能(注意帶點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勞動 兩件寶 辦不到

  2.指名讀課文。(從差到好,不同層次3-5名,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讀音)

  3.齊讀課文。

  五、以問促讀,熟悉課文

  1.課文有3句話,第一句說什么?

  2.這兩件寶該怎樣用?讀第二句。

  3.課文最后說什么?

  4.連起來讀一讀課文。

  六、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雙:兩個“又”不同,左邊是又字旁,第2筆是點。

  做:右邊是反文旁,4筆寫成。

  才:把“寸”的點改成撇。

  3.指導寫字。

  雙:右邊的“又”,橫撇要左伸到點下。左右靠攏。

  做:左中右三部分要緊湊,單人旁要窄些,中間“古”稍短些,右邊“反文旁”與“單人旁”一般高。

  辦:先寫橫折鉤折、撇、然后左邊一點最后右邊一點。

  4.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聽寫,寫后集體檢查、訂正。

  雙手、做工、才能、勞動、兩件、辦不到。

  3.朗讀課文。

  二、理解句子

  1.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1)口頭填空。

  工人_______

  農民_______

  護士_______

  老師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動腦筋,想辦法)

  講講你或別人動腦筋的事。(啟發:想一想,你在學習、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你想了什么辦法,結果怎樣。你見過他們經過想辦法把事情辦好的事嗎?

  2.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師解釋“創造”:想辦法做出自己或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來。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或舉學校中一些小發明的事例,重點說說他們怎樣思考、怎樣做的。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與創造發明的關系,不必深講。

  3.小結:這一課告訴我們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我們可要把它們用好。一個人只要愛勞動,肯動腦,一定會有所創造。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導讀法。

  讀這首兒歌就是在向別人介紹兩件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樣用,介紹的時候要把詞語連起來讀,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2.聽朗讀錄音,再跟著一起讀。

  3.指導背誦。

  (1)理一理三句話的順序: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2)采用師與生、組與組對讀的辦法激發興趣,幫助記憶。如:師讀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比一比,組詞語。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書設計 :

  兩件寶

  兩件寶 雙手 

  大腦

  做工 

  思考

  創造  

人有兩件寶 篇6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以詩歌的形式寫了人身上的兩件寶——雙手和大腦。它告訴小朋友們只要用手又用腦,勞動才能有創造。全詩共有六句話。第一、二句講“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第三、四句從反面說明用手不用腦或用腦不用手,事情就做不好;第五、六句從正面指出只要手腦并用,才能在勞動中有所創造。這進一步強調了課文的中心。在教學中,著力點應放在指導學生讀書上。正如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通過讀,讀準字音,在讀中學詞學句,在讀中悟理。

  教法建議

  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學習生字,注意讀準“雙、能、勞”的音,區分“工——公”的字義、用法。“勞”“動”兩個字中都有“力”,可指導學生用勞動需要出力來記住字形。

  2.寫字教學

  教寫字,可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雙:兩個“又”寫法不同。左邊是偏旁,第二筆是點;右邊是“又”字,第一筆橫撇要左伸到點下,第二筆是捺。

  做:左中右結構,左邊要窄些,中間稍短些,右與左一般高,三部分要寫得緊湊些。

  辦:筆順是 ,先中間后兩邊。兩點向外。

  才:第三筆是撇,不能寫成“寸”。

  詞句教學

  “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句中的“做工”不是單指干力氣活兒,而是泛指工作、做事。“思考”指動腦筋想辦法。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雙手會做哪些事,大腦會想些什么,不要抽象地理解。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句中的“創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來。要通過實例讓學生具體理解。

  朗讀指導

  朗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這首詩節奏性強,韻味十足。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詩的節奏。通過黑板、幻燈標出節奏,在聽錄音、范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出停頓的記號,掌握讀的速度。

  如:

  人有/兩件寶,雙手/ 和大腦。

  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用手/不用腦.工作/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空想/一大套。

  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教學一篇課文,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從讀中理解字詞,體會句子的意思,領悟文章的道理。

  在正確朗讀之后,可采用師生引讀、輪讀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記憶,還可跟著朗讀錄音練習背誦。

  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解詞導向

  思考 進行比較深刻周到的思維活動。[例句]老師經常提出問題讓我們思考。

  創造 想出新辦法做出新成績或東西。[例句]我們從小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好創造新生活。

  釋句導讀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這句話講了手腦并用,才能有創造。如果光用手不用腦,就會做傻事。如果光用腦不用手,就只能是空想。

  《手腦相長歌》原文:

  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

  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

  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

  課文理解

  段落段意

  這首兒歌共有三句話。

  第一句:寫了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

  第二句:寫了雙手和大腦必須要配合作用。

  第三句:寫了創造靠勞動,勞動要用手和腦。

  中心思想

  這首詩寫了雙手和大腦的作用,并告訴我們要充分利用雙手和大腦去學習、勞動和創造。

  教學設計示例(一)

  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掌握“雙手、做工、才能、勞動”4個詞語。認識“寶、思、考、事、情、創、造” 7個字。

  2.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l.拿出你的手工作品,讓大家看看你做的是什么?漂亮嗎?

  2.找做得好的同學簡單說一說他是怎么做的?

  不但要動腦想,還要動手做,有了腦和手,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來了。可見手和腦多重要。

  板書課題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 ,數數有幾句話。

  2.指名讀,正音。

  三、學習生字。

  1.讀課后生字,想想你怎樣記住這些字,是怎么記的?

  2.交流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

  辦:注意左右兩點的位置。

  勞:上中下結構,下邊是“力”,不是“方”。

  4.指導書寫。

  5.擴詞。

  四、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朗讀課文

  2、出示生字卡片“件   辦 雙 工 能 動 做 才 寶 思考 事情 創造”,開火車讀字組詞。

  3、小黑板聽寫“才能”“做工”(訂正寫得不規范的字,指導學生再寫)

  二、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己輕聲讀課文,用鉛筆標出有幾個句子。

  2、指名分句讀。

  3、大家讀了課文,知道人的兩件寶貝是什么?(板書:雙手 大腦)

  手的用處可大了,不信,我們來看看。

  課件出示:(發散思維,讓學生自由抒發)

  ( 1 )媽媽用手( )。

  ( 2 )小學生用手( )。

  ( 3 )老師用手( )。

  ( 4 )醫生用手( )。

  ( 5 )警察用手( )。

  是不是做什么事情只要用手就行了?(板書:做工)

  大腦可以(思考),“思考”是什么意思?(板書:思考)

  齊讀第 1 句,分男、女生讀,全班配上動作有表情朗讀。

  4、這兩件寶貝的用處真大。如果我們做事情時只使用一件寶貝,可以嗎?為什么?我們來演示看:

  情況一:( 1 )給小樹、花兒澆水 ( 2 )寫字     ( 3 )做題

  情況二:( 1 )想做個好孩子 ( 2 )想當科學家

  小結:現在我們都知道了“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課件出示相關的句子,學生邊看邊讀)這一下,同學們對我們的“雙手”和“大腦”這兩件寶貝該怎樣正確使用,已經知道了吧。(課件出示“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齊讀:“創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

  6、講講自己或同學動腦筋的小故事。

  7、齊讀、表演朗讀第二句話

  8、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1 、 2 ,看圖說圖意

  ( 1 )科學家通過研究、思考、動手畫出設計圖紙。

  ( 2 )工人邊看圖紙思考,邊用手床制作零件、產品。

  --從大家剛才說的,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在仔細觀察、動腦筋思考了,而且說的一個比一個具體,這就是創造。所有的創造都靠勞動,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勤勞和聰明智慧為人類為祖國創造財富。(板書:勞動創造一切)

  9、出示“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指導朗讀

  三、總結

  1、朗讀全文

  2、根據板書指導背誦

  引讀、分組讀、齊讀、指名背

  3、你是不是更喜歡你的雙手和大腦,知道該怎樣充分地使用這兩件寶貝了?

  四、作業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示例(二)

  10、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要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難點 ,有些詞句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收集課外活動照片、繪畫作品,出一次專欄。

  2.生字卡片;課文朗讀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啟發思考

  1.板書課題:11

  課題中兩個字沒學過,誰會讀?(指名讀)請讀準的同學領讀生字、生詞。再齊讀課題。

  “兩件寶”也可以說兩個寶。“件”是生字,左邊是_(生:單人旁),右邊是_(生:一個牛字),一個人牽著一頭牛,這個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這個字。

  2.課文是一首兒歌,是根據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爺爺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

  3.讀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啟發學生學會提問。)

  二、范讀課文(或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聽老師讀課文后,知道這兩件寶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憑借漢語拼音讀兩遍課文。

  2.讀課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課生字,在課文中把這些字畫出來,再連成詞讀一讀。

  (教師巡視、輔導,了解自學情況。)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雙手 事情 創造(注意帶點字都翹舌音,“情”為輕聲。)

  思考 做工 才能(注意帶點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勞動 兩件寶 辦不到

  2.指名讀課文。(從差到好,不同層次3-5名,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讀音)

  3.齊讀課文。

  五、以問促讀,熟悉課文

  1.課文有3句話,第一句說什么?

  2.這兩件寶該怎樣用?讀第二句。

  3.課文最后說什么?

  4.連起來讀一讀課文。

  六、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雙:兩個“又”不同,左邊是又字旁,第2筆是點。

  做:右邊是反文旁,4筆寫成。

  才:把“寸”的點改成撇。

  3.指導寫字。

  雙:右邊的“又”,橫撇要左伸到點下。左右靠攏。

  做:左中右三部分要緊湊,單人旁要窄些,中間“古”稍短些,右邊“反文旁”與“單人旁”一般高。

  辦:先寫橫折鉤折、撇、然后左邊一點最后右邊一點。

  4.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聽寫,寫后集體檢查、訂正。

  雙手、做工、才能、勞動、兩件、辦不到。

  3.朗讀課文。

  二、理解句子

  1.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1)口頭填空。

  工人_______

  農民_______

  護士_______

  老師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動腦筋,想辦法)

  講講你或別人動腦筋的事。(啟發:想一想,你在學習、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你想了什么辦法,結果怎樣。你見過他們經過想辦法把事情辦好的事嗎?

  2.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師解釋“創造”:想辦法做出自己或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來。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或舉學校中一些小發明的事例,重點說說他們怎樣思考、怎樣做的。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與創造發明的關系,不必深講。

  3.小結:這一課告訴我們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我們可要把它們用好。一個人只要愛勞動,肯動腦,一定會有所創造。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導讀法。

  讀這首兒歌就是在向別人介紹兩件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樣用,介紹的時候要把詞語連起來讀,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2.聽朗讀錄音,再跟著一起讀。

  3.指導背誦。

  (1)理一理三句話的順序: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2)采用師與生、組與組對讀的辦法激發興趣,幫助記憶。如:師讀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比一比,組詞語。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書設計 

  10、

人有兩件寶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要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難點 ,有些詞句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收集課外活動照片、繪畫作品,出一次專欄。 

  2.生字卡片;課文朗讀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啟發思考

  1.板書課題:11

  課題中兩個字沒學過,誰會讀?(指名讀)請讀準的同學領讀生字、生詞。再齊讀課題。

  “兩件寶”也可以說兩個寶。“件”是生字,左邊是_(生:單人旁),右邊是_(生:一個牛字),一個人牽著一頭牛,這個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這個字。

  2.課文是一首兒歌,是根據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爺爺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

  3.讀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啟發學生學會提問。)

  二、范讀課文(或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聽老師讀課文后,知道這兩件寶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憑借漢語拼音讀兩遍課文。

  2.讀課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課生字,在課文中把這些字畫出來,再連成詞讀一讀。

  (教師巡視、輔導,了解自學情況。)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雙手 事情 創造(注意帶點字都翹舌音,“情”為輕聲。)

  思考 做工 才能(注意帶點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勞動 兩件寶 辦不到

  2.指名讀課文。(從差到好,不同層次3-5名,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讀音)

  3.齊讀課文。

  五、以問促讀,熟悉課文

  1.課文有3句話,第一句說什么?

  2.這兩件寶該怎樣用?讀第二句。

  3.課文最后說什么?

  4.連起來讀一讀課文。

  六、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雙:兩個“又”不同,左邊是又字旁,第2筆是點。

  做:右邊是反文旁,4筆寫成。

  才:把“寸”的點改成撇。

  3.指導寫字。

  雙:右邊的“又”,橫撇要左伸到點下。左右靠攏。

  做:左中右三部分要緊湊,單人旁要窄些,中間“古”稍短些,右邊“反文旁”與“單人旁”一般高。

  辦:先寫橫折鉤折、撇、然后左邊一點最后右邊一點。

  4.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聽寫,寫后集體檢查、訂正。

  雙手、做工、才能、勞動、兩件、辦不到。

  3.朗讀課文。

  二、理解句子

  1.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1)口頭填空。

  工人_______

  農民_______

  護士_______

  老師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動腦筋,想辦法)

  講講你或別人動腦筋的事。(啟發:想一想,你在學習、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你想了什么辦法,結果怎樣。你見過他們經過想辦法把事情辦好的事嗎?

  2.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師解釋“創造”:想辦法做出自己或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來。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或舉學校中一些小發明的事例,重點說說他們怎樣思考、怎樣做的。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與創造發明的關系,不必深講。

  3.小結:這一課告訴我們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我們可要把它們用好。一個人只要愛勞動,肯動腦,一定會有所創造。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導讀法。

  讀這首兒歌就是在向別人介紹兩件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樣用,介紹的時候要把詞語連起來讀,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2.聽朗讀錄音,再跟著一起讀。

  3.指導背誦。

  (1)理一理三句話的順序: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2)采用師與生、組與組對讀的辦法激發興趣,幫助記憶。如:師讀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比一比,組詞語。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書設計 :

  兩件寶

  兩件寶 雙手 

  大腦

  做工 

  思考

  創造 

人有兩件寶 篇8

  佚名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掌握“雙手、做工、才能、勞動”4個詞語。認識“寶、思、考、事、情、創、造”7個字。

  2.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l.拿出你的手工作品,讓大家看看你做的是什么?漂亮嗎?

  2.找做得好的同學簡單說一說他是怎么做的?

  不但要動腦想,還要動手做,有了腦和手,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來了。可見手和腦多重要。

  板書課題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人有兩件寶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數數有幾句話。

  2.指名讀,正音。

  四、學習生字。

  1.讀課后生字,想想你怎樣記住這些字,是怎么記的?

  2.交流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

  辦:注意左右兩點的位置。

  勞:上中下結構,下邊是“力”,不是“方”。

  4.指導書寫。

  5.擴詞。

  五、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1 、指名朗讀課文

  2 、出示生字卡片“件辦 雙 工 能 動 做 才 寶 思考 事情 創造”,開火車讀字組詞。

  3 、小黑板聽寫“才能”“做工”(訂正寫得不規范的字,指導學生再寫)

  二、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 、學生自己輕聲讀課文,用鉛筆標出有幾個句子。

  2 、指名分句讀。

  3 、大家讀了課文,知道人的兩件寶貝是什么?(板書:雙手 大腦)

  手的用處可大了,不信,我們來看看。

  課件出示:(發散思維,讓學生自由抒發)

  (1 )媽媽用手( )。

  (2 )小學生用手( )。

  (3 )老師用手( )。

  (4 )醫生用手( )。

  (5 )警察用手( )。

  是不是做什么事情只要用手就行了?(板書:做工)

  大腦可以(思考),“思考”是什么意思?(板書:思考)

  齊讀第1 句,分男、女生讀,全班配上動作有表情朗讀。

  4 、這兩件寶貝的用處真大。如果我們做事情時只使用一件寶貝,可以嗎?為什么?我們來演示看:

  情況一:(1 )給小樹、花兒澆水 (2 )寫字 (3 )做題

  情況二:(1 )想做個好孩子 (2 )想當科學家

  小結:現在我們都知道了“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課件出示相關的句子,學生邊看邊讀)這一下,同學們對我們的“雙手”和“大腦”這兩件寶貝該怎樣正確使用,已經知道了吧。(課件出示“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5 、齊讀:“創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

  6 、講講自己或同學動腦筋的小故事。

  7 、齊讀、表演朗讀第二句話

  8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1 、2 ,看圖說圖意

  (1 )科學家通過研究、思考、動手畫出設計圖紙。

  (2 )工人邊看圖紙思考,邊用手床制作零件、產品。

  --從大家剛才說的,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在仔細觀察、動腦筋思考了,而且說的一個比一個具體,這就是創造。所有的創造都靠勞動,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勤勞和聰明智慧為人類為祖國創造財富。(板書:勞動創造一切)

  9 、出示“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指導朗讀

  三、總結

  1 、朗讀全文

  2 、根據板書指導背誦

  引讀、分組讀、齊讀、指名背

  3 、你是不是更喜歡你的雙手和大腦,知道該怎樣充分地使用這兩件寶貝了?

  四、作業 

  板書設計 :

  10、人有兩件寶

  雙手 做工

  勞動創造一切

  大腦 思考

人有兩件寶 篇9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掌握“雙手、做工、才能、勞動”4個詞語。認識“寶、思、考、事、情、創、造”7個字。

  2.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l.拿出你的手工作品,讓大家看看你做的是什么?漂亮嗎?

  2.找做得好的同學簡單說一說他是怎么做的?

  不但要動腦想,還要動手做,有了腦和手,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來了。可見手和腦多重要。

  板書課題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人有兩件寶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數數有幾句話。

  2.指名讀,正音。

  四、學習生字。

  1.讀課后生字,想想你怎樣記住這些字,是怎么記的?

  2.交流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

  辦:注意左右兩點的位置。

  勞:上中下結構,下邊是“力”,不是“方”。

  4.指導書寫。

  5.擴詞。

  五、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1 、指名朗讀課文

  2 、出示生字卡片“件辦 雙 工 能 動 做 才 寶 思考 事情 創造”,開火車讀字組詞。

  3 、小黑板聽寫“才能”“做工”(訂正寫得不規范的字,指導學生再寫)

  二、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 、學生自己輕聲讀課文,用鉛筆標出有幾個句子。

  2 、指名分句讀。

  3 、大家讀了課文,知道人的兩件寶貝是什么?(板書:雙手 大腦)

  手的用處可大了,不信,我們來看看。

  課件出示:(發散思維,讓學生自由抒發)

  (1 )媽媽用手( )。

  (2 )小學生用手( )。

  (3 )老師用手( )。

  (4 )醫生用手( )。

  (5 )警察用手( )。

  是不是做什么事情只要用手就行了?(板書:做工)

  大腦可以(思考),“思考”是什么意思?(板書:思考)

  齊讀第1 句,分男、女生讀,全班配上動作有表情朗讀。

  4 、這兩件寶貝的用處真大。如果我們做事情時只使用一件寶貝,可以嗎?為什么?我們來演示看:

  情況一:(1 )給小樹、花兒澆水 (2 )寫字 (3 )做題

  情況二:(1 )想做個好孩子 (2 )想當科學家

  小結:現在我們都知道了“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課件出示相關的句子,學生邊看邊讀)這一下,同學們對我們的“雙手”和“大腦”這兩件寶貝該怎樣正確使用,已經知道了吧。(課件出示“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5 、齊讀:“創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

  6 、講講自己或同學動腦筋的小故事。

  7 、齊讀、表演朗讀第二句話

  8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1 、2 ,看圖說圖意

  (1 )科學家通過研究、思考、動手畫出設計圖紙。

  (2 )工人邊看圖紙思考,邊用手床制作零件、產品。

  --從大家剛才說的,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在仔細觀察、動腦筋思考了,而且說的一個比一個具體,這就是創造。所有的創造都靠勞動,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勤勞和聰明智慧為人類為祖國創造財富。(板書:勞動創造一切)

  9 、出示“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指導朗讀

  三、總結

  1 、朗讀全文

  2 、根據板書指導背誦

  引讀、分組讀、齊讀、指名背

  3 、你是不是更喜歡你的雙手和大腦,知道該怎樣充分地使用這兩件寶貝了?

  四、作業 

  板書設計 :

  10、人有兩件寶

  雙手 做工

  勞動創造一切

  大腦 思考

人有兩件寶 篇10

  以下是一篇關于一年級品德與社會《人有兩件寶》的說課稿范文,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今天要說的內容是一年級品德與社會《人有兩件寶》,我將從以下幾點說起。

  一、說課本

  1、教材

  通過第9課的學習,學生應該懂得“好的生活不能坐等得來,要靠勤勞的雙手”,通過第10課的學習,學生應該知道“不斷動腦筋,找出缺點想辦法,才能使生活用品不斷改進”,而本課是對第9課和第10課的綜合和提升:讓學生從故事和實例中明白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改進用品、改善生活都離不開這兩件寶,只有用好這兩件寶,才能創造幸福的生活。

  2、學情

  通過第9、10課的學習,學生已知道雙手和大腦的用處,但對于大腦和雙手哪個更重要不太明確。

  3、教學目標

  知道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初步懂得只有手腦都用才能創造幸福的生活;嘗試動手、動腦來改善和促進自身的進步。

  4、教法

  “生活性”和“活動性”是二期課改的靈魂。在設計教學時,抓住學生的課堂生活、現實生活“做文章”;采用辯論、辨析、實踐等活動讓學生逐步明理。

  5、學法

  實踐體驗法:當學生懂得了只有手腦都用才能創造幸福的生活后,通過“變魔術”的游戲使學生體驗運用兩件寶取得成功的喜悅。

  6、實施:

  本課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目標為“知道每個人都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初步懂得雙手和大腦對人們非常重要;體驗運用兩件寶取得成功的喜悅。”第二課時目標為“聯系實際,讓學生懂得只有手腦都能用才能創造幸福的生活;嘗試動手、動腦來改善生活和促進自身進步。”

  對于兒童來說,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對他有意義的、真正的生活;對于品德教學來說,只有引導兒童關注和實踐他自己的生活,才會成為有意義的教學,只有引導兒童學習和學會創造他自己的生活,才會成為有效的教學。因此,教學時我將學生已明白的道理(通過以往教學)和已有的生活經驗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使教學的全過程體現為生活化德育。如:在教學的一開始,我就設計了一個復習的環節,喚起學生的記憶,隨即組織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展開辯論——手和腦究竟哪個重要,等學生明白道理后,又拿出現實生活中一些錯誤的認識讓學生辨析,進而進一步引導學生領悟到兩件寶缺一不可。

  活動化教學是以教師精心設計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學習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引導學生全員、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參與、體驗活動。如在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我發給每一個學生一張彩色紙,讓學生動腦動手做“變魔術”的游戲,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體驗感悟到:雙手和大腦人人都有,我們只要充分用好這兩件寶,才會創造出更好的生活,從而引導學生成為他自己生活的實踐者、體驗者和創造者。

  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1)知道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

  (2)初步懂得只有手腦都用才能創造幸福的生活。

  (3)嘗試動手、動腦來改善和促進自身的進步。

  2、教學內容:

  利用教材中的“故事園”、“小舞臺”、“聰明豆”等完成整堂課的教學目標。

  3、教學重點:

  雙手和大腦這兩件寶一個也不能少。

  4、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策略:

  整堂課突出“活動性”,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使他們在活動中明理益智。

  5、教學準備:

  (1)教師:課件 彩色紙

  (2)學生: 剪刀

  6、教學時間:

  兩課時

  7、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教時

  活動一:談話引入 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小朋友們,丁丁可是我們的老朋友了,通過第9、第10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丁丁每天早上喝牛奶、吃早餐,放學回家看看報紙;他們家的電視機也從爺爺、奶奶時的12寸黑白電視機到了現在的43寸背投式彩色電視機。

  那么,你們知道丁丁家的幸福生活是靠什么得來的嗎?

  2、揭示課題:對呀,幸福生活是靠智慧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大腦和雙手就是我們人類的兩件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1課《人有兩件寶》。

  3、齊讀課題。

  活動二:聽聽說說 探究明理

  1、大組討論:這兩件寶貝誰更重要呢?有一天,“大腦”和“雙手”為這事吵了起來,想象一下,他們會說些什么呢?自由組成“大腦隊”和“雙手隊”進行辯論。

  2、故事明理:他們各有各的說法,誰也說服不了誰,我相信小朋友聽完《阿勤和阿聰》的故事以后自然就有結果了。

  (1)聽上半部分故事:

  討論交流:阿勤雙手這樣勤巧,做了這么多凳子為什么一個也賣不出去?阿聰這么聰明設計了這么多凳子草圖,為什么只能掛在墻上自我欣賞呢?

  同桌討論:怎樣才能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呢?你們能不能幫他們出出主意?

  (2)師簡述半部分故事:

  阿勤和阿聰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久,阿勤學會了設計,阿聰學會了制作。后來,他倆索性合作開了一個作坊,生產出來的凳子既美觀又實用,大受歡迎,人們排著隊爭相購買。

  現在你能說說手腦哪個更重要了嗎?

  活動三:學習兒歌 鞏固道理

  1、出示兒歌

  2、跟讀兒歌

  3、齊讀兒歌

  活動四:辨析真偽 再次明理

  1、辨析主題:有人說科學工作者只要動腦就行了,清潔工人只要動手就行了,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

  2、小結明理:對呀,科學家要動腦思考,但也離不開動手做實驗;清潔工人動手打掃也離不開動腦改進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活動五:手腦并用 體驗感悟

  1、動手實踐:雙手和大腦人人都有,只要我們好好利用他們就能學好本領,做出成績。接下去,就讓我們動動腦、動動手,把我們手中的紙變長。只能用剪刀剪,不能用別的工具。

  2、總結提升:剛才,小朋友們先通過大腦想辦法,然后又用靈巧的雙手配合著大腦的想法,把紙變長,真了不起。是的,做任何事都離不開手和腦,愿我們多動手,勤用腦,用我們智慧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譜寫生活最美好、最動聽的樂章。

人有兩件寶 篇11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以詩歌的形式寫了人身上的兩件寶——雙手和大腦。它告訴小朋友們只要用手又用腦,勞動才能有創造。全詩共有六句話。第一、二句講“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第三、四句從反面說明用手不用腦或用腦不用手,事情就做不好;第五、六句從正面指出只要手腦并用,才能在勞動中有所創造。這進一步強調了課文的中心。在教學中,著力點應放在指導學生讀書上。正如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通過讀,讀準字音,在讀中學詞學句,在讀中悟理。

  教法建議

  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學習生字,注意讀準“雙、能、勞”的音,區分“工——公”的字義、用法。“勞”“動”兩個字中都有“力”,可指導學生用勞動需要出力來記住字形。

  2.寫字教學

  教寫字,可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雙:兩個“又”寫法不同。左邊是偏旁,第二筆是點;右邊是“又”字,第一筆橫撇要左伸到點下,第二筆是捺。

  做:左中右結構,左邊要窄些,中間稍短些,右與左一般高,三部分要寫得緊湊些。

  辦:筆順是 ,先中間后兩邊。兩點向外。

  才:第三筆是撇,不能寫成“寸”。

  詞句教學

  “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句中的“做工”不是單指干力氣活兒,而是泛指工作、做事。“思考”指動腦筋想辦法。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雙手會做哪些事,大腦會想些什么,不要抽象地理解。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句中的“創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來。要通過實例讓學生具體理解。

  朗讀指導

  朗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這首詩節奏性強,韻味十足。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詩的節奏。通過黑板、幻燈標出節奏,在聽錄音、范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出停頓的記號,掌握讀的速度。

  如:

  人有/兩件寶,雙手/ 和大腦。

  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用手/不用腦.工作/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空想/一大套。

  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教學一篇課文,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從讀中理解字詞,體會句子的意思,領悟文章的道理。

  在正確朗讀之后,可采用師生引讀、輪讀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記憶,還可跟著朗讀錄音練習背誦。

  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解詞導向

  思考 進行比較深刻周到的思維活動。[例句]老師經常提出問題讓我們思考。

  創造 想出新辦法做出新成績或東西。[例句]我們從小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好創造新生活。

  釋句導讀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這句話講了手腦并用,才能有創造。如果光用手不用腦,就會做傻事。如果光用腦不用手,就只能是空想。

  《手腦相長歌》原文:

  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

  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

  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

  課文理解

  段落段意

  這首兒歌共有三句話。

  第一句:寫了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

  第二句:寫了雙手和大腦必須要配合作用。

  第三句:寫了創造靠勞動,勞動要用手和腦。

  中心思想

  這首詩寫了雙手和大腦的作用,并告訴我們要充分利用雙手和大腦去學習、勞動和創造。

  教學設計示例(一)

  10、人有兩件寶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掌握“雙手、做工、才能、勞動”4個詞語。認識“寶、思、考、事、情、創、造” 7個字。

  2.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l.拿出你的手工作品,讓大家看看你做的是什么?漂亮嗎?

  2.找做得好的同學簡單說一說他是怎么做的?

  不但要動腦想,還要動手做,有了腦和手,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來了。可見手和腦多重要。

  板書課題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人有兩件寶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 ,數數有幾句話。

  2.指名讀,正音。

  三、學習生字。

  1.讀課后生字,想想你怎樣記住這些字,是怎么記的?

  2.交流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

  辦:注意左右兩點的位置。

  勞:上中下結構,下邊是“力”,不是“方”。

  4.指導書寫。

  5.擴詞。

  四、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朗讀課文

  2、出示生字卡片“件   辦 雙 工 能 動 做 才 寶 思考 事情 創造”,開火車讀字組詞。

  3、小黑板聽寫“才能”“做工”(訂正寫得不規范的字,指導學生再寫)

  二、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己輕聲讀課文,用鉛筆標出有幾個句子。

  2、指名分句讀。

  3、大家讀了課文,知道人的兩件寶貝是什么?(板書:雙手 大腦)

  手的用處可大了,不信,我們來看看。

  課件出示:(發散思維,讓學生自由抒發)

  ( 1 )媽媽用手( )。

  ( 2 )小學生用手( )。

  ( 3 )老師用手( )。

  ( 4 )醫生用手( )。

  ( 5 )警察用手( )。

  是不是做什么事情只要用手就行了?(板書:做工)

  大腦可以(思考),“思考”是什么意思?(板書:思考)

  齊讀第 1 句,分男、女生讀,全班配上動作有表情朗讀。

  4、這兩件寶貝的用處真大。如果我們做事情時只使用一件寶貝,可以嗎?為什么?我們來演示看:

  情況一:( 1 )給小樹、花兒澆水 ( 2 )寫字     ( 3 )做題

  情況二:( 1 )想做個好孩子 ( 2 )想當科學家

  小結:現在我們都知道了“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課件出示相關的句子,學生邊看邊讀)這一下,同學們對我們的“雙手”和“大腦”這兩件寶貝該怎樣正確使用,已經知道了吧。(課件出示“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齊讀:“創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

  6、講講自己或同學動腦筋的小故事。

  7、齊讀、表演朗讀第二句話

  8、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1 、 2 ,看圖說圖意

  ( 1 )科學家通過研究、思考、動手畫出設計圖紙。

  ( 2 )工人邊看圖紙思考,邊用手床制作零件、產品。

  --從大家剛才說的,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在仔細觀察、動腦筋思考了,而且說的一個比一個具體,這就是創造。所有的創造都靠勞動,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勤勞和聰明智慧為人類為祖國創造財富。(板書:勞動創造一切)

  9、出示“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指導朗讀

  三、總結

  1、朗讀全文

  2、根據板書指導背誦

  引讀、分組讀、齊讀、指名背

  3、你是不是更喜歡你的雙手和大腦,知道該怎樣充分地使用這兩件寶貝了?

  四、作業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示例(二)

  10、人有兩件寶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要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難點 ,有些詞句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收集課外活動照片、繪畫作品,出一次專欄。

  2.生字卡片;課文朗讀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啟發思考

  1.板書課題:11 人有兩件寶

  課題中兩個字沒學過,誰會讀?(指名讀)請讀準的同學領讀生字、生詞。再齊讀課題。

  “兩件寶”也可以說兩個寶。“件”是生字,左邊是_(生:單人旁),右邊是_(生:一個牛字),一個人牽著一頭牛,這個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這個字。

  2.課文是一首兒歌,是根據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爺爺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

  3.讀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啟發學生學會提問。)

  二、范讀課文(或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聽老師讀課文后,知道這兩件寶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憑借漢語拼音讀兩遍課文。

  2.讀課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課生字,在課文中把這些字畫出來,再連成詞讀一讀。

  (教師巡視、輔導,了解自學情況。)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雙手 事情 創造(注意帶點字都翹舌音,“情”為輕聲。)

  思考 做工 才能(注意帶點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勞動 兩件寶 辦不到

  2.指名讀課文。(從差到好,不同層次3-5名,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讀音)

  3.齊讀課文。

  五、以問促讀,熟悉課文

  1.課文有3句話,第一句說什么?

  2.這兩件寶該怎樣用?讀第二句。

  3.課文最后說什么?

  4.連起來讀一讀課文。

  六、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雙:兩個“又”不同,左邊是又字旁,第2筆是點。

  做:右邊是反文旁,4筆寫成。

  才:把“寸”的點改成撇。

  3.指導寫字。

  雙:右邊的“又”,橫撇要左伸到點下。左右靠攏。

  做:左中右三部分要緊湊,單人旁要窄些,中間“古”稍短些,右邊“反文旁”與“單人旁”一般高。

  辦:先寫橫折鉤折、撇、然后左邊一點最后右邊一點。

  4.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聽寫,寫后集體檢查、訂正。

  雙手、做工、才能、勞動、兩件、辦不到。

  3.朗讀課文。

  二、理解句子

  1.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1)口頭填空。

  工人_______

  農民_______

  護士_______

  老師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動腦筋,想辦法)

  講講你或別人動腦筋的事。(啟發:想一想,你在學習、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你想了什么辦法,結果怎樣。你見過他們經過想辦法把事情辦好的事嗎?

  2.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師解釋“創造”:想辦法做出自己或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來。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或舉學校中一些小發明的事例,重點說說他們怎樣思考、怎樣做的。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與創造發明的關系,不必深講。

  3.小結:這一課告訴我們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我們可要把它們用好。一個人只要愛勞動,肯動腦,一定會有所創造。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導讀法。

  讀這首兒歌就是在向別人介紹兩件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樣用,介紹的時候要把詞語連起來讀,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2.聽朗讀錄音,再跟著一起讀。

  3.指導背誦。

  (1)理一理三句話的順序: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2)采用師與生、組與組對讀的辦法激發興趣,幫助記憶。如:師讀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比一比,組詞語。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書設計 

  10、人有兩件寶

人有兩件寶 篇12

  佚名

  教材分析

  本課是以詩歌的形式寫了人身上的兩件寶——雙手和大腦。它告訴小朋友們只要用手又用腦,勞動才能有創造。全詩共有六句話。第一、二句講“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第三、四句從反面說明用手不用腦或用腦不用手,事情就做不好;第五、六句從正面指出只要手腦并用,才能在勞動中有所創造。這進一步強調了課文的中心。在教學中,著力點應放在指導學生讀書上。正如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通過讀,讀準字音,在讀中學詞學句,在讀中悟理。

  教法建議

  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學習生字,注意讀準“雙、能、勞”的音,區分“工——公”的字義、用法。“勞”“動”兩個字中都有“力”,可指導學生用勞動需要出力來記住字形。

  2.寫字教學

  教寫字,可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雙:兩個“又”寫法不同。左邊是偏旁,第二筆是點;右邊是“又”字,第一筆橫撇要左伸到點下,第二筆是捺。

  做:左中右結構,左邊要窄些,中間稍短些,右與左一般高,三部分要寫得緊湊些。

  辦:筆順是,先中間后兩邊。兩點向外。

  才:第三筆是撇,不能寫成“寸”。

  詞句教學

  “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句中的“做工”不是單指干力氣活兒,而是泛指工作、做事。“思考”指動腦筋想辦法。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雙手會做哪些事,大腦會想些什么,不要抽象地理解。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句中的“創造”是指想出并做出新的來。要通過實例讓學生具體理解。

  朗讀指導

  朗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這首詩節奏性強,韻味十足。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詩的節奏。通過黑板、幻燈標出節奏,在聽錄音、范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出停頓的記號,掌握讀的速度。

  如:

  人有/兩件寶,雙手/ 和大腦。

  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用手/不用腦.工作/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空想/一大套。

  一切創造/靠勞動,勞動要靠/手和腦。

  教學一篇課文,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從讀中理解字詞,體會句子的意思,領悟文章的道理。

  在正確朗讀之后,可采用師生引讀、輪讀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記憶,還可跟著朗讀錄音練習背誦。

  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解詞導向

  思考進行比較深刻周到的思維活動。[例句]老師經常提出問題讓我們思考。

  創造想出新辦法做出新成績或東西。[例句]我們從小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好創造新生活。

  釋句導讀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這句話講了手腦并用,才能有創造。如果光用手不用腦,就會做傻事。如果光用腦不用手,就只能是空想。

  《手腦相長歌》原文:

  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

  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

  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

  課文理解

  段落段意

  這首兒歌共有三句話。

  第一句:寫了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

  第二句:寫了雙手和大腦必須要配合作用。

  第三句:寫了創造靠勞動,勞動要用手和腦。

  中心思想

  這首詩寫了雙手和大腦的作用,并告訴我們要充分利用雙手和大腦去學習、勞動和創造。

人有兩件寶 篇13

  佚名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要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難點 ,有些詞句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收集課外活動照片、繪畫作品,出一次專欄。

  2.生字卡片;課文朗讀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啟發思考

  1.板書課題:11 人有兩件寶

  課題中兩個字沒學過,誰會讀(指名讀)請讀準的同學領讀生字、生詞。再齊讀課題。

  “兩件寶”也可以說兩個寶。“件”是生字,左邊是_(生:單人旁),右邊是_(生:一個牛字),一個人牽著一頭牛,這個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這個字。

  2.課文是一首兒歌,是根據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爺爺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

  3.讀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啟發學生學會提問。)

  二、范讀課文(或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聽老師讀課文后,知道這兩件寶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憑借漢語拼音讀兩遍課文。

  2.讀課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課生字,在課文中把這些字畫出來,再連成詞讀一讀。

  (教師巡視、輔導,了解自學情況。)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雙手 事情 創造(注意帶點字都翹舌音,“情”為輕聲。)

  思考 做工 才能(注意帶點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勞動 兩件寶 辦不到

  2.指名讀課文。(從差到好,不同層次3-5名,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讀音)

  3.齊讀課文。

  五、以問促讀,熟悉課文

  1.課文有3句話,第一句說什么

  2.這兩件寶該怎樣用讀第二句。

  3.課文最后說什么

  4.連起來讀一讀課文。

  六、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雙:兩個“又”不同,左邊是又字旁,第2筆是點。

  做:右邊是反文旁,4筆寫成。

  才:把“寸”的點改成撇。

  3.指導寫字。

  雙:右邊的“又”,橫撇要左伸到點下。左右靠攏。

  做:左中右三部分要緊湊,單人旁要窄些,中間“古”稍短些,右邊“反文旁”與“單人旁”一般高。

  辦:先寫橫折鉤折、撇、然后左邊一點最后右邊一點。

  4.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聽寫,寫后集體檢查、訂正。

  雙手、做工、才能、勞動、兩件、辦不到。

  3.朗讀課文。

  二、理解句子

  1.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1)口頭填空。

  工人_______

  農民_______

  護士_______

  老師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動腦筋,想辦法)

  講講你或別人動腦筋的事。(啟發:想一想,你在學習、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你想了什么辦法,結果怎樣。你見過他們經過想辦法把事情辦好的事嗎

  2.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師解釋“創造”:想辦法做出自己或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來。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或舉學校中一些小發明的事例,重點說說他們怎樣思考、怎樣做的。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與創造發明的關系,不必深講。

  3.小結:這一課告訴我們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我們可要把它們用好。一個人只要愛勞動,肯動腦,一定會有所創造。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導讀法。

  讀這首兒歌就是在向別人介紹兩件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樣用,介紹的時候要把詞語連起來讀,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2.聽朗讀錄音,再跟著一起讀。

  3.指導背誦。

  (1)理一理三句話的順序: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2)采用師與生、組與組對讀的辦法激發興趣,幫助記憶。如:師讀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比一比,組詞語。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書設計 :

  兩件寶

  兩件寶 雙手 做工

  創造

  大腦 思考

人有兩件寶 篇14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要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難點 ,有些詞句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收集課外活動照片、繪畫作品,出一次專欄。

  2.生字卡片;課文朗讀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啟發思考

  1.板書課題:11 人有兩件寶

  課題中兩個字沒學過,誰會讀(指名讀)請讀準的同學領讀生字、生詞。再齊讀課題。

  “兩件寶”也可以說兩個寶。“件”是生字,左邊是_(生:單人旁),右邊是_(生:一個牛字),一個人牽著一頭牛,這個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這個字。

  2.課文是一首兒歌,是根據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爺爺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

  3.讀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啟發學生學會提問。)

  二、范讀課文(或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聽老師讀課文后,知道這兩件寶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憑借漢語拼音讀兩遍課文。

  2.讀課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課生字,在課文中把這些字畫出來,再連成詞讀一讀。

  (教師巡視、輔導,了解自學情況。)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雙手 事情 創造(注意帶點字都翹舌音,“情”為輕聲。)

  思考 做工 才能(注意帶點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勞動 兩件寶 辦不到

  2.指名讀課文。(從差到好,不同層次3-5名,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讀音)

  3.齊讀課文。

  五、以問促讀,熟悉課文

  1.課文有3句話,第一句說什么

  2.這兩件寶該怎樣用讀第二句。

  3.課文最后說什么

  4.連起來讀一讀課文。

  六、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雙:兩個“又”不同,左邊是又字旁,第2筆是點。

  做:右邊是反文旁,4筆寫成。

  才:把“寸”的點改成撇。

  3.指導寫字。

  雙:右邊的“又”,橫撇要左伸到點下。左右靠攏。

  做:左中右三部分要緊湊,單人旁要窄些,中間“古”稍短些,右邊“反文旁”與“單人旁”一般高。

  辦:先寫橫折鉤折、撇、然后左邊一點最后右邊一點。

  4.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聽寫,寫后集體檢查、訂正。

  雙手、做工、才能、勞動、兩件、辦不到。

  3.朗讀課文。

  二、理解句子

  1.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1)口頭填空。

  工人_______

  農民_______

  護士_______

  老師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動腦筋,想辦法)

  講講你或別人動腦筋的事。(啟發:想一想,你在學習、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你想了什么辦法,結果怎樣。你見過他們經過想辦法把事情辦好的事嗎

  2.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師解釋“創造”:想辦法做出自己或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來。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或舉學校中一些小發明的事例,重點說說他們怎樣思考、怎樣做的。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與創造發明的關系,不必深講。

  3.小結:這一課告訴我們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我們可要把它們用好。一個人只要愛勞動,肯動腦,一定會有所創造。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導讀法。

  讀這首兒歌就是在向別人介紹兩件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樣用,介紹的時候要把詞語連起來讀,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2.聽朗讀錄音,再跟著一起讀。

  3.指導背誦。

  (1)理一理三句話的順序: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2)采用師與生、組與組對讀的辦法激發興趣,幫助記憶。如:師讀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比一比,組詞語。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書設計 :

  兩件寶

  兩件寶 雙手 做工

  創造

  大腦 思考

人有兩件寶 篇15

  佚名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使學生知道手腦要并用才能有創造。

  教學難點 ,有些詞句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收集課外活動照片、繪畫作品,出一次專欄。

  2.生字卡片;課文朗讀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啟發思考

  1.板書課題:11 人有兩件寶

  課題中兩個字沒學過,誰會讀?(指名讀)請讀準的同學領讀生字、生詞。再齊讀課題。

  “兩件寶”也可以說兩個寶。“件”是生字,左邊是_(生:單人旁),右邊是_(生:一個牛字),一個人牽著一頭牛,這個字就是“件”,一件衣服、一件事情的“件”,也是這個字。

  2.課文是一首兒歌,是根據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爺爺的《手腦相長歌》改編的。

  3.讀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啟發學生學會提問。)

  二、范讀課文(或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聽老師讀課文后,知道這兩件寶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憑借漢語拼音讀兩遍課文。

  2.讀課后生字表(一)和表(二)中的本課生字,在課文中把這些字畫出來,再連成詞讀一讀。

  (教師巡視、輔導,了解自學情況。)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雙手 事情 創造(注意帶點字都翹舌音,“情”為輕聲。)

  思考 做工 才能(注意帶點字都是平舌音,“能”是后鼻音。)

  勞動 兩件寶 辦不到

  2.指名讀課文。(從差到好,不同層次3-5名,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不”的不同讀音)

  3.齊讀課文。

  五、以問促讀,熟悉課文

  1.課文有3句話,第一句說什么?

  2.這兩件寶該怎樣用?讀第二句。

  3.課文最后說什么?

  4.連起來讀一讀課文。

  六、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雙:兩個“又”不同,左邊是又字旁,第2筆是點。

  做:右邊是反文旁,4筆寫成。

  才:把“寸”的點改成撇。

  3.指導寫字。

  雙:右邊的“又”,橫撇要左伸到點下。左右靠攏。

  做:左中右三部分要緊湊,單人旁要窄些,中間“古”稍短些,右邊“反文旁”與“單人旁”一般高。

  辦:先寫橫折鉤折、撇、然后左邊一點最后右邊一點。

  4.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聽寫,寫后集體檢查、訂正。

  雙手、做工、才能、勞動、兩件、辦不到。

  3.朗讀課文。

  二、理解句子

  1.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

  (1)口頭填空。

  工人_______

  農民_______

  護士_______

  老師_______

  (2)思考“就是干什么?(動腦筋,想辦法)

  講講你或別人動腦筋的事。(啟發:想一想,你在學習、玩、做事的暑假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你想了什么辦法,結果怎樣。你見過他們經過想辦法把事情辦好的事嗎?

  2.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師解釋“創造”:想辦法做出自己或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來。舉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或舉學校中一些小發明的事例,重點說說他們怎樣思考、怎樣做的。使學生知道手腦并用與創造發明的關系,不必深講。

  3.小結:這一課告訴我們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我們可要把它們用好。一個人只要愛勞動,肯動腦,一定會有所創造。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導讀法。

  讀這首兒歌就是在向別人介紹兩件寶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樣用,介紹的時候要把詞語連起來讀,意思才清楚。如:

  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

  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

  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2.聽朗讀錄音,再跟著一起讀。

  3.指導背誦。

  (1)理一理三句話的順序:先說什么,接著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2)采用師與生、組與組對讀的辦法激發興趣,幫助記憶。如:師讀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比一比,組詞語。

  工( )做( )才( )

  公( )作( )寸( )

  板書設計 :

  兩件寶

  雙手 大腦

  兩件寶 創造

  做工 思考

人有兩件寶(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人有兩件寶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 人有兩件寶

    --------------------------------------------------------------------------------張廣祥主頁、中國語文名網“中學語文在線”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 小一語文人有兩件寶 教案

    人有兩件寶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掌握“雙手、做工、才能、勞動”4個詞語。認識“寶、思、考、事、情、創、造” 7個字。 2.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 語文教案-人有兩件寶

    教學建議教材分析 本課是以詩歌的形式寫了人身上的兩件寶——雙手和大腦。它告訴小朋友們只要用手又用腦,勞動才能有創造。全詩共有六句話。第一、二句講“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第三、四句從反面說明用...

  • 10《人有兩件寶》教學設計之三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 10《人有兩件寶》教學設計之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掌握“雙手、做工、才能、勞動”4個詞語。認識“寶、思、考、事、情、創、造”7個字。 2.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 10《人有兩件寶》教學設計之一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 《人有兩件寶》綜合資料之一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掌握“雙手、做工、才能、勞動”4個詞語。認識“寶、思、考、事、情、創、造”7個字。 2.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要養成動手又動腦的好習慣。...

  • 《人有兩件寶》教學設計之三

    佚名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 《人有兩件寶》教學設計之二

    佚名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掌握“雙手、做工、才能、勞動”4個詞語。認識“寶、思、考、事、情、創、造”7個字。 2.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 《人有兩件寶》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培養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阳市| 扬中市| 明溪县| 昌图县| 南城县| 微博| 瑞昌市| 北流市| 峨山| 惠来县| 九龙坡区| 长春市| 高州市| 金沙县| 霍山县| 江西省| 沂南县| 沂源县| 鄄城县| 信丰县| 松阳县| 柳林县| 偏关县| 南投市| 定西市| 罗平县| 昭平县| 龙游县| 乌拉特后旗| 阆中市| 大余县| 中西区| 兴安盟| 靖边县| 天等县| 新巴尔虎左旗| 共和县| 马龙县| 东宁县| 日喀则市|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