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教學設計
9、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品字形結構的字。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適當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采取活潑有趣的方式反復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創設自主合作的學習機會,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并從相互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給學生以展示的機會體驗學習的快樂。]
四、誦讀韻文,鞏固認字。
1、集體讀文,要求讀得流暢。
2、學生自由讀。
3、同桌“互對口令”式朗讀。
4、邊拍手邊讀,熟讀成誦。
[設計意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變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探究學習,強調多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積累,體現了語文學科以讀代講的特點。]
五、游戲:
1、拼一拼
把手中的獨體字卡片進行組合,看看能拼成什么,并讀一讀,口頭組詞。
2、飛鴿送信(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音節,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漢字,讓音節找漢字或讓漢字找音節)
[設計意圖:設計豐富的活動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學習舞臺,讓學生居于活動的中心,成為活動的主人,激發學生的興趣。]
六、拓展活動。
1、學生自由認讀“讀讀想想”中的字詞。
2、將這四個字編成韻文的形式,如:不正 - 歪 日光 - 晃 三口 - 品 三日 - 晶
3、說說“歪”“晃”“品”“晶”的意思
4、這四個字分別還可以組成哪些詞?
5、給本課的生字擴詞。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是圍繞“有趣的漢字”這一主題開展實踐活動的,目的是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會意字的認識,通過讀詞語了解四個字的意思,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喜愛之情。]
設計說明:中國的漢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兩個字合起來的,本篇課文就是根據會意字的構字規律所編寫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兒歌,讀起來瑯瑯上口。在教學設計中,我徹底摒棄單調的認讀,繁瑣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這一載體,精心設計多種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朗讀中自主識字,在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在這課的設計中,我做到了下面幾點:
(一)創設情境 愉悅識字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識字寫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說會意字的特點、游戲等一系列識字活動,讓學生在寬松、自然的狀態下進入情境,進入課文,去發現構字規律,掌握漢字結構,從而感悟漢字文化,積累語言文字。
(二)小組交流 合作探究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我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以獨立或隨機組合的方式組成學習小組,選擇自己已經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進行交流,形成人人爭當小老師的局面。這樣,同學之間互幫互學,深化了對知識的認識;大膽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們的團體合作意識被調動起來了,從而充分體驗合作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