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稱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從《曹沖稱象》的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2.能夠正確人生生字,書寫生字。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把課文所講的故事講給他人聽。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課文,從中受到啟發(fā),鼓勵學生做個愛動腦筋、善于觀察的人。
2.正確讀寫生字、詞。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
一激情引入,板書課題:
出示動畫片《曹沖稱象》,學生仔細觀察、思考:這是一個什么故事?
師: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曹沖稱象的故事,板書課題21. 《稱象》。
比一比哪個同學學得最好!好不好?
二、學習、理解課文:
1.出示課件,聽課文朗讀,學生邊聽邊標出自然段序號。
2.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a.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b.想一想為什么要稱象呢?
同桌討論、交流、匯報
c.教師小結(jié):官員們都想知道大象有多重。
3.學習第3、4自然段:
a、 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課文共介紹了幾種稱象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誰想出來的?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教師小結(jié):
第一種方法:造一桿打稱,稱出大象的重量——— 有的人說
第二種方法: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塊一塊的,再來稱——也有的說
第三種方法:把大象趕上船,來稱大象的重量——曹沖說
b、 集體討論:誰的辦法好,誰的辦法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朗讀課文,體會曹操聽了他們稱象的辦法后,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曹操聽了直搖頭。
曹操邊聽邊點頭微笑。
c、 學習曹沖的辦法:
1)指名朗讀第四自然段,獨立完成課堂練p.60.第5、6題;指名反饋。
2)歸納步驟:
趕象上船──→船身畫線──→趕象上岸──→裝石上船──→搬石稱重
3)實驗演示;
4)朗讀體驗;
5)嘗試復述:指名復述――評議――同桌復述
4、學習第5自然段:
1、 指名朗讀,了解稱象的結(jié)果;
2、體會“曹沖才7歲。”想出稱象的辦法比官員強,比官員妙,這實在難能可貴。
三.指導背誦:
1.出示背誦提示
為什么稱象——討論稱象辦法——稱象過程——稱象結(jié)果
2.學生熟讀成誦。
教學設想:
1.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從《曹沖稱象》的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把課文所講的故事講給他人聽。
四:讀字、寫字:
1.出示課件,開火車認讀生字、詞。
2.教師范寫生字,學生臨摹,獨自填寫田字格。
3能夠正確認讀生字,能夠正確書寫生字。
五、拓展延伸:
根據(jù)當時的條件與環(huán)境,你覺得還可以采用什么更妥當?shù)姆椒▉矸Q象?
七.板書設計:
21.稱象
趕大象上船 畫線
裝石頭 齊畫線
稱船上石頭 得大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