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伙伴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教會學生記憶字形的方法。流利地朗讀課文,不添不漏不回讀。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巧用謎語,引出新課
1、猜謎語:老師帶來了三個謎語,想猜嗎?(說謎語,生猜)一物長來真奇怪,肚皮下面長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袋鼠)耳朵象蒲扇,身子象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干。(大象)泥水中洗浴,山林里長大。耳朵小小硬嘴巴,拱個樹坑全靠它。(野豬)(出示:“小野豬、小象、小袋鼠”圖片,貼在黑板)
課件出示詞語“小野豬、小象、小袋鼠”跟老師來讀讀它們的名字。(師領讀,生跟讀。)
它們是三個——(小伙伴)
(1)這個詞(伙伴)誰會讀?(指名讀,板書拼音)
(2)這兩個字都是單人旁。伙就是單人旁加個火。伴就是單人旁加個半。誰再來讀。(再指名讀)
(3)“伙伴”是什么意思啊?(指名兩生說)
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講的就是這三個小伙伴的故事。讀讀課題。(指名讀,齊讀)
過渡:故事里的三個小伙伴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讀了課文就知道了。打開書,自由地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碰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字音能讀準嗎?
1、讀一類詞
(出示帶拼音的詞語:伙伴、嘴巴、把、拉手、一同、沒有、 不要緊、就用 )老師這兒有幾個詞,看看你會不會讀?(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比較“把”和“巴”的聲調,同是后鼻音。拉是邊音;伴是前鼻音。)
過渡:你們可真能干,字音讀的真準!老師這兒還有幾個詞,你會讀嗎?
2、讀二類詞
出示二類字組成的詞語:鋤頭 籮筐 鼻子 拱出。先試試看(指名讀,齊讀)
3、重點指導幾個詞
(出示:拉手 嘴巴 鋤頭 鼻子)讀好拉的邊音。后三個詞輕聲的讀法。
4、再讀詞語,理解詞義:
(1) 一同
一同是什么意思?換個詞說說。上課時我們一同干什么?課間,我們一同干什么?
(2) 嘴巴
小野豬的嘴巴在哪里啊?小朋友的嘴巴呢?指一指。
(3) 籮筐
見過嗎?都是竹子頭,是竹子編的。(出示圖片)
5、讀課文
你們真棒,字詞讀得真好,相信你們也能把課文讀好。再練一練,待會兒讀給大家聽。(生自由練讀)準備好了嗎?
(1)第一自然段誰來?(指名讀)范讀“上山栽樹”
(2)第二自然段誰來?(相機出現問句,硬硬的嘴巴)抓住“拱出了”(輕聲)及句子的停頓、樹坑的,硬硬的讀音。
(3)第三自然段誰來?(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及“栽進”、輕聲詞的讀音
(4)誰來讀第四自然段?
a、指名讀。b、出示(三個動賓詞組)(指名三生讀,一生連起來讀)齊讀這一段。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相機出示長句子,指導讀好“吸足了水”“濕濕的”,和標點符號,再讀句子。)
(6)第六自然段
a、指名讀b、分步出示“又跳又笑”“圍著小樹”“三個小伙伴手拉著手”,指名讀。c、齊讀。
4、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故事里的三個小伙伴一同做了一件什么事呢?它們各自用了什么工具呢?(指名說,相機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