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2 口語交際 借鉛筆
教學要求
1、按從左到右的筆順規則,照樣子練習寫字。
2、朗讀背誦兒歌。
3、拼拼讀讀、畫畫說說的綜合練習。
4、仔細觀察圖畫,展開想象,練習對話。
教學重點
1、寫字訓練。
2、讀背訓練。
3、學習字詞句。
4、口語交際訓練。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審題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要求。
二、指導
1、指導觀察
(1)出示掛圖或投影片。
圖上畫了什么地方?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樣?
(2)認讀拼音詞。
(3)小結。
2、指導畫小手。
(1)出示掛圖。思考: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畫小手的?畫小手需要哪些東西?
(2)指名回答。
(3)小結。
3、指導說小手。
三、練習
第二課時
一、審題
1、指名讀題,老師講解題目要求。
2、指導。
3、練習
(1)集體書空練習。
(2)學生在書上的田字格中描紅、仿影。
(3)學生在田字格中臨寫。
二、教學第三題
1、指名讀第題目。
2、說說題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學生借助拼音練讀。
4、看圖理解兒歌的意思。
5、練習讀。
第三課時
一、審題
二、指導
1、指導學生逐幅看圖,說說每幅畫的意思。
2、指導說話。
(1)小猴是怎樣問熊貓借鉛筆的?熊貓是怎樣說,怎樣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樣還鉛筆的?熊貓是怎樣說的?
三、練習
1、指名回答圖旁的問題。
2、將兩幅圖的內容連起來說說。
四、反饋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臺分角色表演。
3、評議。
4、學生演練。
5、評價小結。
以下兩頁是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借鉛筆》是國標本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練習2中的一項口語交際訓練。教材畫了兩幅圖畫,一幅是小猴向熊貓借鉛筆的情景,另一幅是小猴還鉛筆的情景。每幅圖旁還提了幾個與圖意相關的問題。本次練習是讓學生以“借鉛筆”為題說說兩幅畫的意思,根據思考題啟發學生仔細觀察,說說小猴是怎樣向熊貓借鉛筆和還鉛筆的,熊貓是怎么說和怎么做的,最后讓學生分角色演一演。這是一項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密切的交際內容,一看到這個課題,學生就會感到分外親切。但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口語交際的即時性,導致了學生的思維不夠流暢、語言表達不夠完整、表演不夠形象等現象,因此需要教師在學生交際的過程中作積極有效地引導。
從“口語交際”這一要求出發,我要求學生說話聲音清楚,態度大方,并且通過分角色表演,讓學生懂得向別人借東西的禮儀,學會說“對不起、請、謝謝”等禮貌用語,從而培養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表演是一項集語言、表情、動作等一體的需要多種器官參與的藝術。要想把靜止的畫面內容配上相應的表情、動作活生生地再現出來,從中領悟借東西的禮儀,培養自然大方、有禮貌的說話態度和表演的自信,對于剛入學的兒童來說實非易事。因此,指導學生能夠生動地分角色表演便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