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菊花》(第二課時)說課稿
說教材
教材分析
《看菊花》是國家課程標準蘇教版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全文共四段,講述了一個星期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看菊花的事.第一自然段講星期天“我”跟著爸爸媽媽去公園看菊花.第二自然段講公園里的菊花好看極了,人們舍不得離去.第三自然段講大家都很喜愛菊花的原因.第四自然段講聽了爸爸的話,“我”覺得菊花更好看了.讓學生明白人們喜愛菊花,不僅是因為菊花好看,更因為它不怕寒冷的品質(zhì).插圖描繪了五顏六色的菊花迎著寒風開放的樣子以及“我”跟爸爸看菊花的情景.第二第三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段,要注意朗讀指導和詞語訓練.
(二)課時安排本課共有兩可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生字詞,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菊花不僅好看,而且不怕寒冷。
(三)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大綱、教材的要求以及當前低年級閱讀教學改革的現(xiàn)狀,我確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1、學習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2、理解內(nèi)容。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4、能背誦第二、三兩個自然段。
5、知道菊花不6、僅外表好看,而7、且不8、怕寒冷。
教學重點:體會菊花不怕冷的高尚品質(zhì)。
(五)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圖畫
二、說教法
這一課時,我主要采用“直觀教學法”“以讀代講法”“聯(lián)系生活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
通過觀察色彩鮮明的菊花圖幫助學生閱讀課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在腦海中展現(xiàn)語言文字所表現(xiàn)的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讀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景。
以讀代講法。以讀為本是閱讀教學的最大特點。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課文中寫公園里的菊花好看極了,人們舍不得離去這部分,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感悟,又反過來以悟促讀,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感,從而體會到菊花的顏色美和數(shù)量多。
聯(lián)系生活情境教學法。
小學生人小情多,有著豐富的情感世界。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進行補白練習來幫助學習語言。
此外,我還采用同桌討論法,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
三、說學法
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時主要指導學生借圖朗讀助解的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同時在朗讀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一邊讀一邊想”的良好學習習慣,并且訓練了學生的語感。有些疑難問題讓學生同桌討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會團結(jié)合作,學會探究。
四、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復習舊課的目的在于溫故知新,為新課作鋪墊,使教學前后銜接。
復習生字詞。
用高興的語氣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要到公園去看菊花,多高興呀,讓我們趕快坐上汽車出發(fā)吧﹗
(2)(出示菊花圖,遠景)公園到了,呀﹗看到菊花我真想說:呀﹗
公園里的菊花———﹗(學生回答)
學生在生活中往往很容易為某些事物所感動,有著豐富的情感世界.教師及時抓住這一點,進行語言訓練,既給學生多了一次情感體會,又訓練了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