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小河與青草
教學目的
1、通過引導和合作學習,認識本課十七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許多事物之間互相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自然界許多事物之間互相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講讀法 合作學習 自主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每一個都很勇敢,都是好樣的,請大家站起來拍著胸脯,高聲的告訴我們在坐的每一位“我很勇敢,我是好樣的,這節課我將表現的更好!”老師要看看你們誰更有自信?誰的聲音最響亮。老師這里有美麗的紅星,將獎給勇敢的你們,我要看看誰能得到勇敢的星星。
2、大家想聽故事嗎?前面我們學習了北風和小魚的故事,講了北風特別的的驕傲。
3、教師出示兩張圖片及詞語:小河、青草,結合圖片,請學生正確讀出這兩個詞語。今天,在小河魚青草之間,又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河與青草》。(板書課題)
二、 引導學生通過自學及合作學習認識本課生字,了解課文內容
1、請學生帶著問題用拼音自讀課文(課件示問題)
⑴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
⑵標出課文的自然段。
2、引導學生交流自學結果。
3、出示本課的生字,引導學生利用漢語拼音試讀。
4、教師教讀生字。
5、學生練讀生字。
6、除去拼音,開火出讀生字并領讀。
三、 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點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出示圖畫:這兒有三副圖畫,你們來瞧一瞧,哪一幅畫畫的是課文的第一小節?
(三幅圖畫分別是:a、黃顏色的草 b、渾濁的小河
c、彎彎的小河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 )
(生看圖)說另外三幅為什么說的不是課文的第一小節。引導體會“彎彎的”“長滿了”“青青的”三個詞語 。
3、過渡:他們生活在一起,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聊起天來了,想知道他們聊了些什么嗎?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點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課件,問:小草對小河說了什么呢? (你的水真清呀!)板書:清
3、誰愿意來當小草夸一夸小河的? (生有感情的說 指導不斷提升)
4、誰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指名幾名學生來讀)
5、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聽了小草說的話,小河會說些什么呢?
2、齊讀第三自然段。
3、出示課件,問:小河說了什么呢? (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要不,我早就變成渾濁的泥水了。)板書:感謝
4、指名讀 “這要感謝你呀……”
5、問:小河為什么要感謝小草呢? 指名回答 突出“緊緊抱住”
6、實驗展示“渾濁” 小河里的水真清呀,要是小河邊的小草不把泥土緊緊抱住,泥土就會一點一點地掉到小河里去,泥土就會變渾濁了。你們見過渾濁的泥水嗎? 這渾濁的泥水還美嗎? 而小河里的水卻是清清的,所以,小河要感謝小草。你能來讀一讀小河對小草說的說嗎?把這種感謝之情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