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的信》片斷賞析
學完《秋姑娘的信》后,我讓學生到野外收集一些不同的落葉,然后召開“落葉展覽會”。師:同學們,你們收集了什么落葉?請選一種最喜歡的向大家介紹介紹。
生:我收集了紅紅的楓葉。
生:我收集了像手掌一樣的的梧桐樹葉。
生:我收集了又綠又亮的茶花葉。
生:我收集了像針一樣的松葉。
師:你們都是小能手,收集了這么多顏色多樣、形狀各異的落葉。
生:老師,這些落葉為什么會有那么多顏色和形狀?
(我愣了片刻,不知如何回答。)
師:你們說呢?老師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ê⒆觽儑\嘰喳喳議論開了)
生:我想大概是秋姑娘愛漂亮,喜歡用不同顏色和形狀的信封,小動物們收到這么美麗的信,一定會很高興。
師:你真會讀書,真會聯系課文。
生:我認為樹媽媽是畫家,她們給自己的孩子畫上了不同的顏色和形狀,葉兒寶寶一定很高興。
師:你真會想象。
生:它們長得不一樣,是為了讓媽媽好找,它們被風吹落了,如果顏色和形狀都一樣,媽媽就認不出它們了。有一次,升國旗的時候,我們都穿一樣的校服,我媽來找我就沒認出我。
師:你真聰明,還會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生:她們看見小朋友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也想和小朋友比美。
評析:
我不得不驚嘆孩子們身上所隱藏的豐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表達能力。我也深刻體會到,我們教師只有讓孩子們像花叢中的蜜蜂一樣,自由自在的采擷,讓孩子們像林間的小鳥一樣,自由地歌唱,還給孩子們一片獨抒心靈的時間,這樣才能撥動孩子們的智慧的心弦,激發起孩子們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愿望,使他們鮮活的想象力和潛在的表達力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動手實踐,把生活引入課堂,通過及時啟發激勵,活躍了孩子們的思維,激發了表達興趣,培養了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難道這樣多花費點時間不值得嗎?表面上看教學內容沒有當堂完成,實質上教學目標得到了更好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