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鳥》教學案例
生:每天我放學回到家,奶奶都把飯盛好了端在桌子上了。
生:奶奶每天早上都燒早飯給我們一家人吃。我也不知道她什么時候起床的。
生:奶奶每天都叫我多吃飯、多吃菜。
生:奶奶下雨天都要背我來上學,放學了再背我回家。
生:我在家里要做事,奶奶總是說“你太小,還是奶奶來做吧。”我都著急了,還是不行。
生:我每天放學回家,奶奶都要坐在我旁邊看我做作業,幫我檢查。
……,……
師:是呀,奶奶為你們都操碎了心。看!奶奶的這一頭黑發就是這樣為你、為你、為你們才變白的。所以,奶奶笑著說:(點著板書后半句)“這白發一半是你給的。”你們明白了嗎?(生點頭表示明白)知道嗎?(指著句子的前半句,同思共解)在爸爸小的時候,奶奶也是這樣關心他,為他操心的!(引導齊讀出示的句子。)
(指掛圖二)可是奶奶覺得為我們操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看,她說這句話的時候滿面笑容,充滿幸福。誰能表演讀這句話?
生:(很努力地表演讀。然后一起讀。)
師:當奶奶說,她的這一頭白發有的是你給的時候,你的心情怎樣呢?
生:我會難為情。
生:我會難過的。
生:我不要奶奶的頭發變白。
師:是的。課文中的小朋友跟我們有著相同的心情。我們一起來讀第二句話。(學生齊讀句子。)此時此刻,教室里雖然沒有聲音,但是老師想,大家的心里一定想了很多很多。
生:奶奶為我操心,黑發變成了白發,我心里很難過。
生:我早上不肯吃雞蛋,讓奶奶操心了。
生:我天冷的時候不肯起床,讓奶奶操心了。
生:我爺爺天天接我送我上學、放學,我讓爺爺操心了。
生:我外婆每天晚上都來我家接我去睡覺,我讓她操心了。
生:我常常玩得不知道回家吃晚飯,我讓奶奶操心了。
……,……
師:小朋友們都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為自己操心的長輩們。是啊,他們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操了多少心,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我們怎么能不懂呢?看,課文里的小朋友也明白了,他是怎么對奶奶說的?(指名朗讀句子。)
【這里我摒棄了以前那種追求整齊劃一、尋找統一結論和標準答案的“告之”教學,而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發表自己的見解,在例舉談論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訴,也不是外塑,孩子們的心靈世界是自我建構和生成的。孩子們用自己靈動的心去紀錄下生活中感動他們的點點滴滴,也許他們說的,現在還做不到,還會繼續讓很多人為他們操心,但只要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生活,他們也會讓周圍的人像課文中的奶奶一樣,“操心并快樂著”。】
生:我抬起頭望著奶奶的白發說:“奶奶,要是我不再讓你操心,這白發還會變黑嗎?”
師:奶奶聽了——(引讀課文最后一句話)奶奶沒有回答“我”白發會不會變黑的問題。小朋友想一想,奶奶的白發會變黑嗎?
生:不會,因為奶奶老了。
生:奶奶笑了,說明奶奶高興了。她一高興可能頭發會變黑呢!
生:奶奶看見孫子懂事了,笑了,就變得年輕了。
師:小朋友,人們說,“笑一笑,十年少”。奶奶這是會心的笑,滿足的笑,因為自己的小孫子是那么懂事,奶奶再辛苦操勞也心甘情愿啊!看圖,這是一位多么慈愛的奶奶呀。我們可不能再讓她那么的操心了。來,懂事的孩子們,我們再來有感情地把這一段朗讀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