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認讀詞語
2.快速默讀課文,說一說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抓重點詞句,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讀好第一部分。
【交代目標:這節課,我們就將走進課文,體會吃水人和挖井人的不同心情,體會毛主席的高貴品質,練習把課文讀好!】
1.自由讀課文2——6自然段,想一想:毛主席是怎樣發現當地的群眾吃臟水的?
2.指生匯報。誰愿意說說?
【小結:看到了這一現象,然后一問一答,展開對話,毛主席才發現的這一情況的。】
3.同桌合作讀對話,體味不同人物的心情。
4.指學生角色讀,讀后評價。
評價“毛主席”:
(1)看到水非常渾濁,就疑惑地問。讀出了(沒有讀出)疑問、懷疑的感覺。【像他這樣(帶著疑問的語氣)你來試試。“毛主席”角色的人再來讀一讀。】
(2)發現水里還有小紅蟲子和孑孓,忙問道。讀出了(沒有讀出)著急的、不太相信的感覺。【請你著急的,不太相信的,試試這句話。】
評價“老鄉”:
(1)“吃的”,很自然地回答,因為無力改變什么。
(2)努努嘴說,讀出了對“山泉水”不太感興趣,突出了詞語,表現出了有些無奈的情結。也感覺太浪費時間。
【那你也能(像他這樣)讀出老鄉的無奈,沒辦法嗎?】
【把這些詞重讀,誰再來體會體會。】
5.出示5自然段老鄉的話。師也可示范,指多生讀、感受。
【把這些詞重讀,誰再來體會體會。】
6.完整讀人物對話,體會心情。
7.出示第6自然段,引導學生齊讀。
8.出示整個對話描寫段落,引導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人物的語言描寫,是一種非常好的細節描寫方式,對話中能夠反映一個真實的內心和品質。同學們以后在寫事的文章中也可以加以運用。】
9.“毛主席由疑惑,到著急,再到一直在思考”,你能感受到他是怎樣一個人?
(三)抓整體感受,體會人物的情感。讀好第二部分。
1.指生讀 7.8.9自然段。其他生認真思考:毛主席是怎樣做的?從中你又能感受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2.動筆畫畫,書上做批注。
(1)指生匯報后,出示第7段,學生自由讀句子,說感受。
(2)融入感情,再讀文字。【能把這種細心、關心老百姓的情感在朗讀中表現出來嗎?一起讀讀】
(3)你還畫了哪些句子,讀一讀,說一說。
(4)出示學生匯報的句子,指生讀,體會。
(5)接下來,毛主席又是怎樣做的?繼續讀讀你畫到的句子。【把這種做事堅持到底,細心認真……在朗讀中表現出來,誰再來試試?】
(6)出示第9自然段學生匯報的句子,指生讀,體會。接讀“村里人的表現的句子”:村里人捧起——,邊喝邊說——.
3.小結:毛主席真心關心群眾,為了老鄉們都能吃到水,兩次挖井!假如你就是沙洲壩的人,此時你想對毛主席說點什么呢?
4.齊讀最后一個段落。 【為了世代銘記這份恩情。沙洲壩人民也寫下了他們的心聲——】
(四)拓展積累
1.還有不懂的問題嗎?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不同形式地讀,充分感受到了人物的不同心情!體味到毛主席身上所具有的高貴品質,課下同學們可再查找一些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還可以搜集這位偉人的名言警句,我們下節課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