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寒”、“挨”等5個生字,選擇其中的兩個指導書寫。
2.在讀通讀順的基礎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講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體會梅花山上梅花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昨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叫《梅花》的古詩,咱們一起來背一背。
2.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歡那不畏嚴寒的梅花(板書:梅花),在南京有一座種滿了梅花的山(板書:山),這就是梅花山。每年,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梅花就開放了(板書:春到),那景色非常迷人,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游客。
3.今天我就去梅花山看一看,一起學習第4課,誰愿意來讀一讀課題?(學生讀課題,教師相機指導)
【課外拓展和課內閱讀有機結合,根據文本的特點,采用層層推進的方式揭題,有水到渠成的自然之感。】
二、整體感知:
1.小朋友們,想不想到梅花山走一走,看一看呢?(師配樂朗讀課文)
2.這么美的課文,小朋友想不想讀?那就趕緊坐端正輕輕地打開語文書,翻到27頁,自己借助拼音輕聲地讀一讀課文,尤其注意課前預習時圈出的生字、新詞的讀音和一些長句子的朗讀。
(1)學生自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2)讀完課文,誰來說一說,(指圖)你覺得春天的梅花山怎么樣?
教師引導:(指圖)是呀,看梅花多美啊,所以去看梅花的人……(很多),梅花山成了歡樂的海洋。
【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有意引導學生關注“看梅花的人”,使他們對課文的初步印象有一個全面的正確的了解。這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三、講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讓我們一起去梅花山欣賞那美麗的梅花吧!(板書:梅花)
1.請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數一數這一段總共有幾句話,把你最喜歡的一句多讀幾遍,過會兒老師請你讀給大家聽。
(1)學生自讀第一自然段
(2)指名反饋:第一自然段總共有幾句話?
2.(出示:§1第一句話“早春,寒氣還沒有退盡,滿山的梅花就開放了。”)誰喜歡第一句,老師請你來讀一讀。(指名讀)
(1)讀了第一句話,你知道梅花是在什么時候開放的?(早春)
(2)對呀!春天剛到,梅花就開放了,像現在這個時候,就是“早春”。(課件“早春”變紅色)
(3)采訪一學生:這位小朋友,春天都已經到了,你為什么還穿著棉衣呀?
(4)是啊!春天雖然已經到了,可我們還是覺得有些冷,這股寒流還沒有完全走掉呢,這就是“寒氣還沒有退盡”。(課件“寒氣還沒有退盡”變紅色)
(5)(出示:詞卡“寒氣”)
①誰能來讀讀這個詞?(指名讀、齊讀)
②(課件:“寒”會意字圖片)老師這兒有一幅圖,請小朋友們來看一看,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這座茅草屋就是“ ”,下面的冰塊就是“ ”,圖里藏了了個“寒”字呢!中國的漢字多有趣啊!
③小朋友,老師用紅色寫出來的這部分特別難寫,誰能來寫一寫?
④怎樣才能寫好這個“寒”字呢?請小朋友仔細看老師在田字格里寫個“寒”。——師范寫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