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教學中的互聯網搜索”優秀教學案例--《小池塘》第一課時教學案例設計
檢查自學效果。【課件出示:生字詞(帶拼音的)】,指名讀,集體糾音。
2、【課件出示:生字詞(去拼音的)】去掉拼音你還能讀好它們嗎?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字詞娃娃又走進了課文,相信你們一定也能把課文讀得很棒,自己先自由讀一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連貫、讀流暢。
分自然段指名讀
4、剛才,我們分小節讀了課文,也觀察了畫面,你眼中的小池塘是什么樣子的?
課中休息。請小朋友跟老師做:1、2點點頭,3、4扭扭腰,
5、6跺跺腳,7、8坐坐好。
(四)精讀第一自然段。
小池塘怎么會像明亮的大眼睛呢?板畫:眼眶(小池塘),請小朋友讀一讀第一小節,你就會明白的。【課件出示:第一小節】
學生交流。
1、【課件出示】:池塘里的水波一閃一閃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你還見過什么東西一閃一閃的?板畫:水波
指導朗讀 指名讀 男生讀
2、【課件出示】:池塘邊的蘆葦長起來了,像長長的睫毛。
提醒學生注意多音字。
小朋友們,知道睫毛在哪嗎?用手指指。
對了,睫毛就長在眼睛的邊上。你們知道小池塘的睫毛是什么嗎?(蘆葦)【出示:蘆葦】
板畫:像睫毛一樣的蘆葦。
指導朗讀 指名讀 女生讀
3、這么美麗的小池塘,是春風姐姐把它喚醒的,指導朗讀第一句。
【出示:】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來了。
4、醒來的小池塘多可愛啊!水波一閃一閃的,長長的蘆葦像睫毛,真像一只美麗的大眼睛,誰來美美在讀一讀這一自然段。
指名讀 師引讀
(五)指導書寫生字。
1、做寫字操。
2、課件出示:姐 吹 波
(1)師示范寫:姐 吹 波
(2)學生在書上描紅。
(3)完成《小學生硬筆習字冊》
(六)、小結。
小池塘風景如畫,下一節課老師帶著小朋友們用明亮的眼睛繼續尋找小池塘的美景。
六.教學反思
閱讀教學的第一課時,教師該教什么?學生應學什么?內容到底如何安排?教程究竟怎么設計?第一課時真的沒有精彩展示嗎?筆者認為,閱讀教學應該是有起點、有重點的,每一課時除了有它固有的教學目標和板塊,還應該有執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個性目標。那么,怎樣使第一課時教有實效呢?我在執教時盡量做到簡中求實、簡中覓效。
1、以簡約的導入求實效。
簡潔的導入寥寥數語即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學生引入文本的情境,使其接觸到文本的精神內核。本人在執教《小池塘》一課時,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把學生從寒冷的冬天的情境帶入暖意融融的春天,從而帶入到美麗的“小池塘”邊。
以簡明的初讀求實效。
初讀是學生初次感知教材,學習一篇課文的起始階段。依據教學目標,初讀的設計也簡單明了,讓學生覺得學起來目的明確,有可操作性。如:第一遍初讀課文,做到不漏學、不添字,把不認識的安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通過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引導學生感知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