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導讀 感悟 體驗
03年3月,在峰峰礦區新課程課堂教學研討會上,張立云老師執教的《小松樹和大松樹》一課,既扎實又生動,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是我區實施新課程以來一節比較成功的課例。從這節課可以看出,張老師在轉變觀念、實踐新課程理念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這節課的實錄如下: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教師用簡單的線條在黑板上勾畫出一座大山。)
生:是一座大山。(學生很興奮)
師:在這座大山里呀,一棵小松樹和一棵大松樹之間發生了一件事。(教師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寓言故事《小松樹和大松樹》。(學生表現出急欲讀課文的樣子。)
。ㄔu析:《語文課程標準》中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所以張老師在導入課時,就努力去創設一種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她用簡筆畫來吸引學生,加之導入語又帶著點兒神秘的語氣,上課之始就把學生的閱讀興趣給激發起來,還沒等教師讓讀課文,有的學生就拿起書讀起來。)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師:呵,看來同學們都急著想知道故事的內容,那我們就開始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畫出來,借助拼音讀會它。
師:剛才同學們讀得很認真,畫得也很仔細。下面我們來聽一遍課文的錄音,學習這位叔叔是怎樣讀課文的。要認真看書、仔細聽喲!
(播放課文錄音。)
。ㄔu析:一年級學生有的不會聽課文錄音,往往只是聽,不看書,這樣就起不到范讀作用。所以,張老師在這里提出“認真看書、仔細聽”很有必要。)
師:讀得多美。⊥瑢W們自己再試著讀讀課文,爭取讀準每一個字。
。▽W生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把剛才畫出的生字、生詞,以及含有生字的句子再重點讀讀,想辦法記住這些生字。待會兒要考考你喲!
。▽W生認讀自己畫出生字、生詞及句子。)
。ń處煶鍪緦懹猩值男『诎。)
師:你們看,生字從課文中跑了出來,你們還能認識它們嗎?自己讀讀,動腦筋記住它。
。▽W生自讀,指生讀,齊讀。利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生詞。對易錯的生字訂正、齊讀。)
。ㄔu析:識字是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張老師在教學中主要體現了這樣幾點:①先自學而后教,以學定教;②“字不離詞、詞不離句”;③“寓識于讀、以識促讀”。這樣安排既符合識字規律,學生又學得輕松愉快。)
三、指導朗讀,感悟體驗。
師:剛才,生字跑出來和我們做游戲,我們已經認識了它們,現在它們又回到了課文中。讓我們再讀讀課文,邊讀邊看書上的插圖,自己試著讀懂課文,不懂的地方一會兒提出來。
(學生自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標出序號。)
師: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一自然段,弄清小松樹和大松樹長在什么地方。
。▽W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出示小松樹和大松樹圖片)它們長在山的什么地方,誰來幫它們找找家?
。▽W生紛紛舉手。師指一生到講臺上。該生把小松樹圖片貼在山頂上,把大松樹圖片貼在山腳下。)
師:看來同學們讀懂了這一段。咱們再齊聲朗讀一遍。
。R讀)
。ɡ觅N圖片的形式再現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直觀形象,容易使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之中。)
師:看來,小松樹和大松樹是鄰居,那它們一定經常在一起聊天。這一天,小松樹對大松樹說了些什么呢?同學們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W生讀課文)
師:你們覺得小松樹怎么樣?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太驕傲了!它覺得自己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大松樹卻看不到。